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采用决策树算法对湖南省41个油茶样地2009~2017年的油茶种子含油率与气象因子进行诊断分析并挑选出关键指标,结果表明:基于所有时间段气象数据的CART算法拟合效果较好,平均相对误差为18.2%,油脂转化和积累高峰期20℃以上活动积温为最重要的决策因子;对不同时间段气象因子分别建模,平均相对误差在22.9%~25.4%,果实第一次膨大期、果实膨大高峰期、油脂转化和积累高峰期、果实成熟期、采后处理期的最关键气象因子分别为15℃以上活动积温、极端最高气温、20℃以上活动积温、最长连续无降水日数、降水日数。  相似文献   

2.
采用分类与回归树(CART)和卡方自动交叉检验(CHAID)两种决策树算法,基于不同物候期气象指标对2010—2016年湖南省24个油茶(Camellia oleifera Abel.)测产点的油茶产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两种决策树算法对于历史产量数据模拟的平均相对误差分别达8.80%、14.30%,趋势准确率分别为97.40%、92.20%;开花期的0℃以上积温和平均最高气温对油茶产量影响最大,在果实第一次膨大期、油脂转化和积累高峰期,气温日较差、平均最低气温和高温日数最重要。对提升油茶产业效益极具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利用2009—2017年湖南省不同县市多块油茶(Camellia oleifera Abel.)样地的鲜果含油率资料和同时段邻近气象站资料构建的油茶生长或处理期各阶段气象指标,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分析不同阶段气象指标对油茶鲜果含油率的影响,并基于此建立含油率预测模型。结果表明,果实成熟期、油脂转化和积累高峰期、采摘当年和果实膨大高峰期气象因子对含油率的影响较其他阶段更为显著,温度类指标特别是极端最高气温为影响含油率的主导因子,利用气象因子构建的油茶含油率预测模型具有一定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4.
5.
随着康养产业的发展,茶油作为符合健康标准的食用油越来越受人们的关注。为了解温州地区引种的赣林系列油茶品种赣无1、赣无2的成熟期含油率及脂肪酸成分变化,研究测定6个不同时间点油茶的鲜果重、出干籽率以及茶籽成分和脂肪酸组成等指标。结果显示,赣无1、赣无2油茶鲜果重随着时间的延迟呈降低趋势,而出干籽率则呈上升趋势。蛋白质和可溶性糖含量逐步降低,而淀粉含量则逐步升高,脂肪酸含量则先逐步上升,随后基本稳定。2个品种的脂肪含量最高分别为4.49和4.51 g·kg-1,均达到了良种标准。茶油脂肪酸中硬脂酸、油酸含量随着时间的延迟逐步升高,亚油酸、α-亚麻酸含量则随着时间的延迟逐步降低。  相似文献   

6.
油茶果实经济性状及含油率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索油茶不同品种种子、种仁含油率及其与果实经济性状间的相关性,对贵州黎平东风林场油茶物种园的12种油茶品种种子、种仁含油率及果实经济性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油茶的种仁含油率为34.34%~52.32%,平均为44.30%,变异系数为14.14%;种子含油率为14.22%~36.67%,平均值为26.57%,变异系数为32.77%,种间差异较大。2)果实经济性状中,果实质量和种籽质量品种间差异较大,而果形指数品种间差异较小;广西柏白大果果实经济性状变异系数最小,差异性小属稳产品种,德化红花油茶变异系数最大,差异性大。3)与油茶种仁含油率呈显著正相关的有种子含油率和鲜籽出干籽率;呈显著负相关的为鲜籽含水量;与油茶种子含油率呈显著正相关的有种仁含油率和鲜籽出鲜种仁率,其呈负相关的最高指标是鲜籽含水量;与油茶鲜籽率呈显著正相关的有鲜果出干籽率、果形指数,呈显著负相关的有单果质量、单果心室数和单果籽数。  相似文献   

7.
以普通油茶、腾冲红花油茶和浙江红花油茶为试验材料,比较分析了种仁含油率、脂肪酸组成,结果表明:浙江红花油茶的种仁平均含油率60.58%,显著高于普通油茶的44.86%和腾冲红花油茶的43.08%,且浙江红花油茶含油率变异系数最小;3种油茶总不饱和脂肪酸由大到小为浙江红花油茶89.4%,普通油茶88.36%,腾冲红花油茶82.07%;脂肪酸组成中,油酸占比最高,其次为棕榈酸和亚油酸;油酸平均相对质量分数以浙江红花油茶84.30%显著最高且变异小,腾冲红花油茶74.03%,显著最低且变异大;亚油酸平均相对质量分数中普通油茶和腾冲红花油茶显著高于浙江红花油茶,但前两种油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种油茶的亚麻酸平均质量分数均很低,但腾冲红花油茶具有较大变异幅度,最高相对质量分数达10.83%.3种茶油都是接近或优于橄榄油的高品质食用油;充分利用南方山地资源合理发展3种油茶,可望有效提高我国食用油的自给率,改善我国食用油品质结构.  相似文献   

8.
9.
油茶育苗嫁接成活率与气象因子灰色关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丽华  杨明  姚国军  杨文雄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8):17352-17353
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对玉屏县2008~2010年油茶育苗嫁接栽植成活率与气象因子的关联程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关联度较大的前3个因子是5月中下旬、6月、7月平均气温,其中以5月中下旬平均气温与苗木嫁接的成活率关系最为密切,关联度达到0.92;关联度中等的因子有7月蒸发量、6月≥35℃高温日数;关联度相对较小的为降水因子。  相似文献   

10.
简要介绍了决策树算法的基本原理,并对这一算法的实际应用进行举例,然后针对洗钱活动的特征,寻找出在反洗钱领域中应用决策树算法的各个属性,最后通过给出一个具体的训练集学习,详细计算了面向账户的反洗钱决策树的生成过程并对其结构进行了优化。  相似文献   

11.
本试验主要是在罗源的中房、霍口、飞竹等油茶产区选取高产的油茶优株,并采集了各棵优株的油茶籽样品,测出各个参试样品的含油率、鲜出籽率、干出籽率、种仁率、含水率等五个油茶指标进行了方差分析,结合罗源各地的自然地理条件比较其油茶优株含油率的高低,并分析各地油茶优株鲜出籽率、干出籽率、种仁率、含水率四个因素与含油率的相关性。通过数据的综合分析得出结论:1.地处霍口的油茶优株含油率指标总体水平优于罗源其他2个地方的油茶优株。2.各地的油茶优株含油率与鲜出籽率呈微正相关,与干出籽率呈实正相关且呈非常显著相关,与种仁率呈微正相关且呈显著关系,与种仁含水率呈微负相关,在鲜出籽率、干出籽率、种仁率、含水率4个指标中,油茶含油率与其干出籽率的相关性最强。3.油茶优株的鲜出籽率、干出籽率、种仁率彼此呈显著正相关,并都与种仁含水率呈微负相关。  相似文献   

12.
刘云  阚欢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3):14357-14359
[目的]探讨油茶籽油对核桃油抗氧化作用的影响。[方法]采用Schaal烘箱法研究了3种油茶籽油对核桃油的抗氧化作用,确定了油茶籽油对核桃油的抗氧化能力及适宜的添加量。[结果]油茶籽油对核桃油的抗氧化作用以腾冲红花油茶籽油最佳,其表现出较强的抗氧化活性,且加入量以25%~30%为宜;其次是白花油茶籽油和普洱油茶籽油。[结论]为开发调和的功能性核桃油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油茶籽油的提取及其对自由基清除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超临界CO2萃取油茶籽油的工艺条件进行了试验,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对其萃取工艺条件进行优化研究.结果表明,较适合的超临界萃取工艺条件为:控制萃取压强25 MPa,萃取温度40℃,萃取时间120 min,在此条件下,萃取率可高达93.18.萃取出的油茶籽油色泽金黄,含杂质少.对萃取出的油茶籽油进行体外抗氧化试验,结果表明,油茶籽油含有能显著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的活性物质,为开发功能油脂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琴叶风吹楠种子性状及含油率。[方法]对采集于西双版纳且经过风干处理的琴叶风吹楠种子测量其纵径、横径、千粒重、出仁率等性状,并采用索氏提取法提取油脂,测定种仁含油率。[结果]各单株间的纵径、横径、千粒重、出仁率、含油率间存在很大的差异,34株琴叶风吹楠种子横径为1.33~2.35 cm,平均为1.69 cm;纵径为2.48~3.60 cm,平均为2.99 cm;纵横径比值在1.48~2.31,平均为1.78;千粒重为2 354.16~5 505.87 g,平均为3 329.59 g;种仁率为78.23%~86.75%,平均为84.36%;含油率为52.48%~71.09%,平均62.99%。[结论]琴叶风吹楠属于高含油量种子,各单株间的含油率达到极显著差异,有望从中选出种仁含油率高的单株,为该树种的保护与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为提高山茶属油茶籽和茶籽的利用率,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法、索氏提取法及压榨法提取油茶籽油和茶籽油,结合感官特性、理化指标、脂肪酸组分及抗氧化作用综合评价茶油的品质。结果表明:索氏提取法所得茶油提取率最高,油茶籽油和茶籽油的提取率分别为28.1%和20.5%;而压榨法所得油茶籽油和茶籽油均为浅褐黄色、透明并具有清香气味,油茶籽油的酸价、碘值和过氧化值分别为1.13mg/g KOH、88.87mg/gI2和0.51mmol/L;而茶籽油的酸价、碘值和过氧化值分别为1.16mg/g KOH、96.18mg/g I2和0.62mmol/L,油茶籽油品质相对较好。不同方法提取所得茶油中脂肪酸成分一致,主要为油酸和亚油酸。不同提取方法所得茶油对DPPH·和ABTS+·具有一定的清除能力,其中超临界萃取法所得的油茶籽油和茶籽油对DPPH·及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的EC50值分别为10.56μg/mL、14.17μg/mL和15.89μg/mL、18.23μg/mL,但均弱于VC。  相似文献   

16.
油茶油脂的超临界CO_2萃取及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油茶油脂的超临界CO_2萃取工艺及其理化特性进行研究,据试验结果表明:油茶油脂的超临界CO_2最优提取条件为油茶籽仁过40目筛,萃取温度45℃,萃取压力35 MPa, CO_2萃取流速为35 L/h.超临界萃取油茶油脂酸值为0.73 mg/g(KOH),过氧化值为3.51 mmol/kg,碘价为88,色值为Y35, R1,达到国标GB 11765-2003规定的压榨一级油标准,其主要营养成份维生素E(201.5 mg/kg)、β-胡萝卜素(51.0 mg/kg)、角鲨烯(211.8 mg/kg)含量均要高于螺旋榨毛油中维生素E(182.9 mg/kg)、β-胡萝卜素(36.5 mg/kg)、角鲨烯(153.6 mg/kg)和石油醚浸提毛油中维生素E(191.4 mg/kg)、β-胡萝卜素(39.8 mg/kg)、角鲨烯(24.3 mg/kg)的含量.
Abstract:
Effects of extracting pressure, temperature, CO_2 flow rate and seed fineness on the extraction ef- ficiencies of the seed oil of Camellia oleif era Abel by supercritical CO_2 extraction and some physio-chemi-cal properties of the product were investigated. The optimized conditions for SFE were as follows: crashed oil-tea seed was sieved under 40 meshes and extracted at 45℃, under a pressure of 5 Mpa and with a CO_2 flow rate of 35 L/h. The crude SFE oil-tea camellia oil had an acidity value of 0.73 mg/g (KOH), a perox-ide value of 3.51 mmol/kg, an iodine value of 88 and a color value of Y=35 and R=1, being up to the re-quirements of top grade pressing oil-tea camellia seed oil in GB/T 11765-2003. The crude SFE oil contained more vitamin E(201.5 mg/kg),β-carotene(51.0 mg/kg) and squalene(211.8 mg/kg)than crude spiral ressing oil and organic extracted oil, whose vitamin E,β-carotene and squalene contents were 182.9 mg/kg, 36.5 mg/kg and 153.6 mg/kg and 191.4 mg/kg, 39.8 mg/kg and 24.3 mg/kg, respectively.  相似文献   

17.
郭凌曜  蒋元华  张成成 《安徽农业科学》2021,49(16):203-209,238
基于湖南省96个地面气象观测站1961—2019年气温、降水资料,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开展湖南省油茶气象灾害变化规律分析,结果表明,1961—2019年湖南省油茶花期低温阴雨、幼果期低温、果实膨大高峰期干旱、油脂转化积累高峰期高温等灾害发生次数增减趋势不显著,但有年代际变化,近10年发生次数较多;果实成熟期阴雨灾害发生次数呈显著减少趋势,但近10年发生次数亦偏多.湖南省油茶花期低温阴雨灾害发生频率总体呈北高南低分布,发生频率有增大趋势,高值区域向湘中偏北一带聚集;幼果期低温灾害高发区主要位于东部山区,西部地区发生频率在减小;油茶果实膨大高峰期干旱灾害发生频率呈东高西低分布,高值区域主要位于洞庭湖区至衡邵盆地一带,洞庭湖区发生频率在减小,湘中偏南地区在发展;油茶油脂转化积累高峰期高温灾害发生频率呈南高北低分布,高发中心主要位于衡阳地区,其变化趋势为西部地区发生频率增大、南部高中心范围增大;油茶果实成熟期阴雨灾害总体呈西高东低分布,发生频率在降低.  相似文献   

18.
根据油茶生长规律,利用凌云站1990~2009年的地面观测资料和相应年份的油茶产量,采用统计分析方法,重点从1月份的平均气温、7~9月份雨量、10月份日照及年温差等方面的气象条件来分析,得出油茶产量与该气象条件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气候因素对油用向日葵籽实含油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4个不同类型油葵品种为试材,对4个地区、9个气候因素与油葵含油率进行了相关和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对含油率影响最大的是日照时数,呈极显著正相关;其次是积温和气温日较差,均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对湿度,日平均气温、日均最低温度均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