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罗兴全 《兽医导刊》2020,(2):68-68,256
非洲猪瘟是一种严重的急性传染性疾病,具有较高的接触性,致病原因为非洲猪瘟病毒感染.为了做好农村非洲猪瘟防控工作,本文概述了非洲猪瘟的相关情况以及在防控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非洲猪瘟的综合防控措施:严格执行引种监测、隔离,严格控制运输工具、进场物品、进出猪场人员、饲料、猪场环境,严格执行疫情应急预案等,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正>防控非洲猪瘟,国际上也有成功的经验,西班牙用了30年时间成功根除ASF(非洲猪瘟)。笔者也相信,在政府部门的依法防控、科学管理下,如果每一个行业的参与者都能提高生物安全意识、严格执行,每一个猪场都建立起完善的生物安全防线、做好猪群健康管理,ASFV会在中国得到有效的控制。  相似文献   

3.
非洲猪瘟严重危害发生国家的养猪业生产,食品安全和国际贸易,并导致严重的经济问题。由于目前尚无有效的疫苗和药物可以用于非洲猪瘟的防治,因此对该病的防控主要依赖于加强检疫和监测,防止疫病侵入。为从猪场规划设计建设方面增强猪场防控非洲猪瘟能力和建设非洲猪瘟无疫区,文章对国内外文献进行综述,阐述了从非洲猪瘟防控对猪场选址、绿化和建设施工的影响、对猪场工艺、规模和养殖模式调整的影响和对猪舍建筑和环境控制的影响等方面,为非洲猪瘟防控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4.
对中小型猪场非洲猪瘟的防控进行分析,可以弄清非洲猪瘟防控面临的问题,有利于制定有针对性的防控方案,以提高中小型猪场非洲猪瘟防控的有效性,为畜牧行业的安全发展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5.
"非洲猪瘟"防控,猪场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从门卫开始,改变猪场外围结构,增加各种消毒设备和防范措施,增强人员防非洲猪瘟岗哨等,形成外部"铜墙铁壁"的非洲猪瘟防控模式。即使这样,非洲猪瘟还是突破猪场最后一道防线,进入猪场内部深处,像暗哨一样潜伏起来,伺机而动。至此,猪场非洲猪瘟的防控趋势和防控策略发生改变,由外部严防死守阶段转为场内"拔牙"防控、带毒生产阶段。  相似文献   

6.
目前,非洲猪瘟疫情严重,中小规模猪场尤其需要重视对疫情的防控,全面落实预防与消毒清洁工作,降低非洲猪瘟的发生概率,保障养殖的经济效益。主要介绍了非洲猪瘟的传播途径,分析了中小规模猪场在防控非洲猪瘟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具体的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7.
非洲猪瘟发生至今,已对我国养猪业造成了重大经济损失。文章从病原的认识、构建四道防线、到适宜消毒剂的选择、非洲猪瘟防控制度的执行和严堵防控漏洞这5个方面介绍了当前规模猪场应对非洲猪瘟的主要防控措施,以期为我国规模猪场防控非洲猪瘟疫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刘涛 《猪业科学》2021,38(10):38-41
非洲猪瘟对家庭猪场的生产稳定性带来极大的挑战。文章分析了家庭猪场防控非洲猪瘟存在的问题及对关键点针对性的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9.
我国养猪人经过两年多与非洲猪瘟的正面交锋,逐步总结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防控非洲猪瘟野毒株的经验,非洲猪瘟野毒株的防控已不再是困扰猪场的主要技术瓶颈。许多猪场通过对生产各环节的严格管理和监控,有效切断了非洲猪瘟的传入;即便是病毒不慎传入猪场,通过及时发现、及时确诊、果断剔除等技术,可以将猪场的损失控制在较小范围内。  相似文献   

10.
2018年,非洲猪瘟(ASF)疫情在我国暴发,给全国的生猪产业造成了巨大损失。当前,非洲猪瘟防控已经成为养猪行业实践生产过程中最为重要的一环。南方与北方由于气候环境、猪场管理者思维方式以及防控细节的不同,猪场在非洲猪瘟防控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本文总结了笔者多年的北方猪场非洲猪瘟防控经验,旨为东北地区非洲猪瘟防控提供全面理论指导,给广大养猪人带来新的思考。  相似文献   

11.
距非洲猪瘟首次在中国暴发至今已一年多。非洲猪瘟疫情不仅严重影响了我国生猪产业的正常运行,而且也使得生猪养殖主体的信心受到严重打击。但大量实践表明,完善的生物安全体系对猪场防控非洲猪瘟疫情能够起到良好的效果。为降低非洲猪瘟带来的危害和损失,文章立足于规模猪场,从基础设施、人员管理、车辆管理、物资管理、风险动物控制和污物处理等多个方面对规模化猪场非洲猪瘟的防控进行论述,对规模猪场生物安全体系的建立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当前非洲猪瘟多发,防控形势日益严峻,给规模化猪场带来了巨大压力。完善的生物安全措施能有效预防疾病的发生,降低猪场发生重大动物疫病的风险。本文通过汲取国内外猪场在生物安全上取得的成功经验,提出了基于非洲猪瘟防控的生物安全措施,为规模化猪场的非洲猪瘟防控提供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非洲猪瘟自2018年8月份发生以来,对我国养猪业的影响非常巨大。很多科研人员和畜牧工作者为非洲猪瘟的防控进行建言献策,对猪场防控非洲猪瘟带来了很大的帮助。文章就非洲猪瘟背景下猪群的健康、免疫及母猪繁殖进行综述,为生猪产业的复产提供帮助,实现猪场养殖效益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14.
<正>一、非洲猪瘟防控对猪场选址、绿化和建设施工的影响1.非洲猪瘟防控对猪场选址的影响我国的非洲猪瘟防控应急预案规定,当发生ASF(非洲猪瘟)疫情后,划定疫点、疫区和受威胁区时,疫点的定义为相对独立的规模化猪场和养猪户,以病死猪所在的场(户)为疫点;散养猪以病死猪所在的自然村为疫点;在运输过程中  相似文献   

15.
<正>非洲猪瘟发生以来,安徽省阜南县动物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参与了多次疑似非洲猪瘟的防控处理,对排查上报的疑似发病猪场均予以相应防控;发生疑似非洲猪瘟时,采取一定的防护措施的猪场,到目前为止稳定生产,未出现非洲猪瘟病例,在此总结经验供大家参考。非洲猪瘟是由非洲猪瘟病毒感  相似文献   

16.
在非洲猪瘟疫情形势之下,规模猪场生物安全体系建设关系着猪群疫病防控、养殖生产安全和畜产品质量安全。本文以某规模猪场防范非洲猪瘟的生物安全措施为例,阐述完善硬件设施建设、强化组织保障、实施分区管理和落实关键点控制等内容,以期在对规模猪场非洲猪瘟防控的生物安全实践提供参考,不断提升规模猪场生物安全水平和疫病综合防控能力。  相似文献   

17.
非洲猪瘟对猪场的影响巨大,因此强化对非洲猪瘟的防控是猪场管理工作的重点。在没有合适疫苗和治疗药物的情况下,必须强化生物安全防控体系建设,按照传染病的防控方法构建防护屏障,切断传染源和传播途径,一定程度上能够避免非洲猪瘟的侵袭。  相似文献   

18.
《养猪》2020,(3)
非洲猪瘟发生至今,已对我国养猪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在当前非洲猪瘟疫情严峻的形势下,加快构建猪场生物安全体系刻不容缓。文章主要从提高全员生物安全意识、非洲猪瘟防范措施的升级、日常关键点防范要求及如何确保执行到位这四大方面,探讨了笔者所在企业的新式猪场生物安全防控的主要措施,为我国规模化新式猪场防控非洲猪瘟疫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由于目前暂未研制出有效的非洲猪瘟疫苗,为有效防控好非洲猪瘟,当前的重要任务就是做好全面的防控措施。作者从基础防控措施、不同规模猪场应对法和特殊防控法三个角度,对非洲猪瘟的防控措施现状进行综述,思考与总结提出:养殖过程应贯彻"养重于防、防重于治、养防结合"的方针;结合猪场实际在尽可能搞好生物安全的同时,防控好非典型猪瘟、蓝耳病、圆环病毒病、伪狂犬病和常见细菌性疾病等基础性疾病,强化提高猪群非特异性免疫力,有效防控猪场的非洲猪瘟。  相似文献   

20.
我国自发生非洲猪瘟疫情后,养猪业遭受了巨大损失.众多规模猪场和养殖户认为非洲猪瘟病毒难防,但是只要在复产前和生产管理过程中构建好猪场的生物安全体系,综合防控主要疫病,做好猪场内外环境监测,便可以有效阻断非洲猪瘟病毒传播途径.因此,环境监测在防控非洲猪瘟等动物疫病以及制定防控措施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HSP环境关键点监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