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 毫秒
1.
2.
The late Quaternary fossil record of the Bahamian land snail Cerion on Great Inagua documents two transitions apparently resulting from hybridization. In the first, a localized modern population represents the hybrid descendants of a 13,000-year-old fossil form from the same area, introgressed with the modern form now characteristic of the adjacent regions. In the second case, a chronocline spanning 15,000 to 20,000 years and expressing the transition of an extinct fossil form to the modern form found on the south coast was documented by morphometry of fossils dated by amino acid racemization and radiocarbon. Hybrid intermediates persisted for many thousands of years.  相似文献   

3.
蒙古羊的群体结构和遗传多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随机遗传漂变理论和扩散方程方法分析了蒙古羊的形成发展过程和不同地域群体的遗传多态现象,包括群体有效大小、世代间隔、世代重叠程度、角型、毛色、尾型的遗传变异及其成因。分析结果表明蒙古羊种群总体上属于大群体,群体有效大小约为100万只,但由于分成许多小群体,因而使群体有效大小明显缩小,基因的随机遗传漂变作用导致各群体中广泛存在遗传多态并且特长期存在。  相似文献   

4.
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传统规划设计方法无法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以昆明市盘龙区城市公园周边人口密度及交通条件为调查对象,结合大数据,着重分析城市道路网数据、市民活动密度数据与城市公园空间分布合理性关系。结果显示,盘龙区城市公园整体空间分布合理,设施较完善,公园功能发挥较好,能较好地服务了周边居民。但部分城市公园周围的交通便利性较差,存在公园资源浪费的隐患,服务设施仍有待改进,应成为后期城市公园建设的重点。  相似文献   

5.
2008年3—4月,在云南大中山自然保护区对黑颈长尾雉种群密度、空间分布模式及对自然生境因子的选择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大中山黑颈长尾雉在其活动区的种群密度为0.156~0.500只/km2;经Poisson函数和z。检验,分布位点的实际观测值与理论预测结果相差较大(X2=139.51,P〈0.001),空间分布呈聚集型(s2/m=8.41);通过对生境特征的分析,发现黑颈长尾雉对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Ei=0.22)、东坡(Ei=0.32)、距水源距离0—200m(Ei=0.03)和高海拔(Ei=0.16)等因子呈偏好选择。  相似文献   

6.
息烽县农区鼠种组成及种群数量变动规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1986~2012年贵州省息烽县农区鼠种组成及种群数量分析,结果表明,息烽县住宅区鼠类和农田区(稻田、旱地)鼠类种类隶属2目2科7种,鼠类主要集中于鼠科,占总种数的85.71%,区系组成以东洋界种类占绝对优势,占总种数的57.14%。住宅区以褐家鼠、小家鼠为优势种,分别占总鼠数的47.86%、36.24%,黄胸鼠为常见种,占总鼠数的15.14%;农田区以黑线姬鼠为优势种,占总鼠数的85.11%,小家鼠为常见种,占总鼠数的11.84%。农区灭鼠的重点是褐家鼠、小家鼠、黑线姬鼠,也是鼠情监测的主要对象。住宅区混合鼠种种群数量明显高于农田区,在不同年度、不同月份、不同季节种群数量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7.
文建宏  茆旭川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0):6225-6225,6246
城镇化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本着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衔接、节约用地、提高小城镇经济效益、保证小城镇环境和生活质量等原则,合理确定小城镇用地规模,将促进小城镇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目的]寻找基因的群体遗传多态性检测的理想方法,为基因突变的群体检测提供方法指导。[方法]以104头中国荷斯坦牛群为研究对象,扩增了牛TLR4基因243 bp特异性片段,分别采用SSCP和创造酶切位点的RFLP(CRS-RFLP)方法检测了扩增片段的第27 bp处C→T的突变,并对其方法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结果表明,在104头个体的扩增片段中,SSCP未能检测出多态性,而CRS-RFLP方法检测出了多态性。[结论]在不能直接采用RFLP方法的情况下,与SSCP相比,创造酶切位点RFLP(CRS-RFLP)方法为群体多态性检测的理想选择。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甘肃省甘谷县人口发展的历史、现状及其趋势的分析,并通过与耕地资源的对比研究,探讨了由于人口增长过快,人均耕地面积必然相应减少,以及产生的人口与经济、生态和生产建设不相适应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因地制宜地提出了解决甘谷县协调人口与耕地之间的关系,使物质生产和人口自身生产同步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韩晨  杨秀英  程军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5):20411-20413
从渭南市人口密度图的制作入手,探讨地图制图信息的获取输入到制图输出这一过程,以ArcGIS 9.2专业软件为平台,从扫描地图和统计年鉴中获取所需的空间数据和统计数据,然后针对这些数据进行空间数据编辑和属性数据操作,最终在软件中制作成图。使用ArcGIS 9.2进行数据可视化和地图制图,具有空间信息定位准确、属性信息标识得当、成图清晰美观的特点;而且这一过程技术含量高,能有效提高制图效率,对相关制图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在相对恒定的盐度(22)、温度(24~28℃)和自然光照下,培养液为密度(3~4)×106 cells/mL小球藻藻液,培养液更换方式1次/12 h、1次/6h和机动更换3种方式,初始种群密度为0.02 ind/mL,研究不同食物密度波动,对蒙古裸腹溞的种群密度变化规律和雄体比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9 d的培养期限内,种群密度呈现出典型的“S”型曲线,明显分为4个阶段:缓慢增长期、快速增长期、稳定期、下降期,固定组1次/12 h的种群密度明显低于固定组1次/6h和机动组,种群密度最大时可达到47 000 ind/L;雄体百分率表现为固定组1次/12 h>固定组1次/6 h>机动组,且3个组别均出现了2次雄体产出高峰期,最大雄体百分率可达到21.3%,分析得出蒙古裸腹溞雄体的产出与食物密度波动和种群密度有密切的关系,但是在较高的种群密度下并不能诱导出非常高的雄体百分率.  相似文献   

12.
乐山市土地人口承载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尹春燕  匡鸿海  高勇  蒋大林  冉清红 《湖北农业科学》2014,53(17):4048-4051,4055
采用土地资源承载力模型计算乐山市土地人口承载力现状,利用线性回归统计模型,并结合以温饱型、小康型及富裕型3种消费水平为标准的土地人口承载力计算方法,对乐山市2003-2020年的土地人口承载力进行预测分析.结果表明,乐山市2003-2012年土地人口均超载,但超载率总体呈下降趋势,2013-2020年的未来8年乐山市均可满足温饱型粮食消费需求,但未达到小康型与富裕型人口粮食消费需求,预计人口比以上两种类型消费水平分别超载23.58万和56.84万人.2020年乐山市土地人口承载力预测最佳规模为360万~370万人.为此,提出控制人口增长、严格保护耕地、提高劳动者素质及提高耕地质量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选用草原红牛30头作为试验牛群体,经过牛血液基因组DNA的提取、8对微卫星引物的PCR扩增、扩增产物的聚丙烯酰胺电泳分型、计算机凝胶成像分析系统分析各位点等位基因及全部个体的标记基因型、PPAP3.0软件计算基因频率、多态信息含量(PIC)和杂合度等步骤从分子水平上分析了草原红牛在8个位点的遗传多态性。结果表明,IDVGA2、IDVGA46、TGLA44、BM1824、ETH225、BM2113、IDVGA44和IDVGA55等位基因数分别为6、6、6、4、4、2、6和4,多态信息含量分别为0.722 3、0.749 3、0.671 3、0.584 9、0.671 5、0.508 9、0.761 2和0.596 5,这8个位点均为高度多态位点。8个位点作为遗传标记应用于草原红牛遗传育种研究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微生物肥对土壤微生物种群数量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微生物肥是一种或数种有益微生物、培养基质和添加物(载体)培制而成的生物性肥料。是一种间接性肥料。以微生物肥处理大棚蔬菜土壤,对其微生物种群数量进行测定,结果发现实验组土壤中的硝化细菌、亚硝化细菌、好气性纤维分解细菌、乳酸菌、放线菌、酵母菌等土壤有益微生物显著增长。而反硝化细菌、霉菌等有害微生物数量明显下降。显著性检验差异均极显著。  相似文献   

15.
采用通径分析法研究了影响落叶松毛虫(Dendrolimus spp.)虫口密度的主要气象因子以及各因子之间的关系。各气象因子对落叶松毛虫虫口密度的直接作用依次为2月极端低温(x69)、上年1月平均湿度(x2)、1月降水量(x65)、3月平均湿度(x72)、4月降水量(x80)、上年12月极端低温(x59)、7月降水量(x95)。  相似文献   

16.
郭静  黄义德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0):16796-16798
[目的]研究暖冬条件下播种密度和施氮水平对皖北地区小麦群体叶面积的影响。[方法]设施氮水平和播种密度2个因素,均设4个水平。施氮量在165~255kg/hm2,基本苗在90万~270万/hm2。肥料运筹氮肥按基肥∶拔节肥∶孕穗肥=6∶2∶2,磷肥∶钾肥=1.0∶0.6进行,(NH4)2HPO4用量为225kg/hm2,K2SO4用量为135kg/hm2。磷钾肥分基肥、拔节孕穗肥按7∶3施用。[结果]暖冬年份生育后期小麦群体叶面积下降过快,容易早衰。所设定的中密中氮水平组合群体叶面积下降较慢,高效叶面积率、有效叶面积率高。[结论]该研究为实现暖冬趋势下小麦的高产稳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浙江省鹭科鸟类组成,密度和生物量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1990-1995年在鹭类居留浙江期间,以样方法统计了鹭类群体的数量, 7种鹭的生物量和消费生物量,结果表明,池鹭的种群密度和生物量最高,群体的总生物量和总消费生物量以同弓针阔叶混交林最高,分别为1028.671kg.hm^-2和1362.906kg.hm^-2。群落中鹭种的多样性与生的多样性要关。  相似文献   

18.
2015年3月至2017年10月,采用野外调查和室内饲养观察的综合方法,对隆肛蛙繁殖期及其种群分布和密度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隆肛蛙一般在11月底进入冬眠,次年惊蛰前后苏醒,海拔越高进入冬眠时间越早、苏醒时间越迟。隆肛蛙蝌蚪期较长,能以蝌蚪度过越冬期。隆肛蛙栖息地主要为小溪、河流、森林、灌丛和稻田,种群分布海拔区间为500~1 800 m。分布密度为1只/hm2,种群密度很小、数量很少,究其原因为隆肛蛙自身生物学特征限制和人为因素干扰。  相似文献   

19.
为进一步提高栽培稻产量,以杂草稻wr04-12和栽培稻沈265为材料,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不同密度杂草稻对栽培稻群体及穗部性状的影响情况。结果表明:随着杂草稻密度的逐渐增加,栽培稻群体内的温度和照度明显降低,湿度升高;干物质生产显著降低,梗穗粒数和结实率随杂草稻密度的增大而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20.
福建依山临海,山多田少,地理环境十分复杂.到北宋中后期,出现人稠地狭、人地矛盾非常突出的局面.紧张的人地关系迫使人们通过开垦土地、发展高效农业、向外迁移、经营工商、发展教育和佛教事业等方式进行调节,求得生存空间,对当地的自然地理、社会经济、政治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这些民间自发调节和政府主动调节措施值得我们去深入研究总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