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小麦籽粒蛋白质组分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综述了目前国内外小麦籽粒蛋白质组分的研究进展.包括:小麦籽粒蛋白质组分的遗传模型和配合力;籽粒蛋白质组分的积累规律;籽粒蛋白质组分与品质之间的关系;籽粒蛋白质组分与终端产品的关系;影响籽粒蛋白质组分的因素;当前籽粒蛋白质组分研究上的不足.  相似文献   

2.
小麦籽粒蛋白质组分的氮素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2年1993年两年对三个典型小麦品种,采用生产上四个关键施肥时期施氮,研究了各品种的蛋白质含量及其组分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随施肥时期推迟,各品种蛋白质含量呈递增趋势,但增加程度不同,各品种组合组分含量的变化,随施氮时期延后,清蛋白和谷蛋白叶进增趋势,但球蛋白和醇溶蛋白以拔节期施含量最高。品种之间在绝对含量上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3.
4.
小麦杂种后代籽粒蛋白质含量的配合力研究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金正勋  赵西华 《作物学报》1996,22(4):490-494
选用6个蛋白质含是高低不同的亲本,采用Griffing双列杂交方法二,对亲本在F1-F3的蛋白质含量配合力作了研究。结果表明,蛋白质含量的GCA与SCA方差均极显著,表明在要试验中基因加性效应和非加性效应均起重要作用。但由于三个世代gcaMs/scaMs值均极显著,且随着世代的推进这一比值又逐渐增加,因此蛋白质含量在杂种后代的表现主要还是由基因加性效应决定,随着世代的推进,基因加性效应越显重要,在  相似文献   

5.
肥水条件对小麦籽粒蛋白质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栽培环境明显地影响小麦蛋白质含量和蛋白质产量.氮肥的增进效应最大.过量施用磷肥会降低蛋白质含量,但与氮肥保持适当的比例,有利于蛋白质的合成.灌水与磷肥的作用相似.抗旱型小麦品种籽粒蛋白质含量较高.协调栽培环境可实现高产优质的统一.本文提供了氮、磷、水对小麦籽粒蛋白质的定量效应和品种反应的差异,以及性状与蛋白质含量的关系,为组装优质栽培技术提供了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6.
张保军  穆婉红 《小麦研究》2000,21(2):21-22,35
硬粒小麦4286和普通小麦小偃6号和小偃107籽粒蛋白质含量随施氮量的增加呈递增趋势,但增幅不同;蛋白质产量呈常态变化;单粒蛋白质含量及其变化与籽粒蛋白质含量变化相似。施氮量以157.5kg/hm^2时籽粒蛋白质产量较高。  相似文献   

7.
导入外源DNA小麦蛋白质变异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SDS-PAGE分析外源蜿豆花DNA直接导入小麦体的种子蛋白质,结果表明:变异系小麦种子蛋白质组分出出现广泛变化,小偃6号和超大穗小麦分别增加47KD,71KD和90KD,85KD蛋白质新组分,蛋白质含量也相应增加约22%和31%,“中国春”小麦却出现了92KD,82KD蛋白质组分消失现象,其蛋白质含量也稍有降低,这此变异现象在后代中亦然表达,因此基因直接转移技术是优质分子育种和品质改良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8.
9.
提高小麦杂种后代籽粒蛋白质含量的选择方法金正勋,赵西华,阎文义,李卓夫,孙艳丽(东北农业大学哈尔滨150030)本试验采用系谱法和混合法及3个不同选择率,研究了春小麦杂种后代籽粒蛋白质含量的选择效应,为小麦优质育种提供参考。1材料与方法1935年选用...  相似文献   

10.
11.
12.
为解析2种穗型水稻籽粒蛋白质含量的空间分布特征。以弯曲穗型‘两优培九’和直立穗型‘武香粳14号’为材料,研究了在2个施氮水平下,籽粒蛋白质含量在穗上不同部位和不同粒位间的差异及其分布特征。结果表明:穗内各籽粒在不同蛋白质含量区间的频数变化趋势呈正态分布;在稻穗的同一部位,2个供试品种一次枝梗上的籽粒蛋白质含量高于二次枝梗;一次枝梗上的籽粒蛋白质含量以第2粒位籽粒较低,第1粒位的籽粒较高;二次枝梗上第1粒位籽粒的蛋白质含量较高。蛋白质含量在穗上不同部位及一、二次枝梗上的分布因品种和施氮量的不同而异,施氮量在110~220 kg/hm2范围内,增施氮肥可以减少穗内粒间的籽粒蛋白质含量差异。  相似文献   

13.
小麦籽粒蛋白质组分含量及其加工品质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玉  张永丽  于振文 《作物学报》1963,35(7):1306-1312
应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法,对12个小麦品种籽粒的清蛋白+球蛋白、醇溶蛋白和谷蛋白,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HMW-GS)、低分子量谷蛋白亚基(LMW-GS)进行了分离量化,并根据谷蛋白含量、贮藏蛋白含量及面团稳定时间3个指标对其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小麦品种蛋白质各组分含量存在差异,其中贮藏蛋白的含量是决定蛋白质总含量的主要因素。HMW-GS含量、LMW-GS含量、谷蛋白总含量均与面团形成时间、稳定时间及沉降值呈极显著正相关;HMW-GS含量与LMW-GS含量的比值(HMW/LMW)与面团形成时间和稳定时间呈极显著正相关;醇溶蛋白含量与谷蛋白含量的比值(Gli/Glu)与面团稳定时间呈显著负相关,醇溶蛋白含量与HMW-GS含量的比值(Gli/HMW-GS)与面团形成时间和稳定时间均呈极显著负相关。籽粒中具有较高的贮藏蛋白含量、HMW-GS含量、LMW-GS含量和HMW/LMW及较低的Gli/Glu有利于提高强筋小麦的加工品质。  相似文献   

14.
用8个蛋白含量不同的小麦品种配成NCⅡ设计杂交组合,对籽粒蛋白质及其组分含量进行数量遗传分析表明,小麦籽粒蛋白及其组分含量在品种间表现有一定的差异,籽粒蛋白含量、醇溶蛋白含量、谷蛋白含量主要受加性效应控制,清蛋白含量、球蛋白含量主要受非加性效应控制;不同亲本不同组合的GCA和SCA差异较大,在小麦优质育种中应以高  相似文献   

15.
16.
小麦籽粒发育过程中氨基酸的变化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张林生  蒋纪云 《作物学报》1997,23(3):301-306
小麦籽粒发育初期总氨基酸含量逐渐增加,12-16d达到最大,随后降低,24d后又缓慢增加至成熟;在整个过程中缬氨酸、赖氨酸、异亮氨酸、天冬氨酸的相对含量逐渐降低,而谷氨酸、脯氨酸、组氨酸和苯丙氨酸不断增加;籽粒发育初期游氨基酸不断增加,12d含量最大。  相似文献   

17.
小麦籽粒蛋白质组分含量及其加工品质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石玉  张永丽  于振文 《作物学报》2009,35(7):1306-1312
应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法,对12个小麦品种籽粒的清蛋白+球蛋白、醇溶蛋白和谷蛋白,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HMW-GS)、低分子量谷蛋白亚基(LMW-GS)进行了分离量化,并根据谷蛋白含量、贮藏蛋白含量及面团稳定时间3个指标对其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小麦品种蛋白质各组分含量存在差异,其中贮藏蛋白的含量是决定蛋白质总含量的主要因素。HMW-GS含量、LMW-GS含量、谷蛋白总含量均与面团形成时间、稳定时间及沉降值呈极显著正相关;HMW-GS含量与LMW-GS含量的比值(HMW/LMW)与面团形成时间和稳定时间呈极显著正相关;醇溶蛋白含量与谷蛋白含量的比值(Gli/Glu)与面团稳定时间呈显著负相关,醇溶蛋白含量与HMW-GS含量的比值(Gli/HMW-GS)与面团形成时间和稳定时间均呈极显著负相关。籽粒中具有较高的贮藏蛋白含量、HMW-GS含量、LMW-GS含量和HMW/LMW及较低的Gli/Glu有利于提高强筋小麦的加工品质。  相似文献   

18.
磷对小麦旗叶氮代谢有关酶活性和籽粒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选用中筋品种鲁麦22和强筋品种济南17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不同磷素水平(P0,不施磷;P1,每公顷施P2O5 105 kg;P2,每公顷施P2O5 210 kg)对小麦旗叶氮代谢有关酶活性、籽粒蛋白质积累和蛋白质组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磷提高了灌浆前期和中期小麦旗叶硝酸还原酶(NR)和谷氨酰胺合成酶(GS)的活性,以及灌浆中期旗叶内肽酶(EP)的活性,其中对济南17的促进作用大于鲁麦22,而同一品种的P1和P2之间无显著差异;施磷亦提高了开花后14 d之前旗叶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和7 d之前游离氨基酸含量,与P0相比,P1有利于旗叶灌浆前期游离氨基酸的积累以及灌浆期间向籽粒的再分配,而过高的磷素水平(P2)对于灌浆后期旗叶游离氨基酸向籽粒再分配的影响较小;磷对籽粒蛋白质合成积累的促进作用在灌浆前期较大,后期较小,表现为前期施磷处理籽粒蛋白质含量显著高于P0,随着灌浆进程,差异逐渐缩小,最终2个品种P1处理成熟籽粒中蛋白质含量最高;不同磷素水平对2个小麦品种蛋白质组分的影响不一,对于2个小麦品种籽粒中清蛋白和球蛋白含量之和P1与P0无显著差异,而P1水平下籽粒谷蛋白和醇溶蛋白含量显著在鲁麦22中提高,在济南17中提高幅度较小,说明P1水平对改善小麦的营养品质意义不大,但能够改善其加工品质;P2水平下,济南17的加工品质有变劣的趋势。磷对小麦籽粒蛋白质各组分含量影响的复杂性要求在生产中,应针对不同品质类型小麦品种制定不同的优化栽培措施。  相似文献   

19.
利用两组5×5双列杂交,以 Griffing模型Ⅰ分析籽粒蛋白质、游离氨基酸含量的配合力与杂种优势表现。结果表明:1.蛋白质、游离氨基酸含量均受加性和非加性基因效应的共同作用,但蛋白质以加性效应为主,游离氨基酸以非加性效应为主;2.蛋白质不存在显著的胞质效应,而游离氨基酸则存在极显著的胞质效应;3.蛋白质杂种优势较小,其最强的组合超中亲优势值仅为13.75%,而游离氨基酸存在强大的杂种优势,最高的组合可达155.17%;4.蛋白质、游离氨基酸一般配合力间存在极显著线性关系,在一般配合力改良上可同步进行; 5.京香1号、培矮64、IR58、Mcp231-2具有较高的一般配合力和较大的特殊配合力方差,可作为优良亲本利用。  相似文献   

20.
不同种及类型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动态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赵广才 《作物学报》1992,18(3):205-212
对普通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和硬粒小麦(Triticum durum Desf.)的冬、春性类型共16个品种的籽粒蛋白质含量变化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小麦不同种及不同类型,其籽粒发育中蛋白质含量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即籽粒蛋白质含量、千粒蛋白质日增量与籽粒发育期的关系均可用二次抛物线方程 Y=ax~2+bx+C 来描述,千粒蛋白质积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