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张扬徐 《绿色科技》2019,(11):89-90
以郑州建业足球小镇启动区景观设计项目为例,通过论述其在设计过程中对场地内地形地貌、场景、植物造景等设计内容的创新之举,总结并提出了一条以生态环境保护、小镇历史风貌传承为基本原则的特色小镇景观营造策略。  相似文献   

2.
浅析城市道路景观营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道路景观是城市景观的框架,在一定程度上代表城市形象。城市交通运输、购物、交往,都离不开城市道路景观,对城市道路景观的营造是反映城市特色、展现城市魅力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城市滨水区绿化的常用植物品种、植物配植的形式以及常规的群落组合,以期为城市滨水区绿地设计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4.
文章简述了营造一个健康、舒适、美丽生态家园应遵循的三个原则。  相似文献   

5.
在昆明特殊的气候条件下,总结昆明独特的秋冬季季相景观表现特点。由此提出可应用"现代巴洛克式"手法、构建复层群落组合模式、利用昆明丰富的植物资源,建设具有昆明地方特色的专类园(色叶植物专类园、观果园、冬花园)来营造昆明独特的秋冬季季相景观。  相似文献   

6.
以泰顺古村落为研究对象,采用实地调研和文献查阅相结合的方法,从山野、邑郊以及宅院三个景观层次入手来探析古人与自然相处的方式。泰顺古村落景观,山野怡情、邑郊修身、宅院养德,形成了泰顺特有的教化空间和人文氛围,构成了"诗书礼乐"的人居景观。  相似文献   

7.
探讨了校园景观的营造要与学校的类别和性质的联系,针对体现办学特色、育人性和场所性,校园各功能分区特点等,以武汉农业学校校园景观规划设计为例,对校园景观特色营造问题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8.
简述了居住小区架空层的作用及景观特点,分析了其现状及存在问题,探讨了居住小区架空层绿化设计的原则、植物的选择、植物配置、绿化与其它景观要素的配置等。  相似文献   

9.
水景植物是城市水景设计的重要元素之一,具有不可替代的观赏及生态价值。本文实地调查了目前西安水景植物种类,在其应用现状的基础上,根据水景植物的应用特点,初步分析了在不同水域环境中的配置模式,并对当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可食用景观作为一种新的景观形式,受到越来越多景观设计者的关注。本文通过分析什么是可食用景观,为什么要用可食用景观,要怎样使用可食用景观等问题,总结提出了以农作物、水果、蔬菜等植物营造居住区可食用景观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1.
立足于地域文化的延续与乡土材料在景观中的应用,通过分析具体的实践案例,从地域文化与乡土材料2个层面探讨在景观设计中乡土景观意象的表达策略;它并不是走仿古或复古的路线,而是结合时代的发展趋势,以吸收优秀的地域文化,寻求精神文化与物质景观的契合点为目标,以期通过景观来凸显地域特色,提高人居生活环境质量。  相似文献   

12.
易帅 《广东园林》2023,(2):17-20
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乡村在生态、社会、文化等多个层面出现衰退,使得乡村景观价值受到减损。保护乡村生态环境、丰富乡村社交活动、加强城乡融合发展、培育乡土文化景观等策略能够提升乡村景观价值。以邓岗村泥浦涌公园更新设计为例,剖析其乡村景观价值衰减现象,并针对其深层影响因素,基于乡村景观价值提升视角,通过改善生态环境、创建多元化活动空间、串联里水河滨江带、及重塑榕荫空间等具体措施改善景观价值受损状况。  相似文献   

13.
从红色文化传承角度出发,以哈尔滨红色纪念性景观为研究对象,梳理国内外红色纪念性景观研究现状,总结哈尔滨红色文化的内涵与外延,分析哈尔滨红色纪念性景观的发展脉络与实例,指出现存的主要问题。深入融合宏观的城市文脉、生态修复、文化塑造、精神传承,以及微观的景观塑造,精细化创造“冬季友好”的寒地红色纪念性景观,从六个方面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提升改造留住红色记忆、均衡发展丰富红色景观、丰富载体表达红色文化、“五感”体验感知红色文化、重塑寒地气候红色空间、数字化建设再深红色传承等景观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14.
近期国内的美丽乡村建设,往往仅注重基础设施建设,忽略居民的情感需求,乡村景观出现都市化、同质化等问题。文章以河南三门峡市渑池县四龙庙村为例,通过实地考察和居民访谈等形式,提取该村乡愁景观载体元素,构建乡愁景观载体元素体系。以牛心柿、农具等乡愁景观元素为载体,对四龙庙村进行景观提升,希望能为我国美丽乡村建设提供借鉴,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15.
周龙娟 《广东园林》2020,42(3):9-14
在城镇化进程中,一些不恰当的建设致使乡村的生态环境遭到了破坏,乡村的文化也在逐渐消失。在这种情况下,乡土文化亟需得到重视。运用乡土景观元素是在不破坏生态环境的前提下而进行的二次改造,同时还可以强调地域个性,引起人们对乡土的回忆。将乡土景观元素分为自然环境类、农业生产类、聚落建筑类、人文风俗类4类,并以牛场布依族乡大坝寨为例,可以从尊重自然肌理、运用乡土植物、提取乡土材料、形成农业生产景观、点缀农具小品、修复聚落建筑、复兴公共空间、情景再现、活动体验方面分别对4类元素加以运用。  相似文献   

16.
随着城市化发展和产业转型,城市中的棕地问题日益突出。风景过程主义提倡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原理,引导和利用自然过程进行设计,为城市棕地的土壤修复、水质改善、栖息地恢复、灾害调控和文脉延续提供了生态性与艺术性并存的解决思路。文章通过分析3个城市棕地景观再生案例,提出分期规划建设的过程调控策略,并归纳总结城市棕地再生中5种风景过程类型及4种表现手法,为类似实践项目提供借鉴和思考。  相似文献   

17.
在美丽中国、生态文明、乡村振兴等时代背景下,乡土景观研究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在系统分析风景园林学科体系下乡土景观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风景园林学科核心内容和根本使命的乡土景观研究新框架。以云南阿者科哈尼族乡土景观为例,从宏观、中观和微观3个层面系统研究了其空间组成结构,进而研究了阿者科哈尼族人与自然关系的定位及互动方式。最后探讨了基于上述研究成果,利用风景园林学理论展开相关后续研究内容的实践途径,并提出此新框架不仅拓展乡土景观的研究视野,也有助于风景园林学科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山水文化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其影响力不仅体现在古典艺术的许多方面,还从深层次渗透到了我国历代造园活动中。从中国山水文化的起源和发展入手,通过实例探讨分析山水文化在古代传统山水园和现代园林中的作用和体现,并展望中国山水园林艺术传统的未来发展。  相似文献   

19.
林莉 《广东园林》2009,31(4):63-66
在人们日益向往乡村田园风光、渴望回归自然的当代社会,乡村作为人与自然接触最为密切的地理区域,如何在景观建设过程中,保持其原有人文特色和自然生态,同时实现一定的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广东省广州增城北部三镇乡村景观生态建设为例,分析乡村景观的生态特征,探讨乡村景观生态规划建设的原则与方法。  相似文献   

20.
衢州市荆溪村村庄景观规划设计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以衢州市荆溪村为例,通过对现状的分析,指出当前村庄景观设计中普遍存在"千村一面"的问题,提出了以地域特征为基础、以保护与再生设计为主的设计思路,建议借鉴棋理,重塑生态良好、环境优美的古村落空间,延续地域文脉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