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于我国多年实施以免疫预防为主的防制策略,猪瘟的发生和大流行得到了有效控制。疫点显著减少 ,多局限于所谓“猪瘟不稳定地区”.临床症状由典型变为非典型的温和型猪瘟。出现持续感染(亚临床隐性感染)、胎盘垂直感染(仔猪先天性感染)、妊娠母猪带毒综合症(母猪繁殖障碍)及新生仔猪的免疫耐受等.  相似文献   

2.
猪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近年来该病在发病特点上出现了无名高热症状,其他临床症状显著减轻,死亡率降低,病理变化也无显著特征,必须依靠实验室诊断才能确诊。而且出现了猪瘟病毒的持续性感染和胎盘感染,出生仔猪先天性震颤,妊娠母猪呈现带毒综合症。  相似文献   

3.
非典型猪瘟与猪瘟持续感染的防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瘟(HC)是目前危害我国养猪业发展的主要疫病之一。虽然我们进行了以疫苗接种为主的综合防制措施,有效的控制了猪瘟的发生与流行。但近年来.猪瘟的流行特点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出现了非典型、温和型猪瘟。造成相当危害的猪瘟病毒持续感染(亚临床感染).出现胎盘感染、出生仔猪先天性震颤、妊娠母猪繁殖障碍等。给猪瘟防制工作带来很大困难.并造成巨大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4.
猪瘟免疫失败原因的探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卫广森 《养猪》1999,(2):34-35
我国从50年代起就广泛应用猪瘟兔化弱毒疫苗来预防猪瘟,它有效地控制了疫病的流行。目前,注射疫苗的猪只仍有猪瘟发生,尤其是非典型猪瘟发生较多,并出现了猪瘟病毒的持续感染(亚临床感染)和妊娠母猪带毒综合症(母猪带毒、感染胎儿、引起死胎、弱胎及先天性震颤)...  相似文献   

5.
猪瘟亚临床感染引起繁殖障碍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猪瘟亚临床感染引起繁殖障碍*郑世军甘孟侯杨汉春李庆怀(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北京海淀100094)猪瘟是危害我国养猪业的主要疫病之一。随着养猪业的发展,古典型猪瘟病例已逐渐减少,但猪瘟仍以非典型的病型时常出现。猪瘟亚临床感染引起母猪繁殖障碍的病例日...  相似文献   

6.
猪瘟(HC)是由猪瘟病毒(HCV)引起的严重危害全球养猪业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近些年来,HC的流行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从频发的大流行转变为周期性、波浪式的地区散发性流行,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由典型转为非典型,并出现了亚临床感染、母猪繁殖障碍和新生仔猪先天性感染等。  相似文献   

7.
猪瘟(HC)是由猪瘟病毒(HCV)引起的一种热性、接触性传染病,病理变化特征是毛细血管变性所引起的出血、梗塞和坏死。我国对猪瘟的防制工作十分重视,它目前仍然是我国养猪业的一大主要疫病。1猪瘟的流行和发病特点近年来猪瘟的流行和发病特点已发生了很大变化。随着猪瘟疫苗的免疫接种,现已使烈性、急性猪瘟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大幅度下降,流行形式已由频发的大流行变为周期性、波浪式的区域散发性流行。大多数病例表现多样化,出现非典型猪瘟、无名高热及猪瘟病毒的持续感染(亚临床感染)、胎盘感染、初生仔猪先天性震颤和妊娠母猪…  相似文献   

8.
薛平 《动物保健》2014,(8X):51-51
1猪瘟的注意事项 (1)妊娠母猪感染后,会发生流产、产死胎和弱仔。据有关报道,妊娠母猪中带毒母猪可高达43%,表现为隐性感染,带毒的母猪妊娠后可将猪瘟病毒通过胎盘感染胎儿,造成垂直传播。同时,带毒种猪也能经水平传播将病毒传染给其他的健康猪只。垂直传播和水平传播的反复、交替进行,造成猪场猪瘟的持续性感染和长期存在,一旦有应激因素存在,就会导致猪瘟的爆发。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由于多年实施以免疫预防为主的防制策略。猪瘟的急性发生和大流行得到有效控制,疫情显著减少,多局限于猪瘟常发地区。临床症状由典型变为非典型的温和型猪瘟。出现持续感染(亚临床隐性感染)、胎盘垂直感染(仔猪先天感染),妊娠母猪带毒综合症(如母猪繁殖障碍)及新生仔猪的免疫耐受等。目前,在猪瘟的控制上尽管国内还没有统一的猪瘟免疫程序,但是根据调查发现,各地养猪场的免疫程序基本情况大致有3种。  相似文献   

10.
猪瘟免疫后仍有发病的主要原因及防制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天长市位于安徽省东部,是全国优质商品猪生产基地,由于多年来国家政策和资金的扶持,每年养猪达50多万头,年出栏25万多头,以分散性的农户养殖为主。多年来,天长市一直坚持高密度的春秋两季猪瘟防疫注射,加上在仔猪上市时补防,使全市的猪瘟防疫密度达85%以上,从未发生大规模猪瘟流行。然而,温和型猪瘟却时有发生,并出现了猪瘟病毒的持续性感染(亚临床感染)以及妊娠母猪带毒综合征(母猪通过胎盘感染胎儿,引起流产、死胎、弱胎及先天性震颤)。这些病例主要发生于免疫接种的猪群,因临床没有典型猪瘟的症状而往往被误诊,给生产者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失。  相似文献   

11.
猪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是目前危害我国养猪业发展的主要疫病之一。近年来猪瘟流行特点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出现了非典型、温和型猪瘟。主要表现为猪瘟病毒持续感染、胎盘感染、初生仔猪先天性颤抖、妊娠母猪带毒综合征等。由于当前猪病比较复杂,猪瘟又出现非典型化,往往易被其他疾病或继发并发感染造成误诊而忽视猪瘟的存在。本文简单阐述当前非典型猪瘟的流行特点、临床症状与病变、发病原因及防制方法。  相似文献   

12.
猪瘟病毒垂直感染的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猪瘟是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的一种重要传染病。近年来猪瘟流行的方式发生了改变,典型猪瘟逐渐减少,非典型猪瘟逐渐增多,表现怀孕母猪流产,产死胎、木乃伊和病弱的仔猪等,尤其是新生仔猪猪瘟,临床症状不十分明显,但发病率、病死率较高,严重危害养猪业的发展。关于新生仔猪猪瘟的发生,多认为是母猪怀孕期间感染猪瘟病毒而通过垂直传播的方式引起仔猪感染,但到目前为止未见有关新生仔猪垂直感染猪瘟病毒的直接证据。  相似文献   

13.
猪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是目前危害我国养猪业发展的主要疫病之一.近年来猪瘟流行特点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出现了非典型、温和型猪瘟.主要表现为猪瘟病毒持续感染、胎盘感染、初生仔猪先天性颤抖、妊娠母猪带毒综合征等.由于当前猪病比较复杂,猪瘟又出现非典型化,往往易被其他疾病或继发并发感染造成误诊而忽视猪瘟的存在.本文简单阐述当前非典型猪瘟的流行特点、临床症状与病变、发病原因及防制方法.  相似文献   

14.
猪瘟具有高度接触传染性,流行广泛,发病率、死亡率高,危害极大。在规模化猪场的主要疫病防控中,猪瘟始终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在猪瘟流行中,除典型病例外,猪瘟的流行和发病特点已发生了很大变化。病程由急性变为慢性过程,临床症状由典型变为非典型的温和型猪瘟。由于病原毒力降低,出现持续感染(亚临床隐性感染)、胎盘垂直感染(仔猪先天性感染)、妊娠母猪带毒综合征(母猪繁殖障碍)及新生仔猪的免疫耐受等。这些带毒病猪的存在,已成为猪瘟发生的祸根,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猪瘟在发病特点上出现了以临床症状较轻、死亡率较低、病理变化不显著的温和型猪瘟,并同时出现了猪瘟病毒的持续性感染(亚临床感染)、胎盘感染,初生仔猪先天性震颤和妊娠母猪的带毒综合征(母猪繁殖障碍),均需借助实验室诊断.猪气喘病又称支原体肺炎,是一种慢性接触性传染病,特征主要表现为咳嗽和气喘.猪链球菌病在兽医临床上是多发性常见病,常见局部淋巴结脓肿、关节肿胀,以出血性败血症伴发脑膜炎为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16.
猪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是目前危害我国养猪业发展的主要疫病之一。集中化猪场均实施了以接种疫苗为主的综合性防制措施,有效地控制了猪瘟的发生和流行。但近年来,集约化猪场猪瘟流行特点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出现了非典型、温和型猪瘟。主要表现为猪瘟病毒持续感染(亚临床感染)、胎盘感染、初生仔猪先天性颤抖、妊娠母猪带毒综合征(繁殖障碍)等。当前非典型猪瘟在我国较多的集约化猪场不同程度地发生。由于当前猪病比较复杂,猪瘟又非典型化,往往易被其他病病或继发并发感染而造成误诊而忽视猪瘟的存在。为了有效地防制当前集约化猪场非典型猪瘟的流行,现就当前非典型猪瘟的流行特点、临床症状与病变、发病原因及防制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猪瘟(HC)又称烂肠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和致死性传染病。近些年来,由于实施以免疫预防为主的防治策略.猪瘟的流行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从急性发生的大流行转变为周期性,波浪式的地区散发性流行.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由典型转为非典型.并出现了亚临床感染、母猪繁殖障碍和新生]仔猪先天性感染等。  相似文献   

18.
猪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以高热稽留、出血和高死亡率为主要特征的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是严重威胁养猪业的病毒性疾病。近年来猪瘟的发病特点发生了很大变化,由过去的典型猪瘟转变为病理变化不典型、临床症状轻微的非典型猪瘟。猪蓝耳病是20世纪80年代末期出现的高度传染性疾病,其病原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症病毒是单股正链核糖核酸病毒。主要导致母猪繁殖障碍和断乳仔猪呼吸系统症状,并干扰猪正常免疫系统,易造成猪瘟免疫失败,造成猪蓝耳病和猪瘟混合感染。  相似文献   

19.
母猪猪瘟持续性感染引起仔猪死亡的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湖南株州某猪场发生一起后备母猪第一胎新生仔猪出生后半个月左右发病,发病后约5~6天死亡,通过临床症状和病理剖检初步诊断为猪瘟,最后通过RT—PCR确诊为母猪持续性感染猪瘟病毒所致的仔猪先天感染。通过应用超前免疫方案,控制了仔猪的死亡。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非典型性猪瘟即亚临床感染时有发生,特别是分娩后母猪因免疫应答低下,易感染猪瘟病毒,受感染猪临床症状不明显,不易发现.在生产上造成母猪繁殖障碍,仔猪成活率下降,给猪瘟防制工作增加了许多困难.现就本病引起母猪繁殖障碍的临床症状、诊断、发病原因、防制对策等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