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马尾松人工林货币收获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马尾松人工林伐倒木实际造材和木材价格、生产成本等技术经济指标建立单木货币纯收入模型,选择Korf理论生长方程构建全林分模型,按用材林树种经营类型编制马尾松人工林货币收获表。该表除了具备传统的林分可变密度收获表所具有的林分因子外,还体现了林分货币收获量,在森林经营管理和资产评估中有着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小陇山林区主要建群树种次生锐齿栎、油松、华山松、落叶松人工林的蒸腾强度进行研究,探讨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及生长季的月变动趋势;进行有关的推算,试图探索叶面积、蒸腾量,以及蒸腾系数与林分密度之间的关系;提出育苗、林分经营密度的建议。同时得出落叶松在生长季节内蒸腾总量最小,同化面积最大,生长迅速,是本林区营造用材林的优良树种。  相似文献   

3.
在同一优势高生长阶段,林分价值随密度增加而增加;当密度增加到某一数值时,林分价值达到最高,尔后随密度的增加而下降。林分价值与密度的关系呈中间高两边低的山状曲线的变化规律,其间的理论关系可用密度二次效应模型表示。采用杉木人工林标准地材料建立林分价值的密度二次效应模型,拟合效果极显著,模型回归优度达93.68%,复相关系数达0.9679。以林分价值的密度二次效应模型为基础,采用连续状态的动态规划方法建立林分经营密度模型,符合杉木人工林林分生长规律,可在林分密度控制和管理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正> 林分密度是林分群体结构的数量基础,对林木的生长和产量均有显著的影响。人工林只有在适当的密度范围内才能获得最高产量,过稀过密都不行。这个适当密度范围随树种、立地  相似文献   

5.
黄冕林场桉树人工林经营利用与经济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广西黄冕林场3-5年生桉树人工林进行生长调查,探讨分析桉树经营利用经济效益。结果表明:桉树人工林中,不同林龄和同一林龄桉树人工林之间生长差异明显。不同的立地条件、初植林分密度对桉树人工林胸径、树高等生长影响很大。随着林分密度(标准地样木数)的增大,样木数与生长指标之间具有较强的负相关性。随着林龄的增大,这种林分密度负效应就越明显。从财务指标看,随着林龄的增大,总产值、纯利润和NPV均呈现增大的趋势,但IRR却并不如此,而是先增大后减少,在4a时,IRR达到最大值。从年份看,投资回收期为3a。结果表明桉树在广西黄冕林场这样的立地条件和气候条件下,表现适生、速生,且经济效益好,是营造短周期用材林的好树种。但为获得好的经济效益,必须注意树种、立地条件和栽培等措施的选择。  相似文献   

6.
不同密度30年生马尾松林生长特征与林分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比分析了不同密度30年生马尾松人工林的林分结构和生长效果的差异。用β分布模型研究林分直径分布规律,并以此为基础,通过分析林分生长过程,以探讨马尾松人工林不同材种的最佳栽培密度和合理的林分结构。  相似文献   

7.
桉树人工林栽培密度效应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分的栽培密度直接影响林分的生长发育过程,是形成一定林分水平结构的基础;合理的栽培密度可有效地提高人工林的生产力和功能。对桉树人工林栽培密度对林分生长及木材产品影响的研究进行概述,并对今后桉树人工林栽培密度研究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8.
利用杉木人工林现场实际造材样木以及木材价格、生产成本、税费等技术经济指标测算单木纯收益,并建立单木货币预估模型。以年龄、地位指数、林分密度为辅助变量,选择Korf理论生长方程构建杉木人工林全林分模型,结合单木货币预估模型按经营类型编制杉木人工林林分货币收获表。应用林分货币收获表,既可预估林分在各种年龄时的木材产量及与材积有关的林分因子,同时还体现了林分货币收获量,在森林资源经营、资产化管理和资产评估中有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西南桦造林密度与林木生长的关系   总被引:18,自引:5,他引:18       下载免费PDF全文
西南桦不同密度6a的试验结果显示:西南桦属速生树种,人工林初期生长很快,树高生长(1 5年生)达1 22 1 90m,胸径生长(3 6年生)达1 12 2 91cm。密度对树高生长有影响但不显著,而与胸径生长呈显著负相关。最大和最小密度林分间平均胸径相差2 88cm,3m×3m林分比1 5m×2m林分林木生长量高32 3%,比2m×2m林分高28 4%,比2m×3m林分高11 6%;单株材积生长与密度亦呈负相关关系,其关系式可用V=ax-b来表示。而林分蓄积则与密度呈正相关关系,即密度大林分蓄积量高,反之则小。随林龄增长,不同密度林分间蓄积差异逐渐缩小。要培育中大径材的西南桦人工林,造林密度不宜大,可考虑采用2m×3m及3m×3m的株行距。  相似文献   

10.
樟树人工林经营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福建省永安国有林场和福建农林大学莘口教学林场樟树人工林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立地条件、造林方式对樟树人工林生长效果影响明显。培育樟树丰产用材林应选择I级立地、并以山坡下部为宜。樟树混交林比纯林具有明显的生长优势,适宜与樟树混交的树种有杉木、福建柏、闽楠等。福建柏、闽楠是樟树理想的混交伴生树种和林冠下套种混交树种;杉木与樟树混交,种间竞争比较激烈,需确定目的树种并及时调整林分密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