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江兴龙 《内陆水产》1997,22(11):3-4
经过16个月(含自然越冬期)的网箱养殖,成功地把4.5万尾体长2.5cm,尾重0.7g的彭泽鲫乌仔,养成平均尾重346-405g,的商品鱼,成活率为87%,鱼产量14920kg,产值223800元,利润86778元,每kg鱼盈利5.82元,4m^3小网箱平均养成单产为186.5kg/m^3。  相似文献   

2.
1997年在烈同煤矿塌陷水域开展了机械化网箱养殖罗非鱼生产,网箱面积1504m^2。试验区3只箱共产商品鱼10698.6kg,折合102.6kg/m^2,总收入79169.64元,总支出64136.83元,盈利15032.81元,合每平方米盈利144.13元。  相似文献   

3.
三种小体积网箱养鲤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1m^3,2m^3,4m^3三种不同体积的小网箱进行了养鲤试验,29只网箱共69m^3总产鱼11017kg,平均单产169kg/m^3,总盈利11684.10元,平均盈利169.33元/m^3,试验对不同体积网箱放养密度、养殖效果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1988年在英守水库进行网箱养殖罗非鱼对水质、鱼产力、经济效益等因子的初步探讨,试验网箱475m^2产鱼37.796.15kg,饵料系数1.69,盈利81320.36元,并可增产链鳙鱼11330kg。  相似文献   

5.
网箱养殖淡水鲳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网箱养殖淡水白鲳的可行性,对网箱养殖淡水鲳的鱼种放养规格,密度,防逃措施等进行了试验。阶段验收结果:净产鱼156.9kg/m^2,盈利1006.6元/m2^2,平均体重578g/尾,增重8.3倍,投入产出比1:1.89。  相似文献   

6.
煤矿塌路地水域试养建鲤鱼种,成鱼及大坑塘网箱试养尼罗罗非鱼。1991年建鲤成鱼平均亩产583kg,亩盈利824.22元,鱼种池平均亩产672kg,亩盈利2232.00元,网箱罗非鱼单位产量25kg/m^2,盈利50,35元/m^2,折合亩盈利3.36万元,1992年建鲤成鱼平均亩产612kg,亩盈利1184.20元,鱼种平均亩产676kg,则平均亩盈利为2543.00元,网箱罗非鱼27.5kg/m^2,折合亩盈利为3.74万元.  相似文献   

7.
1999-2000年,在沅江市郊胜利湖水域设置4只网箱进行了加州鲈商品鱼养殖,经1年时间的饲养,总产商品鱼259kg,产值77730元,利润32323元,平均每m^2 箱产量、产值,利润分别为27.0kg、809.7元,336.7元。本文探讨了加州鲈鱼网箱养殖的生长特点,饲养管理等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8.
新丰江水产养殖技术推广站于1990年引入美国加洲鲈鱼进行网箱试养,取得了初步成果。网籍设置在该水库的新港口和锡场口,共165个箱,折合2.2亩。由6户12个劳动力,在技术人员指导下,经6个月的精心饲养管理,总产鱼11750公斤,平均亩产5340.5公斤,总产直共达37.6万元,盈利15万元,  相似文献   

9.
在水库中开展网箱带大库养鱼,投草养鱼和施化肥养鱼试验,并进行效益对比分析,参试水库18座,面积290.2ha。大库单产成鱼987kg/ha,盈利1.66元/kg,投入产出比为1:1.74。对比结果表明:投入产出比和千克鱼盈利以网箱带大库养鱼方式最佳,单位面积的产量、产值,盈利,施化肥养鱼和投草养鱼指标基本接近,网箱带大库养鱼次之。  相似文献   

10.
许家崖水库有可养鱼水面900hm2.1994年采取了大水面养鱼.网箱养鱼.引进太湖银鱼,拦库汊养鱼等多方位技术开发.共产成鱼49.96万kg.其中大水面产鱼16万kg.鲢、鳙鱼箱1273只.产鱼19.35万吨.网箱养鲤鱼、罗非鱼54只.产鱼8.11万kg.坝拦库汊两处11.67hm2.产鱼3.5万kg.产大银鱼3万kg.总产值553万元.纯利润399.871元.投入产出比1:3.61。  相似文献   

11.
进行了灌溉渠道微流水养鱼试验,1992年共产鲁、罗非鱼、淡水鲳成鱼7493kg,折合亩产9658kg,总收入60459元,纯利17419元。这种方式比网箱养鱼更安全、更易管理。  相似文献   

12.
采用提早繁殖、池塘强化育种、网箱强化养殖等综合技术,将当年建鲤苗种养成平均尾重658.9g。试验网箱2.4亩,平均每亩净产68470.1kg,成活率94%,饵料系数1.26,每亩利税25.97万元,投入产出比1:2.13。专家鉴定认为,本研究成果达国内同类研究的先进水平,其中平均尾重、商品率、饵料系数居国内同类研究的领先水平。  相似文献   

13.
进行了主养1龄团头舫鱼种和2龄团头鲂养成的高产试验,研究了团头舫和配养品种的放养密度、饵料配方、水质管理、投饵方法等技术。结果:1年育成大规格鱼种,2年养成商品鱼,团头鲂养殖周期由3年缩短为2年,平均每亩净产团头鲂鱼种397.50kg,平均尾重33.97g;平均每亩净产团头舫成鱼461.02kg,平均尾重347.3g。专家鉴定认为:本研究高产技术达国内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14.
潮间带垒石蒙网养鲍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4年4月~1995年10月,在4个岩礁区共设置136个石垛,放养壳长1.3~3.0cm鲍苗55.1万只,进行潮间带垒石蒙网养鲍试验。对场址选择、放养密度、规格、投饵方法等进行了研究。结果:产商品鲍19.254t,平均亩产1397.8kg,平均壳长6.81cm,平均个体重39g,成活率89.6%,实现产值693.144万元、利润352.81万元。专家鉴定认为,养殖方式为国内首创,技术水平属世界先进。  相似文献   

15.
在总面积为2165hm^3的池塘中,试验推广4种养鱼模式,池塘设置小网箱等技术,取得大面积高产结果:平均亩产6529.5kg/hm^2,平均盈利12010.5/hm^2,比推广前3年平均亩产提高55.9%,鉴定认为,在养殖面积,单产水平及综合管理技术等方面达我国北方同类水域的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16.
对小型水库的养鱼模式,网箱配置,水库施肥等高产技术进行了综合研究。1992年,试验水库41座,面积351公顷,总产成鱼1283.6t,平均每公顷产3657kg,净产3310.5kg,比开发前提高4.27倍;每公顷纯利8804.25元,投入产出比1:1.92。1993年6月专家鉴定认为,本研究居国内同类技术开发的领先水平。  相似文献   

17.
提高鲈鱼苗池塘培育成活率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锡胤  李龙 《齐鲁渔业》1998,15(4):23-25
捕捞天然鲈鱼进入养殖的哲养阶段死亡率较高,如何提高暂养成活率?在5.1亩池塘内进行了试验。主要措施:施鸡粪,磷肥,尿素肥水,调节水质和透明度,选用软质尼龙材料捕苗,装苗,带水妥苗,放养鲈鱼规格整齐,及时调整投饵量,结果:经62天培育,成活率达71.4%,亩纯利33725元,试验认为,放养密度以2万尾/亩为宜。  相似文献   

18.
太平洋牡蛎筏式养殖高产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筏式吊养使牡蛎胃中泥沙含量达到出口标准,试验面积400亩,经15个月暂养和养成,平均亩产6592.8kg,规格9.4cm,总产值791.1万元,利润411.76万元,平均亩盈利1.03万元。经专家鉴定,本研究达到国内先进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19.
池塘鱼鸭混养高产技术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鱼鸭混养技术措施,初步探索出鱼鸭混养的最佳养殖模式;放养大规模鱼种,滤食性鱼占45%,杂食性鱼占5%,底层鱼占50%,每亩水面配养鸭120只,每亩纯收入9216.74元,比单纯养鱼提高300%,专家验收认为:技术和综合效益均达国内领先水平。  相似文献   

20.
籍成杰 《齐鲁渔业》1995,12(6):34-34
在3亩稻田中进行了牛蛙、水稻生态养殖、不投饵、不施农药、经92天养成,平均亩产商品牛蛙101.8kg,亩产水稻489.8kg,每亩盈利1623元。1994年9月专家鉴定认为:本研究属国内领先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