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5个木薯品种(材料)比较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于2014~2015年从国家木薯种质资源圃引进木薯品种(材料)15个,在贵州兴义市、贞丰县、望谟县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各品种在兴义点出苗最早,望谟点次之;在贞丰点各品种的开花期最早;在兴义点和望谟点各品种果实的成熟情况较好;除E1424外,各品种的抗性较强;从淀粉产量来看,木薯品种新选048、GR3、SC5、GR911、SC8、GR6适于在贵州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2.
10个木薯品种引种贵州低热河谷地区的适应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探索贵州栽培木薯的适宜性,促进贵州木薯产业可持续发展,并为木薯产业发展提供品种和栽培技术储备,于2010年引进10个木薯品种,以地方栽培品种SC201为对照,进行木薯引种适应性栽培研究。结果表明:各引进品种均能正常完成生育期,其产量和淀粉含量均高于对照;出苗率以GR3和SC205最好,产量以SC10号和NZ199最好,干物率以GR891和GR3最好,干品淀粉含量以NZ199和GR3最高,鲜薯淀粉含量以GR891和GR3较高,淀粉产量以GR891和NZ199最高。说明贵州适宜种植木薯。  相似文献   

3.
贵州木薯引种区域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木薯是世界三大薯类作物之一,用途广泛,综合效益高,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民收入提高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了选出适应贵州栽培的木薯品种,2010年引进的8个木薯品种进行区域试验,以SC201为对照,结果表明:木薯产量以SC5(48 474 kg/hm2)、GR911(44 187 kg/hm2)、GR3(44 148 kg/hm2)最好,鲜薯淀粉含量以GR3(32.17%)、GR891(31.84%)最好,从淀粉产量来综合评价GR3、SC5、GR911最好,可以作为贵州主要品种推广。  相似文献   

4.
几种食用木薯品种生长发育及产量性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不同食用木薯品种的生长发育及产量性状,筛选综合性状表现较好的木薯品种,为在生产上推广种植鲜食木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田试验方法,以华南205(SC205)为对照,研究不同食用木薯品种SC9、GR891、SC201、沙田木薯、ZM8229的出苗率、生长发育、节点数、节点距、产量、淀粉含量。【结果】SC205(CK)发芽快、出苗早、出苗整齐、出苗率高;SC201生长最快,其次是GR891,最慢的是SC9;SC205(CK)的节点数最多,节点距最短,SC201节点数最少,节点距最长;SC9产量最高,比SC205(CK)增产9.14%,其余品种均比对照低,以沙田木薯产量最低;淀粉含量SC201最高,为30.35﹪,其次是GR891,为30.12%,分别比对照增加32.71%和31.71%。【结论】综合性状表现最好的木薯品种是SC9,其次是GR891和SC201,沙田木薯和ZM8229居中,最差的是SC205(CK)。  相似文献   

5.
3个木薯品种的光合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苏文潘  付海天  罗燕春  彭靖茹  黄强 《安徽农业科学》2011,(17):10218-10219,10366
[目的]研究3个木薯(Manihot esculenta Crantz)品种的光合特性,为木薯的栽培提供参考。[方法]利用美国PP—SYSTEM公司生产的TPS-2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系统,在大田条件下对3个木薯品种的株光合特性进行测定。[结果]3个木薯品种的净光合速率株变化呈先增后降的趋势,SC205在株变化中下降明显,GR891、GR911下降缓慢,GR911净光合速率最高,SC205最低;GR891、GR911的胞间c0:浓度稳定在310∥L左右,SC205净光舍速率强时胞间c0:浓度较低,随后升高。较GR891、GR911而言,SC205具有较高的水分利用效率,更能节约并有效地利用土壤水分。[结论]SC205净光合速率有提高的潜力。  相似文献   

6.
5个木薯品种对低温胁迫的响应及其抗寒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室内模拟低温胁迫,对木薯品种SC5、SC8、SC9、SC205和GR911的相关生理指标进行测定和分析,并运用隶属函数法对5个品种的抗寒性进行评价;结合田间寒害观测,对评价结果作了进一步验证。结果表明,抗寒性较好的木薯品种是GR911,较差的是SC9;根据相关分析的结果,初步确定相对电导率、MDA含量、POD活性可作为木薯抗寒性评价的参考指标。同时,推测低温胁迫后2~4 d是木薯寒害发生的临界点。  相似文献   

7.
试验研究了5个木薯品种生长后期,叶片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CAT)活性及丙二醛(MAD)含量随叶片衰老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10月份木薯膨大期各品种过氧化物酶活性变化略有不同,11月份随着木薯不断成熟各品种过氧化物酶活性呈逐渐增大的趋势;过氧化氢酶活性随着木薯的不断衰老呈下降趋势;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丙二醛含量在木薯膨大期呈上升趋势并随着木薯的成熟逐渐下降。各衰老指标综合比较,5个品种抗衰老能力次序为:GR891>巴西种>SC124>南洋红>GR911。  相似文献   

8.
9个木薯新品种(系)引种试种适应性研究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当地栽培的当家品种SC205作对照,研究了国内外引进的9个木薯新品种(系)GR911、BRA12、SM4363、CM3555—6、广西4号、GR891、广西3号、CM385—6和COL1050的适应性。结果表明:在试种区,9个木薯新品种(品系)均表现出较强的抗风、抗寒和抗病能力;GR911和BRAl2的产量分别比对照品种SC205提高8.2%和9.7%,其余7个品种(品系)的产量比对照品种SC205的低,但9个木薯新品种(系)与对照的产量差异均不显著;GR911和BRA12干物质含量和淀粉含量与对照品种SC205相当。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研究建立木薯主栽品种的再生体系,获得更多的优质研究材料。[方法]根据细胞全能性理论,以木薯幼叶、腋芽为材料,优化培养基组分,诱导木薯体细胞发生、分化,器官等发育,培养再生株系。[结果]不同品种材料间的再生能力总体表现由大到小为:GR3、SC205、GR9891、GR911;腋芽诱导体细胞胚性愈伤组织的效果明显优于幼叶;IBA诱导木薯体细胞胚发生效果优于6-BA,且二者间具有互作作用;IBA与NAA激素组合对诱导木薯不定芽生根效果优于单一使用效果。[结论]建立了4个木薯主栽品种(SC205、GR891、GR911和GR3)高效的再生体系,为木薯种质保护、创新利用研究提供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10.
采用盆栽方法研究了GR4、SC124、SC205等8个木薯品种苗期的农艺性状。结果表明:相同生长环境下,GR4、SC205生根发芽快;SC124、SC205芽生长速率快,生物积累量大;SC205、SC124生根数多但生物积累量小;GR911生根发芽稍慢,但根芽生长速率较快,根芽生物量积累较大,根冠比稳定,综合表现最佳。方差分析表明,各农艺性状间只有萌芽数和萌根数在品种间存在显著性差异;嫩芽长、芽干重、总根长、根干重及根冠比虽存在较大差异,但差异未达到统计学上的显著性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