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钼氮互作对烤烟总氮、烟碱及石油醚提取物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钼氮互作对不同部位烤烟烟叶总氮、烟碱和石油醚提取物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氮肥和钼肥均能够增强烟株氮代谢,其中施氮能够使总氮含量和石油醚提取物含量明显增加,且各部位烟叶石油醚提取物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另外,在同等施氮条件下,施钼可以促进石油醚提取物含量的增加。钼氮配合施用对烤烟总氮含量的提高存在协同效应,但在同等施氮水平下,钼肥用量对烤烟总氮、烟碱和石油醚提取物含量的影响规律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2.
探讨了烟草团棵期施用0.05%、0.10%、0.15%的浓度钼素对烟叶化学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团棵期喷施钼肥可以提高还原糖和总糖含量,降低总氮和烟碱含量,而且可以使烟叶中氮碱比、糖碱比都有所提高。同时施钼能提高烟叶中性致香物质和降低苯并[α]芘含量。  相似文献   

3.
采取裂-裂区设计,利用盆栽烟研究了施氮量和氮钾比对KRK26和K326品种主要化学成分含量和感官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量对2个品种主要化学成分含量影响较大,随施氮量增加,烟叶总糖和还原糖含量降低,总氮、烟碱、石油醚提取物和钾含量增加。KRK26总糖、还原糖、钾含量高于K326,总氮、烟碱和石油醚提取物含量低于K326,感官质量好于K326,2个品种主要化学成分含量的差异随施氮量增加而减小。KRK26感官质量随施氮量增加而下降,施氮量5 g/株、7 g/株时较好,低氮水平下,增施钾肥(K2O 20 g/株)有利于提高烟叶感官质量,中氮水平下,氮钾比1∶3.0左右感官质量较好。  相似文献   

4.
为探明在吉安烟区使用钼肥对烟叶品质的影响,本研究采用田间小区试验探究了钼肥喷施次数对烤烟矿质元素及常规化学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增施钼肥可以提高烟叶中的钼元素含量,降低烟叶中镁元素含量,对其他矿质元素的影响因烟叶部位而异,并且能够抑制中部叶硫、锰、铜、硼、镁元素增加,促进上部叶铜、锰、锌元素积累;铁元素均表现为成苗期喷施1次钼酸铵含量最高。喷施钼酸铵能够降低中部烟叶烟碱含量、提高糖含量,明显改善中部烟叶的糖碱比;降低烤后烟叶淀粉含量,增加上部烟叶总氮、钾含量,因此适宜喷施钼酸铵对改善烟叶化学成分、提升烟叶质量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5.
不同氮水平下施钼对烤烟生理特性及烟叶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大田条件下,以豫烟12号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氮水平下施钼对烤烟生理特性和烟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氮水平下施钼结果不同,低氮水平下施钼对烤烟各生育期生物量及烟叶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a+b和类胡萝卜素含量的促进作用不明显,中氮和高氮水平下施钼能显著增加烤烟地上部和地下部干物质重及生育前期烟叶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a+b和类胡萝卜素的含量;施钼对生育后期烟叶NR含量的增加和NO-3-N含量的减少作用随氮水平的提高而不断增强;不同氮水平下施钼均能明显增加烟叶钼含量和钼积累速率,钼积累速率在生育期内表现出先增加后减小的规律;低氮水平下施钼对烤烟增糖降碱提钾作用显著,改善烤后烟叶化学成分的协调性,中氮水平下施钼各种化学成分差异不显著,高氮水平下施钼显著降低了烟叶总糖、还原糖含量及糖碱比、钾氯比,显著增加了总氮、烟碱、蛋白质含量。  相似文献   

6.
不同施氮量对烤烟红花大金元品质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威宁县高海拔地区中下等肥力土壤烟草种植最佳氮肥用量与烤烟品质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红花大金元品种最佳施氮量为6 kg/667m2,产量为120 kg/667m2,产值为1 762.8元/667m2;不同施氮量对烟叶化学成分影响较大,烟叶烟碱、钾含量、蛋白质含量和石油醚提取物随着施氮量增加呈现上升趋势,还原糖和总糖随施氮量的增加呈下降趋势.不同部位烟叶中,上部烟叶的烟碱、石油醚提取物、蛋白质含量高于中部叶,还原糖、总糖、钾则低于中部叶.  相似文献   

7.
芶剑渝  何楷  吴峰  杨相  白森  徐增汉  李章海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4):12039-12040
[目的]研究施钼对烤烟烟叶常规化学成分和产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大区对比试验,对云烟85进行喷施钼肥处理。[结果]喷施钼肥对烟叶的糖、烟碱、氯等含量有明显影响,增糖降碱作用显著;喷施钼肥可显著提高烟叶含钾量和含钼量,改善烤后烟叶化学成分的协调性;喷施钼肥能提高中上等烟的比例,改善烟叶油分和色泽。[结论]该研究可为烤烟合理施钼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采用电子束辐照技术对烤烟烟叶进行处理,探讨其对烟叶化学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1~7 k Gy剂量的电子束辐照没有影响初烤烟叶中还原糖和总糖的含量,但显著影响了烟碱、总氮、石油醚提取物的含量以及糖碱比、氮碱比等化学指标;1~7 k Gy剂量的电子束辐照对复烤烟叶中的还原糖、总糖、烟碱、总氮、石油醚提取物含量以及氮碱比等化学指标无显著影响,3 k Gy剂量的电子束辐照对复烤烟叶的糖碱比有一定的影响;而1 k Gy剂量的电子束辐照就能有效控制烟叶霉变。因此,采用电子束辐照技术对初烤烟叶进行杀菌防霉是不可行的,而对复烤烟叶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不同纯氮用量对云烟85的生长和产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云烟85进行施氮量试验,研究在固定肥料配比的情况下,不同氮肥施用量对烤烟产质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适量施用氮肥,可以促进烟株生长发育,改善烟株农艺和经济性状;过量施用氮肥,导致烟叶烟碱含量降低,还原糖含量降低,糖碱比失调;随着施氮量的增加,烟碱和总氮含量呈上升趋势,而总糖与还原糖含量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有下降的趋势;每667 m2施用纯氮6.5~8.5 kg,烟叶产量和产值较优。  相似文献   

10.
为提高烤烟肥料利用效率,改善烟叶品质,为重庆烤烟生产提供技术参考,于2015年在重庆市彭水县开展大田试验,研究烤烟不同基肥、追肥配比对烟株生长发育及烟叶品质的影响。结果显示,增加追肥施用比例可以增加烟株株高、茎围、最大叶长,且株高、茎围、最大叶长有随追肥使用比例的增加而增加的趋势;与T4处理相比,株高增加0.83%~4.96%,茎围增加3.81%~7.62%,最大叶长增加0.95%~4.74%。增加追肥施用比例可以将氮肥料利用率提高至30.30%~34.37%,磷肥利用率提升至1.88%~2.30%,肥料贡献率提升至60.81%~63.26%,收获指数提升至0.258~0.289。增加追肥施用比例可以将中部烟叶的总氮含量提升至1.79%~2.07%,烟碱含量提高至2.57%~2.97%,石油醚提取物含量提高至5.92%~7.71%;将上部叶的钾离子含量提升至1.53%~1.83%。结果表明,基肥与追肥以4∶6配施对烟株生长的促进作用最大,且该施肥条件下肥料贡献率和烟株的收获指数也最高,同时该配施方式可适当提高中下部烟叶的烟碱和总氮含量,适当提高烟叶钾离子和氯离子含量,提高烟叶协调性。  相似文献   

11.
对剑湖优势沉水植物金鱼藻进行不同浓度的铵氮和硝氮耐受试验,同时对植物体内的总氮、硝氮、铵氮和可溶性蛋白含量进行测定和比较。结果显示,环境中的铵氮和硝氮直接影响金鱼藻对氮素的吸收利用,和对照相比,金鱼藻的总氮含量都有明显的升高,但是浓度对总氮含量影响不明显。金鱼藻对环境铵氮较敏感,环境中高浓度的铵氮会抑制氮素的转化。金鱼藻对硝氮的耐受能力较强,环境中低浓度的硝氮会促进金鱼藻对硝氮的吸收和转化,环境硝氮浓度达到60 mg/L时,金鱼藻对硝氮的吸收达到饱和,可溶性蛋白含量达到一定水平后不再随环境硝氮浓度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12.
以玉米品种隆平206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施氮量对夏玉米不同器官氮素吸收积累量、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以期为夏玉米合理施肥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增加,不同器官氮含量、氮积累量和干物质量显著提高;施氮量高于300 kg/hm~2时,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氮含量和干物质积累量不再显著增加。随着氮肥用量的增加,产量显著增加,不同处理较对照产量提高30.7%~104.3%;施肥量达225 kg/hm~2后,产量无显著增加;氮肥施用量与产量存在线性加平台的关系。氮肥用量提高,氮素偏生产力显著下降,较对照下降34.7%~70.9%。  相似文献   

13.
施氮量和氮肥运筹对陇春33号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在3个施氮水平下,研究不同施氮量及氮肥运筹对陇春33号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量在0~270 kg/hm~2范围内,陇春33号籽粒产量随施氮量增大表现为先增加后下降低的趋势,当氮肥施用量为237.6 kg/hm~2时产量达最高。在相同施氮水平下,随着氮肥后移量的增大,籽粒产量和氮肥利用率均表现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合理的氮肥运筹中,基肥、拔节肥、孕穗肥质量比为60∶25∶15时产量和氮肥的利用效率均达最佳。综合研究结果,采用高中氮量(N 195 kg/hm~2),并在拔节期和孕穗期分2次追施(基追比60∶25∶15)可协调籽粒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关系,有利于实现春小麦陇春33号的高产高效。  相似文献   

14.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冬小麦不同水肥处理下土壤无机氮动态及其对产量的影响,目的在于探明河北平原高产田区水肥迁移规律,为有效指导水肥运筹、提高水肥利用率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同一土层中,不同施氮水平和取样时期土壤NH 4-N含量无显著差异。随施氮量的增加土壤硝态氮逐渐增加,随灌水量的增加土壤硝态氮呈向下迁移的趋势;冬小麦生长季中土壤硝态氮的淋失主要发生在底墒水和返青灌水时期;施肥和灌水通过作用于成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等作物产量构成因子和植株体内含氮量来达到影响作物产量。河北平原地区小麦推荐经济施肥和灌水量为:施氮量203.17kg.hm-2,灌水量718.38m.3hm-2。  相似文献   

15.
不同供氮水平下小麦品种的氮效率差异及其氮代谢特征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目的】明确不同氮肥生理利用率小麦品种的氮代谢差异,为小麦高产及合理施肥提供理论依据,实现小麦节氮增产。【方法】采用大田试验方法,从16个小麦品种中筛选出氮素利用效率差异显著的低氮高效型小麦品种漯麦18、豫麦49-198和低氮低效型品种西农509、豫农202。然后进一步分析两类品种在N0(CK),N120(120 kg·hm-2)和N225(225 kg·hm-2)3个供氮水平下各小麦品种的产量、叶片GS活性、可溶性蛋白、游离氨基酸、NO3-及全氮含量等氮代谢指标的差异。【结果】不同供氮水平下,氮肥生理利用率、产量、地上部及籽粒氮素积累量和叶片的GS活性、硝态氮含量、游离氨基酸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全氮含量等均表现为低氮高效品种漯麦18、豫麦49-198显著高于低氮低效品种西农509、豫农202。增加供氮量,两类品种的产量、地上部及籽粒氮素积累量和叶片GS活性等氮代谢同化物指标均增加,而氮肥生理利用率降低。但两类品种对供氮水平响应不同,与N0相比,增加供氮量,低氮低效品种西农509、豫农202地上部及籽粒氮积累量、叶片的GS活性、硝态氮含量、游离氨基酸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全氮含量的增幅均高于低氮高效品种漯麦18、豫麦49-198,但是,产量的增幅却显著低于低氮高效品种;氮肥生理利用率的降幅则以低氮高效品种显著高于低氮低效品种。【结论】低氮高效品种漯麦18、豫麦49-198相对于低氮低效品种西农509、豫农202具有更高的产量及氮素利用效率是因为其具有较高的GS活性,从而促进了植株对氮素的吸收与同化,使整个氮代谢过程利用效率提高,获得更高产量。低氮高效品种耐低氮能力较强,增产潜力较大;低氮低效品种对氮肥反应较为敏感,但是其氮素分配利用能力较低。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氮肥运筹对雨养条件下玉米氮素动态变化和氮肥利用的影响,以期为雨养条件下玉米单产进一步突破提供理论依据与技术支撑。[方法]选择先玉335作为试验材料,设置两个播种密度(8.5万株/hm2和9.5万株/hm2)。化肥施用总量一定,磷钾肥作为底肥施入,氮肥按不同比例分期施用,以尿素作为追肥肥料,在拔节期和吐丝期施入。分别于拔节期、吐丝期、吐丝后15 d、吐丝后30d、吐丝后45 d、吐丝后60 d测量叶、茎、鞘、苞叶、籽粒、穗轴、雄穗和花丝的氮含量。[结果]氮素积累量在吐丝后45 d前后达到最大;高密度有利于氮量积累;植株总氮量与产量呈正相关,高密度下相关系数大;高密度下籽粒氮含量和氮收获指数均与产量呈显著正相关性;吐丝期氮肥比例相对高有利于叶片和穗部(籽粒+苞叶+穗轴)氮素在生育后期的积累及茎鞘氮素的转运,前期氮肥比例大易造成穗部氮代谢延后。氮素吸收高峰在吐丝到吐丝后15 d;吐丝期氮肥比例高的施肥方式提高了生育后期的氮素吸收速率,在较高密度下吸收速率前移。[结论]氮肥施用比例适当后移,对氮肥利用有利;前期氮素累积太多对后期氮素吸收利用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7.
设置4个处理[不施氮肥(CK)、常规施肥(FP)、推荐施氮(OPT)、推荐施氮+配施锌肥(OPT+Zn)],通过连续2年的田间试验,研究了在较常规施肥减少氮肥用量20%的条件下增施锌肥对水稻产量、氮素吸收及土壤无机氮含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2018~2019年OPT和OPT+Zn处理水稻的有效穗数均高于FP处理;与FP相比,OPT+Zn处理显著地增加了水稻的产量,平均增产7.7%;OPT和OPT+Zn处理水稻的氮肥利用效率均高于FP的,以OPT+Zn处理的效率最高;与FP相比, OPT和OPT+Zn处理增加了水稻的氮素积累量,提高了氮素吸收利用及转运效率;氮肥与锌肥配施促进了水稻对土壤氮素的吸收利用,减少了无机氮向土壤下层的淋溶迁移。  相似文献   

18.
2006-2007年,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施用不同形态氮肥对土壤供氮能力和强筋小麦植株含氮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施用纯氮量相等的条件下,硝态氮肥处理的土壤全氮和碱解氮含量较高,土壤供氮能力较强。而小麦叶片硝酸还原酶活性和成熟期之前植株各器官的含氮量均以酰胺态氮肥处理最高。酰胺态氮肥处理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和植株氮素利用效率显著高于硝态氮和铵态氮肥处理。因此,对强筋小麦以施用酰胺态氮肥为宜。  相似文献   

19.
无机氮和氨基酸态氮对甜瓜幼苗生长和氮素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水培条件下,研究相同浓度(3.0mmol·L^-1)的无机氮(NO3^--N、NH4^+-N)和氨基酸态氮(Gly-N)对甜瓜幼苗生长和氮素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NO3^--N、NH4^+-N和Gly-N显著影响甜瓜幼苗的生长、根系形态和氮素吸收。与NO3^-N处理相比,NH4^+-N和Gly-N处理都显著抑制了甜瓜幼苗根系和地上部的生长。不同氮素形态处理的甜瓜植株根长、根体积和根表面积均表现为NO3^-N〉Gly—N〉NH4+-N(p〈0.05)。甜瓜的叶绿素含量、植株平均氮素含量和氮素吸收量均表现为NO3-N〉Gly—N〉NH4^+-N(p〈0.05)。与NO3^-N处理相比,NH4^+-N和Gly-N处理提高了甜瓜根系的氮素分配比例。NH4^+-N处理显著降低了营养液的pH值,而Gly-N处理提高了营养液的pH值。不同氮素形态处理营养液pH值的变化是影响甜瓜幼苗生长和氮素吸收的重要因素。虽然甜瓜是喜硝作物.氨基酸态氮也可以成为其良好的氮源。  相似文献   

20.
长期定位氮胁迫对小麦碳氮代谢、氮素利用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大田长期氮肥定位试验,以施N 180 kg/hm2处理为对照,研究了氮胁迫(不施氮肥)对不同品质类型小麦(中筋小麦品种中麦895、强筋小麦品种石优20)碳氮代谢、氮素利用及产量的影响,以期为生产上的氮肥合理运筹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氮胁迫条件下,2个小麦品种旗叶蔗糖含量(花后7~35 d)、旗叶磷酸蔗糖合成酶(SPS)活性(花后7~35 d)、籽粒蔗糖含量(花后21~35 d)、籽粒SPS活性(花后14~35 d)均较对照明显降低;2个小麦品种旗叶可溶性蛋白含量、硝酸还原酶(NR)活性、谷氨酰胺合成酶(GS)活性和籽粒GS活性均较对照明显降低;2个小麦品种开花期氮积累量、成熟期氮积累量、开花前氮转移量均较对照显著降低,而开花前氮转移率和开花前氮贡献率均较对照显著提高;2个小麦品种氮素籽粒生产效率、氮素吸收效率、氮素生理效率和氮素收获指数均较对照显著提高;2个小麦品种穗数、穗粒数和产量均较对照显著降低。综上,氮胁迫下小麦灌浆中后期碳、氮同化能力明显下降,氮素积累量降低,但对氮素的吸收能力增加,营养器官氮素向籽粒的转运比例增加,进而小麦植株对氮素的整体利用率得以提升,但小麦产量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