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建设无性系良种茶园的关键是茶苗移栽技术,如何提高成活率是茶叶技术推广工作的重点。文章就影响无性系茶苗种植成活率因素、移栽关键技术以及幼苗期管理措施等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2.
贵州铜仁地区有机茶生产现状与发展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贵州是中国茶叶的四大原产地之一,是国内唯一低纬度、高海拔、寡日照兼具的茶区。铜仁地区是贵州茶叶的主要产地之一,茶叶生产历史悠久,茶园主要分布在高山丘陵地带,常年云雾缭绕,茶叶生产环境污染小,有高山云雾孕好茶得天  相似文献   

3.
茶叶清洁化生产的要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茶叶生产的清洁化已势在必行,本文主要讨论了茶叶清洁化生产在茶鲜叶生产、茶叶加工、茶叶包装、茶叶运输销售等方面的要求,并提供一些茶叶清洁化生产的可行性建议,作为茶叶清洁化生产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山东省茶生产的面积、产量、质量、效益及茶消费等现状,提出了山东省茶产业的发展建议,包括产区布局、生产环境条件确定、产品结构调整、茶叶加工和全面提高茶叶质量等。  相似文献   

5.
正无性系茶园具有见效快、经济效益高、便于机械化采摘和管理等特点。轻质营养基无性系茶苗相对于常规茶苗具有栽植方便、受损轻微、根系完整、成活率高的优点,其缺点是茶苗整体幼嫩,抗逆性差。现根据轻质营养基茶苗的特点,结合汉中市生产实际,特制定以下要点,以供生产中参考应用。1园地选择选择交通方便(距主干道有一定距离)、水源近、地势平缓、背风向阳、土壤微酸、土层深厚的地块作为建园之地。  相似文献   

6.
正1荣成市茶叶种植情况1.1种植历史荣成市茶树栽培始于上世纪60年代"南茶北引"时期,上世纪70年代中期,已发展到133.3 hm~2,是全省"南茶北引"成功的重点县市之一,被山东省农业厅确定为高产攻关试点县,生产的茶叶被评为省优质茶叶。上世纪  相似文献   

7.
立足于中国茶业历史发展的宏观角度,梳理了茶膏及普洱茶膏的发展脉络,揭示了茶膏及普洱茶膏产生的主、客观原因,明确了茶膏及普洱茶膏的产生与发展,是茶叶生产技术和茶业政策联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茶树无性系良种"二段法"快繁育苗技术研究》为湖北省恩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自2005年以来的攻关课题,旨在解决山区茶农茶苗移栽成活率低的瓶颈问题,加快武陵山区无性系良种化建设进程。该技术成功实现了工厂化育苗、半年育苗出圃、带土坨移栽等重要技术指标,可提高茶苗移栽成活率95%以上,茶苗移栽无缓苗期,因营养液水质及pH值对短穗水培愈合及生根起到比较关键的作用。本文就营养液选择适宜pH值的试验作简要介绍,以供广大育苗单位及爱好者参考,较常规育苗技术提前1年获高产,项目成果推广性很强。  相似文献   

9.
《食药用菌》2015,(1):30
福建是我国茶叶和食用菌生产的第一大省。食用菌栽培用材量大而紧缺,"菌林"矛盾突出。福建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于2013年起,在古田县鹤塘明艳茶叶专业合作社设点进行试验和中试示范,积极探索"茶-菌-肥"循环利用模式及茶菌业有机结合的可行技术途径,进展良好。利用茶枝替代木屑栽培食用菌,既可提高出菇率,又可提升菇的品质,益于保健。茶枝中的酚类物质还可降低食用菌杂菌感染率,其中香菇染菌率最大降幅达13.7%,平菇为6.67%。此外,茶枝替  相似文献   

10.
介绍信阳茶籽的现状,分析信阳进行茶叶籽油生产的可行性。信阳发展茶叶籽油加工的优势主要表现在:自然环境良好、茶园面积迅速扩大、良好的茶叶生产环境、政策的支持,加之茶叶籽油开发的技术趋于成熟、茶籽油质量标准的制定,茶籽油开发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1.
《花卉》2017,(24)
众所周知,我国是世界上茶叶主要盛产国之一,全国有许许多多个大小不一的茶园,分布范围极其广阔,但投入生产的茶园多数都存在着茶树老龄化严重、茶树品种单一、整体发展水平低、经济效益不高等问题,对我国茶业的整体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制约。最近几年,我国在寻求茶叶新突破方面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努力带动茶叶的种植技术更先进更科学,在应用方面也使得无性系良种茶树的种植技术和生产技术能够得到更广泛的推广。无性系的良种茶树具有生长周期短、枝叶繁茂、长势比较均匀、品质都是统一的优良,且产量较高、成园速度快、采摘和管理省心又省力,因此无性系良种茶树的种植和推广吸引了越来越多茶叶种植商的高度关注和重视。为了进一步对人们进行无性系良种茶树种植知识的普及,本文从作为无性系良种茶种植栽培的前提条件之一的茶园建设开始分析,以此对茶园的建设提出了建议,诸如科学整地施肥等;并对如何提高茶苗的成活率发表了见解。  相似文献   

12.
茶被人们视为健康饮料,然而,近几年来由于大气环境的污染和部分茶园滥用化学农药和化学肥料,导致茶叶中化学农药残留和重金属的超标也时有发生,影响我国茶叶出口的声誉、茶叶的经济效益和茶农的收益。因此,如何从茶叶生产的源头上控制污染的发生,提供卫生而安全的饮料,已成为全体茶叶工作者的共同任务。  相似文献   

13.
正人们用茶壶冲泡乌龙茶时,习惯上把第一泡茶水倒掉,称之为"洗茶"。有些茶人解释这样做是因为要洗去茶叶中不干净的夹杂物如茶灰、尘埃。他们认为不"洗茶"的人,是"不讲卫生"、"不懂茶艺"。但有否想过,这样"洗茶",连茶叶精华也在不知不觉中洗掉了其实,据学者考证,"洗茶"一词始用于北宋,原属于茶叶采制过程用语,后延伸至饮用过程  相似文献   

14.
漫谈韩国茶     
<正>和日本一样,韩国也是在唐朝时从中国引进了茶。据王氏高丽《三国史记》记载,善德女王(唐贞观六年即位)时期新罗就已经有了茶叶。新罗著名学者崔致远在唐时还写有《谢新茶状》描写唐的煎茶方法。崔致远回国后,也将唐的煎茶方法带回新罗。茶文化在高丽时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这一时期发展的高丽五行茶礼规模宏大﹑内涵丰富突破传统茶礼模式﹐成为朝鲜半岛最高层次的茶礼。1茶叶茶朝鲜王朝中后期"茶叶茶"(正宗的以茶叶  相似文献   

15.
尤良标 《现代园艺》2012,(11):29-30
乌龙茶亦称青茶,属半发酵茶,是中国六大茶中独具鲜明的茶叶品类。本文概述了各类茶对酶的处理,分析了茶叶酶的活性对乌龙茶做青技术影响及做青方法。  相似文献   

16.
我国少数民族饮茶趣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京 《西南园艺》2004,32(4):45-45,49
饮茶嚼叶:湖南有些地方的人喜欢饮用带有烟味的绿茶,并连同茶叶一起咀嚼。如果客来敬茶,只是就壶斟汤,就会被认为不合礼节。烤茶:西双版纳地区的傣族素以“烤茶”待客。调制时,先将陶罐置火上,烤烫,随即把晒干的青茶叶放入罐内,烤至茶叶成黄色焦香,即冲开水煎熬,待茶水沸腾时注入茶碗,供客人品茗。煨茶:云南南部边疆的傣族、佤族等习惯饮用煨茶。其调制方法与傣族的烤茶相似,只是所用茶叶是从茶树上采摘的一芽五叶新鲜茶。放在火上煨至焦黄,再放入茶罐内煮饮。腌茶:云南山区有一种“腌茶”,采下的新茶叶立即放入灰泥缸内,用重盖子压紧,边放…  相似文献   

17.
<正>油桐尺蠖又称大尺蠖、柴棍虫、量尺虫等,是一种暴食性害虫,在漳平市的南洋、双洋、永福等丘陵茶区发生最为严重,是漳平丘陵茶区的主要害虫之一。茶园油桐尺蠖年发生代数多,繁殖力强,幼虫食量大,喜取食幼嫩茶叶,夏秋茶受害均较重。发生严重时,老叶、嫩茎被幼虫取食殆尽,致使茶丛变为光杆,不仅严重影响当季茶叶产量,还导致树势衰退,且2~3年难以恢复,对茶叶生产威胁很大。现将茶园油桐尺蠖的发生与防治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前,茶浓缩汁的得率、风味及稳定性一直是制约茶饮料行业发展的关键技术难题,也是阻碍茶饮料向高品质纯茶饮料升级的难题.浓缩技术是茶浓缩汁、茶饮料生产中的一个关键技术,不同的浓缩技术对茶浓缩汁的品质影响不同.常用的茶叶浓缩技术有真空浓缩、冷冻浓缩、膜分离浓缩等.本文针对上述几种浓缩技术的原理、特点进行了综述,并展望了不同浓...  相似文献   

19.
《落叶果树》2021,53(4)
中国北方茶树长期以种子苗栽培为主,随着茶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无性系茶逐渐引进栽植和推广。总结了诸城当地无性系茶栽培关于茶品种选择、茶苗移植、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技术,为无性系茶在北方快速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茶树的合理修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林钟 《西南园艺》2003,31(2):48-48
深秋初冬季节 ,茶树进入休眠期 ,抓住时机对茶树进行合理的修剪 ,是夺取翌年茶叶丰收的关键措施。根据笔者实践 ,幼龄茶园、成年茶园、衰老茶园的修剪技术各有不同 ,现总结如下。1 幼龄茶园修剪主要进行定型修剪 ,一般要进行 2~ 3次。第一次修剪在当 80 %左右的茶苗高度达 3 0cm时进行 ,如果高度不够 ,可以推迟到来年春茶生长休止时 ;留桩高度 1 2~ 1 8cm为宜 ,如果过高了分枝细弱 ,难以形成坚强骨架 ,过低了分枝少 ,抑制茶苗的正常生长 ;云南大叶茶修剪高度不宜高于川茶。第二次修剪在第一次修剪后一年生长结束时进行 ,采取“打顶养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