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经济的发展,GPS技术获得了飞速发展并被广泛应用。在GPS技术广泛应用于林业之前,测绘任务都是使用各种光学测绘仪器得以完成的,此方法的弊端在于极其耗费体力及工作时间,甚至受地形限制无法完成外业调查。利用分辨率较高的Google地球影像结合GPS技术,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文章详细论述了如何利用GPS技术和Google地球影像绘制林地图件材料。  相似文献   

2.
手持GPS测量是目前林业测量的主要方法,通过它与Fugawi软件的配合使用,可以很好地完成各种林业勘察测绘工作,但由于他们各自所用的坐标系统不同在使用过程中必须进行参数校正,传统的校正方法数据资料不易收集,计算方法繁琐,非专业人员难以完成。本文介绍了利用地形图中的三角点对GPS和Fugawi软件进行参数设置方法,并阐述了GPS和Fugawi软件在实际应用中的注意事项,方法简便,实用性强,对使用GPS进行测绘的人员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浅谈GPS在林业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晓娟 《中国林业》2009,(18):62-62
将GPS这一先进的测量技术应用在林业工作中,能够快速、高效、准确地提供点、线、面要素的精密坐标,完成森林调查与管理中各种境界线的勘测与放样落界,成为森林资源调查与动态监测的有力工具。GPS技术在确定林区面积、估算木材量、计算可采伐木材面积、确定原始森林道路位置、对森林火灾周边测量和测定地区界线等方面可以发挥其独特的重要的作用。尤其是近几年来,GPS技术在林业工作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4.
GPS在林业遥感野外调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江西省林业遥感调查项目的野外调查中应用了GPS(全球定位系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经对GPS的原理、应用和投影系的转换等问题进行探讨后得出结论:1.GPS的精度在多数情况下可以满足林业遥感野外调查的需要。2.经过简单计算,GPS的UTM坐标系可以方便地转换为高斯克吕格坐标系。  相似文献   

5.
数字微波森林防火监控与调度指挥系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辉 《林业科技》2004,29(3):36-38
森林防火视频监控与调度指挥系统是用数字微波作为传输手段,可以将获取的视频监控信息实时地传递给森林防火监控中心。该系统在监控中心配备的微机利用GIS/GPS技术和专家数据库进行各种信息的处理,能及时发现火灾隐情并可根据火情变化信息,提供各种扑火预案,协助指挥工作。  相似文献   

6.
文章通过对飞播造林GPS导航和人工地面导航在具体生产实践中效果的分析比较,进一步验证了GPS导航在飞播造林中的优越性。试验结果表明:与传统人工地面导航相比较,飞播造林采用GPS导航具有提高播种质量、改善飞行条件、减轻劳动强度、提高飞行安全系数、降低造林成本等优点,GPS导航落种质量略高于人工地面导航,飞播造林采用GPS导航可以达到国家规定标准。同时,GPS导航也能节省一部分地勤投资费用。  相似文献   

7.
本文简要介绍了GPS、GIS的技术和发展趋势,根据大同森林资源基本情况,阐述了GPS、GIS在林业工程中推广运用范围及前景。通过GPS、GIS的应用,可以推动了林业管理精确化、科学化,对实施"数字林业"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来,GPS在林业上的应用十分迅速和普及。GPS是全球定位系统的简称,它是由均匀分布的24颗空间卫星不断地单向传输到用户的GPS接收器,GPS接受到卫星信号,获得导航和定位信息,定位精度可以达到100毫米。我区林业上大部分应用的GPS的定位精度在4~5米。由于它在全球任何地方、任何时间、任何气候都可以接收并定位,所以在森林资源调查、造林核查、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管理、天然林保护、林业分类经营、森林防火、森林病虫害的防治以及野生动植物的保护等各项林业活动中,得到广泛应用。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应注意以下问题。  相似文献   

9.
GPS是“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的英文缩写。即“全球卫星定位导航系统”。它由地面控制部分(控制中心、信息发射站、监控站),宇宙部分(由卫星组成)和用户终端(GPS接收机)三部分组成,具有各种地理和气候条件下可快速定位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进步,地质测量由最初的目测和人工量取发展到了现在可以利用卫星定位系统GPS来进行很精确的测量,制作图纸时也由很原始的绘画演变成了现在的GPS测量后电脑直接出图。文章重点论述了GPS静态定位以及GPS RTK的基本原理以及新兴的GPS快速静态测量法的基本原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