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借鉴物理学中关于容量耦合的理论,以2009~2013年川西地区经济与农业发展相关数据为样本,构建了川西地区农业现代化与城镇化耦合协调度模型,并通过Arc GIS软件对计算结果进行了可视化输出。模型计算结果表明:雅安市与凉山州的农业现代化与城镇化耦合协调发展程度要明显优于甘孜州与阿坝州,其中,截至2013年雅安市与凉山州农业现代化与城镇化建设已达到优质协调发展程度,而甘孜州与阿坝州农业现代化与城镇化建设协调发展仍处于较低的水平。  相似文献   

2.
借鉴物理学中关于容量耦合的理论,以2009—2013年川西地区经济与农业发展相关数据为样本,构建了川西地区经济发展与农业现代化耦合协调度模型。模型计算结果表明,雅安市与凉山州的经济发展与农业现代化耦合协调程度要明显优于甘孜州与阿坝州,其中,到2013年雅安市与凉山州经济发展与农业现代化建设已达到优质协调发展程度,而甘孜州与阿坝州经济发展与农业现代化建设协调性仍处于较低的水平。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伴随着农业现代化、信息化、城镇化的不断深入推进,农业正处于由传统向现代转型的关键时期,然而,农业现代化和城镇化失调发展现象日益凸显,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走农业现代化与城镇化协同发展的道路。文章通过借鉴物理学中关于容量耦合的理论,以2011~2015年川东北地区经济与农业发展相关数据为样本,构建了川东北地区农业现代化与城镇化耦合协调度模型。模型计算结果表明:达州市与南充市的农业现代化与城镇化耦合协调发展程度要明显优于巴中市与广元市。其中,2014年达州市与南充市农业现代化与城镇化建设已达到优质协调发展程度,而巴中市与广元市农业现代化与城镇化建设协调发展仍处于较低的水平。  相似文献   

4.
通过构建现代农业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以2010~2014年农业发展相关数据为样本,运用熵权法和综合线性加权法对川西少数民族聚居区(凉山州、甘孜州、阿坝州)的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进行评价分析,结果表明:5年来三州的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总体呈不断上升的趋势,其中凉山州在农业物质装备水平、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农业产出效益水平3个方面均好于其他2个州,3个州在农业业可持续发展水平方面基本持平。此外,依据综合评价结果,对川西三州地区的农业现代化发展提出关键性建议,以促进三州农业现代化水平的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5.
通过构建现代农业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以20102014年农业发展相关数据为样本,运用熵权法和综合线性加权法对川西少数民族聚居区(凉山州、甘孜州、阿坝州)的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进行评价分析,结果表明:5年来三州的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总体呈不断上升的趋势,其中凉山州在农业物质装备水平、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农业产出效益水平3个方面均好于其他2个州,3个州在农业业可持续发展水平方面基本持平。此外,依据综合评价结果,对川西三州地区的农业现代化发展提出关键性建议,以促进三州农业现代化水平的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6.
正共有来自全省21个市州的主要领导干部,走上舞台,当起了本地特色农产品的代言人、推销员。根据活动安排,市州按区域分组推销,分别为川西北生态示范区及攀西经济区、成都平原经济区、川东北经济区、川南经济区4个组。每个市州依次上台,再由现场观众投票,一场"C位"农产品大角逐在21个市州展开。来自川西北生态示范区及攀西经济区凉山、甘孜、阿坝、攀枝花率先登场。市州领导铆足了劲,凉山州副州长向贵瑜一上台就发石榴,甘孜、阿坝用藏  相似文献   

7.
四川西部山区,包括甘孜州、阿坝州、凉山州、攀枝花市、乐山市和雅安市,人口为1158.77万(1999年),面积为33.8万平方公里,是我国典型的生态环境脆弱地区和少数民族聚居区.1998年和1999年国家在该地区实施了"天然林保护"和"退耕还林"工程后,各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为了尽快摆脱两大工程对地方经济和当地农牧民带来的负面影响,各地应立足自己的资源优势,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加强市场和流通体系建设,促使本地的经济和社会走上健康稳定的发展道路.本文拟就此问题作一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8.
以分析农业现代化与新型城镇化的相互关系为基础,依据相关统计数据,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甘肃省农业现代化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的关系程度.结果表明:甘肃省农业现代化与新型城镇化两者间的综合发展水平逐年提高,耦合度从低水平耦合阶段逐渐过度到颉颃阶段,耦合协调度从严重衰退失调发展演变为初级协调发展.甘肃省农业现代化低水平一直是制约两者耦合协调度向更高层次发展的主要因素.政府应继续加大对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投资力度;注重社会保障服务质量的均等化,真正做到以人为本的城镇化;注重二者的协调发展作用,不能偏重于一方的发展或是交替的阶段性发展.  相似文献   

9.
新疆农业现代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关系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丰富和完善新疆农业现代化与城镇化的政策体系,加大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同步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新疆农牧业现代化规划和城镇化规划纲要,构建新疆农业现代化与城镇化的耦合协调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改进的熵值法和耦合协调模型,分析新疆农业现代化与城镇化的协调发展关系。结果表明,1995-2013年新疆农业现代化与城镇化的综合评价值整体上均呈上升趋势;耦合度波动幅度不显著,基本徘徊在0.49左右;而耦合协调度由1995年的0.283 2上升至2013年的0.725 4,上升趋势明显。但从耦合协调类型来看,2013年刚步入中度协调阶段,离高度协调和极度协调阶段差距依然较大;且仅有2010年属于城镇化发展滞后型,其余年份均为农业现代化滞后型。研究表明新疆农业现代化水平与城镇化发展水平匹配化程度依然偏低。为进一步促进新疆农业现代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提出使农业现代化发展有效内洽于新型城镇化进程、给企业创造良好环境、继续完善城乡流通体系等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0.
构建旅游-经济-环境耦合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TOPSIS模型对2011~2016年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和凉山自治州地区旅游-经济-环境子系统发展水平进行评价,基于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三州三大系统耦合协调程度。研究结果表明,除凉山州环境系统评价值略有下降外,三州地区旅游-经济-环境子系统评价值总体呈增长趋势;三大系统耦合协调度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