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羊破伤风病是由破伤风梭菌感染而引起,病原可产生神经毒素,对感染羊的外周神经和中枢神经具有强烈的损害作用;破伤风梭菌广泛分布在自然界,以芽孢体的形式进行感染,羊体表皮肤或黏膜一旦出现伤口就很容易受到侵染;感染羊主要表现神经症状;预防本病必须加强对羊群的保护,防止体表出现损伤,按时免疫,疫区羊群最好注射抗破伤风血清;治疗本病要尽早,对创面进行清洗、消毒和抗感染处理,神经症状明显的要对症治疗。  相似文献   

2.
<正>家畜破伤风病是由破伤风梭菌引起的以全身肌肉强直性痉挛,四肢僵直,牙关紧闭等神经症状为病理特征的急性中毒性传染病。主要通过在适宜的伤口内厌氧环境下,迅速繁殖滋生产生外毒素引发感染。本病在世界各地均有发生,多成散发。笔者采用中药加针灸的疗法治疗本病取得了很好的治疗效果。破伤风梭菌为厌氧菌,在厌氧环境下迅速繁殖,并通过毛细血管进入血液而散发全身。主要分为三种:一是经外伤感染的称为破伤风,主要是因为外伤愈合过快,在外表愈合的伤口内  相似文献   

3.
破伤风是人和动物都容易感染的一种疾病,它主要是由于破伤风梭菌引起伤口感染,而且一般情况是伤口较深并且很脏,没有及时清洗伤口,破伤风梭菌乘虚而入,这种疾病没有季节性,一年中每天都可能发生。破伤风梭菌是一种厌氧菌,他在很多地方都普遍存在,像泥土,大粪,甚至尘埃中也会存在本梭菌,它感染家畜后死亡率很高。对破伤风梭菌的治疗方法也有很多,像提前将这种病的疫苗给家畜注射,这样即使家畜受到外伤也不用担心本病的发生,也会给养殖业带来利益。另外,要及时清理家畜的伤口或是手术等留下的深伤口防止这种梭菌感染家畜。本文就家畜破伤风的治疗简单谈谈,希望能对畜牧业家畜治疗本病上有帮助。  相似文献   

4.
破伤风又名强直症,是由破伤风梭菌经伤口传染,产生外毒素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急性传染病。其特点为运动神经中枢激应性增高,肌肉持续的痉挛性收缩。本病常发多见,对家畜危害较大。2年的门诊治疗中,在无破伤风抗毒素的情况下,应用综合疗法治愈7例破伤风患畜。现将体会报告如下。一、创伤处理本病是经创伤感染发病的,一般都是创口表面封合治愈,故常被忽视。因此感染伤口的处理,是治疗本病最关键的一环。在处理伤口前,一定要  相似文献   

5.
牛破伤风,又名强直症或锁口风,是由破伤风梭菌经创口感染产生毒素而侵害运动中枢神经系统的一种急性传染病。笔者自2000年以来,共诊治本病17例,痊愈16例,治愈率达94%以上。现将其诊治报告如下:1病因分析本病的病原为破伤风梭菌(厌氧),能形成芽胞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土壤、尘土、粪便等)。牛多因去势、助产等外科手术时消毒处理不当,或遭受外伤(尤为狭小而深的钉伤、刺伤等)未能及时对伤口进行消毒处理,感染了破伤风梭菌而致本病。2临床症状病初,患牛头部肌肉呈强直痉挛,采食、咀嚼和吞咽缓慢而不自然。随着病程发展,全身表现强直症状,口闭…  相似文献   

6.
牛破伤风病由破伤风梭菌感染所引起,呈全世界流行,多发于体表出现深度较深或面积较大伤口的牛,一年四季都有流行,病牛以神经症状为主要表现,对外界光照、声音等刺激敏感,避免牛出现较大面积或较深的伤口能有效预防本病,如果出现外伤需及时处理,防止受到感染,本病治疗时可注射抗毒素血清和抗生素,同时加强营养的供给,将牛安置在安静和光线较暗的地方治疗。  相似文献   

7.
破伤风是由破伤风梭菌在感染组织中产生的特异性嗜神经毒素引起的一种毒血症,以全身肌肉或部分肌群的强直性痉挛和对外界刺激反应性增高为特征的疾病.本病有创伤感染,尤其有出血、污水、泥土污染造成厌氧环境,是以破伤风芽孢发育繁殖的伤口产生外毒素而致病.  相似文献   

8.
猪破伤风主要病因是在阉割时阉猪工具和操作者手的消毒不严,引起破伤风梭菌在阉割创口深部感染,在厌氧的环境下,破伤风梭菌产生外毒素,由于外毒素作用于猪的神经系统,使病猪产生一系列的症状,这种传染病死亡率是很高的。破伤风梭菌芽胞的抵抗力极强,在自然环境下分布广,故不严格消毒的手术,深部创伤都易引起感染。猪破伤风的诊断不困难,主要掌握下列  相似文献   

9.
破伤风是由破伤风梭菌在感染组织中产生的特异性嗜神经毒素引起的一种毒血症,以全身肌肉或部分肌群的强直性痉挛和对外界刺激反应性增高为特征。本病由创伤感染,尤其有出血、污水泥土污染造成厌氧环境,适宜破伤风芽胞发育繁殖的伤口产生外毒素而致病。  相似文献   

10.
破伤风是由可引起运动神经兴奋性增强、骨骼肌持续痉挛的破伤风梭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急性、创伤性、中毒性传染病。本病早在公元前460年即有记载。破伤风通常是由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特别是土壤中的破伤风梭菌侵入伤口(钉伤、刺伤、阉割伤或其它外伤)后感染的。侵入伤口的破伤风梭菌繁殖并产生的痉挛毒素,通过外周神经和血  相似文献   

11.
家畜中,马属动物对本病最易感,猪、牛羊次之。 1病因本病主要因破伤风梭菌通过去势、断尾、断脐、分娩、剖腹产、针刺、开放性骨折形成的伤口而引起感染发病。  相似文献   

12.
马破伤风是破伤风梭菌经伤口深部感染引起的一种急性、中毒性人畜共患病.临床上以骨骼肌持续性痉挛和对外界刺激反射兴奋性增高为特征.本病分布广泛,呈散在性发生.本文主要介绍马感染破伤风梭菌后的诊治措施以及病因分析.  相似文献   

13.
破伤风梭菌可以通过伤口、破损黏膜侵入机体后导致感染,主要表现为运动神经系统应激性增高、全身肌肉持续性痉挛收缩,致死率极高.本文报告一例带铁锈老鼠夹夹伤田园犬后肢的病例,经过临床观察,结合血常规、生化检查、取伤口分泌物镜检等实验室检查,诊断为破伤风梭菌感染,并对其对症治疗,结果该犬痊愈.  相似文献   

14.
破伤风又称为强直症、脐带风,是创伤伤口被破伤风梭菌感染后而引起的一种急性、中毒性人兽共患病。犊牛破伤风感染,临床症状不明显,多由于断脐未消毒、消毒不严或处理不当而引发,死亡率较高。笔者结合临床实际,对该病的诊断与治疗提出个人建议,以降低损失。  相似文献   

15.
正羊破伤风又称锁口风,是一种急性传染病,由破伤风梭菌经伤口感染产生破伤风毒素梭引起。羔羊断尾、去势时消毒不严或护理不当,使伤口感染而发生本病,病畜全身肌肉发生强直性痉挛,对外界刺激的反射兴奋性增强,具有较高的病死率,给养羊户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为此,笔者对本病进行了综和阐述,同时提出了中西药治疗方法,以供参考。1病原本病的病原为破伤风梭菌(Clostridium Ttetani),菌体细  相似文献   

16.
猪魏氏梭菌病是临床常见的细菌病之一,主要由魏氏梭菌感染肠道而引起,病原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中,猪肠道中以条件致病菌的形式存在;感染猪主要表现肠炎和全身症状,病程短,死亡率高;长期在饲料中添加微生态制剂可有效预防本病,加强管理、定期疫苗免疫可有效降低本病的发病率;治疗本病必须对症和对因同时用药,这样才能有效降低猪群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17.
刘俊 《养殖技术顾问》2013,(11):129-129
猪破伤风是经由创伤传染的中毒性人畜共患传染病。其特征是病猪全身骨骼肌强直性痉挛,对外界刺激的反射兴奋性增高。病原为破伤风梭菌,又称强直梭菌,各种年龄的猪均可感染,但以仔猪多发。本病与猪只阉割、外伤或脐部感染有关。  相似文献   

18.
中西医结合治疗家畜破伤风3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破伤风是由破伤风梭菌经伤口感染的一种人畜共患的传染病.临床上以突然发生的肌肉强直、知觉过敏、牙关紧闭为特征.本病的发生常由于断脐、去势、断尾、消毒不严或外伤感染所引起.多为散发,死亡率高,若治疗不及时或方法不当,往往造成家畜死亡.近年来,我们应用中西医相结合的方法治疗大小家畜破伤风32例,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家畜破伤风病在兽医临床上较为多见。主要原因是破伤风梭菌经创口感染引起,常见于创伤感染,去势消毒不严感染,个别病例见于内源性伤口感染。只有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并采取加强护理,创伤处理,药物治疗等综合措施,灵活运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才能提高该病的治疗效果。多年来笔者先后在金安、金山、大研3乡(镇)诊疗了37例破伤风病,经中西医结合抢救治疗,痊愈23例,治愈率为62%。  相似文献   

20.
猪破伤风又称强直症或锁口风,是由破伤风梭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传染病。本病临床上以牙具紧闭,全身肌肉全国僵硬,形如木马,对外界反应为敏感等症状为主要特征。本病虽属传染病,但该病只有在因创伤、阉割不当、分娩断脐等外伤条件下,病菌经伤口感染导致发病,故猪与猪之间互不传染,常是以个别、偶尔散发形式出现。本病如及时诊断,治疗得法可获得理想治愈率,否则可引起病猪死亡。根据多年临床实践体会以及参阅相关资料之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