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科教兴国"战略的进一步深化,中国高等教育进入了飞速发展时期,各高校大量扩大招生规模。因而,更多高校面对随之而来的人员压力,选择建设新校区进行教学。高校的教学资源、学生学习及行政办公都向新校区快速转移。而面对新校区的投入使用,原有校区的问题日益突显出来:环境较差、交通不畅、建筑老旧、绿化覆盖率低。随着时代的进步,学校老校区的继续发展,再次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一个学校给人更多感觉的还是它的历史,它是一代人的记忆,是传递文化教书育人的根源地。针对聊城大学老校区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与对策,以期为今后地方型院校的公共内部设施的更新与改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绿色是生命的象征。绿色是希望的象征。高校是培养人才的地方,因此,校园绿化有着特殊含义,近年来,随着高等学府的不断扩招,高校老校区绿化养护工作面临的问题越来越突出。本文从阐述高校绿化养护管理的重要性出发,分析了高校老校区绿化养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与建议,相信可以为相应的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3.
中山大学是一所有着百年历史的校园,坐落着许多民国时期的历史建筑,富有特色的景观配置,使得中山大学南校区成为大学校园建筑园林景观设计的典范。本文从形式美法则的方面,来阐述中山大学南校区景观配置中的形式美法则应用。  相似文献   

4.
俞卓 《中国园艺文摘》2010,26(10):102-105
以西南科技大学老区的校园景观更新为例,从使用功能、文化功能、生态功能的角度为出发点,充分挖掘大学老校区的潜力,遵循历史与发展设计的思路,寻求一种在日趋多元化的价值观与社会意识形态下的校园空间的设计理念,为校园空间的长期发展提供可借鉴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随着海绵城市理念引入校园,海绵校园改造已成为当下的热点问题。本文从海绵校园的概念入手,立足当下海绵校园改造中遇到的问题,提出了基于GIS地形分析后的校园下垫面设计及材料选择策略,并提供不同材料的性能分析情况。并以金陵科技学院幕府校区为例,通过利用GIS进行地形分析,得出在海绵校园改造与设计中基于GIS地形分析的具体设计策略。  相似文献   

6.
徐久财  王楠 《现代园艺》2023,(5):137-139
近年来,我国高校建设如火如荼,既有老旧校区的改造,又有新建校区的扩建,但建设过程中不难发现,校园景观建设存在诸多问题,如缺乏景观特色、校园户外空间单调乏味、缺少可停留空间、人车矛盾等,部分高校对户外景观建设的认识仍停留在绿化工程阶段,使得我国高校在户外空间建成使用中缺乏活力。基于此,从高校户外景观环境建设的现状出发,结合疫情及“双碳”背景,分析了校园环境使用人群的行为习惯,总结了高校景观营造的基本原则,并结合实例提出了高校景观环境营造的设计策略。  相似文献   

7.
高校既有校园景观作为师生共同学习、生活的景观空间,具有实用功能和精神作用,良好的景观环境有利于促进师生的身心健康。西南林业大学老校区面临师生增加,校园复合功能需求增加,校园景观环境存在诸多问题。通过空间转化、道路景观改善、绿化造景优化、校园文化提炼4个方面进行景观微更新,增加校园景观的连续性,增加校园文化,促进校园文脉延续,让老校区焕发活力。  相似文献   

8.
上海市嘉定区陈家山公园以挖掘与保护区域历史文化特色为改造目标,以古典园林手法打造现代滨水开放景观为改造原则,对老公园景观进行重新规划设计。在方案的规划设计和整体布局上,充分挖掘以"荷文化"为主的陈家山历史典故,在老公园的改造中探索以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有机结合的城市园林新文化。  相似文献   

9.
校园特色植物景观是彰显校园环境特色,具有较大知名度和美誉度的校园绿化植物群落景观。营造校园特色植物景观具有提升校园环境优美度、提高学校社会知名度和提增师生员工自豪感等意义。常见校园特色植物种类主要为观花类和彩叶类植物,其景观设计形式为丛植、片植和列植。高校校园景观建设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具有特色植物景观的高校以及特色植物种类均较少。营造校园特色植物景观的途径和方法有选择适宜特色植物、做好特色植物群落规划布局和景观类型与生境设计、注意新老校区营造方法差异等。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林果业已成为21世纪我国农村农业大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当前大部分地区农村仍存在相当数量因引种不当或引用已经淘汰品种的老品种苹果园.这些果园挖之可惜,继续留用,经济收入极低,给果农造成严重损失.改造这种果园已成为当务之急,现将近年来改造老品种果树的成功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现代园艺》2020,(3):154-156
高校校园作为高校师生学习生活的重要场所,其校园景观营造至关重要。以浙江农林大学东湖校区为例,结合环境心理学理论,对校园景观进行了剖析,指出其在校园建设中的优缺点,并提出了相应的提升改造策略,同时,也为同类高校校园建设提供了一定的借鉴思路。  相似文献   

12.
金立方 《现代园艺》2023,(6):164-166
高校校园绿化不仅可以美化环境、消音降噪、净化空气,也可以涵养水源、丰富物种多样性、调节小气候。另外,校园绿化承载学校精神、学校历史,具有交通集散、学习休闲等功能性作用,使得环境育人逐渐成为近年来高校育人的热点和趋势。以高校校园绿化改造提升存在的问题为切入点,以高校校园绿化改造提升应遵循的原则为理论抓手,阐述了高校校园绿化改造提升策略及建议,旨在为高校校园绿化改造提升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3.
老旧城区海绵城市改造是目前各个城市建设的重中之重,目前老旧城区改造具有区域大、问题复杂等特点。在此背景下,提出了老旧城区海绵城市改造设计应遵循的原则,深入探讨了老城区海绵城市改造的方法和策略,以期对有关从业者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4.
天津师范大学纪念公园本着"传承·演绎·重构"的原则,将老校区富有历史和时代特征的文化元素以新的景观语言重新解读,通过空间布局的组织,营造抚今追昔、寄托情感、自然和谐的校园环境氛围。  相似文献   

15.
丹东市锦江山公园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老公园,公园改造规划以保持原公园的历史韵味,通过对公园内部分重要区域与节点的进一步完善与提升,提高公园景观层次,着力将公园打造成丹东市民休闲娱乐的新场所。  相似文献   

16.
方颖 《现代园艺》2012,(16):100-101
高校的主体是代表着时代精神的青年学生,他们的思想活跃、开放,意识强烈,积极向上。他们所需要的学生生活环境也不再是那种封闭的、循规蹈矩的大学校园,他们向往自然、疏朗、开阔的活动空间。所以我们的校园绿化必须是符合时代潮流的,如何采用艺术的手法,设计出符合美学原理的绿化改造方案,为各高校大学生创造出一个美好的生活学习环境,已是各老校园迫在眉睫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南京老城区中最为吸引人的便是建于民国时期释放着古老气息的老街道、老建筑,即使它们的功能过时,但仍然面临着人口剧增的压力。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如何进一步做好南京历史街区的保护工作,怎样通过进一步地改造使历史街区焕发生机是当务之急。以梅园新村历史街区作为实例,应对其进行产生历史背景、建筑特色分析的基础上,分析了其开发与保护的现状与不足,并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对策,旨在实现梅园新村历史街区的有效保护与开发。  相似文献   

18.
以西安市莲湖公园为例,对老公园景观提升改造设计进行探讨。在分析莲湖公园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公园景观改造原则,并从园林绿地、园林道路广场、园林建筑、园林小品、湖水净化系统、公园绿地恢复等方面论述老公园景观提升改造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9.
以武汉商贸职业学院红安校区水系景观设计为例,介绍其建设具有地域文化意义的生态水景的设计理念,通过设计活水系统、利用地形地貌特征、采用多元化驳岸设计形式、景点的设置和多样性水生植物的种植手法,营造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相融合的特色水景。对现代高校校园水景设计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20.
丁杰  沈守云  廖秋林  詹文  罗忠 《现代园艺》2014,(16):117-117
高校校园环境在大学生的求学过程中扮演着特别的角色,校园植物作为高校校园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子们的健康成长还起着耳濡目染的教诲作用。本文通过对湖南第一师范学院东方红校区景观设计的分析,进行校园植物景观的设计的实践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