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了解大气沉降对水稻中重金属积累的可能影响,选择非污染和污染2种土壤,分别在工业区和农村等2种大气环境下开展露天种植与大棚种植对水稻各器官重金属积累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水稻中积累的重金属主要来自土壤,其各器官中铅、镉、汞和砷的积累量在污染土壤中明显高于非污染土壤;但试验区大气环境与种植条件对水稻茎叶和谷壳中重金属含量也有较大的影响,工业区生长的水稻茎叶和谷壳中重金属含量高于农村,露天种植的水稻茎叶和谷壳重金属含量高于大棚种植。工业区与农村之间、露天种植与大棚种植之间水稻根系和糙米中重金属含量差异不明显,说明大气污染对糙米中重金属的积累无显著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安徽省沿淮淮北地区菜地土壤Pb、Cd、Cr、Hg含量分析测定,用内梅罗综合指数法评价了该地区菜地土壤的环境质量,结果表明:皖北地区菜地土壤Pb、Cd、Cr、Hg平均含量为22.5、0.247、63.2、0.040mg/kg,综合污染指数平均为0.64,皖北地区菜地土壤整体环境质量良好,少数蔬菜种植时间较长的日光温室土壤受到重金属污染,主要无机污染物是镉和汞。菜地土壤镉和汞的含量与土壤全磷、有效磷含量和菜地种植时间呈极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3.
采用不同的微波消解方法消解黄土,用ICP-MS测定重金属镉和铅,并应用正交实验分析数据,以确定黄土中镉和铅最优的微波消解测试方法。结果表明影响微波消解ICP-MS测定黄土中镉、铅含量准确度的主次因素是微波消解条件>土壤克数>酸配比,并且得出镉的最优测试条件为A2B3C1(0.15g土壤样品,硝酸:过氧化氢:氢氟酸=6:2:2,第一种微波消解条件),铅的最优测试条件为A2B1C1(0.15g土壤样品,硝酸:盐酸:氢氟酸=6:2:2,第一种微波消解条件。在最优条件下,测得的镉和铅回收率分别为103%,97%,测定回收率较高。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索木段法和菌袋法栽培对黑木耳重金属含量的影响,寻找科学栽培方法。通过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的方法,对塔河县、绿春县和伊春市野生、木段法栽培和菌袋法栽培黑木耳样品的铅、镉、汞和砷含量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结果表明:45个黑木耳样品铅含量0.15~0.57 mg/kg;镉含量0.019~0.116 mg/kg;汞含量0~0.56 mg/kg;砷含量0.22~2.1 mg/kg。野生黑木耳之间镉、汞和砷含量差异极显著。不同栽培方法之间铅、镉差异极显著,汞差异显著,砷差异不显著。由此得出,木段法栽培黑木耳重金属含量低于野生黑木耳及菌袋法栽培黑木耳;木段法栽培黑木耳重金属含量更容易控制,是较好的栽培方法。  相似文献   

5.
稻米中砷汞铅镉重金属元素含量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测定稻米中四种重金属元素砷、汞、铅、镉的含量,评估污染程度,分析探讨减污措施。方法:原子荧光光谱法和原子吸收光谱法。结果:稻米样品中砷、汞、铅、镉四元素含量在0.0009mg/kg~0.410mg/kg;在稻谷由“糙米”到特等“大米”的去除皮胚过程中,砷、汞、铅、镉四元素的去除率达到了10%~45%。结论:所检15个区域31个稻米样品,其中4个样品铅含量超标,砷、汞、镉含量均未超标;提高加工精度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其危害,但水冲淘洗的措施对减轻食用大米的污染作用不大:  相似文献   

6.
不同蔬菜对重金属汞、铬、砷、镉、铅积累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为了对辽宁省葫芦岛龙岗区蔬菜生产基地蔬菜生产结构的调整提供科学的参考,采用原子吸收的方法,对该生产基地的土壤与蔬菜中重金属(Hg、Cr、As、Cd、Pb)的含量进行检测。结果表明:该蔬菜基地土壤中Hg的含量平均为0.42 mg/kg,Cr的含量平均为52.20 mg/kg,As的含量平均为34.92 mg/kg,Cd的平均含量为0.93 mg/kg,Pb的含量平均为98.49 mg/kg,说明该地区的土壤中重金属含量基本符合农业生产的要求;该蔬菜基地蔬菜中Hg的含量平均为0.92 μg/kg,Cr的含量平均为120.09 μg/kg,As的含量平均为13.80 μg/kg,Pb的含量平均为94.17 μg/kg,Cd的平均含量为15.65 μg/kg,并且所测定的蔬菜样本中甘蓝在5种重金属的含量上均比其他蔬菜的含量高,但也能符合国家卫生标准。此实验可为该蔬菜区蔬菜生产结构的调整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由于灵敏度高,检出限低,自动化程度高,被广泛用于重金属元素的分析检测。利用干法灰化法对小麦样品进行前处理,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检测,探讨仪器分析最佳试验条件。该方法检测结果表明,相对标准偏差为0.20%,加标回收率为82.0%~99.5%。  相似文献   

8.
铅和镉是环境污染研究工作中的两利重要分析对象,但它们在粮食和食品中的含量都很低(铅一般低于1ppm;镉一般低于0.1ppm),因此需要有一种快速灵敏、适用的痕量分析方法.原子吸收光谱法,特别是石墨炉电热原子吸收光谱法,因其灵敏度特高并且有快速、简便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重金属镉、镍、汞对大麦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使用聚两燃酰胺凝脱垂直平板电泳法,研究了不同浓度(10^-4-10^-8mol/L)的Cd^2,Ni^2 和Hg^2 对大麦根源细胞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的影响。结果表明,10^-4mol/LCd^2 和Hg^2 处理24h均比对照增加1条酶带(Rr=0.36),但前者缺失了1条Rf值为0.80的酶带8。处理48h后,10^-6mol/的Hg^2 处理组又增加1条Rf值为0.36的新酶带。其余浓度的Cd^2 ,Hg^2 和3种浓度的Ni^2 均可使同工酶 强弱的发生改变。Cd^2 和Hg^2 对过氧化酶的影响明显大于Ni^2 。3种重金属对大麦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的影响与浓度和处理时间有关。  相似文献   

10.
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小麦中的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庆惠 《粮食储藏》2013,42(1):39-40
采用干法灰化分解样品,应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小麦中的镉。方法研究了测定镉的仪器最佳工作条件;检出限为1.4×10-4 mg/kg,回收率为85.2%~92.6%,相对标准偏差为1.3%。该方法简便准确,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1.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 AES)测定花生油中锌的含量.使用甲基异丁基酮(MIBK)作稀释剂,优化全谱型ICP-AES分析条件测定花生油中锌的含量,检出限为0.030 mg/L.用此方法测定花生油中0.30 mg/kg~100 mg/kg的锌含量,测定结果准确、可靠,连续测定6个平行样,检测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2.0%.  相似文献   

12.
杨卫花  徐幸  赵浩军  彭飞进 《粮食储藏》2013,42(1):41-44,56
利用气相色谱/三重串联四级杆质谱技术,对植物油中抗氧化剂BHA、BHT和TBHQ检测进行了方法建立及实际样品测试。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对食用植物油中BHA、BHT和TBHQ三种抗氧化剂的检测,线性范围为0.5μg/L~50μg/L,线性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仪器检出限分别为0.1μg/L、0.04μg/L和0.2μg/L,样品中的检出限为0.1μg/L、0.04μg/L和0.2mg/kg。三种组份三个浓度梯度(0.5μg/L、5μg/L和50mg/kg)的平均回收率均在85.0%-110.0%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在2.53%~8.37%之间。该方法具有简便、快速、准确、无毒等特点,可应用于大豆油、花生油、调和油、菜子油等样品检测中,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3.
增加粮食可食用部分微量营养元素的浓度, 需要更好地了解其在植株, 特别是籽粒内的运输和分布规律。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laser ablation 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mass spectrometry, LA-ICP-MS)是一种测定植物组织中元素空间分布的新技术。采用该技术对成熟小麦籽粒中锰(Mn)、铜(Cu)、锌(Zn)和磷(P)的空间分布及其关联程度定量研究。结果表明, 所测元素在籽粒不同部位的浓度分布差异很大。Cu、Zn和P浓度均以糊粉层最高, 胚乳最低, 胚居中, 浓度最大差异分别达15、42和33倍; Mn浓度则以胚最高, 胚乳最低, 糊粉层居中, 浓度最大差异达9倍。籽粒同一部位不同位置的元素浓度亦不相同, 外周胚乳(靠近糊粉层)的元素浓度大于内侧胚乳部位对应元素的浓度, 胚最外侧盾片部位的元素浓度大于胚中间位置的元素浓度, 且各元素趋势一致。比较分析发现, 麦粒不同部位元素的浓度变化存在明显的同步性, 籽粒中P浓度高的部位金属元素(Mn、Cu和Zn)浓度也高。这说明不同元素在向籽粒不同部位运输和积累过程中可能存在密切关联性。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一种新的用于检测储藏小麦害虫感染的方法——顶空固相微萃取法(SPME),实验结果表明:利用SPME法所提取的几种常见储粮害虫(谷蠹Rhyzopertha dominica、赤拟谷盗Tribolium castaneum、扁谷盗Cryptolestes ferrugineus与锈赤扁谷盗Cryptolestes pusillus)所释放的挥发性信息素可以作为粮食受害虫感染的检测指标,同时由于它们所释放的信息素量不同(谷蠹最高,其次分别是赤拟谷盗﹑扁谷盗和锈赤扁谷盗),这也直接导致了SPME法检测灵敏度的不同,实验结果表明:在1kg的储藏小麦中能够成功地检测出1头赤拟谷盗和1头谷蠹,而扁谷盗和锈赤扁谷盗则需要更多的数量才能够被检测出来。此外,提取时间与温度也会影响SPME的灵敏度,实验证明:较长的提取时间与较高的实验温度都会增加信息素的产量,通过多次验证最终认定最佳提取条件为:温度50℃,时间4h。总之,将SPME法应用到粮食仓储行业中用于检测粮食受害虫感染的程度虽已初见成果,但还需要进一步地深入研究,使用动态顶空进样法或许可以提高SPME技术的灵敏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