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国家荔枝龙眼产业技术体系产业经济岗,于2017年8~9月开展了对广东和广西2省荔枝种植户一对一的实地调研,构建了计量模型,实证检验了土地规模对土地生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地规模与土地生产率之间表现出先升后降的倒"U"型关系,土地的边际生产率最高为7250.63 kg/hm2,荔枝种植规模在0.6~1.0 hm2时,存在最优生产经营规模.鉴于此,提出了加强荔枝种植户接受技术培训的效用、适度扩大或减少荔枝种植户的生产规模,以及降低荔枝种植细碎化程度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一、发展现状建安区经济基础好,自然条件优越,葡萄种植已有多年历史,种植面积在100 hm2以上,葡萄种植户以小、散、分为主,品种单一,种植效益不高。笔者随机抽取1000户葡萄种植户进行调查,结果显示种植规模6.67 hm2以上占10%,6.67 hm2以下占90%。种植年限平均5.5年。主要种植品种有巨峰、夏黑、玫瑰香、巨玫瑰等。销售方式主要是周边超市、果品批发市场、零售、采摘。种植收益平均每667 m2净收入5349元。  相似文献   

3.
以广东省13个重点荔枝产区的554个荔枝种植户为研究对象,基于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构建模型,分析荔枝生产种植适度规模。结果表明,广东省荔枝种植户人均最优种植规模为1.995 hm~2,但当前荔枝种植规模还未达到;相对于资本和劳动生产要素,土地生产要素对荔枝种植户收益贡献最大。因此,应加快土地流转,推动荔枝适度规模经营,采取多样式的土地流转过渡方式,为土地租赁市场的完善做准备,建立荔枝土地流转信息平台,实现土地市场信息对称,发展新型农村经济发展模式和荔枝产品深加工企业,延长荔枝产业链,发展和完善社会化服务,进而为规模经营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4.
【目的】荔枝作为常绿果树,存在缺乏管理而沦为绿化树现象。准确了解和掌握荔枝种植区域的空间分布及空间变迁趋势,对荔枝产业空间布局优化、标准化管理等具有重要意义。【方法】以广州市增城区荔枝种植区域为例,利用遥感技术,对2015、2019年两期遥感影像进行目视解译,判断有人管理与无人管理荔枝种植区域的空间变化特征,借助重心迁移模型和破碎度指数定量分析荔枝时空变化程度。【结果】遥感解译总体精度较高,达到86.54%。增城区荔枝种植面积减少67.69 hm2,其中,有人管理荔枝种植面积减少127.28 hm2,无人管理荔枝种植面积增加59.59 hm2。荔枝种植区域重心逐渐远离城镇,整体向东迁移45.14 m、向北迁移107.01 m,其中有人管理荔枝种植区域向西北迁移,无人管理荔枝种植区域向西南迁移。荔枝种植区域的破碎度指数从2015年的0.0407增加至2019年的0.0413,空间分布呈现逐渐分散格局;但有人管理荔枝种植区域的破碎度指数从0.0244降低至0.0238,空间上呈现聚集状态。【结论】利用遥感技术可以精准快速识别...  相似文献   

5.
不同种植模式下的土地适宜载畜量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规模化畜禽养殖的快速发展,造成畜禽生产废弃物的大量集中产生,对周边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压力,严重影响了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本研究的目的是建立土地载畜量模型,为畜禽生产废弃物的合理使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笔者在查阅大量资料和统计年鉴的基础上,以山东省2012年生猪统计数据和主要种植作物产量及氮磷需求量为例,根据农牧生态平衡和农田生态系统养分循环利用原则,分析了粮食种植(冬小麦-夏玉米)、果树种植(苹果)和蔬菜种植(菜椒-茄子、菜椒-西红柿、西红柿-黄瓜3种大棚种植模式以及茄子-大白菜、西红柿-大白菜、黄瓜-萝卜3种露地种植模式)3种土地利用模式下作物氮、磷养分的需要量,依据畜禽生产废弃物中氮磷养分含量,根据土地养分平衡原理,建立了土地养分平衡模型,确定了不同种植模式下单位面积土地消纳畜禽粪污的能力和载畜量,提出了土地不同种植模式下单位养殖规模需匹配的农田面积;【结果】以能繁母猪为基础建立了估测猪场粪尿养分(氮磷)年排出量的猪单位,折算成单个猪单位的氮、磷产生量分别为87.5和11.1kg/年。以此为基础估测了不同类型畜禽粪尿氮磷产生量。根据种植模式估测了土地氮磷输出量,以蔬菜种植模式下土地氮、磷输出量最高,粮食作物种植模式居中,苹果种植下氮、磷输出量最低。结果表明,蔬菜种植模式土地载畜量更高,大棚种植模式下平均为4.5猪单位/ hm2,露地种植模式下平均为3.8猪单位/hm2;果树种植(苹果)载畜量最低,为1.2猪单位/ hm2;冬小麦-夏玉米模式下,不考虑秸秆还田,载畜量可达3.9猪单位/hm2,如果考虑秸秆还田,则载畜量相应降低。以循环利用方式消纳1 000头能繁母猪规模的自繁自养猪场所产生的废弃物,蔬菜种植模式下所需匹配土地面积最少(西红柿-黄瓜轮作的大棚种植模式需要188.7 hm2),苹果种植所需的匹配土地面积最多,需要匹配833.3 hm2;不考虑秸秆还田,小麦-玉米轮作种植模式下,需要匹配的种植土地为256.4 hm2。【结论】根据“养殖-种植”循环利用模式确定了土地载畜量参数为1.2-4.5猪单位/hm2,该参数为畜禽养殖区域规划、养殖场废弃物处理与利用和土地养分管理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正>豌豆是主要食用豆类作物,按照生长习性可分为直立、半蔓生和蔓生,按收获类型可分为干籽粒豌豆和鲜食豌豆,按产区可分为春播豌豆和秋播豌豆[1]。云南省豌豆常年播种面积约17.3万hm2,其中60%~70%种植在山区和半山区旱地,干籽粒产量1.2~1.8 t/hm2,主要以满足自身需要或本地作坊加工生产为主,近几年鲜食豌豆生产规模逐年扩大,干豌豆生产面积和产量严重下跌[2],主要原因是干籽粒豌豆品种缺乏、单产较低,种植户积极性不高。靖豌5号是曲靖市农业科学院通过常规杂交育种程序育成的蔓生型干籽粒豌豆新品种,  相似文献   

7.
<正>一、花生产业发展现状(一)信阳市花生规模化生产有所发展信阳市花生种植始于明代,1933年,固始县、罗山县和息县等地的总种植面积为1.33万hm2,1957年达到2.07万hm2;20世纪60年代多种植经济作物,花生种植面积下降,1968年只有0.4万hm2;20世纪70年代花生种植面积回升,1976年达到0.93万hm2;20世纪80年代市场开放,花生需求量剧增,种植面积为2万hm2;21世纪花生种植面积为6.67万hm2。近年,  相似文献   

8.
不同种植规模烤烟经营成效差异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经营成效差异探讨2.0~3.3、3.3~6.7、6.7~10.0 hm2 3种种植规模对烤烟生产主要环节的影响。结果表明,种植规模不同,技术措施落实不均衡,管理效能不一致,经营成效有差异。单户规模2.3 hm2,技术措施落实、管理效能、经营成效均实现最大化。  相似文献   

9.
为探索油菜高产高效种植模式,以“川油36号”为试验材料,设置了3个氮素水平以及4个种植密度水平,3个氮素水平分别为90 kg/hm2、135 kg/hm2、180 kg/hm2,4个种植密度水平分别为30万株/hm2、45万株/hm2、60万株/hm2、75万株/hm2,分析了油菜农艺性状、产量及经济效益。结果表明:氮肥施用量及种植密度会对油菜的生长、产量及经济效益造成较大影响。在氮肥施入量为135 kg/hm2、种植密度为60万株/hm2时,油菜长势良好,产量及经济效益最高,是适宜的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10.
赵琴植 《云南农业》2023,(10):54-56
<正>油菜是临沧市重要的油料作物,2022年全市播种面积1.06万hm2,其中临翔区种植4 700 hm2,凤庆县种植2 200 hm2,云县、双江县和耿马县种植700~1 300 hm2,永德县、镇康县和沧源县种植140~210 hm2。2023年全市将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大力实施大豆和油料产能提升工程的决策部署,扩大油菜种植面积,预计种植面积将增加至1.31万hm2。为更好地提升油菜产量和品质,做好油菜病虫害监测预警和防控,在总结经验基础上,  相似文献   

11.
彭铸 《河南农业》2022,(26):43-44
<正>息县的可耕地面积为12.73万hm2,是典型的农业大县。小麦是息县的第一大种植作物,常年种植面积在10万hm2左右,具有较强区域优势的弱筋小麦已发展到3.33万hm2,占全县小麦总面积的1/3以上。弱筋小麦的生产长期以来一直沿用常规小麦的种植模式,每667 m2产量在300~350 kg;农药残留超标、小麦赤霉病病粒超标、容重不达标等限制了弱筋小麦的收购价格,这对息县发展弱筋小麦产业、农业生产的提升、农民的增收都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所以制订一套行之有效的无公害优质弱筋小麦的生产栽培技术方案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2.
应用二次正交旋转组合的试验方法,探究花生新品种莆花5号的产量与种植密度、纯氮、P2O5、K2O和CaO施用量5个因素之间的关系,为新品种花生的高产稳产栽培提供研究基础。结果表明:春季在土壤肥力中等的红壤土种植花生,肥料因子对花生新品种产量的影响明显大于种植密度;不同肥料因素对花生产量贡献程度依次为CaO﹥纯氮﹥P2O5﹥K2O。以4 500 kg/hm2为目标产量,莆花5号的优化栽培方案种植密度为29.62万~29.93万株/hm2,肥料用量纯氮为150.57~153.72 kg/hm2,P2O5为90.93~94.02 kg/hm2,K2O为180.15~183.24 kg/hm2,CaO为57.69~59.22 kg/hm2。推荐施肥方法:(1)基肥,钙镁磷...  相似文献   

13.
为明确河南省夏谷区谷子对种植密度和氮肥施用量的响应情况,以郑谷3号为试验材料,采用裂区设计试验,以种植密度为主区、氮肥施用量为副区,分析不同种植密度(40万、60万、80万株/hm2)和施氮(纯N)水平(0、60、120、180 kg/hm2)对谷子产量及相关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种植密度和氮肥施用水平的上升,谷子产量均表现为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不同种植密度以60万株/hm2处理的产量最高,达到5 441.1 kg/hm2;对谷子产量随种植密度的变化进行回归分析得出,58万~73万株/hm2为试验最佳密度。不同施氮水平以120 kg/hm2处理的产量最高,达到5 501.39 kg/hm2;对谷子产量随施氮水平的变化进行回归分析得出,100~125 kg/hm2氮肥施用量确定为研究区域最佳施氮量。种植密度和施氮水平对谷子产量有显著的互作效应,以种植密度60万株/hm2配合施氮水平12...  相似文献   

14.
<正>截止2020年,缙云县蔬菜生产总面积已经达9 133 hm2,总产量30.5万t,总产值高达7.8亿元。同比增长133 hm2、1万t、0.4亿元,增幅分别为1.5%、3%、5.4%。仅近郊的设施蔬菜面积就超过166 hm2,大棚种植面积超过42 hm2。近些年,随着政府对特色农业产业项目的扶持,近郊设施蔬菜面积和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已经形成了茭白、芥菜、山地蔬菜为分区的特色三大区域性蔬菜产业带。  相似文献   

15.
卓林林 《河南农业》2022,(34):46-47
<正>西平县辖20个乡镇(街道、管委会),总人口88万,其中乡村人口67万,国土三调耕地面积7.6万hm2。西平县境内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光温水自然资源丰富。西平县是以小麦、玉米种植为主的农业生产大县,也是以生猪养殖为主的畜牧生产大县。全县常年粮食种植面积在13.33万hm2以上,粮食总产96万t左右,被誉为“豫南粮仓”,其中小麦种植面积常年在7.2万hm2左右。“西平小麦”荣获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品牌,并入选全国名特优新产品名录,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16.
杨翠芬 《云南农业》2023,(11):87-88
<正>杂交稻旱种直播省去育秧、移栽及后期田间控水管理,节约人工成本,稻瘟病、白叶枯病等少有发生,可减少2~4次用药,同时缩短生育期而降低种植成本。庙街镇有耕地4 309 hm2,其中无法灌溉的旱地近500 hm2。为提高土地生产力和比较效益,在海拔1 800 m以上的添泽村委会、云鹤村委会没有灌溉保障的旱地及“雷响田”实施杂交稻旱种,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艾草绿色增效栽培技术,本文从艾草种苗移栽期、种植密度、施肥量、种植模式等方面开展了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宁夏中南部山区艾草种苗移栽应在5月20日以后开展,种苗移栽密度以105 000~120 000株/hm2为宜,移栽前整地旋耕时可施用尿素112.5 kg/hm2、过磷酸钙112.5 kg/hm2、磷酸二氢钾56.25 kg/hm2及牛粪腐熟肥10 500 kg/hm2作为底肥,可采用覆膜(黑膜)膜上移栽方式种植,可以有效防治艾草生长阶段的田间杂草。  相似文献   

18.
丁华锋 《河南农业》2021,(10):34-34
河南省地处中原地带,是农业大省。全省小麦常年种植面积546.5万hm2,玉米种植面积331.7万hm2,水稻种植面积64.97万hm2,蔬菜种植面积177.25万hm2,对种子的需求量非常巨大。近年,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种子种苗在省际间的交流也越来越频繁,导致多种检疫性有害生物陆续传入。  相似文献   

19.
为确定大豆新品种丹豆22在辽宁省东部、南部地区的适宜种植密度,本试验以丹豆22为试材,设置10.1万株/hm2、13.3万株/hm2、16.6万株/hm2、22.2万株/hm2和33.3万株/hm2共5个种植密度,研究不同种植密度对丹豆22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密度的增加,株高和底荚高同时增加;主茎节数、有效分枝及百粒重总体呈下降趋势;倒伏率随密度的增加有明显的增长;各处理产量随密度增加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密度为13.3万株/hm2(M2)时小区产量最高。本试验为丹豆22在生产中选择适宜的种植密度提供助力。  相似文献   

20.
在选择适宜引黄高扬程灌区耐密植玉米品种的基础上,研究减穴增株种植对玉米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海拔1 500~1 800 m的引黄高扬程灌区,在相同肥水管理条件下,玉米宽窄行、减穴增株种植,每穴播种2~4株较常规单株种植平均增产1 181.82~3 939.39 kg/hm2,增产率7.2%~24.8%。一穴2株种植,种植密度为88 050株/hm2时,玉米产量构成因素中穗粒数、百粒重达最高,分别为580.7粒、36.3 g;一穴4株种植,种植密度为106 200株/hm2时,产量达最高,为19 848.48 kg/hm2。综合来看,采用减穴增株种植技术,对提高玉米产量具有较好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