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从有神经症状的病死蓝狐脑组织中分离出两株大肠埃希氏菌,两株菌对小白鼠致病性强,对痢特灵、氨苄青霉素等敏感。  相似文献   

2.
3.
鸡源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的耐药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分离江苏地区若干鸡场的29株鸡源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的耐药性,结果表明,所有菌株对CFZ,TOB敏感,耐药率为0,对NEO,KAN,GEN,PIP耐药率约为6.9%,CTN,13.79%;CMP,34.48%,对STR,COS,VAN,ERY耐药率较高,分别为65.52%,72.42%,82.76%,93.10%,待检菌株多药耐药现象严重,有27株(93.10%)有2种或2种以上药物耐药,多药  相似文献   

4.
以实验室分离大肠埃希氏菌菌株E11-83(耐链霉素)和E6-203(耐萘啶酮酸)为供体及受体菌,研究供体及受体菌的含量比、接合培养介质、氧气量、抗生素诱导、接合时间、温度等因素对接合率的影响。结果发现,供体与受体菌比例为1∶8时,接合率最高,为2.4×10-4;有氧条件下膜接合率最高,为2.5×10-4;添加低质量浓度阿莫西林对于大肠埃希氏菌的接合率影响较小;培养16 h接合率达到最高,为3.5×10-4;接合温度27℃时接合率最高,为3.1×10-4。  相似文献   

5.
发酵鸡粪样品中大肠埃希氏菌与沙门氏菌的检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检查鸡粪作为再生饲料的安全性,对发酵前和经两种方法发酵处理后的鸡粪样品进行了沙门氏菌Salmonella和大肠埃希氏菌Escherichia coli检测.结果表明,发酵前新鲜鸡粪样品可检出沙门氏菌,大肠埃希氏菌数为1.39×108个·g-1,经直接发酵和复合微生物发酵处理的鸡粪样品均未检出沙门氏菌,大肠埃希氏菌数分别减少至2.3×106个·g-1和2.6×104个·g-1,与发酵前样品均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复合微生物发酵处理后的大肠埃希氏菌数明显少于直接发酵样品.  相似文献   

6.
7.
采用MUG单管定量检测法对实验室制备的菌悬液、天然海水、水产品进行定量检测,并与大肠埃希氏菌多管发酵法的检测结果进行比对分析.结果表明:MUG单管定量检测法与大肠埃希氏菌多管发酵法对菌悬液、天然海水、水产品的检测结果没有统计学差异;MUG单管定量检测法检测数据的精确性高于大肠埃希氏菌多管发酵法,而且更为快速、经济.因此,该法适用于海水和水产品中大肠埃希氏菌的定量检测.  相似文献   

8.
<正> 天津市西郊区某养鸡专业户有400余只京白蛋鸡,210日龄,每天仅不足半数鸡产蛋,而且鸡因病死亡严重,平均每天死亡10余只。经我们诊断确诊为类大肠埃希氏菌引起的大肠杆菌病。现将本病案公布如下,供同行参考借鉴。一、流行病学调查及临床症状整个鸡群体精神萎靡,食欲锐减,鸡体消瘦,排泄白色夹绿粪便,基本无血。鸡冠黄白萎缩,个别发现气喘现象。鸡舍内臭味冲鼻,有明显的埃尘颗粒。二、剖检变化喉头有粘稠无色分泌物,实内无明显异  相似文献   

9.
从江苏九个蛋鸡场47忌疑似大肠杆菌病的病,死鸡的肝,脾,心包液,腹水,输卵管,脑实质,眼球液中分离鉴定出23株大肠埃希氏菌,分离率为48.94%。对其中17株进行血清型鉴定,共有11种血清型,其中O20,O78,及O89较为多见,分别占待检菌株的11.77%,17.65%和11.77%,其余为O9,O18,O26,O30,O36,O88,O131及O149,其中O9。O19,O30,O36,O13  相似文献   

10.
为了摸清内蒙古自治区鸡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的血清型及其它生物学特性而进行了本课题的研究。内蒙古自治区七个盟市的九个具有代表性的养鸡场中从死鸡胚和死雏鸡中分离到203株大肠埃希氏菌。死胚的分离率平均为20%,雏鸡为35%。经血清型鉴定发现所分离的大肠埃希氏菌分别属于O_8、O_(78)、O_(15)、O_(113)、O_(26)、O_(149)、O_2、O_(20)、O_(91)、O_(111)、O_(29)血清型,其中以O_8和O_(78)分布最广,上述血清型中除O_(149)无致病性外,均属于鸡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血清型  相似文献   

11.
为探明即食鸭制品中大肠埃希菌污染情况以及大肠埃希菌毒力基因状况和耐药特征,分别从浙江、上海、福建、江苏、广东、北京、黑龙江、内蒙古、贵州、湖北和四川11个省份采集即食鸭制品491份,用于大肠埃希菌的分离;采用VITEK 2 Compact全自动细菌鉴定及药敏分析系统对分离株进行鉴定和开展耐药表型分析,PCR扩增毒力基因、耐药基因和Ⅰ型整合酶基因。结果表明:从491份即食鸭制品中分离大肠埃希菌109株,检出率为22.20%。大肠埃希菌分离株毒力基因esc V的检出率最高,达7.34%,其次为pic,达6.42%,ipa HaggR均为3.67%,stx2为2.75%,eaeltstx1均为1.83%。大肠埃希菌对磺胺类的复方新诺明和青霉素类的氨苄西林耐药性较高,分别为63.30%和61.47%;耐药数≥3的菌株比例为60.55%,最高可同时对12种抗生素耐药,占比为2.75%。相应地,磺胺类药物耐药基因sul Ⅰsul Ⅱ检出率最高,分别为100%和88.07%,喹诺酮类基因qnrAqnrS、氨基糖苷类基因aadA1和mecC的检出率也均在35%以上。24株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大肠埃希菌携带的β-内酰胺耐药基因CTX-MTEMSHVCTX-M-1、CTX-M-2、CTX-M-9和CTX-M-25的检出率分别为100.00%、95.83%、4.17%、66.67%、12.50%、75.00%和4.17%。20株Ⅰ型整合子阳性大肠埃希菌中7株携带基因盒插入片段,其中2株大肠埃希菌Ⅰ型整合子基因盒插入的为dfrA1-aadA1,4株为dfrA12-aadA2,另1株为aadA22。由此表明,即食鸭制品中污染的大肠埃希菌携带有一定的毒力基因并具有耐药性。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不同温度条件下恒定温度和供应链波动温度及振荡温度对细菌生长的影响提供参考依据,采用新鲜生菜叶为培养基质,以大肠杆菌K12品系中的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 1.1187为研究对象,从恒定温度、(4、13、21、29、37℃)、振荡温度(4~37℃、37~4℃)及供应链波动温度几个因素研究其对生菜中接种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 1.1187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恒定温度条件培养下,低温抑制大肠杆菌1.1187的生长,高温有利于大肠杆菌的生长繁殖。在波动温度条件培养下,大肠杆菌1.1187的生长随温度的波动而波动,在振荡温度培养下,控制初始在低温条件下可以有效地抑制大肠杆菌的生长。  相似文献   

13.
蚓激酶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实现蚓激酶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高效表达。[方法]采用RT-PCR技术,以含蚓激酶基因的质粒pMD18-Tf3为模板进行RT-PCR扩增,克隆了蚓激酶基因Tfc,并进行测序,之后将蚓激酶基因Tfc克隆到大肠杆菌表达载体pBV220,转化大肠杆菌DH5α,用LB培养基于30℃培养24 h后,然后调温至42℃继续培养2 h诱导蚓激酶基因表达,收集菌体,进行SDS-PAGE电泳,利用纤维平板法检验蚓激酶的活性。[结果]测序发现该基因全长729 bp,共编码243个氨基酸,GenBank登录号为EU167735。SDS-PAGE电泳表明诱导表达后菌体总蛋白在28 kD处有一特异性条带,而含空质粒pBV220的大肠杆菌经诱导表达后无该条带,表达蛋白主要以包涵体形式存在,无纤维蛋白酶活性。[结论]该研究为创新蚓激酶的生产工艺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4.
综述F18菌毛的一般特性、表达和提取、相关血清型和毒力因子、亚单位及基因调控等。  相似文献   

15.
规模化养殖场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与耐药性监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从武汉郊区规模化养殖场采集腹泻仔猪的棉拭子和病死动物的泄殖腔分泌物或肝脏,分离鉴定出致病性大肠杆菌73株,分离率为100%.采用K-B法对分离菌株进行体外药物敏感试验.根据CLSI2006标准判定结果.结果显示,猪源性大肠杆菌仅仅对阿米卡星和大部分头孢类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较低,对多数抗菌药物均表现为较高的耐药率,并呈现出严重的多重耐药现象,主要表现为7重耐药、8重耐药、9重耐药和10重耐药;禽源性大肠杆菌对头孢类、氨基糖苷类和硝基呋喃类抗菌药物的耐药率<30%,其他的均>75%,多重耐药主要表现为6重耐药,总体看来.其耐药性较猪源性大肠杆菌轻微.  相似文献   

16.
纳米蒙脱石对大肠杆菌吸附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采用纳米蒙脱石和普通蒙脱石与大肠杆菌的体外对比吸附检测的方法,结果发现纳米蒙脱石的吸附能力明显提高,为纳米蒙脱石应用于医药领域提供了证据。  相似文献   

17.
对几种不同的质粒在相同宿主中的稳定性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在非选择压力下,4种不同的质粒在大肠 杆菌宿主细中的稳定性有明显的差异,其中,PUCG418最稳定,该质粒失去的速率仅为0.5%;  相似文献   

18.
大肠杆菌流行株耐药特性对其免疫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经人工诱导不同耐药水平的菌株,改变其耐药特性,制成灭活制剂免疫小鼠,2周后分别用致死剂量的原菌株和24株同期分离菌株感染免疫小鼠,考察小鼠存活率。结果表明:“O”抗原相同的菌株免疫小鼠,耐药种类少且耐药水平较低的1号菌株对24株同期分离的致病性鸡大肠杆菌的保护率仅为31%,免疫后接受体外敏感药物环丙沙星(CIP)治疗保护率为34%。经体外诱导耐药后保护率无明显变化,但再给药治疗保护率明显提高,达到54%。而135号菌株对受试的11种抗生素耐受9种,且耐药水平较高,其培养物免疫小鼠后对致病大肠杆菌感染的保护率显著提高,达到67%,含有抗生素培养基培养的菌液免疫小鼠,保护率略高于普通培养时的保护率,达到72%。当使用体外不敏感药物CIP对免疫小鼠治疗时,其免疫保护率达到最高77%。但使用抑制剂抑制其耐药性后,保护率随之大幅下降,为37%。7号菌耐受6种抗生素耐药水平中等,无药培养后灭活物的保护率为54%,含药培养后灭活物的保护率为61%,体外不敏感药物在体内可以加强免疫保护作用,保护率达到79%。大肠杆菌流行菌株的耐药特性可能与其免疫学效果有关,多重耐药株对当前流行菌株具有更好的免疫保护作用,而且已耐受抗生素可加强免疫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亚甲基蓝/光化学法对模拟受感染牛奶中大肠杆菌的灭活作用。[方法]以模拟感染了大肠杆菌的磷酸盐缓冲液(PBS)为参照系,通过平板菌落计数法观察不同浓度的亚甲基蓝(MB)和不同光照时间的溴钨灯光源对模拟感染大肠杆菌的不同浓度牛奶的光化学法灭菌效果。[结果]0.5×10-1μg/ml的亚甲基蓝在光功密度为200 mW/cm2的溴钨灯光照10 min情况下可以杀灭PBS中99%以上的大肠杆菌;而在同样光源下2,.0μg/ml的亚甲基蓝,光照10 min方可杀灭牛奶中99%以上的大肠杆菌。[结论]亚甲基蓝/光化学法对模拟受感染牛奶中的大肠杆菌具有良好的灭活作用,且溶液的光通透性可能是影响光化学法灭菌技术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