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农业科技管理》2019,(6):64-67
农业科研单位拥有先进实用的农业科技成果和经验丰富的科技人才队伍,已经成为我国实施扶贫开发战略特别是科技扶贫工作的主力军。文章阐述了天津市农业科学院科技精准扶贫的主要做法,提出了"产业技术体系+"、"技术推广项目+"、"首席专家+帮扶负责人+帮扶专家组+困难村"、"院地开放合作"等科技精准扶贫创新模式,得出加快政策创新、加强科研创新、加强以贫困地区需求为导向的扶贫体制机制创新等科技精准扶贫的经验与启示。  相似文献   

2.
《安徽农业科学》2019,(5):271-273
科技扶贫是打赢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的重要措施,农业科研单位是开展科技精准扶贫的重要力量。在总结广西农业科学院"党建+科技+扶贫"三位一体精准扶贫模式创新和4个携手具体做法的基础上,得出了坚持党对科技精准扶贫工作的领导、突出党支部在科技扶贫一线的作用、强化党员和科技专家双重模范带动、增强科技服务贫困村贫困户的效果等四个方面经验体会,并研究提出农业科研单位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新时代,推进科技精准扶贫工作要明确重要性、调动积极性、发挥创造性、增强全局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科技是国之利器,能在精准扶贫后续工作中发挥关键作用。在分析精准扶贫工作面临的形势的基础上,提出要高度重视精准扶贫进程中的科技力量,通过加快构建精准扶贫信息系统、科学构建贫困区域协同协调发展机制、大力实施科技人才和项目扶贫等举措发挥好科技的支撑作用,依靠科技创新打赢精准扶贫攻坚战。  相似文献   

4.
科技精准扶贫作为"造血"式扶贫的主要载体,更加重视内在能力培育和创新要素驱动。四川藏区在科技精准扶贫实施过程中,坚持把产业科技扶贫和服务体系建设作为两大重要抓手,注重与当地独特资源禀赋和特色产业结合,突出"精准"施策,探索出"三区科技人才"专项、"科技扶贫专项项目+""四川科技扶贫在线"平台、科技扶贫示范基地等4大类11种科技精准扶贫模式,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影响了科技精准扶贫的实施效果,积极探索适宜有效的改进方式,为四川藏区和其它特困地区有效地开展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提供一定实践借鉴。  相似文献   

5.
新疆贫困问题突出,成为阻碍全面实现小康的短板。根据新疆地方特色建立精准扶贫机制,创新开展新疆扶贫开发路径,成为十三五时期新疆解决贫困问题的必然选择。本文通过梳理精准扶贫的相关概念,探讨新疆开展精准扶贫的积极意义,分析新疆精准扶贫面临的困难,提出新疆实施精准扶贫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随着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发展,科技在生活中的运用逐渐得到普及。在现代化的扶贫中,运用农业科技扶贫成为了扶贫工作的重要内容,有利于促进地区农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精准扶贫重要强调一个"精"字,是针对化的扶贫,是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举措。农业科技是精准扶贫的动力,是精准扶贫的保障,是精准扶贫的活力。文章就对创新农业科技驱动精准扶贫进行探索,希望能够对我国的扶贫举措带来启示作作用。  相似文献   

7.
现阶段,农业科研单位开展产业扶贫、脱贫攻坚的工程。文章阐述了研究单位的举措,论述了科技精准扶贫的模式:科技服务支撑、技术培训扶持、示范基地辐射、科研项目带动和人才培养推动模式。文章分析了脱贫攻坚过程中遇到的困惑。对脱贫攻坚进行了思考:一是提高对科技扶贫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二是探索科技精准扶贫的主要模式。解决贫困地区脱贫致富中的关键问题,促进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8.
文章对广元市林业精准扶贫实践的实施举措与成效进行了深入分析,认为深化林业改革、发展林业特色产业、实施生态保护建设、开展科技服务与推广、定点帮扶是当地促进林业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主要举措。同时研究也发现,林业精准扶贫面临着生态就业战果有待提升、林业产业发展水平不高等问题,提出了继续实施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持续推进林业产业提质增效、加强林业科技帮扶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在精准扶贫背景下,要想推动精准扶贫工作的全面发展,必须明确扶贫先扶智、加强文化扶贫工作的重视。 同时,结合精准扶贫的要求,开展农村文化扶贫工作,也能突破传统农村文化扶贫工作面临的困境,解决所存在的农村 文化扶贫工作问题。基于此,本文在精准扶贫背景下,分析当前农村文化扶贫面临的困境和问题,然后提出精准扶贫 背景下,农村文化扶贫的策略,以期推动农村文化扶贫工作的创新和发展。  相似文献   

10.
科技扶贫是精准扶贫中一个重要的分支,能够有效促进贫困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能够帮助贫困地区的人力资源克服资本瓶颈,具有不可比拟的优越性。因此,在精准扶贫的大目标之下,加强农民科技培训,不仅能够营造良好的扶贫科技氛围,而且还能够创新扶贫融资渠道。文章从农民科技培训在精准扶贫中的作用入手,加强农民科技培训的对策提出了一些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1.
新形势下打好农村脱贫攻坚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中之重.要使农村贫困户脱贫摘帽,持续性增产增收,必须因地制宜探索脱贫的有效途径,多给贫困群众培育可持续发展的产业,建立可持续脱贫的机制,提供可持续致富的动力.文章分析了当前扶贫过程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及形成原因,结合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的特点和优势,针对性地提出新时代农业科研院所开展浸入式扶贫的建议,创新性贯彻党中央的扶贫精神,以使贫困区在农业产业引领下如期实现全面脱贫.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升,在农业精准扶贫中,科学技术得到了广 泛应用,为农民群众带来了真正的福利,并逐步成为扶贫工作中最为重要的一项环节。精准扶 贫的关键在于如何做到“精准”二字,要对不同地区进行量体裁衣式的扶贫,只有这样才能让扶 贫工作更加有序地开展。本文以甘肃会宁县为例,对精准扶贫视域下农业技术的创新进行探 讨,希望能够为相关从业者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3.
江门职业技术学院作为广东省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于2019年积极响应省科技兴农的号召,选拔出了一批科技特派员,以农业农村需求为导向,在项目组织领导、机制完善、选派对接、项目推动、媒体宣传等方面坚持做好农村科技特派员工作,围绕对接的省定贫困村产业和科技需求开展服务和创业,推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的高职院校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14.
将脱贫攻坚典型实例有效融入农林高校思政课,可强化农林大学生政治站位,细化农林高校德育素材,优化脱贫攻坚实例教学梳理。但在具体融入过程中,存在部分农林高校大学生对脱贫攻坚事业情感认知不足,脱贫攻坚典型实例与农林思政教学融合程度不深,以脱贫攻坚典型实例为主题开展的实践教学不够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结合农林高校特点探索教学融合模式,通过突出脱贫攻坚精神的情感认同,创新典型实例教学的呈现方式,建立实践调研教学的长效机制,达到让思政课堂更具针对性、亲和力的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15.
How to break the vicious cycle of poverty and ecological degradation is widely concerned and discussed. In the poverty alleviation practices in China, ecological poverty alleviation(EPA) is regarded as an important way to synthesize the dual goals of poverty reduction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to achieve the win-win outcomes. Many Chinese researchers have fruitful research achievements on EPA yet they do not recognize that EPA is not a simple combination of various policies, but a complex system involving multiple policy instruments, governmental agencies, social forces, and agents. However, few studies abroad illustrate EPA in detail. They focus more on specific components of EPA such as payment for ecosystem services while overlooking the integral concept of EPA and practices from China. Based on field research in Guizhou Province, China, this paper proposes a framework of EPA with an effective multi-agent and co-government system, for demonstrating the concept and practice of EPA. With case analysis, we illustrate key elements in this system and their relationships, and how they play a vital role in pursuing win-win outcomes i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poverty alleviation. The three dimensions of this EPA system have been discussed. The first is to strengthen the interaction among the agents. Many efforts should be made for establishing an efficient communication routine and a stable relationship among their interests. The second is to reinforce the connection between diverse elements in each policy subsystem, such as the systematization and coordination of the ecological industry development, the systematization of the links before, during, and after the relocation of ecological immigrants, etc. The third is to promote 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the three subsystems, so that ecological enhancement,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and industrial development, and migration and relocation can promote each other, and ultimately promote the coordination of poverty alleviation and ecological protection in povertystricken areas. Thus, this paper analyzes how to establish the communication routine among the relevant agents of EPA, the interaction among the internal elements of the subsystems,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ubsystems in series, trying to reveal the basic operating mechanism of the system.  相似文献   

16.
旅游精准扶贫助推贫困地区乡村振兴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贫困地区精准脱贫是乡村振兴的重点难点和优先任务,旅游扶贫已经成为我国贫困地区乡村振兴的重要方式。推动旅游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的有机衔接,是实现贫困地区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本文立足文献述评、调研认知与研究思考,探讨旅游精准扶贫在贫困地区乡村振兴中的主要作用、现实问题和推进途径。研究表明,旅游精准扶贫可以促进贫困地区乡村振兴已成为各方共识,同时也面临利益分配机制不合理、内生增长乏力、生态环境制约等诸多挑战,乡村旅游扶贫需精准识别发展乡村旅游所具备的资源、区位、市场等条件和可行性,将乡村振兴战略的思想和原则融入具体的旅游精准扶贫计划与行动之中。具体需要准确把握好适宜区域、实施主体、主导产业、资金来源和保障机制,创新乡村旅游扶贫的商业模式、聚合乡村旅游扶贫的智力资源、夯实乡村旅游扶贫的文化底蕴、坚守乡村旅游扶贫的绿色发展底线、优化乡村旅游扶贫管理和组织机制,进而从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和组织振兴等五个方面全方位精准有效地助推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7.
产业发展是脱贫致富、乡村振兴的根本之策。果树产业作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支柱产业,在产业扶贫中具有不与粮棉争地、开发自然禀赋、符合精准要求、生态环境受益等比较优势。总结了果树产业扶贫的实践探索,包括坚持短期见效与长远受益相统一、坚持育种与育人相统一、坚持技术可行与经济可行相统一、坚持做特产品和做优支撑相统一、坚持问题驱动与科技引领相统一。最后,凝练出果树学科服务产业扶贫的基本范式,建议运用系统思维,统筹好果品生长技术系统、"政府-高校-农户-市场"社会系统和果树学科支持系统,推动果树学科发展与产业发展相融共生、协调并进。  相似文献   

18.
针对湖南省贫困地区现状,从科技培训提升贫困地区农民科技素养的角度人手,论述了湖南省科技扶贫工作中科技培训的主要措施:应以促进贫困地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增长为目标,加强科技培训以提升贫困地区农民脱贫致富的自身造血能力.  相似文献   

19.
当前旅游精准扶贫法治化存在规范体系尚未建立健全、人治化元素依然存在、监督制约和绩效管理机制未能充分发挥作用等不足,应当建立健全旅游精准扶贫领域相关法律法规,夯实旅游精准扶贫法治化基础,借力农村法治社会建设及治理现代化,锻造具备法治思维和能力的旅游精准扶贫“铁军”,明确旅游精准扶贫中的公权力与私权利边界,配套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强化法治对旅游精准扶贫实施的激励作用,充分调动各参与主体内生动力,进而有针对性地提升新时代旅游精准扶贫法治化,为确保脱贫攻坚目标如期实现夯实法治基础。  相似文献   

20.
为有效测度特色产业地区的扶贫效益,以“世界名果县,区域明星县 ”南丰县蜜桔产业为例,从经济社会发展、产业带动发展、产业扶贫参与程度、环境效益、减贫效果五个方面构建了产业精准扶贫绩效评价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得出各指标体系权重,并通过加权分别计算出产业扶贫前后扶贫绩效的评价值。对比发现,南丰蜜桔产业从多个方面对当地贫困问题具有很大改善作用,同时,也存在经营主体产业带动不强,参与程度不深等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