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内蒙古自治区五一种畜场的广大革命职工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方针,大搞群众运动,大搞科学试验,大力开展绵羊杂交育种工作。历经十九年的艰苦奋斗,精心选育,现已培育出内蒙古细毛羊31,500余只。这种细毛羊在生产性能、体质类型、外貌特征、遗传稳定性和适应性等方面基本达到育种指标。内蒙古细毛羊,是用苏联美利奴及高加索公羊和纯白蒙古母羊杂交,从四代杂种中选择理想型公羊和三代及四代杂种中理想型母羊进行横交固定,自群繁育培育而成。在整  相似文献   

2.
兵团和田农场管理局一牧场从1959年开始,引进高加索细毛羊和阿斯卡尼细毛羊为父本,改良山区型和田半粗毛羊.当育种工作进入横交固定和品系繁育阶段,一方面随着亲交程度的增加,某些优良性状明显表现出来,但羊只的生长发育却出现衰退,羊只个体减小,生活能力下降.另一方面,某些较严重的出生缺陷,如羔羊肛门闭锁、羔羊癫痫、羔羊无体形畸胎、羔羊遗传性小脑性运动失调(以下简称"失调症")等开始大量出现,从而使羔羊的死亡增加,生活能力与经济价值降低.为此,我们对羔羊出生缺陷及其引起的疾病进行了调查研究,现将这项工作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3.
会东县绵羊改良育种工作自1986年进入横交固定阶段以来,在广大科技人员的精心选育下,其主要生产性能达到了品种要求,“八五”末《凉山半细毛羊新品种》国家重点攻关项目顺利通过了有关专家的验收。但随着横交代数的递增,其繁活率又在逐年下降。为此,2000年开始了本课题的研究,提高了繁活率,确保了会东县养羊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正甘肃高山细毛羊是以新疆细毛羊、高加索细毛羊为父本,以当地藏羊、蒙古羊为母本,1943年开始培育,1957年正式制定育种计划,经历杂交改良、横交固定、选育提高三个阶段,于1980年交付国家验收的一个细毛羊品种,同年8月被甘肃省人民政府正式命名为"甘肃高山细毛羊"。甘肃高山细毛羊对高寒地区严酷的自然生态条件具有良好适应性、较高生产性能和稳定的遗传性能,在青藏高原和祁连  相似文献   

5.
加什科羊成年母羊体重及体尺指标的回归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海加什科羊是以青海省海南州共和县切吉乡加什科村命名的,它是以新疆细毛羊和波尔华斯羊为父本、以高原型藏系绵羊为母本,经多代杂交、选育和横交固定培育而成的,是对青藏高原严酷生态环境具有很强适应性的绵羊新品种.  相似文献   

6.
持续发展青海毛肉兼用细毛羊的几点意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 青海毛肉兼用细毛羊发展的回顾青海毛肉兼用细毛羊是在青藏高原培育成功的新品种。早在 195 2年在青海海晏三角城种羊场进行杂交改良试验 ,195 6年正式拟定育种计划 ,开始了有目标、有计划、有步骤的育种工作 ,育种方案是以新疆细毛羊、高加索细毛羊、萨尔细毛羊为父系 ,与当地藏系羊为母系进行复杂杂交 ,在三代和四代杂种中选择理想型个体进行横交固定。经过 2 0多年的艰苦努力终于在青海省三角城种羊场培育成功 ,1976年青海省人民政府正式命名为青海毛肉兼用细毛羊 (以下简称青海细毛羊 ) ,并在全省范围内推广使用。在青海细毛羊的培育…  相似文献   

7.
甘肃高山细毛羊是20世纪80年代初在海拔2600~3500米的祁连川高寒牧区育成的毛肉兼用细毛羊新品种,主要分布于甘肃省牧区、半农半牧区和农区.它以新疆细毛羊、高加索细毛羊为父本,以当地藏羊、蒙古羊为母本,1943年开始培育,1957年正式制定育种计划,经历了杂交改良、横交固定、选育提高三个育种阶段,于1980年6月交...  相似文献   

8.
<正> 川西北草地现有的杂种绵羊,除少数引入过半细毛羊血液者外,大体上都是过去用新疆细毛羊等细毛羊品种与本地藏羊杂交的后代。这些羊绝大多数仍为杂色、异质毛羊,主要经济性状仍较低劣,远不符合国家毛纺工业的要求。根据绵羊育种工作的需要,已开始利用这些羊来培育新的半细毛羊品种。因此,如何迅速而有效地改良这些杂种羊,就成了一项比较迫切的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9.
为了培育中国无角细毛羊新品种,开展了无角系澳洲美利奴公羊与康拜克母羊、邦德母羊级进杂交,并将理想型后代横交固定.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高山细毛羊是在海拔2600~3500m的祁连山高寒牧区育成的我国第一个高原型毛肉兼用细毛羊品种,它是以新疆细毛羊、高加索细毛羊为父本,以当地西藏羊、蒙古羊为母本,经过杂交改良、横交固定、选育提高3个育种阶段培育而成的。甘肃高山细毛羊以其优良的高原抗逆性而著称,并于1995年被列入《世界动物品种志》;  相似文献   

11.
1988年3~8月间,在张家口地区进行了以山羊痘疫苗免疫绵羊,防制绵羊痘的实际应用。对109个疫点及其受威胁区的337061只绵羊,注射了山羊痘疫苗,取得了良好效果。对改良细毛羊、纯种细毛羊及哺乳羔羊,都很安全,无不良反应;注苗羊获得保护,免疫效果确实,疫情于注苗后5~10日被控制。  相似文献   

12.
呼伦贝尔细毛羊是根据呼盟岭东地区的自然环境、经济类型和生产条件培育的毛肉兼用型新品种。以新疆、阿斯卡尼、高加索、斯大夫和东德美利奴等细毛羊品种为父本,当地蒙古羊为母本,经过杂交改良,被毛同质后进行有目的选种选配,横交固定,后期引进中美和澳美种公羊导血,同时不断改善饲养管理条件而形成的体大、毛长、产毛量和净毛率高、适应性强、耐粗饲,具有良好生产性能的品种。  相似文献   

13.
会东县绵羊改良育种工作自1986年进入横交固定阶段以来,在广大科技人员的精心选育下,其主要生产性能达到了品种要求,"八五"末<凉山半细毛羊新品种>国家重点攻关项目顺利通过了有关专家的验收.但随着横交代数的递增,其繁活率又在逐年下降.为此,2000年开始了本课题的研究,提高了繁活率,确保了会东县养羊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细毛羊育种场绵羊的患病类型较多,比较常见的病症有梭菌病、布氏杆菌病、羊痘、口蹄疫等,加大了绵羊育种场的防疫难度,同时,刚出生的羔羊还会患有羔羊大肠杆菌病、羔羊痢疾、羔羊口膜炎和羔羊肠毒血症等,这些疾病给育种场的工作带来了难度,不利于育种场对绵羊的育种,甚至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针对这种情况,育种场绵羊疫病防治工作必须引起高度重视,以防感染范围的增大,加大了防疫工作难度,尽量减少经济损失,同时,为了确保细毛羊育种场绵羊的疫病防治,需要根据育种场的实际情况,加强综合防疫措施的落实,建立起一套比较完整的疫病检疫、寄生虫病、消毒、羊传染病等综合防疫体系措施,这样才能确保细羊毛育种场育种工作的顺利进行,保证高质高量的育种工作。  相似文献   

15.
我场从1958年开始,以引进的高加索和阿斯卡尼细毛羊为父本,改良山区型和田半粗毛羊,六十年代初到七十年代中期,育种工作进入横交固定与品系繁育阶段,某些  相似文献   

16.
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皇城区人民遵照毛主席“放手发动群众,一切经过试验”和“改良畜种”的教导,于一九六四年开始了本地区的绵羊改良工作。在杂交改良过程中,出现了由于过度的级进杂交而引起的杂种羊的体格变小,生活力降低的现象。为了不断提高杂种羊的品质,从一九七二年开始,对被毛同质、毛色纯白、毛长在七厘米以上,羊毛细度60—64支,油汗中等以上指标的各代杂种羊进行了横交固定试验,几年来,取得了良好效  相似文献   

17.
青海高原半细毛羊是在五十年代杂交改良基础上,于1963年正式开始育种工作,经过横交固定和选育提高,目前已基本形成了一个具有中等生产性能、适应性强、放牧性能好、耐粗饲和适应青藏高原生态环境等特点的毛肉兼用半细毛羊新品种。经测定理想型羊只的生产性能和羊毛品质都已达到或超过现行育种指标。为了了解青海半细毛羊主要经济性状的遗传和相关特性,我们对英德尔羊场培育的半细毛一级母羊后  相似文献   

18.
我场培育的良种细毛羊是以沃美公羊为父系,波尔华斯母羊为母系进行级进杂交而选育的。育种工作进展较快,已级进到第四代,主要育种指标均达到和超过国家育种指标要求,1978年转入横交固定阶段。调查统计1,367只母羊,含沃血量  相似文献   

19.
中国良种细毛羊是利用澳洲美利奴公羊级进杂交波尔华斯母羊进行选育的。培育良种细毛羊的目的,是为了解决我国毛纺工业高档产品原料的需要,并可以逐步改善我国细毛羊的羊毛品质。目前查干花种畜场育种羊群已级进到第四代。从1978年开始正式横交固定。育  相似文献   

20.
为全面提高青海省绵羊生产水平,通过引进国内外优良绵羊品种,我省先后培育出适合高原地区的青海细毛羊、半细毛羊新品种,为全省绵羊改良工作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由于羊毛产品市场波动、各级政府和业务部门对绵羊改良工作认识不统一等因素,造成青海细毛羊、半细毛羊品种数量不断减少,品质不断下降。通过对我省绵羊改良工作发展现状、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今后我省绵羊改良工作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