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顾根宝  王才林 《种子》2002,(6):87-87,90
菲律宾水稻种植面积在 32 0万~ 40 0万 hm2 ,灌溉区只种植水稻 12 0万 hm2 。产量约 3.4t/ hm2 ,雨育区、旱作区种植的水稻产量在 2 .1~ 1.5 t/ hm2 。菲律宾政府非常重视杂交水稻生产。从 1998年正式开始推广杂交水稻技术 ,认识到应用杂交水稻比常规水稻增产 15 %~ 30 % ,在中菲两国政府推动下 ,1999年 9月 14日两国农业部签订合作协议 ,2 0 0 0~ 2 0 0 1年中国赠送 15个杂交水稻品种约 45 0 0 kg,给菲律宾进行试种 ,现将试种情况介绍给中国杂交水稻育种者。1 试种基本情况1.1  2 0 0 0年旱季和雨季分别试种 13个和 6个中国杂交水稻 …  相似文献   

2.
杂交早稻V48-2是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培育成功的一个早熟杂交新组合.具有熟期好,适应性强、产量高等特点.1988年引入我县望城、石埠、乐化、松湖等乡作早稻试种.在试种的同时,对杂交早稻的组合、培育特性进  相似文献   

3.
引进18个杂交水稻组合在东帝汶试种.对各组合主要农艺性状的观察和主要经济性状的考种结果表明,大部分组合在东帝汶表现生育期适宜、产量高、米质较好,但与对照相比抗性欠佳.  相似文献   

4.
谢超有 《种子科技》2006,24(3):59-60
杂交水稻新组合特优航1号是由全国著名杂交水稻育种家、福建省农科院院长谢华安研究员利用航天育种与传统育种技术相结合选育而成的感温型超级杂交水稻新组合,2005年通过国家审定(审定编号:国审稻2005007)。2002年由广西区种子公司引进广西试种、示范并获得了成功。  相似文献   

5.
2004年10月20日,上海市农业生物基因中心主任首席科学家罗利军宣布,世界上首例杂交旱稻组合已在上海诞生,在上海地区小面积试种的结果表明,杂交旱稻的产量已与目前大面积生产的杂交水稻产量基本持平。  相似文献   

6.
为鉴定和评价贵州省内外各单位选育和推荐的杂交水稻新品种在我县种植的丰产性及抗逆性,启动杂交水稻新品种筛选和技术储备工作,筛选出生育期适宜,抗逆性强、米质优、产量高的优良组合,确保粮食增产、食品安全、农民增收,2013年惠水县引进由贵州筑农科种业、贵州大胜种业、贵州红四方种业公司提供的中9优2号、天优1177、江优126、锋优306杂交水稻新品种进行种植,现将中9优2号等品种2013年在我县的示范种植表现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博优141是萍乡市农科所以自育籼型杂交水稻恢复系萍恢141与博A配组育成的一个大穗型迟熟中晚稻杂交水稻组合,在江西、广西、湖南等省试种表现高产、稳产、米质优、抗性强、适应性广.  相似文献   

8.
水稻是重庆市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两系杂交水稻因育种效率高、制种成本低、品种稻米品质好等优势,近年来成为水稻研究的热点之一。为明确两系水稻杂交组合遗传特性,选择了渝优系列代表性恢复系11个,分别与两系不育系‘C815s’、‘深08s’配制两系杂交新组合,对新组合的农艺性状、产量性状及组合实际产量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C815s’组合在株高、产量、稻瘟病抗性等性状上优于‘深08s’组合,而‘深08s’组合则在生育期、有效穗、稻米品质等方面优于‘C815s’组合。研究结果为两系亲本的创制及两系新品种的选育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种子世界》2010,(7):45-45
<正>2010年5月1日,哥斯达黎加实验站工作人员在该国北部水稻研究基地收割杂交水稻。目前,中国杂交水稻在哥斯达黎加北部水稻研究基地已试种成功,产量将达8000kg/hm2。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在遵义县泮水镇推广的杂交水稻品种近40个,多而杂,而有的新品种抗性和产量均比较差,不但不增产,相反造成减产现象.为了摸清新优品种在当地的适应性、抗逆性与丰产表现,根据遵义县公司的安排,2006年对6个杂交水稻新品种进行试验,从中筛选出较好的杂交水稻品种,为大田生产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加快水稻新品种引进推广进度的几点经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收集和分析新品种有关资料入手,把握新品种特征特性及配套栽培技术,采取试验与多点试种相结合、试种与示范相结合、试种与育种相结合等措施,加快水稻新品种引进推广进度。  相似文献   

12.
对2023年赤水市杂交水稻新品种引种适应性展示试验展开对比分析研究,鉴定和评价杂交水稻新品种(组合)的生长生产趋势,为次年新品种的选择、推广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精选了2023年赤水市12个引种杂交水稻新品种作为研究对象,开展杂交水稻新品种的适应性生产试验对比研究,鉴定和评价杂交水稻新品种(组合)的生态区域适应性、丰产性和抗逆性。试验结果表明,圳两优2018、荃9优063、科两优407、奥富优287综合性状表现好,建议推广;旱优73和旱优782建议推广;野香优959为优质稻谷,米质好,虽产量略低,但也建议推广。  相似文献   

13.
水稻是巴基斯坦第二大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约为 279.6 万 hm2,杂交水稻种植面积约占 18.5%。中国杂交水稻品种在巴基斯坦表现优异,巴基斯坦市场对中国杂交水稻新品种的需求越来越大。通过在巴基斯坦开展中国杂交水稻新品种筛选和示范试验,以期推选新品种到巴基斯坦市场,结果显示 40 个参试杂交水稻品种中有 7 个品种,即梦两优丝苗、安两优 989、隆两优晶占、08S/49 占、隆两优黄占、泰丰 A/R8612 和广两优 1813 综合表现优异,产量较高且生育期适宜,可以在巴基斯坦进行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4.
宋治祥 《耕作与栽培》1998,(3):25-25,47
水城是贵州西部的高寒山区,大部分土地分布在1200~1900m;水稻是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历年种植面积在4669hm2。左右,占全县粮食总种植面积的8%左右,产量则占全县粮食总种植面积的8%左右,产量则占全县粮食总产的14%以上,在我县粮食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大力推广杂交水稻优良组合及相应的配套技术、是水稻增产的有效措拖。我县自1987年引种杂交稻6.67hm2在发耳试种成功以来,随着育秧技术的不断改进,杂交水稻种植面积逐年增大,取得了显著的增产效果和经济效益,特别是近年在水稻生产上推广旱育稀植育秧技术以后,使杂交水稻的种植面…  相似文献   

15.
两系杂交水稻在三亚春季制种的意义及技术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两系杂交水稻在热带三亚春季制种的意义,即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与生态环境;弥补当年用种缺口,提高种子质量;拓宽了制种区域,提高了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并阐述了两系杂交水稻在三亚春季制种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6.
为筛选适合在册亨县地区推广的杂交水稻新品种,开展6个水稻新品种试验。结果表明,宜香1979、内5优39、宜香2115、渝香203等4个品种均适宜种植,宜香1979表现突出、增产显著,可作为重点推广示范新品种。  相似文献   

17.
箴两优荃晶丝苗是湖北荃银高科种业有限公司选育的籼型两系杂交水稻新品种,2021 年通过国审,审定编号:国审稻 20210265。箴两优荃晶丝苗通过大面积、多点、试种示范,表现为米质优、产量高、抗倒性强、综合抗性好。深受示范农户和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喜爱,具有广阔的市场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18.
徐宗俦  冯明友 《种子》1995,(5):41-42
杂交水稻系统选育新品种,其理论基础是基因的自由组合。该选育方法有三个特点:一是由于杂交稻亲本都是经过严格测配筛选,多具有较强的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中选目标机率高;二是层出不穷的杂交稻组合用于生产,为选择稳定的水稻品系提供了丰富的杂交后代材料;三是它不用单独杂交配组,选择方法简便可行。  相似文献   

19.
《耕作与栽培》1994,(4):30-32
杂交水稻新组合试验简报贵州省安顺市农业局课题组我市属黔中稻作区,平均海拔1300米左右,杂交水稻的大面积推广种植,使我市水稻生产在单位面积上得到大幅度提高。随着杂交水稻的发展,有的组合产生了退化现象。为了使我市杂交水稻生产稳步发展,1993年我们从外...  相似文献   

20.
SL-8H(SL-1A/SL-8R)是菲律宾SL Agritech Corporation中国专家利用中国材料选育的热带超级杂交水稻组合,该组合已通过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孟加拉、越南等国家审定,现已大面积在热带地区推广。印度尼西亚(印尼)2003年引进SL-8H试种成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