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邵阳县油茶种植气候适宜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邵阳县油茶种植历史悠久,近年油茶产业发展较为迅速.为探讨邵阳县油茶种植气候适宜区,为油茶产业布局提供科学依据.在研究油茶生长发育与气候条件、立地条件关系的基础上,筛选出了油茶种植气候区划指标和地形区划指标;利用邵阳县及其周边10个气象站点1985~2019年的气候资料以及邵阳县90 m×90 m DEM地理信息数据,采用GIS技术以及层次分析法,开展了邵阳县油茶种植气候适宜性区划和评价.结果表明:邵阳县油茶种植气候适宜区和最适宜区面积合计占全县面积的92.15%;次适宜区和不适宜区面积较小,分别仅占县域面积的7.79%和0.06%.  相似文献   

2.
在以往火龙果生长气候影响研究基础上,分析建立了元江县火龙果种植气候适宜性区划指标;对元江县气候区划因子进行了基于空间模型的精细推算,借助GIS平台,依据区划指标得出火龙果种植气候适宜性综合区划,并分析了元江县火龙果种植存在的气象灾害风险。结果表明,元江县火龙果种植气候适宜性区划可分为最适宜区、适宜区、次适宜区和不适宜区4个区域,最适宜区为元江县河谷、山谷周边海拔在500~800 m的平坝或坡地,可大面积种植高品质火龙果;适宜区为元江县流域沿岸低海拔地区和海拔在800~900 m的坡地;不适宜区为海拔在1 000 m以上的山区,低温冻害时有发生;其余地方为次适宜区,可小面积种植。影响元江县火龙果种植的气象灾害有高温热害、渍害、低温冻害和大风。  相似文献   

3.
根据枇杷生长发育与气象条件的关系,确定了影响枇杷种植的气候生态区划指标,并建立了各区划指标与经度、纬度和海拔的多元回归模型。应用混合插值法完成了区划指标的细网格化,采用加权指数求和法,建立区划评估模型,借助GIS技术制作枇杷种植精细化的气候生态区划图。结果表明:适宜种植区占评价区域的16.26%,主要集中在杭州东部的平原地区;一般适宜区占评价区域的16.27%,主要在杭州东北部的杭嘉湖平原和沿富春江周边的低丘陵地区;但是杭州将近70%的面积都不适宜枇杷种植,主要在杭州西部海拔较高的山区。  相似文献   

4.
根据枇杷生长发育与气象条件的关系,确定了影响枇杷种植的气候生态区划指标,并建立了各区划指标与经度、纬度和海拔的多元回归模型。应用混合插值法完成了区划指标的细网格化,采用加权指数求和法,建立区划评估模型,借助GIS技术制作枇杷种植精细化的气候生态区划图。结果表明:适宜种植区占评价区域的16.26%,主要集中在杭州东部的平原地区;一般适宜区占评价区域的16.27%,主要在杭州东北部的杭嘉湖平原和沿富春江周边的低丘陵地区;但是杭州将近70%的面积都不适宜枇杷种植,主要在杭州西部海拔较高的山区。  相似文献   

5.
基于GIS的蕉岭县桂花种植气候区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蕉岭县桂花种植生产调研的基础上,根据桂花生长所需的气候条件,选取7月平均气温、1月极端最低气温和4~7月降水量作为蕉岭桂花种植的气候区划条件,按照气候分区,分别建立区划指标的空间分析模型,并利用GIS的空间分析功能,制作蕉岭桂花种植专题气候区划。区划结果显示最适宜区占全县面积的42.3%,适宜区占全县面积的47.5%,不适宜区占全县面积的10.2%。  相似文献   

6.
张斌    尹剑    邱远宏    徐泽田   《西北林学院学报》2022,37(2):140-148
为实现气候变化下杜仲的科学种植布局,基于CMIP6发布的2021-2040年的4种气候情景,利用最大熵模型研究了未来气候变化情景下贵州省杜仲种植的气候适宜性区划。结果表明,高气候适宜区主要分布在黔中、黔西南地区,低适宜和不适宜区主要分布于西北高海拔区和北部、东南部高温地区。4种未来气候情景下的杜仲生长气候适宜度体现出不同的空间分布。低排放情景下与现状接近,高排放表现为适宜度的降低和不适宜区的扩大。不适宜区的扩大主要分布于贵州省西北、北部和东南地区。综合4种气候情景绘制了杜仲气候适宜性区划图,高气候适宜区面积占全省面积的10.62%;高气候适宜区和中气候适宜区面积占全省面积的42.85%,开发潜力较大。研究同时统计了各县区杜仲适宜性种植潜力,分析了贵州杜仲适宜生长的气候条件。温度类变量对杜仲适宜度影响较大,贵州杜仲生长最适宜气候条件为年均温度在15~17.5 ℃、最暖季平均温度在23~26 ℃、最湿季节平均温在22.4~24.7 ℃,最热月极高温度在27.5~32 ℃、年均降水量在1 000 mm以上。海拔亦是影响杜仲适宜性区划的重要因素,贵州杜仲更适合海拔在700~1 400 m的区域生长。研究结果可作为未来杜仲种植布局的参考,以实现优质杜仲资源的高品质和高产。  相似文献   

7.
选取六枝的陇脚、水城的猴场和盘州的红果、柏果、断江、乐民、大山、新民、羊场、普古共10个红花油茶种植示范区作为研究对象,2014—2015年对红花油茶主要物候期进行观测、分析。结果表明,红花油茶最佳栽种期在冬末春初,开花授粉最佳时期为10月上旬至11月上旬;利用六盘水3个气象观测站1979—2015年气候资料和红花油茶生长发育期资料,并结合10个红花油茶种植示范区自动站温度、降水资料,采用经验正交函数分析、模糊聚类分析及双边量相关分析方法,总结得出年平均气温和10月平均气温、年降水量、年日照时数为红花油茶种植气候适宜性指标;根据该指标结合3个气象观测站及99个乡镇的经度、纬度、海拔高度、坡向、坡度等地理信息因子,采用GIS技术,得到六盘水红花油茶种植气候适宜性精细区划图,并区划出红花油茶种植气候最适宜区为六盘水东部、中部和南部,适宜区为六盘水南部、北部和中部,次适宜区为六盘水中北部、偏西南部分地区,不适宜区为盘州坪地乡。  相似文献   

8.
山核桃Carya cathayensis是浙江特有的经济林种之一,浙江的土壤、气候等环境条件比较适宜山核桃的生长,但由于区域布局的不合理制约了浙江山核桃的发展。根据山核桃产量与气象条件的关系和山核桃的生物学特性,提出了山核桃栽培的气候区划指标为年平均气温、年降水量、年日照时数和花期晴天数。综合考虑4个气候因子以及坡度、坡向、海拔高度、土壤类型和土壤质地等环境要素,应用层次分析法确定9个影响因子权重,基于应用统计学方法和地理信息系统,建立山核桃栽培区划的综合评估模型。结合浙江省土壤地理条件和土地利用现状,屏蔽不适宜山核桃种植的地块,将浙江省山核桃栽培综合区划划分为最适宜区、适宜区和不适宜区等3个等级。结果表明:浙江省山核桃最适宜栽培面积约占评价区域的26.31%,适宜区栽培面积约占33.39%,不适宜区栽培面积约占40.30%。图1表3参17  相似文献   

9.
基于GIS与RS的贵州省芒果种植气候区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贵州省各县主要气象台站1995—2014年的气候统计资料为基础,综合考虑气候、海拔、坡度等因子,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和遥感(RS)软件,确定芒果的种植区域,将不适宜芒果种植的地块屏蔽,完成贵州省芒果种植气候区划专题图制作。结果发现,贵州省芒果可种植区域划分为优势种植区(最适宜区、适宜区)和一般种植区(次适宜区)。可种植区域主要分布在贵州省南盘江、北盘江、红水河、赤水河流域低热河谷地带。优势种植区面积为46 037.4 hm~2,占芒果可种植区域面积的98.86%,主要分布在南盘江、北盘江、红水河低热河谷地带海拔203~850 m的区域;一般种植区面积为531.07 hm~2,占芒果可种植区域面积的1.14%,分布在赤水河流域海拔210~400 m处。本区划可为贵州省芒果产业发展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基于GIS的广西八角种植气候区划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GIS技术开展八角种植适宜性气候区划的步骤和方法.根据八角生产对气候、地形等环境条件的要求,确定八角种植的适宜性区划指标;利用广西90个气象台站的气候资料和1∶25万地形数据,通过建立区划指标数学模型的方法,将区划指标因子推算到1 km×1 km细网格单元上,实现了气候资源分布的细化;采用GIS技术划分出八角种植的最适宜、适宜、次适宜和不适宜区,给出了细网格区划专题图,为八角的合理布局和发展提供了气候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