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5 毫秒
1.
豇豆具有边开花、边结果、边采收的特性,豇豆荚螟常蛀入嫩荚或花蕾取食,造成蕾、荚脱落,较难防治,影响产量和商品性。为了促进豇豆的无公害生产,使消费者吃上安全优质的绿豇豆,我们进行了用防虫网纱防治豇豆荚螟试验。  相似文献   

2.
豇豆是我国各地广泛种植的蔬菜,随着种植面积的增加,局部产量过剩、供过于求的局面经常出现,因此豇豆的贮藏保鲜和精深加工技术的研究,对于缓解这种状况,增加豇豆的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介绍豇豆的保鲜储藏和豇豆脆片的加工工艺。  相似文献   

3.
豇豆叶绿体微卫星标记的开发及其在近缘种的通用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磊  李依  郭瑞 《长江蔬菜》2014,(6):9-15
从公共数据库中下载豇豆叶绿体基因组,对其进行全序列分析,揭示豇豆cpSSR的分布特点和基序特征,进一步研究豇豆cpSSR在豆类植物中的通用性。研究结果表明,豇豆叶绿体基因组上共有52个微卫星,主要分布于LSC区,且以A/T为单碱基重复基序的微卫星为主;从豇豆的52个叶绿体微卫星中筛选出8对多态性豇豆cpSSR引物,在豌豆、利马豆和菜豆中均成功扩增,表明这些豇豆cpSSR引物在其豆类近缘种中具有较好的通用性。  相似文献   

4.
山东邹城市种植日光温室豇豆历史悠久,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其主要运用控促相结合的技术措施,使豇豆提前上市,增产增效。主要介绍了加温日光温室豇豆高产栽培技术,以期为豇豆高产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北方豇豆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豇豆(Vigna unguiculata)属豆科豇豆属1a生蔬菜,又名豆角、长豆角、带豆等,原产于非洲,引入我国已有1 400年的历史,在我国种植面积最大,是夏秋淡季的主要蔬菜之一。豇豆富含蛋白质及少量胡萝卜素、维生素B和维生素C,是一种营养价值较高的蔬菜。豇豆还具有健脾和胃、补肾、降低人体胆固醇、防止便秘等保健功效。  相似文献   

6.
华赣霸王豇豆是江西华农种业有限公司科研人员采用特早30豇豆与宁豇3号豇豆进行杂交分离后,通过多代单株系选法选育而成的新品种。该品种具有早熟、丰产、抗性强、商品性好等特点。公司科研人员在2004年分春、秋两季进行对比试验,其综合性状表现突出,是目前各地豇豆种植专业农户首选的豇豆新品种。  相似文献   

7.
豇豆是典型的自花授粉作物,自然条件下天然杂交率极低。豇豆新品种的育种过程往往需要两个或多个亲本材料通过人工杂交和定向筛选,把不同亲本材料所具有的优良性状汇集到后代材料中,以培育出具有多种优良特征特性的豇豆新品种。但是豇豆人工杂交授粉技术较为复杂,长期以来,人工授粉杂交结实率偏低的问题,一直困扰着广大农业科技工作者,制约着豇豆新品种的育种进程。针对这一问  相似文献   

8.
高优四号是汕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采用高产四号豇豆与东里青条豇豆进行杂交,通过系谱法经多代定向选择育成的豇豆新品种.该品种具有早熟丰产、抗逆性强、商品性优、适应性广等特点,适宜长江以南各省市春、夏、秋季栽培种植.2004年3月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9.
矮生豇豆新品种“长秆矮豇”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强  缪其松  王夏  孙菲菲 《蔬菜》2019,(1):79-82
为了解决在生产中矮生豇豆豆荚易拖地而影响其品质和产量的问题,以架豇豆自交系cg-1-3为母本,以美国无支架豇豆为父本,进行杂交、分离后,经系统选育,培育出矮生豇豆新品种——长秆矮豇。其矮生,中晚熟,荚长30~40 cm、粗0.7~0.8 cm,单荚质量为12~16 g,长圆条形,每荚籽粒数为9~12粒;豆荚肉质脆嫩,纤维少,味甜,品质优;花梗长而硬,长度大多数在35~45cm,高于豇豆长度和植株叶片高度,对豇豆荚起强烈的支撑作用,并保证豇豆在整个生长期间基本不拖地,便于采收。667m2产量1 300 kg左右,田间对锈病、叶斑病的抗性强于对照美国无支架豇豆,具有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等特性。  相似文献   

10.
海南豇豆主要病虫害的发生及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南是我国得天独厚的"天然温室",相比其他区域,具有发展冬季瓜菜产业无可比拟的资源优势。豇豆是海南省主要冬种瓜菜之一,海南优越的环境条件有利于各季节豇豆生长(尤其是海南南部),但同时也使得豇豆各种病虫害发生猖獗,导致豇豆生产过度依赖农药,农产品质量受到威胁。介绍了海南豇豆常见病虫害发生症状,并提出对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1.
防虫网覆盖栽培对豇豆采后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翔  许彦  邢增通 《长江蔬菜》2011,(14):52-54
海南省豇豆生产多用防虫网覆盖栽培,试验通过模拟目前海南省生产中豇豆储运方法,分别对防虫网覆盖栽培豇豆和露地栽培豇豆品质指标进行7d动态测定,旨在探明防虫网覆盖对豇豆采后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2种栽培方式下的豇豆在7d内均未出现失重;感官指标、腐烂率、锈斑指数、粗纤维含量,防虫网覆盖栽培豇豆明显优于露地栽培豇豆;叶绿...  相似文献   

12.
豇豆是热带地区冬季瓜菜南菜北运的主要种类之一,防治豇豆蓟马通常以化学防治为主,如使用吡虫啉、啶虫脒、氯氟氰菊酯等化学农药。由于豇豆表皮具有疏松的组织结构,所吸附的药剂容易渗透到豆荚的细胞组织中,如果未过农药安全间隔期就采收,易导致农药残留和有毒有害物质超标。另外,由于长期大量使用和不规范交替使用化学农药,不仅杀伤天敌,而且使害虫产生了抗药性,增大了豇豆质量安全生产的难度。  相似文献   

13.
天禧玉带豇豆是南京星光种业有限公司选育的优良豇豆新品种,具有早熟、高产、优质、商品好、适应性广等特点,可在我国南北地区广泛种植.2003年3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4.
镇豇早丰是镇江市蔬菜所以之豇为母本,以一点红豇豆为父本,经3年6代,采用系谱选择法选育成的豇豆新品种,既具有之豇早熟、丰产的特性,又具有一点红品质佳、耐老化的特性,并且具有抗病性强、耐荫等优点,适宜早熟栽培.早中期产量较当地主栽品种增产50%~60%,总产量增产37%.目前镇豇早丰豇豆在我处已销往全国各地,销售势头较好,深受市场欢迎.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绿豇豆具有用种量大、适应性广、易退化等特点,我地因受6—7月梅雨季节和8—10月台风天气的制约,以及土地少、劳力成本高等因素,所繁育的种子外观色泽差、籽粒不饱满、价格又高,在市场上缺乏竞争优势。而西北地区具有自然条件优越,光照充足,温差大,气候干燥以及土地多,劳力成本低等特点,有利于优质绿豇豆种子的快速繁育,推动种子产业化。因此,我们根据绿豇豆的生长特点和产销实际,率先提出并成功实施了“本地选育、海南加代、西北扩繁”三位一体的绿豇豆良种育繁推一体化技术体系,经过深入调研、比较筛选,我们已在内蒙古建立了绿豇豆良种西北扩繁基地,经过几年的实施,形成了一套绿豇豆西北扩繁高效栽培技术,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为探究不同矮生豇豆常见品种之间的差异,为选种、育种、豇豆品种更新换代提供数据参考,选取10个常见矮生豇豆品种,通过对品种性状数据收集,运用显著性差异分析、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公因子得分法等方法,对不同矮生豇豆品种进行综合评价与筛选。结果表明,在湖南省秋季栽培中,矮生豇豆品种生长期较短,从播种到采收总时长51 d左右。通过主成分分析可将15个农艺性状指标降维至5个综合因子,累积方差贡献率为88.475%;依据聚类分析可分为5大类,分别是林丰长地白、玉抗无架豆、摘不败、美国无架豆、其他品种。根据综合评价得分情况,筛选出林丰长地白、玉抗无架豆、美国无架豆3个表现良好的品种,适合在湖南秋季栽培。研究结果对湖南省矮生豇豆选种育种、品种迭代以及国内矮生豇豆产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及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镇豇早丰是以之豇28为母本,以一点红豇豆为父本,采用系谱选择法,经4年8代选育成的豇豆新品种,该品种既具有之豇早熟、丰产的特性,又具有一点红品质佳、耐老化的特性,并且具有商品荚较长、抗病性强、耐荫等优点,适宜早熟及秋季栽培.  相似文献   

18.
豇豆分子遗传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重点总结归纳了豆科重要植物豇豆的分子水平的研究进展,如豇豆种质资源基因库、种质资源的DNA分子标记评价、遗传图谱的构建、功能基因的发掘与鉴定、豇豆转基因发展概况以及豇豆的分子系统进化等研究进展,对前景进行了展望,以期为豇豆种质资源的保护、发掘和利用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19.
连豇3号是赣榆区农业科学研究所将扬豇3号与赣榆青豇豆进行杂交,通过系谱法育成的豇豆新品种。该品种具有结荚性强,鲜荚产量高,品质优,耐采性好,耐贮运,抗豇豆病毒病、叶霉病和锈病等特点。本文从地块选择、适期播种、田间管理、病虫草害防治等方面介绍了连豇3号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20.
不同目数防虫网覆盖对豇豆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了研究不同目数防虫网对豇豆生长的影响,采用50、40、30、20目白色防虫网进行豇豆覆盖栽培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覆盖防虫网后,豇豆生育期提前,豇豆的植株高度、叶面积、产量均有提高,对主要害虫蓟马、斑潜蝇防护作用效果显著,50目白色防虫网是较适合海南省三亚市豇豆栽培的覆盖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