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针对锤片式粉碎机对硬质秸秆和高纤维秸秆粉碎时易造成高速敲击的锤片断裂和主轴缠绕的问题,设计出一种双喂料口粉碎机,第一进料口处设置圆盘切刀,用于硬质和高纤维物料的先切后粉作业;第二进料口则直接与粉碎室相连,软质物料不经切断直接进入粉碎室进行锤片粉碎。对样机的主要性能所作的试验结果表明:生产稳定,吨料电耗低,各项指标达到了设计要求,能满足食用菌培养基对秸秆不同粉碎细度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植物料铡切粉碎机涉及一种能将果树枝条、杂草、秸杆、以及木工刨料等一次性铡切粉碎成相适应于生产食用菌培养料的机械设备,特别是一种植物料铡切粉碎机。  相似文献   

3.
正最近几年,我国已有多家企业生产出不同型号的可移动树枝粉碎机,采用汽油机作为作业动力,可以拉至果园里就地粉碎修剪下来的枝条,克服了原来电动树枝粉碎机移动不便,枝条粉碎需收集运输,成本太高的弊端,为枝条的有效利用、变废为宝提供了保证。下面介绍一款我们试验站2015年春引进的可移动树枝粉碎机。产品型号为CP40,日照洋工园林机械有限公司生产。以汽油机为动力,13马力,输出功率为7.8千瓦,汽油箱容量  相似文献   

4.
曾文发 《食用菌》2008,(2):32-32
日前,福建省漳平市拱桥镇村民黄石田成功研制出新型菌草粉碎机,有效解决了菌草粉碎加工难题,对该市以草代木栽培食用菌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5.
第一讲培养料粉碎机目前,我国有近50个一定规模的厂家相继研制、仿制了各种食用菌机械,生产的食用菌培养料粉碎机、装瓶装袋机及烘干机有近百个型号,性能、质量、价格各有差异。有些用户由于缺乏对机器的了解,购进了不适宜的产品。有的用户没有正确使用和维护保养而导致不应有的损坏,既造成经济损失,又影响产品的声誉。本讲座重点介绍粉碎机、装瓶装袋机、烘干机、搅拌机、切片机、灭菌锅等几种机械,在结构、原理、性能、特点以及选购使用维修保养等方面的知识,使广大用户有所了解。本讲首先介绍培养料粉碎机。  相似文献   

6.
胡枝子栽培食用菌配方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She基 《食用菌》2000,22(1):19-19
近年来,菌草栽培食用菌的应用推广,缓解了菌林矛盾,但仍不能完全摆脱消耗林本资源。胡枝子是豆科植物,营养成分丰富,且耐瘠耐旱易栽培,速生快长,是替代木屑栽培食用菌良好原料。为此,我们开展了用胡枝子栽培食用菌配方筛选,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胡枝子的采集加工 新鲜的胡枝子茎秆采伐后用本片粉碎机(也可使用菌草粉碎机)切片、粉碎加工成木屑状,即可用于栽培食用菌或晒干备用。2试验配方 香菇、平菇配方:①胡枝子41%,杂木屑41%, 皮15%;②胡枝子43.5%,五节芒43.5%, 皮10%;③胡枝子92%, …  相似文献   

7.
概述食用菌生产装备发展历程为:初始开发、引进消化吸收、提升与发展、稳定调整与产品创新4个阶段。根据生产流程给出食用菌生产装备体系,总结我国食用菌生产装备现状及存在问题,指出生产装备发展趋势将为多元化、智能化、标准化和国际化。提出:食用菌生产装备与栽培工艺融合是提高食用菌生产装备水平、保障食用菌安全生产、促进产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8.
日光温室黄瓜菇渣复合基质袋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利用食用菌废弃物研发成新型优质复合基质,采用袋培的方式应用于日光温室黄瓜生产,每667 m2黄瓜年产量达25~30 t。新疆幅员辽阔,多荒漠戈壁,发展设施蔬菜基质栽培,不仅可有效地解决设施农业与露地农业生产争地矛盾,还能突破因土壤耕作频繁、施肥量大、复种指数高而产生的土壤盐渍化和连作障碍的生产瓶颈。利用食用菌废弃物研制成新型优质基质替代泥炭,不论是从适用性、经济性的角度出发,还是  相似文献   

9.
杏鲍菇菌渣综合利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杏鲍菇菌渣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具有较高的利用价值。介绍杏鲍菇菌渣的营养成分及价值;综述其利用研究现状和主要成果有,代替部分基质栽培食用菌,用作生物有机肥和用作园艺栽培基质;揭示其应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展望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食用菌》2015,(1)
介绍了卧式食用菌装袋机和立式食用菌装袋机现状,并对每种机型进行了举例说明,说明其工作原理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设施黄瓜基质栽培有机营养液高效管理装备及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决无机营养液灌溉的基质栽培技术与传统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技术的局限性问题,研发了一套有机无土栽培营养液高效管理装备,并将该装备与配套技术在设施黄瓜基质栽培有机生产中应用,实现了有机液肥制备、灌溉液配制和田间灌溉的一体化、机械化和自动化,显著提高了生产效率与经济效益。从基质栽培装备系统、有机水肥一体化智能装备系统、有机液肥制备、有机营养液调配与灌溉以及营养液利用效率等方面介绍了设施黄瓜有机无土栽培营养液高效管理装备及技术的原理及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2.
粗木屑发酵料袋栽平菇高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兴军 《食用菌》2006,28(2):28-28
目前。随着食用菌产业的发展,原材料的需求也越来越大。近几年东北三省的细木屑价格猛涨,粗木屑却成了废料(如削片机上的电筛子漏下的粗木屑及枝桠粉碎机粉碎出来的粗木屑)。笔者利用本地比较丰富的粗木屑作发酵的主料栽培平菇。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在产棉区,用棉子皮栽培食用菌已收到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但大量的棉秆在农村都白白的烧掉或烂掉了,实在可惜。笔者在发展食用菌生产时,利用当地资源优势,进行了棉秆屑作培养料栽培灵芝的尝试,连续两年产量和质量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其技术要点介绍如下:1原料处理选新鲜、干燥、无霉变的棉秆,经秸秆粉碎机粗粉碎装入大口袋,放到通风干燥处备用。2培养料配方根据棉秆的营养成分分析,其主要组分是粗纤维,让其充当主料因合碳多氮少,这对最理想的碳氮比(50~60:1)而言,严重不平衡,会影响菌丝生长和产量。因此在配制培…  相似文献   

14.
秸秆栽培食用菌基质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秸秆是食用菌栽培的重要基质,其木质素在菌丝生长中大量降解,秸秆栽培食用菌是秸秆循环利用的重要环节。从我国秸秆资源的现状、秸秆栽培食用菌栽培技术、菌渣综合利用、菌丝木质素酶系及降解转化研究等方面综述了秸秆栽培食用菌基质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15.
2008—2021年中国食用菌工厂化企业数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2012年达到峰值788家。概述目前中国食用菌工厂化生产发展表现“三集中”特点:随着企业数量减少、企业规模扩大,产能向大企业集中;生产企业区域集中;工厂化企业生产品种集中。分析主要工厂化栽培品种金针菇、杏鲍菇、双孢蘑菇、真姬菇、香菇等产量、企业规模等发展现状,并与日本进行比较。指出我国食用菌工厂化生产整体面临的问题有:市场价格整体下行,生产企业盈利堪忧;产品集中、同质化严重且生产工艺技术储备不足;自主菌种研发能力不足,新型栽培基质开发乏力;设备老化严重,产品精深加工不足等。提出注重科技创新,建立工厂化菌种扩繁质量控制标准,注重全产业链标准体系建设等对策。  相似文献   

16.
玉米芯资源丰富,但在食用菌栽培中利用不多,究其原因与产量低下有关。作者于93、94年用其栽培灵芝试验表明,只要运用得法,也能获高产。现介绍如下: (一)玉米芯处理 选无霉变、无虫蛀,上年保存的玉米芯,先用碌碡轧碎,再用粉碎机粉碎至5mm以下颗粒,用这种料装的袋与棉子壳料相当。如果颗粒直径大于5mm,因其袋料孔隙大,含干物质量少,且料易失水变干;若粉碎得过细,袋料通气性差,菌丝吃料迟缓。因此,选择适宜的粒度,是形成良好菌体结构的先决条件,有了好的发菌优势,才可能形成产量优势。  相似文献   

17.
综述了莲藕加工废料的主要营养成分和综合利用研究进展,介绍莲籽壳和莲藕渣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多糖、淀粉等;对其有效成分的提取及作为食用菌、基质等产品加工的原辅料,提出废料综合利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相似文献   

18.
<正>主要从事天然产物,特别是食药用真菌的化学成分、生物活性、发酵培养和健康产品研制等方面的研究与开发工作,是我所重点学科之一。拥有国家食用菌加工技术研发分中心和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天然药用资源研究与开发中心等部市级的研发平台。上海市领军人才张劲松研究员为本学科带头人。本室现有研究  相似文献   

19.
为了深化大蒜加工产业链,促进大蒜产业提质增效,本文对未超细粉碎大蒜浆、胶体磨粉碎大蒜浆、湿法超细粉碎机粉碎大蒜浆的品质进行了比较分析,并优化了超细粉碎机粉碎工艺。试验结果表明,湿法超细粉碎机粉碎为大蒜浆的最佳粉碎方式,其最优工艺为静刀片数目为206齿,粉碎次数为1次。该工艺下大蒜浆粘度为(51.2±0.1) MPa·s、持水力为(11.49±0.01) g/g、粒径D_(50)为(38.76±0.02)μm、跨度为(1.985±0.007)μm和比表面积为(0.088±0.001) m~2/g,与未超细粉碎和胶体磨粉碎的大蒜浆相比,超细粉碎机粉碎的大蒜浆品质及稳定性有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20.
在分析我国食用菌产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基础上,指出当前食用菌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矛盾有:消耗大量的木质资源,破坏森林植被;食用菌废弃物对土地和水资源的污染;威胁生物多样性,加重生态环境的脆弱性等。提出改善当前发展路径的建议为:加大科技投入和关键技术的研发力度;创新菌业循环发展模式;合理利用各项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