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安庆市2007~2013年大气污染物变化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安庆市2007~2013年空气污染日值资料为基础,分析了3种大气污染物(PM10、SO2、NO2)不同时间尺度的变化特征,并结合安庆市地面气象日观测资料,研究了污染物浓度与气象因子的变化关系。结果表明:2007~2013年,安庆市首要大气污染物为PM10,3种主要大气污染物的载荷顺序为PM10(82.77μg/m3)SO2(47.61μg/m3)NO2(33.95μg/m3);冬季和春季大气污染物浓度较高,夏季最低;相关分析表明风、降水、气温和湿度等是与安庆大气污染物浓度呈显著线性相关的气象因子。  相似文献   

2.
采用西安市环境监测站20062015年大气主要污染物(SO2、NO2、PM10)的日均浓度观测资料,分析了3种大气主要污染物不同时间尺度的变化规律;同时结合西安地面气象观测资料、高空逆温强度,研究了西安市大气主要污染物(SO2、NO2、PM10)质量浓度与气象条件的关系。结果表明:20062015年大气主要污染物(SO2、NO2、PM10)的日均浓度观测资料,分析了3种大气主要污染物不同时间尺度的变化规律;同时结合西安地面气象观测资料、高空逆温强度,研究了西安市大气主要污染物(SO2、NO2、PM10)质量浓度与气象条件的关系。结果表明:20062015年西安市SO2年平均质量浓度呈缓慢下降趋势,NO2和PM10年平均质量浓度呈逐年缓慢上升的趋势。大气主要污染物质量浓度的季节变化一致,都是夏季低,冬季高。风速和气温与大气主要污染物浓度之间存在着明显的负相关关系,逆温强度和大气主要污染物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降水对大气污染物有明显的清除作用。  相似文献   

3.
采用西安市环境监测站2006~2015年大气主要污染物(SO2、NO2、PM10)的日均浓度观测资料,分析了3种大气主要污染物不同时间尺度的变化规律;同时结合西安地面气象观测资料、高空逆温强度,研究了西安市大气主要污染物(SO2、NO2、PM10)质量浓度与气象条件的关系。结果表明:2006~2015年西安市SO2年平均质量浓度呈缓慢下降趋势,NO2和PM10年平均质量浓度呈逐年缓慢上升的趋势。大气主要污染物质量浓度的季节变化一致,都是夏季低,冬季高。风速和气温与大气主要污染物浓度之间存在着明显的负相关关系,逆温强度和大气主要污染物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降水对大气污染物有明显的清除作用。  相似文献   

4.
霾污染是颗粒物和气体污染物导致的可察觉到的能见度降低的天气污染现象,主要为PM2.5污染,水溶性阳离子是PM2.5的主要成分。为了探讨霾与非霾期间PM2.5水溶性阳离子污染特征,对上海市的PM2.5颗粒物连续采样1个月,利用离子色谱分析了K+、Na+、NH+4、Ca2+、Mg2+5种水溶性阳离子。结果表明,上海市霾天气期间PM2.5的日均质量浓度(103.03μg/m3)是非霾天气日均质量浓度(37.64μg/m3)的2.74倍,Na+、NH+4、Ca2+、Mg2+和K+的质量浓度分别为6.28、1.74、1.42、0.20和0.23μg/m3,PM2.5中水溶性阳离子组分占PM2.5质量浓度的20%左右。对大气气溶胶污染物、水溶性阳离子及气象因素相关性进行分析显示各污染物之间的相关性存在显著差异,其中NOX、NO和CO,SO2和NO2,Na+和CO,Mg2+和CO、NOX,可能存在共同来源。霾动态变化过程分析表明,水溶性阳离子浓度在霾与非霾天气时发生较大变化,Na+、Ca2+和Mg2+是霾天气的主要污染阳离子。  相似文献   

5.
在南京雨花台景区内,选取不同结构的绿地类型进行群落调查,包括无林地、草坪、疏林草地、道路绿地及密林地。针对南京大气污染的特点,在夏季的晴天和雨天两种不同天气情况下,对不同绿地进行离地面1.5 m高大气SO2、NO2及可吸入颗粒物(PM10)质量浓度的测定,分析绿地与大气污染的关系。结果表明:雨花台景区大气中的SO2和NO2质量浓度均符合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1996)中的一级标准,PM10的质量浓度符合国家的二级标准;晴天,不同绿地类型下,大气污染物SO2、NO2及PM10的质量浓度差异显著,无林地>乔灌结构的道路绿地>乔灌草结构的密林地,乔灌草复层结构类型的绿地环境效应最佳;雨天,由于降水对大气污染物的净化作用,绿地对大气污染物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6.
采用风前、风中、风后3个阶段环境空气国控站点监测数据,结合同步气象数据分析可吸入颗粒物(PM10)、可吸入肺颗粒物(PM2.5)、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一氧化碳(CO)、臭氧(O3)6种污染物不同阶段平均浓度变化规律,以及风速变化之后污染物浓度变化的滞后性,厘清大风过境天气过程中各种污染物浓度变化规律,为今后空气污染的预警预报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7.
黄科瑞  刘芳 《安徽农业科学》2012,(27):13538-13539,13575
[目的]分析百色市右江区冬春季大气PM10中主要水溶性无机离子。[方法]于2010年11月至2011年4月,采集百色市城区大气可吸入颗粒物PM10样品,研究其水溶性无机离子的化学特征。[结果]百色市城区冬季PM10平均浓度为163.45μg/m3,春季PM10平均浓度为148.59μg/m3,略低于冬季。水溶性无机离子浓度的大小次序为SO24-Cl-NO3-NH4+K+Na+Mg2+F-,其中SO24-、NO3-和Cl-分别占水溶性组分质量的52.4%、18.2%和12.6%。PM10呈较强酸性,可能是高含量的SO24-所致。NO3-和SO24-的当量比值为0.73,表明固定源是大气N、S污染重要来源。NH4+和SO24-的当量比值为0.75,表明PM10中的NH4+主要以NH4HSO4形式存在。海盐对大气颗粒物中离子来源的贡献很小。[结论]可吸入颗粒物成为百色市大气首要污染物之一。  相似文献   

8.
利用牡丹江市(2005—2011年)大气污染物(SO2、NO2、PM10)浓度实际监测数据及同期地面气象要素场资料、天气图资料,分析了污染物浓度变化与气象条件的关系。结果表明,夏季降水对污染物的稀释有一定影响,1.0 mm以下降水对污染物的稀释作用不明显。但降水量R≥10 mm时降水对污染物的稀释作用较大,一些污染物浓度减少概率占60%以上。当风速小于1 m/s时,污染物浓度明显偏大,冬季浓度是夏秋季节浓度的2倍多。  相似文献   

9.
孙向田  李小平 《农业与技术》2012,(2):137-138,186
根据呼和浩特市大气质量监测数据,对2001年~2010年期间呼和浩特市区主要大气污染物 PM10、SO2、NO2浓度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呼和浩特市主要大气污染物 PM10、SO2、NO2浓度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0.
根据重庆市2014年1月-12月大气空气质量指数(AQI)以及大气首要污染物PM2.5,PM10,CO,SO2,NO2和O3等相关数据,分析了重庆市大气污染物浓度的变化特征,并结合月平均降水量、平均气温、日照时数、平均相对湿度、平均风速和平均气压等气象数据,运用相关分析法,研究气象要素对重庆市大气污染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AQI和PM2.5,PM10质量浓度变化在月尺度上呈明显的“U”型变化,表现为两端高中间低的态势;季节变化尺度上,冬季最高,夏季最低,即夏季空气质量最好,冬季空气污染最严重;PM2.5和PM10质量浓度显著相关,相关系数达0.99,PM2.5对PM10贡献较大,两者质量浓度的比值达0.80.PM2.5和PM10质量浓度与平均相对湿度正相关,主要是因为相对湿度越大越有利于颗粒物的形成;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