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文章主要研究人参根总皂苷浓度和吸附温度对D101C大孔吸附树脂选择性吸附原人参二醇组皂苷(PPD)和原人参三醇组皂苷(PPT)影响。HPLC定量分析结果表明,人参根总皂苷浓度和吸附温度对PPD和PPT皂苷吸附影响显著,其中温度对PPD皂苷显示出较高选择性。当浓度为15 mg.mL-1人参根总皂苷溶液用D101C大孔吸附树脂于55℃吸附12 h,可吸附378.72 mg.g-1PPD皂苷和54.65 mg.g-1PPT皂苷,经35%和80%乙醇溶液依次解吸,可分离254.94 mg.g-1PPD皂苷,纯度94.62%。该方法操作简单,产品纯度较高,适用于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2.
人参总皂苷提取分离工艺的优选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为研究D-101型大孔吸附树脂富集纯化人参总皂苷的工艺条件,以人参总皂苷得率为考察指标。确定了D-101型大孔吸附树脂富集纯化人参总皂苷的性能和洗脱参数。结果表明;以50%乙醇为洗脱剂效果最佳。人参总皂苷洗脱率在85%以上。纯度约为60%。此工艺简便,无污染,成本低,利于推广。  相似文献   

3.
D-101大孔吸附树脂对人参皂苷吸附容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用比色法研究了D-101大孔树脂在不同条件下的吸附容量及使用寿命。结果表明:D-101大孔吸附树脂对人参皂苷的吸附容量较大(约为皂苷:树脂=1:10),效果好,且不受上样量及时间的影响,纯化简单,便于工业化生产。大孔树脂部分死吸附后,吸附量还是相对稳定的,约为新树脂的50%。  相似文献   

4.
从三七根、茎中快速批量分离提取三七皂苷R1、R2及人参皂苷Rg1有效部位群。三七根、茎经70%乙醇提取得三七粗皂苷,粗皂苷用D101大孔吸附树脂分离得三七总皂苷。三七总皂苷经硅胶柱"氯仿-甲醇-水"溶剂梯度洗脱过柱获得纯度为60%的三七皂苷R1、R2及人参皂苷Rg1有效部位群。此法适合于批量分离提取三七皂苷R1、R2及人参皂苷Rg1有效部位群。  相似文献   

5.
三七根系分泌物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三七根系分泌物中的疏水性物质,利用D101大孔吸附树脂柱层析,硅胶柱进行化合物的分离纯化,根据其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从三七根系分泌物中的疏水性物质部分分离鉴定出6个化合物,分别为原人参三醇(protopanaxatriol)、人参皂苷Rh1(ginsenoside Rh1)、韩国人参皂苷R1(Korgoginsenoside R1)、羽扇豆-20-烯-3β,16β-二醇-3-阿魏酸酯(Lup-20-ene-3β,16β-diol-3-ferulate)、β-谷甾醇(β-sitostero)、胡萝卜苷(daucosterol)。  相似文献   

6.
大孔吸附树脂富集·纯化粟米草总皂苷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可越  刘海军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7):7981-7982
[目的]研究大孔吸附树脂富集、纯化粟米草总皂苷的工艺。[方法]利用大孔吸附树脂技术,通过对4种不同型号(AB-8、D101、HPD100、HPD600)的树脂进行选择,采用静态吸附方法确定适合的树脂型号;采用动态吸附方法,以总皂苷的得率为指标,考察其纯化富集的工艺条件。[结果]4种树脂型号中,D101型大孔吸附树脂对粟米草总皂苷具有良好的纯化富集作用,对粟米草总皂苷的洗脱率达80.9%,其工艺条件为:洗脱溶剂用体积分数为60%的乙醇,料液质量浓度为0.5g/ml,洗脱速率为2BV/h,树脂药材质量比2:1。[结论]用D101型大孔吸附树脂富集和纯化粟米草总皂苷的工艺具有吸附量较大、洗脱率较高、树脂再生简便等优点,在粟米草皂苷的富集纯化和生产中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大孔树脂分离纯化苜蓿皂苷工艺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研究D101大孔吸附树脂提取苜蓿皂苷的工艺条件及参数。优化工艺条件包括树脂载样量、稀醇洗脱浓度和体积,有效部位洗脱液醇浓度和体积等参数考察。纯化前固形物苜蓿皂苷含量为0.37%,纯化后固形物中苜蓿皂苷含量为5.8%。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温度和酸的种类对人参总皂苷酸水解的影响,从而确定人参二醇的最佳制备工艺。方法以人参总皂苷为原料,在规定温度分别以10%3种酸、50%乙醇溶液为溶剂,水浴回流水解4h,水解液回收乙醇后用氯仿萃取,氯仿层合并回收氯仿,残渣用甲醇溶解,用薄层扫描仪测定含量。结果80℃时,盐酸、硫酸和硝酸人参二醇得率分别为10.15%、8.81%和16.69%;90℃时,分别为1.80%、11.02%和2.14%;100℃时分别为0.47%、13.70%和2.35%。结论盐酸和硝酸温度越高,人参二醇含量反而降低;硫酸温度越高,人参二醇得率越高且纯度高。因此,人参二醇最佳的制备方法应为100℃、10%硫酸水解。  相似文献   

9.
以人参皂苷提取率为响应值,考察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对人参皂苷提取率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通过Box-Behnken试验设计,对人参皂苷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原人参二醇型皂苷最佳提取工艺为76%乙醇,提取温度85℃,提取时间5 h,提取率为0.93%;原人参三醇型皂苷最佳提取工艺为77%乙醇,提取温度71℃,提取时间5 h,提取率为0.56%;齐墩果烷型皂苷最佳提取工艺为79%乙醇,提取温度72℃,提取时间5 h,提取率为0.40%;人参总皂苷最佳提供工艺为77%乙醇,提取温度80℃,提取时间5 h,提取率为1.81%。提取温度对3种类型皂苷提取率具有显著影响。原人参三醇型皂苷和齐墩果烷型皂苷比原人参二醇型皂苷对温度更为敏感,但原人参三醇型和齐墩果烷型皂苷两者之间的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采用大孔树脂法研究歙县绞股蓝总皂苷的纯化工艺.[方法]以比吸附量和解吸率为指标,比较HP-20、D101、AB-8、DM130和HPD100 5种大孔吸附树脂的静态吸附与解吸特性.[结果]AB-8大孔树脂最佳,比吸附量为5.01 mg/g,解吸率为91.1%.动态吸附解吸试验表明,使用70%乙醇、流速为1 BV/h时对绞股蓝皂苷洗脱效果最佳,此条件下绞股蓝皂苷的回收率为92.33%,纯度由24.7%提高至78.6%.[结论]AB-8树脂适合歙县绞股蓝皂苷的分离纯化,吸附率、解吸率较高,且具有较好的再生性能.  相似文献   

11.
杨帆  朱才庭  程丹  周斌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6):15939-15940
[目的]通过对10种大孔吸附树脂筛选,寻求适用于纯化蒺藜总皂苷类成分的大孔吸附树脂。[方法]比较不同种大孔吸附树脂对蒺藜总皂苷的静态吸附率和解吸率;用不同浓度的乙醇进行洗脱并计算总皂苷回收率和纯度。[结果]HPD-300大孔吸附树脂的回收率为87%,纯度可以达到68%。[结论]HPD-300树脂综合性能最好,适宜于蒺藜总皂苷的分离纯化。  相似文献   

12.
应用平衡振荡法进行了苯磺隆在黄棕壤、砂姜黑土、褐土、潮土等河南省4种典型土壤中的吸附动力学试验,测定了各自的吸附常数,以期明确苯磺隆在河南省主要土壤类型中的吸附特性,为其合理使用提供指导。结果表明,4种供试土壤中苯磺隆的吸附动力学曲线均呈现"前快后慢"的趋势,黄棕壤中饱和吸附量(32%)、吸附常数(2.414 5)均最大,潮土中(21%、0.543 2)均最小。吸附常数与土壤物理化学性质相关性顺序为:有机质含量黏粒含量p H值阳离子交换量。苯磺隆在4种供试土壤中的吸附均符合Freundich模型,吸附自由能的变化均小于40 k J/mol,以物理吸附为主。  相似文献   

13.
桔梗总皂苷与桔梗总次皂苷祛痰作用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小鼠酚红祛痰法比较了桔梗总皂苷及桔梗总次皂苷的祛痰作用。试验结果表明:桔梗总皂苷及黑曲霉转化的桔梗总次皂苷均能增加小鼠呼吸道酚红排泌量(P<0.05)。桔梗总皂苷及桔梗总次皂苷的高、中剂量组有较强的祛痰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利用茶皂素和丝兰皂苷混合物对瘤胃发酵和瘤胃内纤维降解菌变化的影响。【方法】采用2×4因子体外培养试验设计,因子一为对照组(不添加皂苷)和添加皂苷组(添加0.3%茶皂素和0.03%丝兰皂苷的混合物),因子二为不同精粗比水平(20﹕80、40﹕60、50﹕50及60﹕40),研究不同精粗比以及皂苷条件下对瘤胃发酵和瘤胃微生物的影响。【结果】茶皂素和丝兰皂苷的混合物能降低瘤胃pH,且精粗比为20﹕80时差异极显著(P<0.01);能够增加乙酸、丙酸、丁酸以及TVFA的浓度,但从各成分所占比例来看,茶皂素和丝兰皂苷混合物的添加降低了乙酸和丁酸的摩尔百分比例,增加了丙酸的摩尔百分比例,因此降低了乙酸/丙酸;能够降低原虫真蛋白产量而细菌真蛋白产量提高,细菌与原虫的比值提高且差异极显著(P<0.01)。同一精粗比条件下,添加皂苷组产琥珀酸拟杆菌的相对数量均比非添加组高,除精粗比为20﹕80时差异不显著外(P>0.05),其它精粗比状态下差异极显著(P<0.01);除精粗比为40﹕60时外,其它精粗比状态下添加皂苷组白色瘤胃球菌和黄化瘤胃球菌的相对数量均比非添加组高。【结论】添加皂苷有降低瘤胃液中原虫总数和pH的趋势,并能够降低原虫真蛋白产量而提高细菌真蛋白产量。茶皂素和丝兰皂苷混合物对瘤胃发酵模式和瘤胃内纤维降解菌变化有一定影响,其作用效果受培养底物精粗比的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5.
比较了几种常见的提取油茶皂苷的工艺,并对得出的较优的提取工艺做了进一步的探讨。研究表明,水提法和醇提法都可作为油茶皂苷的粗提工艺,提取过程中可根据需要适当调节提取液的pH值,来提高所得产品的得率或纯度。  相似文献   

16.
利用皂苷元特征显色测定苜蓿皂苷含量的快速检测方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文以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L.)为主要对象,建立了利用皂苷元特征显色测定苜蓿总皂苷含量的定量方法。以香草醛-高氯酸为显色剂,冰醋酸为溶剂,使皂苷元显色,用分光光度法在波长为560nm处测定苜蓿皂苷元的含量。以3-O-[β-D-glucopyranosyl]-28-O-[β-D-xylopyranosyl(1→4)-α-L-rhamnopyranosyl(1→2)-α-L-arabinopyranoside]medicagenate酸水解后的苷元为标准品建立的回归曲线高度显著,线性和稳定性可靠。  相似文献   

17.
西洋参愈伤组织培养及皂甙含量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西洋参芽孢为外植体,接种于MS加不同激素组合的培养基中,诱导形成愈伤组织,并测其生长量,结果表明;愈伤组织生长以植物激素2,4-D2mg/L+6-BA0.5mg/L+IBA1.5mg/L为最好,而西洋参总皂甙含量以2,4-D2mg/L+6-BA0.5mg/L为最高。  相似文献   

18.
纤维素酶法提取绞股蓝总皂苷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纤维素酶法提取绞股蓝总皂苷的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120目绞股蓝粉末,酶用量为0.4%,酶解温度为45℃,提取时间为150min,提取温度为50℃,绞股蓝总皂苷提取率为3.81%.  相似文献   

19.
不同利用方式下土壤对磷的吸附—解吸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揭示闽江流域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磷的固定和释放机制,对闽江上游果园、茶园、旱地、水田、蔬菜地和林地几种利用方式土壤磷的吸附—解吸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蔬菜地土壤的速效磷含量最高,对200~2 400 mg/kg不同含量磷加入后的吸附率远低于其他土壤,仅为14.19%~30.88%,等温吸附曲线无拐点,土壤对磷的缓冲能力弱,最大磷吸附量为476.19 mg/kg。水田和林地的吸附能力略强,最大吸附量分别为1 000.00、1 111.11 mg/kg。土壤吸附能力越弱的对磷的解吸率越高,不同利用方式土壤磷的解吸率表现为菜地>水田和林地>旱地、茶园和果园。随着解吸次数增加,解吸率降低,且各土壤解吸率差异主要表现在第1次解吸过程中。因此,研究区域应减少菜地和水田的磷肥输入,林地地表植被的保护也是控制土壤磷流失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20.
用工业酒精作为溶剂对香椿皂苷进行了提取,并用石油醚、乙酸乙酯、饱和正丁醇依次萃取,再用甲醇-乙醚混合液对香椿皂苷进行了纯化,用颜色反应对香椿皂苷进行了检识,采用抑菌圈法探讨了香椿皂苷的抑菌浓度及效果.结果表明:香椿老叶中含有三萜皂苷和甾体皂苷,香椿皂苷对大肠杆菌、变形杆菌、产气杆菌都具有一定的抑菌作用,而且抑菌活性在浓度为1.0mg/ml时最大,香椿皂苷溶液对苹果褐腐、黄瓜炭疽、黑曲霉、青霉则无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