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大菱鲆营养需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lmus L)属鲆科(Bothidae),菱鲆属(Seophthalmus),原产于欧洲,是当前欧洲的重要海水养殖鱼类,也是欧洲沿岸特有的优质鲆鲽类之一。我国自1992年从英国引进大菱鲆鱼苗,在中国俗称“多宝鱼”,至今引种已获得成功,培育出了本土大菱鲆鱼苗数百万尾,为我国大面积开展大菱鲆养殖提供了苗种基础。  相似文献   

2.
豆粉代替美国红鱼饲料中的鱼粉之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维美 《饲料工业》1998,19(6):30-32
我国于1991年引进美国红鱼,1995年人工繁殖成功,现已在全国推广养殖。为使养殖者了解此鱼饲料、营养等实际问题,现将国外用豆粉代替鱼粉养殖美国红鱼的情况介绍如下。美国红鱼,学名眼斑拟石首鱼(Sciaenopsocela tus),是美国重要的商品鱼...  相似文献   

3.
大菱鲆是我国重要的养殖海水鱼类,其养殖过程中使用冰鲜饵料造成的环境问题突出,因而加速配合饲料的开发利用对于推动大菱鲆养殖业绿色环保、高效安全的发展至关重要.本文主要就其蛋白质和氨基酸的需求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今后的营养研究工作和大菱鲆精准高效、环境友好型配合饲料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4.
传染性造血组织坏死病病毒(Infectious Hematopoietic NecrosisVirus,IHNV)属弹状病毒科(Rhab-doviridae)诺拉弹状病毒属(Novirhabdovirus),是传染性造血组织坏死病(Infectious HematopoieticNecrosis,IHN)的病原体,主要感染鲑鱼科的各种鱼类,常造成鱼苗或幼鱼70%-90%的死亡率,在某些病例中甚至接近100%,对世界鲑鱼的水产养殖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IHNV是口岸鱼类的第一类检疫对象。随着我国进口鲑鱼和养殖鲑鱼的发展,成品鲑鱼及鱼苗、鱼卵的引进可能造成IHNV的传入和传播。1990年,辽宁本溪某养殖场首次报道了我国第一例IHN,…  相似文献   

5.
《山东饲料》2005,(3):29-29,28
大菱鲆是欧洲重要的海水养殖鱼类之一,其饵料转换量高,生长迅速,耗氧量低,非常适合高密度养殖和远距离运输。在英国自上世纪50年代就开始养殖,目前已经达到企业化生产水平。1992年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把大菱鲆引进我国,经过8年的艰苦探索,1999年取得了全人工育苗技术的重大突破和大批量生产性育苗的成功,  相似文献   

6.
铬 (Chromium)是人和动物必需的微量元素 ,主要生理作用是作为葡萄糖耐受因子 (glucosetolerancefactor,GTF)的组成部分。通过强化胰岛素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insulin -likegrowthfactors,IGFS)的功能而影响碳水  相似文献   

7.
桂花鱼。又叫鳜鱼,属广温性鱼类,在0~33℃都能生存,最适水温为20~28℃,是最适宜冬养鱼类之一。养殖方法:(1)采购7~10cm规格鱼苗放养,每亩放养1500尾左  相似文献   

8.
黄颡鱼属底栖杂食性鱼类.其肉质细嫩.营养丰富.经济价值极高,是极具有市场潜力的养殖品种,黄颡鱼适应能力强.生长速度慢于鲤科鱼类,但对于该品种本身而言生长较快,当年繁殖的鱼苗当年能达到商品规格,且群体产量较高.因目前人工繁殖技术尚不成熟,大规模人工养殖具有一定的困难,因此开展混养已势在必行、鱼池混养黄颡鱼具有:一是  相似文献   

9.
黄颡鱼人工养殖的可行性及实用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明锋 《饲料研究》2000,(11):40-41
黄颡鱼Pelteobagrusfulridraco(Richardson)是一种淡水小型底层鱼类 ,是市场上的一种畅销水产品 ,近年来 ,由于过度的人工捕捞 ,天然水域的生产量已很低 ,进行人工养殖技术开发迫在眉睫。1 黄颡鱼人工养殖的可行性1 1 黄颡鱼含肉率和营养价值高鱼类作为一种食品 ,向人所提供的可食部分主要是躯体的肌肉 ,因此 ,含肉率的高低高就成为评价鱼类的品种、经济性状和生产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据黄峰等 (1999)测定 ,黄颡鱼的含肉率变动于 6 6 47%~ 6 8 41%之间 ,平均为6 7 5 3% ,与鳜鱼 (6 7 6 2 % )、尼罗罗…  相似文献   

10.
光合细菌(Photosyntheticbacteria,PSB),属螺菌科,是能以光作为能源、以二氧化碳或有机物作为碳源进行繁殖的微生物。广泛分布于湖泊、海洋、土壤中。其应用性和生产性研究已有数十年的历史,日本学者在60年代就发现了光合细菌对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分解净化作用,之后,小林正泰(1981)、小川静夫(1985)等人对光合细菌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1-3]。我国对PSB的研究起步较晚,最初的研究主要是菌种的分离和用于高浓度污水的处理。90年代以来,PSB作为一种具有特殊营养、促生长、抗病因子和高效率净化养殖污水及对环境和…  相似文献   

11.
黑龙江省猪生殖与呼吸综合征的血清学监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猪生殖与呼吸综合征 (PorcineReproductiveandRespiratorySyndrome,PRRS)也称蓝耳病 ,是由冠状病毒科动脉炎病毒属一个新成员—猪生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 (PRRSV)引起的病毒性疾病。临床上主要以妊娠母猪流产、死产、木乃伊胎、弱仔、仔猪高死亡率、育成猪呼吸困难 ,发育迟缓为特征。该病1987年最早发现于美国 ,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已证实有本病存在。1996年我国从进口种猪中检出该病并分离到病毒。黑龙江省兽医卫生防疫站于1996 -2001年 ,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了PRR…  相似文献   

12.
饲料中添加核苷酸对梭鲈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梭鲈(Lucioperca lucioperca L.)属鲈形目、鲈科、梭鲈属,原产于欧洲中部地区,上世纪60年代初梭鲈通过伊犁河水系扩散分布到我国新疆境内,并在新疆的第二大淡水湖布伦托海形成一定数量的捕捞群体,同时梭鲈的人工繁殖也引起国内水产界的重视。现已在我国多省区养殖。梭鲈是一种肉食陛鱼类。在人工养殖时,一般要投喂冰鲜下杂鱼或者鲜活的饲料鱼,但在驯化后也可摄食人工配合饲料。  相似文献   

13.
虹鳟(Salmo gairdneri)属鲑科鱼属,原产于美国的加利福尼亚州,自1874年起通过人工移植驯化,现已遍布美洲、欧洲、亚洲等很多国家和地区.虹鳟肉质细嫩、含脂量多、营养丰富,特别是EPA(二十碳五烯酸)高于其他鱼类数倍以上,已成为世界上广泛养殖的优质鱼类之一.  相似文献   

14.
猪瘟病毒基因组结构与功能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猪瘟 (HogCholera ,HC或SwineFever,SF)是危害养猪业的最重要的烈性传染病之一 ,也是我国猪病防治研究的首要对象。猪瘟病毒(ClassicalSwineFeverVirus,CSFV ;或HogCholeraVirus,HCV)是黄病毒科 (TheFamilyFlaviviridae)瘟病毒属 (TheGenusPestivirus)的成员之一[1 ,2 ] 。1 CSFV的基因组结构最早测定CSFV序列的是Meyers(1 989)和Moormann(1 990 )等人[3,4,5] ,他们分别测得Alfort株与Bre…  相似文献   

15.
卵形鲳鲹(Trachinotus ovatus)作为我国重要的海水养殖鱼类,其养殖已形成一定的规模。推进其标准化、规范化、集约化养殖业的发展,提升其配合饲料质量是非常重要的。文章综述了近几年国内外有关卵形鲳鲹的蛋白质、氨基酸、脂类、糖类和维生素等营养素的营养需求研究及其配合饲料研发的成果,以期为进一步开展卵形鲳鲹营养需求研究及其配合饲料开发积累基础资料,推进卵形鲳鲹健康养殖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大菱鲆的饲料与投喂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常青  梁萌青 《饲料工业》2001,22(10):13-14
大菱鲆(Scophthalmusmaximus)属于鲽形目鲆科,1992年引进我国,其生长迅速,耗氧量低,适合高密度养殖,经济价值高,是个很有前途的养殖品种。目前在山东省已经规模化养殖,但是对其营养和饲料方面的知识基本是空白,本文就国外的最新信息和我们的试验加以总结,以期对大菱鲆的养殖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1营养需要大菱鲆对蛋白的需要量比大多数硬骨鱼类要高。在80年代初期的研究中发现,给大菱鲆喂以粗蛋白含量从40%~70%的梯度饲料,达到最佳生长率和饲料效率是粗蛋白含量为69.8%,脂肪含量10%的饲料。后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鱼类细胞肿大虹彩病毒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鱼类细胞肿大虹彩病毒病在东亚和东南亚的真鲷、石斑鱼、大菱鲆、大黄鱼、鳜鱼等多种养殖鱼类中的频繁流行,致使感染鱼类出现大面积死亡,已成为危害养殖鱼类最严重的病毒病之一.文章综述了近年来鱼类细胞肿大虹彩病毒病的研究现状,重点介绍了该类疾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组织病理学、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病毒的传播途径、致病机制以及病毒的免疫防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当前鱼类细胞肿大虹彩病毒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相似文献   

18.
近红外分析技术在饲料工业中的发展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杨英  范凌  王明仙  计成 《饲料工业》2000,21(2):21-23
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Nearinfraredreflectancespectroscopy,NIRS)是20世纪70年代兴起的一种有机物快速分析技术。该技术首先由美国农业部(USDA)的Norris(1976)开发,最早用于谷物中的水分、蛋白质的测定。近20年来随着光学、计算机数据处理技术、化学光度理论和方法的不断发展,以及新型NIR仪器的不断出现和软件版本的不断翻新,该技术的稳定性、实用性、准确性不断提高,应用领域也越来越广。许多国家已将该技术成功地应用于食品、油料、药物、饲料等的质量检测。NIRS根据…  相似文献   

19.
饲料免疫增强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饲料免疫增强剂是由活性物质—寡核苷酸类、可溶性肽类、非活性酵母细胞 (Sacharomycescerevisiae)、两歧双歧杆菌 (Bifidobacterium)、嗜酸乳杆菌 (Lactobacillusacidophilus) ,经独特的加工工艺制成的微生态添加制剂 ,其研制和开发得到了国内外极大的重视 ,免疫增强剂的研究进展 ,也是免疫生物学、中药免疫药理学、微生物学、分子生物学、胃肠道微生态学、动物营养学 ,动物生产学和人类健康学相互融合、促进过程 ,代表着饲料添加剂的发展趋势 ,孕育着饲料工业的再次革命 ,…  相似文献   

20.
日本鳗鲡和欧洲鳗鲡的营养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鳗鲡(鳗鱼)是我国经济鱼类之一,更是近年来名特优水产养殖种类之一。鳗鲡属鳗鲡目,鳗鲡亚目,鳗鲡科,为肉食性鱼类。对日本鳗鲡的营养需要量的研究,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已经开始,日本和我国台湾省等学者在这方面作了大量研究。目前对蛋白质、必需氨基酸、必需脂肪酸、钙、磷等需要量已大体研究清楚,对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缺乏症也作了一些试验,但对其确切需要量还缺乏深入研究。本文对日本鳗鲡和欧洲鳗鲡在营养需要和饲料组成及其特点存在种间差异等作以浅述。1营养元素11维生素维生素在生物生长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