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了筛选出最适合灵芝菌种复壮的培养基和灵芝菌种的保藏方法,通过添加不同含量的甘蔗渣提取液作为灵芝菌株复壮的培养基,观察灵芝菌丝在不同培养基下的生长速度和生长状况,并通过对灵芝菌种酶活力进行测定分析,比较几种不同保藏方法对灵芝菌种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马铃薯葡萄糖培养基(PDA)培养基添加甘蔗渣提取液能更好促进灵芝菌丝生长,添加100 g/L甘蔗渣提取液,赤灵芝GL102、紫灵芝GS63和GS15菌丝生长速率分别提高48%、70%和28%。与PDA保藏和石蜡油保藏培养基相比,甘蔗渣保藏的灵芝菌丝生长快、长势好,脱氢酶活力高。因此,甘蔗渣可用于灵芝菌种的复壮和保藏。  相似文献   

2.
《中国茶叶》2008,(1):43-43
以10%蔗糖、0.7%绿茶为主要原料制成的糖茶水为培养基质,传统的红茶菌菌膜分离得到的优势微生物裂殖酵母菌、产膜醋酸菌、乳酸菌A、乳酸菌P为试验菌种,在28℃恒温静止进行单一和混合培养12天,每天取样分析。结果表明,不同菌种单一和混合培养不同时间,其培养液中的各儿茶素含量及总量存在明显差异,产膜醋酸菌混合培养有促进EGCG、ECG降解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通过香菇菌株"18"液体菌种和固体菌种对比试验,观察菌丝走菌情况、污染率、满包时间、子实体形成时间,研究夏栽香菇液体菌种生产的可行性与优势,为专业化、规模化、工厂化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筛选最佳的柴达木野生大肥菇母种、原种和栽培种培养基。[方法]以柴达木野生大肥菇为供试菌株,以发酵棉籽壳、发酵干牛粪、小麦粒等为主料,轻质碳酸钙等为辅料配置不同配方的各级菌种培养基,研究不同配方的各级菌种培养基对柴达木野生大肥菇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不同配方的各级菌种培养基上柴达木野生大肥菇菌丝的生长存在明显差异,其中菌丝生长速度最快的母种培养基为PDA、PT、CDA培养基,其菌丝长势良好,洁白浓密;菌丝生长速度最快的原种、栽培种培养基为麦粒、牛粪和发酵棉籽壳、牛粪及麦草屑2种培养基,菌丝纯白、浓密,发菌率均为100%;各级菌种适宜培养温度为20~25℃。[结论]该试验为进一步人工驯化及高产栽培技术研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北方反季香菇菌棒污染的情况,通过对北方反季香菇主产区平泉香菇种植户进行调研,发现参与调研的种植户香菇菌棒均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其中,发菌期是香菇菌棒污染的高峰期,90%的香菇种植户菌棒污染的高峰期发生在发菌期。通过对污染率的统计,发现仅有44%的种植户香菇菌棒污染率在2%以下,平均污染率为3.16%。以10万棒香菇为例,按平均污染率和制棒成本计算,将造成13 272元的损失。建议在香菇生产中,可通过科学配比栽培料、彻底消毒灭菌、精细化管理和科学选择菌种等方法减少香菇菌棒污染。  相似文献   

6.
普洱地区白参菌栽培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引进白参菌母种的培养基配方、原种的培养基配方、栽培料配方筛选和栽培方式的试验,结果表明马铃薯麸皮综合培养基可作为白参菌的最佳母种培养基;在原种和栽培种培养基中添加一定量的香菇菌糠和咖啡壳以及菜园土来进行白参菌的栽培是可行的;在参试的三种出菇方式中,以脱袋菌筒直接覆土栽培出菇效果最好,生物学转化率可达90.8%。  相似文献   

7.
浅谈菌茶生产中相关因子的几点认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菌茶在生产过程中,其相关因子:菌种、培养时间、温度、培养基含水量、pH及杂菌的预 防等对菌茶正常的培育影响极大。本文根据作者多年从事菌茶研究的结果表明:在严格选择抗性强、发菌快、稳定性强的菌株前提下,认真控制好培养基含水量(55-65%),培养温度(25-30℃),pH值(处于自然状态下)同时合理确定菌体的生长点,对综合 提高菌茶的品质与生产量是完全可行的而且对规范化菌茶徨产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为评价不同品种芒果块液氮速冻后的品质特性,以桂热、金煌、凯特、紫花、红象牙等10个广西芒果品种为对象,对其速冻-解冻前后样品的开裂率、感观品质、色度以及硬度、凝聚性、弹性、咀嚼性等质构特性进行测试。结果表明,经液氮速冻后,10个品种芒果块的感官品质均有所下降,90%芒果品种出现开裂现象,硬度、咀嚼性下降幅度较大,色度、凝聚性、弹性下降幅度相对较小;其中桂热10号、金煌芒、紫花芒3个品种在液氮速冻-解冻后保持相对较高的品质。说明液氮速冻对不同品种芒果块品质的影响不同,本研究为液氮速冻应用于速冻芒果的加工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9.
我国花生、大豆根瘤菌的研究和应用已近半个世纪,各单位均选育和收藏了大量的菌种资源,这是国家的宝贵财富。采用适当的方法保藏菌种使这些菌种的生物学和遗传学性状得以稳定,同时在需用时能够方便快速获得活菌体,是微生物工作者的愿望和要求。花生、大豆根瘤菌是慢生型革兰氏阴性细菌,对于干燥相当敏感,移接和保藏容易污染杂菌。所以研究适  相似文献   

10.
玉米苗枯病菌生物学特性及药剂防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引起玉米苗枯病的主要致病菌-串珠镰刀菌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并进行了药剂的初步筛选。结果表明,该菌菌丝生长的适宜温度范围在25~30℃,最适温度为30℃;分生孢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为30℃。菌丝生长的pH值适宜范围在6.5~12,以pH7.5时分生孢子萌发率最高。该菌在PDA、YA和PSA培养基上菌丝生长速率较快。病菌对麦芽糖、葡萄糖和对牛肉膏的利用好于其它碳源和氮源。供试的7种药剂中2.5%适乐时对玉米苗枯病菌菌丝生长抑制作用最强,盆栽防效试验以2.5%适乐时1∶350包衣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1.
4个椰子品种光合、蒸腾作用日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结果盛期的黄矮椰子﹑香水椰子﹑本地高种椰子﹑文椰78F1 4个椰子品种为研究对象,对椰子叶片的光合作用﹑蒸腾作用的日变化规律及温度﹑湿度﹑光合有效辐射和CO2浓度等环境因子之间的互作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椰子品种的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日进程表现为明显的双峰型日变化,本地高种椰子的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都比较高,香水椰子和文椰78F1居中,黄矮椰子最低。光合有效辐射、叶片温度对椰子光合速率有重要影响,空气湿度和叶片温度是影响蒸腾速率的重要环境因子。  相似文献   

12.
玉米单倍体成株诱导率和加倍率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吉诱SM6278-2对31份不同种质基础材料进行单倍体杂交诱导,在三亚南滨农场基地进行自然加倍自交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材料单倍体诱导成株率存在差异,差异不显著;单倍体诱导成株率最高达4.7%,最低为0.3%,平均为1.0%;不同材料单倍体雄穗加倍率存在极显著差异,最高为47.1%,最低为1.6%,平均为16.7%;不同材料单倍体结实株率存在极显著差异,最高为23.5%,最低为0%,平均为6.1%;不同材料单倍体雄穗加倍形成的花粉亲和力差异极显著。单倍体雄穗加倍与自交结实密切相关,单倍体雄性的育性问题是单倍体自交结实性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3.
澳洲坚果开花与座果习性的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澳洲坚果开花及座果习性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澳洲坚果花日开放率与开花进程呈极显著直线正相关关系;品种间花序的开放天数差异显著,花序花朵数差异极显著;澳洲坚果座果率与开花进程呈极显著直线的负相关关系;澳洲坚果落果量最大的是花后20~50d,落果占总座果数的76%;其次是花后60~100d,落果占总座果数的14.5%。  相似文献   

14.
本文基于2017~2018年在西南4个省市开展的机械粒收试验,分析当前西南玉米区机械粒收质量现状,探讨影响粒收质量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子粒破碎率和损失率高是当前西南玉米机械粒收面临的主要问题.西南玉米区机械粒收子粒破碎率平均为7.41%,机收总损失率平均为5.84%,均高于"玉米收获机械技术条件"(GBT-21961...  相似文献   

15.
为了加快小麦品质育种进程,以籽粒类型不同的6个小麦品种的半粒种子为材料,整粒种子为对照,分别在三种苗床上测定其发芽率和出苗率。结果表明,半粒种子的发芽率和出苗率不受籽粒颜色和角质程度影响,但与籽粒长短有关:短圆型籽粒的半粒种子发芽率和出苗率较整粒种子的显著降低,长卵型和长粒型籽粒的半粒种子发芽率与整粒种子无显著差异,但发芽势减弱,拱土能力变差,在沙床和土床上的出苗率显著降低;对半粒种子的伤口进行封蜡处理后,可使出苗率提高至正常籽粒水平。  相似文献   

16.
氮水平对水稻汕优64和金南风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缺氮、低氮、中氮、高氮、超高氮盆栽土培的汕优64和金南风为材料,测定植株和叶片的生长状况、叶片总N含量、光合速率、光呼吸速率、气孔导度和叶肉导度的变化。结果表明,供试两品种随着施N量的增加,植株的分蘖数增多,株高增加,气孔密度减少, 叶片总N含量、叶绿素含量、光呼吸速率、叶肉导度等均增加。供试两品种的净光合速率变化存在差异,金南风叶片的净光合速率随着施N量的增加而增加,但汕优64在高氮和超高氮的条件下净光合速率反而下降,说明在高氮和超高氮的条件下光氧化环增加的幅度大于光合还原环。  相似文献   

17.
油菜苗期叶片光合特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测定油菜苗期叶片的光合强度,分析光强、温度、施肥等因素与光合强度的关系,结果表明:(1)油菜苗期不同叶位的我合强度、呼吸强度有较大差异,两者均以植株上最大叶最高;不同品种间光合强度也有明显的差异。(2)油菜叶片的光合强度与光照强度有密切关系,0-20klx范围内,光俣强度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而提高,其光饱和点约为20-30klx,光补偿点为2.8-4.5klx。(3)由菜叶片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为20-25℃,而呼吸作用在30℃时最旺盛。(4)施肥对油菜叶片的光合强度有一定影响,但远小于对叶面积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橡胶树炭疽病是影响橡胶树割胶生产的重要病害之一,主要由胶孢炭疽菌和尖孢炭疽菌侵染引起的,在世界各大植胶地区引起了无数橡胶树叶片脱落,甚至整株死亡,给当地的橡胶产业发展造成了严重损失。本实验主要采用菌落生长速率法、孢子萌发测试法等常规植物病理学方法研究萘乙酸对橡胶树胶胞炭疽菌RC169生长速率、孢子萌发率和附着胞形成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时萘乙酸对RC169菌丝生长、孢子的萌发和附着胞的形成具有促进作用,但随着用药浓度的升高,其促进作用变为抑制作用,且抑制作用随之规律性增强。  相似文献   

19.
三系粳稻不育系开花习性与异交结实率的关系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以583A、7740A7、7237A、春江12A、春江16A、春江26A、99-44A、宁67A、旱稻A等9个不同柱头外露率和花时的三系粳稻不育系为母本,以粳稻恢复系CH89为父本,进行大田小区制种,对不育系的午前花率、柱头外露率与异交结实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不育系柱头外露率与异交结实率之间的简单相关系数和偏相关系数以及午前花率与异交结实率之间的简单相关系数均达到显著水平,异交结实率与柱头外露率、午前花率之间的复相关系数也达到显著水平。粳稻不育系异交结实率(y)与柱头外露率(x1)、午前花率(x2)的回归方程为y=26.06 0.51x1 0.28x2。通径分析表明,柱头外露率对粳稻不育系异交结实率起更重要的作用。对三系粳稻不育系的遗传改良及制种策略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0.
为提高杂交小麦制种产量,对33个小麦温光敏雄性核不育系的开颖率和柱头外露率与总异交结实率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33个不育系的平均不育度为99.60%,天然异交结实率为79.74%,开颖率为83.40%,柱头外露率为4.85%。所有不育系开颖小花的平均异交结实率为86.13%,开颖小花结实占总异交结实的80.88%,开颖率与总异交结实率呈极显著正相关(r=0.831 4),说明开颖率是决定小麦温光敏核不育系异交结实率的关键因素之一。柱头外露小花的异交结实率为90.23%,其结实占总异交结实的5.39%,柱头外露率与总异交结实率呈正相关,但相关不显著,其原因与不育系的平均柱头外露率较低有关;但柱头外露小花的异交结实能力强于开颖小花,因此选育高柱头外露率小麦不育系有助于提高杂交小麦异交结实率和制种产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