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3 毫秒
1.
黄淮区旱作条件下高产冬小麦品种筛选及高产指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黄淮冬麦区旱作条件下对20个旱地小麦品种进行了筛选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产量超过6000 kg/hm~2的品种有7个,即西农928、长6359、洛旱6号、衡136、西农219、洛旱7号和长旱58;其高产经济性状指标为成穗数(420.00~485.10)万穗/hm~2,千粒重45.96~50.01 g,穗粒数31.00~34.40粒,收获指数40.95%~43.13%,株高86~96 cm,水分利用效率14.12~16.38 kg/(mm·hm~2);越冬期、拔节期、孕穗期和抽穗期的群体大小应分别为成穗数的1.88、3.35、2.26和1.51倍;越冬期、拔节期、孕穗期、开花期、收获期的干物质积累量应分别占总干物质量的3.20%、16.85%、23.08%、26.81%、30.07%。  相似文献   

2.
杨子光  孙军伟  张珂  孟丽梅 《山西农业科学》2020,48(7):1051-1053+1060
利用2005—2018年黄淮冬麦区旱肥地区试结果,分析了黄淮冬麦区旱肥地小麦品种主要性状的演变情况。结果表明,随着年份的推进,产量水平整体表现为不断提高,小麦产量三要素中有效穗数表现为逐渐提高,穗粒数和千粒质量表现为先增加后减少;株高与最高群体随年份的推进整体起伏不大,呈基本稳定的态势;反映旱肥小麦品种品质的指标湿面筋随年份的推进呈先减少后增加的趋势,而稳定时间随年份的推进呈先增加后趋于稳定的趋势;小麦品种的抗旱性随年份的增加呈降低趋势,可能是育种人员着重提高品种的产量而对育成品种的抗旱性重视程度有所下降所致。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22个水稻品种进行旱作试验,通过各品种生育期、产量等综合表现,垦稻27号、龙粳27号、龙粳20号、龙庆稻5号比较适合进行旱作栽培。  相似文献   

4.
为了筛选限水条件下冬小麦高产品种,2016—2017年在藁城试验站以适宜河北地区种植的16个半冬性小麦品种为试材,采用完全随机设计,研究了限水条件下高产品种的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的特点。结果表明,产量与冬前主茎叶片数呈负相关,与单株分蘖数、单株次生根条数、冬前叶面积指数(LAI)、灌浆期旗叶SPAD值和灌浆期持续天数均呈正相关,其中,与灌浆期旗叶SPAD值和灌浆期持续天数的相关性达到极显著水平,说明在限水条件下,应选择灌浆持续时间长、后期衰老慢的品种;越冬前植株生长过旺,并不是获得高产的保证。冀麦325、冀麦418、邢麦13、衡0628、衡4444、济麦22、石麦25和婴泊700的产量均大于9 700 kg/hm~2,冬前主茎叶片四叶一心和灌浆持续期均大于34 d,灌浆后期叶片衰老慢,SPAD值较高。  相似文献   

5.
小麦是我国的主要农作物之一,在我国北方地区广泛种植,特别是在黄淮海地区,无论是气候条件还是土壤性质,都非常适宜小麦的生长发育,因此这里成为我国小麦的主产区。研究小麦高产栽培技术,是提高小麦产量的有效途径,通过对麦种的研究和开发,培育出适合局部地区生长的优质麦种,使不同自然条件下小麦都能获取丰收。再加上合理的现代化施肥和灌溉等种植技术的推广应用,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小麦单位面积产量的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6.
笔者依据2005-2019年黄淮旱地小麦区域试验结果,分析了14年来黄淮旱地小麦区域试验参试品种在产量、成产三因素方面的变化趋势,并主要依据所有参试品种的平均值,分析这14年来黄淮小麦的产量构成。结果表明,黄淮旱肥冬性品种在这14年里随着产量的增长,产量三要素构成比例变化较大,增长最多的是公顷穗数(480.0万~634.5万/hm2),其次是千粒重(35.6~44.6 g);黄淮旱薄冬性品种增长最多的是公顷穗数(417.0万~597.0万/hm2),其次是千粒重和穗粒数。  相似文献   

7.
8.
结合气象资料,根据气候变化的结果与变化趋势,筛选出适合中部干旱带种植的优质抗旱苜蓿品种,探索在干旱条件下整地、保苗等栽培技术措施,确定技术简单、成本低的抗旱保苗技术。认为:旱作条件下(高温干旱),混播荞麦比地膜覆盖、裸地种植的出苗率高,是保苗简单易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解决黄淮砂姜黑土区优质强筋小麦品种多乱杂、抗逆减灾能力弱及强筋小麦品质达标率低、种植不规范等问题。[方法]选用优质高产小麦品种开展试验,筛选出适宜黄淮砂姜黑土区种植的优质、抗逆性强、高产稳产的小麦品种。[结果]山农22号和菏麦18产量较高且综合性状好,而周麦26、菏麦17、鲁原502、周麦18、济麦20虽增产效果不明显,但综合性状也较好。[结论]山农22号、菏麦18等8个小麦品种适宜在黄淮砂姜黑土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1.
对黄淮冬麦区北片水地组2006年和2007年通过国家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7个冬小麦品种,进行了农艺性状及品质分析。结果表明:该区冬小麦品种的特征特性为半冬性,中晚熟,幼苗匍匐或半匍匐,分蘖力强,成穗率高,株高70~80cm,株型紧凑,穗型为纺锤形,长芒,白壳,白粒,籽粒为角质;产量和千粒重水平较稳定,平均产量7883.1kg/hm^2,千粒重39.43g;容重和蛋白质含量水平也较高且稳定,容重795.01g/L,蛋白质含量145.5g/kg;吸水率、湿面筋含量、沉降值、稳定时间、最大抗延阻力和拉伸面积指标,有待于进一步改进。选育和引进抗病品种应该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2.
晋南冬小麦品种更替与再高产潜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山西南部冬小麦主产区近半个世纪以来 ,由于多次品种更新 ,单产由 2 0世纪 50年代的6 34.5kg/hm2 提高到 90年代的 2 70 1.5kg/hm2 ,总产由 73.7万t增加到 2 6 9万t。分析品种演变规律和高产潜力 ,提出今后育种目标 :株形紧凑 ,叶片上举 ,株高 75~ 85cm ,穗数 52 5万~ 6 0 0万 /hm2 ,尽可能提高穗重 ,并把优质放在重要位置  相似文献   

13.
黄淮地区冬春季低温胁迫对小麦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黄淮地区冬春季自然低温条件下,以4个不同抗寒类型冬小麦品种为材料,对越冬期、拔节期、孕穗期、抽穗期4个时期的抗寒生理指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越冬期至抽穗期抗寒性强的品种根系活力一直高于抗寒性弱的品种;在除抽穗期外的其他生育时期,抗寒性强的品种的SOD活性和Pro含量都明显高于抗寒性弱的品种,而抗寒性强的品种的质膜透性和MDA含量都显著低于抗寒性弱的品种:在越冬期,抗寒性强的品种的POD活性和WSS含量都低于抗寒性弱的品种,其含量变化与田间抗寒性关系不密切.由此可见,在小麦抗寒育种工作中,除注意田间直接鉴定外,还可以把根系活力、SOD酶活性和Pm含量作为室内间接鉴定的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14.
为客观地评价黄淮旱地冬小麦区域试验主要性状的变化规律及其相互间的关系,充分挖掘区试观察记载的大数据性状资料的利用率,探索利用区试性状演变规律促进提高育种性状选择准确率的可能性,为旱地小麦育种性状选择提供支撑,本研究对2000—2015年度国家黄淮冬麦区旱地区试历年参试品种汇总的16个表观数量性状进行整理归纳分类,按产量性状、抗逆广适性状、品质性状3个指标性状分类,以区试分组为依据,对旱肥、旱薄两类参试品种性状差异及表现趋势进行比较,并运用简单相关分析和典型相关分析方法,研究比较参试品系的一般性状(育种辅助选择的亚性状或间接性状)和目标性状(品种审定直接考察要求达标的性状)相互间的遗传相关性,分析比对典型性状因子及其对旱地小麦育种性状选择和评价的作用,为提高优良性状选择利用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5.
16.
2009年对引进的15个冬小麦品种(系)进行的品比试验结果表明,712、灵麦3-2-1、陇育220、长武719折合产量分别为4 925.04、4 820.08、4 782.61、4 625.19 kg/hm<'2>,综合性状良好,适宜在灵台县旱塬地示范种植,并推荐参加下年陇东片区试.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旱作栽培条件下不同源库调节方式对茎秆不同节间同化物积累、转运和籽粒贡献率的影响,以旱作冬小麦‘长武134’为试验材料,在中国科学院长武农业生态试验站设置田间试验,通过花后减源(去除旗叶,DF)和缩库(去除上4小穗,TA;去除下4小穗,TB;同时去除上4小穗和下4小穗,TAB)处理,比较收获期小麦单穗质量、平均粒质量和茎秆不同节间同化物积累,转运的变化,分析不同源库调节对茎秆不同节间同化物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减源处理显著降低小麦单穗质量、平均粒质量和花后同化物在茎秆不同节间的积累,增加茎秆花前同化物对籽粒的贡献率,但其补偿效应不能完全弥补由于叶源亏损造成的对单穗质量降低的影响;不同缩库处理间,随着缩库强度的增加其单穗质量逐渐降低,呈现出CKTATBTAB的变化趋势,而平均粒质量逐渐升高,呈现出TABTACKTB的变化趋势,表明由于穗粒数降低引起单穗质量的损失,没有通过平均粒质量的升高得到弥补;茎秆不同节间对不同类型同化物的利用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从穗下节间可见光部分至倒二节间,其花前同化物对籽粒的贡献率逐渐增加,而花后同化物对籽粒的贡献率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18.
黄淮冬麦区小麦节水高产高效发展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黄淮冬麦区的自然生产条件,从节水高产优良品种的选育、秸秆还田培肥地力、高标准整地与播种、科学的水肥应用、病虫草害防治和后期防干热风技术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在小麦生产上与当地适宜的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