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对深圳市2021年新建的29个公园植物种类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新建公园中应用的园林植物种类达 345 种,隶属于91 科 251 属。其中,应用频度最高的乔木、灌木、草本、藤本分别为紫花风铃木Handroanthus impetiginosus与黄花风铃木Handroanthus chrysanthus,朱槿Hibiscus rosa-sinensis与光叶子花Bougainvillea glabra,翠芦莉Ruellia simplex和非洲凌霄Podranea ricasoliana。对公园中山石、水体、建筑、园路和广场5种景观空间中的典型植物群落配置情况进行分析,总结植物配置与应用的特点。与已有深圳市优秀成熟公园的植物群落相比,新建公园的观花率上升,植物种类与色彩增加,绿化管养趋于精细化、园艺技术提升等,但存在“重观赏效果,轻功能考量”的问题。最后提出公园建设可持续发展建议,如增加林荫树和乡土植物,注重场所化和人性化的设计等。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湛江城市公园的鸟类动态与多样性,2017年7月至2018年6月,采用样点法及样线法,对湛江市中澳友谊花园鸟类群落组成及多样性进行调查,共记录到鸟类40种,隶属8目22科。其中雀形目(Passeriformes)鸟类最多,共12科21种。记录国家二级保护鸟类3种,广东省保护鸟类5种。优势种为白喉红臀鹎(Pycnonotus aurigaster)、池鹭(Ardeola bacchus)、家燕(Hirundo rustica),分别占总数的13.20%、11.33%、11.58%。鸟类多样性指数(H)为3.00,均匀度指数(J)为0.81;鸟类多样性3月最高,种类共20种,占总数的50%;9月的种类最少,共10种,占总数的25%。  相似文献   

3.
采用样方法对广州6个湿地公园自生植物群落调查,分析物种构成、重要值与园林应用潜力。结果表明:滨水绿地自生植物共42科72属77种,其中菊科、禾本科、伞形科为优势科;生活型主要为多年生草本;优势物种有芦竹Arundo donax、南美天胡荽Hydrocotyle verticillata、纸莎草Cyperus papyrus、梭鱼草Pontederia cordata和水竹芋Thalia dealbata;观赏特性以观花类为主,色彩鲜艳且富有趣味性。推荐具有园林应用潜力的15种自生植物,配置要求适地种植和有空间层次。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广州市12个城市公园的板根树种进行实地调查,对其科属组成、地理成分进行统计分析,并对板根树种景观应用的特点进行归纳总结。结果显示,广州公园中应用的板根树种共有65种,隶属26科47属,其中桑科、桃金娘科和苏木科的种类最多;应用频率较高的有榕树Ficus microcarpa、木棉Bombaxceiba、黄葛树Ficus virens、木麻黄Casuarina equisetifolia等;板根树种的科属地理成分组成中,热带成分的科有 18 科,属有38个,分别占总科数和总属数的90%和88.37%,表现出显著的热带性;板根树种以孤植和群植为主,树木板根区域土壤浅薄贫瘠,公园常应用沿阶草Ophiopogon bodinieri、吊竹梅Tradescantia zebrina、花叶冷水花Pilea cadierei等生势强健且耐荫的地被进行覆盖造景。  相似文献   

5.
以5种边坡绿化植物为研究对象,通过盆栽控水试验,观测其形态指标和叶片相对含水量、相对电导率、丙二醛、脯氨酸等生理生化指标含量变化,利用多指标综合评价的隶属函数值法进行抗旱性综合评价。5种植物的抗旱性表现从强到弱依次为软枝黄蝉Allamanda cathartica、长隔木Hamelia patens、粉花夹竹桃Nerium oleander ‘Nanum’、地果Ficus tikoua、冬红Holmskioldia sanguinea。建议以5种植物的抗旱性、生长特性和景观价值为依据,进行边坡绿化植物配置和养护管理。  相似文献   

6.
水生植物是城市水景营造的重要组成部分,复层结构的水景植物配置具有较好低维护特点,需要匹配适应的水生草本植物种类。以珠三角地区为研究区域范围,选取了 32 种城市水景广泛应用的水生草本植物,运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包括观赏价值、适应性以及生长特性 3 个准则层和 10 个评价因子指标的评价模型,对水生草本植物的筛选与运用进行讨论研究。结果表明,32种水生草本植物可分为 3 个等级,其中 I 等级 6 种,Ⅱ等级 11 种,Ⅲ等级 15 种,优选推荐翠芦莉 Ruellia simplex、风车草 Cyperus involucratus、柳叶箬 Isachne globosa 和菖蒲 Acorus calamus 等作为低维护城市水景植物景观营造种类。  相似文献   

7.
色彩丰富的季相植物景观能提供丰富的视觉感受,营造良好生活环境。以郑州市龙子湖滨水公园为研究对象,基于季节性色彩量化分析,采用AHP法与SBE法对选定的20个植物群落进行植物景观色彩评价,分析影响植物景观色彩质量的主要因子。结果表明,样地植物种类多样,色彩丰富度较高,对比度较低,景观整体色相值偏低,饱和度及明度适中,色彩特征鲜明;AHP法与SBE法虽侧重点不同但二者评价结果具有一致性,可共同应用于景观评价中;根据评价模型可知色彩数量C1、明度指数C8是影响植物景观美景度的主要因子。本次研究结果可为城市园林绿化植物种类的选择及景观塑造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8.
范钟琪 《广东园林》2021,43(6):13-16
寺庙园林历史底蕴深厚 , 文化内涵丰富,园内的植物更是其独特内涵的体现。以唐代岭南佛教中心桂林的寺庙园林为例 ,研究其中植物景观的种类特点与配置结构。结果发现:11 处寺庙园林共有园林植物 75 种,隶属 52 科 67 属,其中桑科榕属 Ficus植物和天门冬科植物是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并且有些园林植物 ( 如桂花Osmanthus fragrans 、樟Cinnamomum camphora 等)既蕴含佛教内涵又体现了壮族文化。总体而言,桂林寺庙园林植物景观建设不仅体现了独特的山水特征,也包含着壮族文化底蕴。  相似文献   

9.
鸟类多样性研究是自然保护区的重要工作之一。2021年1—12月,采用样线法和样点法,调查了广东连南板洞省级自然保护区鸟类多样,共记录到鸟类15目54科211种。其中国家Ⅰ级和Ⅱ级重点保护鸟类分别为2种和34种;区系以东洋界为主,有129种(61.72%),古北界44种(21.05%)。居留型以留鸟为主,有136种(65.07%),冬候鸟40种(19.14%)。优势种为栗颈凤鹛Staphida torqueola和淡眉雀鹛Alcippe hueti;常见种和少见种分别 为27种和59种。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Marglef丰富度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和Simpson指数计算结果均为板洞保护站最高。该保护区是每年大批鹭鸟等候鸟迁徙的必经路线,建议加大监测力度,掌握候鸟变化动态等。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古代文化中,“蒲苇”是指“蒲”和“苇”两大类条形长叶的草本植物。按照现代植物分类学,“蒲”很可能是指香蒲科香蒲属、天南星科菖蒲属的植物,其种类较多,但多指香蒲Typha orientalis、菖蒲Acorus calamus、石菖蒲Acorus tatarinowii等;“苇”在我国古代文化中指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从古至今,无论从食用到药用价值,从工业到生态价值,“蒲”和“苇”都产生了许多衍生效益,从典籍记载、诗词书画、神话传说、传统民俗等方面,详细阐述了“蒲”和“苇”在我国古代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过程中的文化内涵,并介绍了两者在营建现代园林水体和湿地景观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广州市垂直绿化新形式的应用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垂直绿化新形式以其安装更换便利、植物选择多样及观赏效果佳等优点,日益成为城市垂直绿化建设的重要手段。本文通过对广州市14个场所的垂直绿化新形式的调查、分析,从植物选择、主要形式等角度阐述了垂直绿化新形式的应用现状。结果显示,广州市垂直绿化新形式应用植物共41种,隶属22科33属,其中以天南星科(Araceae)、百合科(Liliaceae)、鸭跖草科(Commelinaceae)植物种类为主。广州市应用的垂直绿化新形式可以分为箱盒式、布毡袋式、节水盆器式、分格板块式、无容器捆绑式、货架式等6种类型。同时提出垂直绿化新形式的推广应用可以提升景观品质和降低营建成本两方面考虑。  相似文献   

12.
广州市绿地应用树种结构分析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广州的越秀,荔湾、东山、天河4个具有典型环境特征的行政区为例,分析了广州城市森林的道路绿化,公园绿化,街头绿地绿化,单位附属绿地绿化的空间格局,植物种类结构,配置和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13.
普洱市的城市绿地园林植物及其景观营造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普洱市思茅区城市绿地(城市公园、城市道路、广场、专用绿地、居住区)的园林植物种类及应用进行调查,了解到思茅区的城市绿地园林植物有275种,隶属于77科201属。经分析,提出了应用其丰富的城市绿地园林植物资源,在该区营建6种类型的城市绿地园林植物景观。  相似文献   

14.
通过实地调查和查阅相关文献,初步统计出庐山垂直绿化植物共25科56属149种。分析了其种类组成丰富及攀缘方式多样的特点,根据植物的景观效果,制定筛选标准,筛选出20种观赏价值较高的植物;阐述了其习性和观赏特性等,分析了在园林应用中的物种选择及观赏价值,为野生植物在绿化中的开发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四川地震灾区北川县城乡绿化恢复重建中观赏性芳香植物的种类及其应用进行调查分析,可知:该植物常见种类共87种,隶属于76属,46科,种类较多的科有蔷薇科、木兰科、菊科、木犀科和樟科;应用形式主要有道路绿化、庭院绿化、垂直绿化、防护林、水体绿化、绿篱和地被绿化。并探讨了观赏性芳香植物在北川县应用中的不足及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6.
调查佛山市顺德区绿地中园林植物的应用情况(未包括生产绿地),并分析其植物种类、结构和特色。结果表明,顺德区共应用园林植物348种,隶属于84科230属。其中,外来植物211种,占园林植物种数60.4%。据统计,园林植物共有乔木172种、灌木95种、草本81种。在各绿地类型中,公园绿地应用植物种类最丰富,有249种。顺德区园林植物应用能较好地反映南亚热带水乡特色。  相似文献   

17.
福州市垂直绿化植物的选择与配置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丘进渊 《福建林业科技》2007,34(1):228-230,239
通过对福州市垂直绿化植物的调查,从城市垂直绿化的应用范围和垂直绿化植物的种类出发,阐述了福州市垂直绿化现状,研讨了福州市垂直绿化植物的选择与合理配置,并提出垂直绿化新技术,从而为福州市今后的绿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在广州市天河区、越秀区、荔湾区、番禺区、海珠区等地选定46块面积为400 m2的标准地进行城市绿地调查,主要调查样地实际用途、样地地面覆盖信息,乔木树高、胸径、冠下高、冠幅、生长状况(包括主要病虫害)等信息,并对各样地及乔木调查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46块样地共有乔木408株,涉及树种64种;应用频率较高的3个树种依次为小叶榕、垂叶榕、高山榕,其应用频率总和占总频率的67.5%;小叶榕、白兰、樟树、塞楝、红花羊蹄甲等乔木长势较好,其他树种长势一般;道路绿地树种长势较好,城市公园其次,街头绿地次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