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水稻纹枯病为害捐失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以连作早稻为对象,对水稻纹枯病为害损失及品种、氮肥施用量、产量水平、发病时间、病情程度等影响因素进行了六年的研究。组建了多因素损失估计模型。根据损失模型统计分析表明:水稻黄熟期病情指数与稻谷减收率的关系最为密切;六个参试品种基本可归为两类;不同氮肥施用量和不同产量水平在一定范围内对同级别的纹枯病病情所致的稻谷减收率均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
夏滔 《浙江农业科学》2018,59(12):2243-2246
为明确长沙烟区浓香型烤烟特色品种对氮肥的适应性,以湘烟3号、NC71、云烟99、G80、安烟2号、K326(对照)和云烟87(对照)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氮肥水平对生育期、农艺性状、植物学性状、抗病性、烘烤特性、经济性状、原烟外观质量等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农艺性状方面,随着施肥量的增加,各参试品种的各性状变化趋势并不一致;在抗病性方面,NC71、云烟99和安烟2号综合抗病性较好;在经济性状方面,云烟99和湘烟3号在低氮施肥水平,产量和产值综合表现最好。  相似文献   

3.
氮肥是生产上的主要肥料,与棉花生长发育的关系十分密切.为了探明氮肥不同施期对棉花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确定棉花氮素营养最大效率期,以便大面积生产合理运筹氮肥,提高增产效益,1983年在所内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设计棉花育苗移栽.按麦套棉和麦后棉两种茬口,分别采用中熟品种651和早熟品种中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不同氮肥用量和氮肥施用时期对大麦籽粒生育酚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裂区设计,对10个大麦品种分别设置氮肥用量和氮肥施用时期试验,收获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各样品生育酚含量.[结果]氮肥用量、品种及其互作对籽粒α、β、γ、δ和总生育酚含量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品种对α、β、δ和总生育酚含量总变异所起的作用最大,氮肥用量次之,氮肥用量与品种互作最小;而氮肥用量对γ-生育酚含量的总变异的作用均小于品种和氮肥用量和品种互作.不同氮肥施用时期、品种及其对籽粒各生育酚含量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氮肥施用时期对α-生育酚含量的影响大于品种和氮肥施用时期与品种互作的影响;对γ、δ和总生育酚含量的影响位于品种和互作之间,对β-生育酚含量的影响最小.[结论]大麦拔节期施用氮肥与苗期和灌浆期施氮相比,会导致籽粒各生育酚含量的显著增加;氮肥运筹与品种的合理搭配对大麦籽粒生育酚含量改良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5.
利用1998-2014年湖北省农业统计数据,拟合了两优培九、Ⅱ优725、金优928、金优207、金优402、两优287和鄂粳杂1号7个杂交水稻品种的技术扩散模型;并运用Logistic模型对最大种植面积、扩散速度和进入拐点时间等参数与品种特性关系进行了分析。发现同一地区不同品种的扩散模型是不相同的;品种特性与模型参数有着密切关联,其中抗病性影响较大;同一季别内模型的截距项与新品种引入数量的多寡呈负相关关系;推广速度越快的品种,其进入拐点时间越早。  相似文献   

6.
谷子品种资源抗黑穗病的鉴定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7年~1990年,采用人工接菌的方法,对山西省4070份谷子品种资源进行了抗粒黑穗病鉴定,从中筛选出无病品种5份,高抗品种16份,中抗品种14份。研究结果表明,谷子品种资源对粒黑穗病的抗性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谷子品种的抗病性与品种原产地的生态条件有一定关系。不同粒色的谷子品种其抗病性是不同的。谷子品种对粒黑穗病的抗性能力比较稳定。  相似文献   

7.
研究不同氮肥用量对西兰花花球产量、商品性和抗病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氮肥用量对西兰花花球的产量、商品性和抗病性有明显影响,每667 m2施用含氮量为46%的尿素40 kg,能获得较高的产量及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不同氮肥管理条件下钾对寒地水稻抗病性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研究氮钾施用与水稻抗病性的关系,证实钾提高水稻抗病性的作用。【方法】设计不同的氮钾组合,进行田间小区试验,调查稻瘟病发病情况并考种测产。【结果】相同施氮条件下,随着钾肥施用量的增加,稻瘟病的病穗率降低。实地氮肥管理条件下,与不施钾处理相比,施钾处理稻瘟病发病率降低了25.8%~30.2%;在钾肥用量相同的情况下,与农民习惯施肥相比,实地氮肥管理的发病率分别降低了33.1%和34.9%,均达到了5%的显著水平。实地氮肥管理条件下,钾肥施用量为60 kg•ha-1和90 kg•ha-1的处理与农民习惯施肥和不施钾处理相比,产量分别增加了13.0%和16.1%,均达到5%的显著水平。【结论】高氮并且集中施在生育前期,施钾肥抗病性提高不明显。氮肥用量适当条件下,施钾能提高水稻抗病能力,增加水稻结实率、千粒重和产量。  相似文献   

9.
高密度高氮肥对大麦白粉病抗病性及产量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南方大麦区试品系为材料,研究高密度、高氮肥水平对大麦白粉病抗病性及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高密度、高氮肥使白粉病严重度和病情指数极显著升高,对总病叶率影响不大;千粒重、穗长、产量及株穗重显著或极显著降低,株高极显著升高,而穗数、结实率不因密度、氮肥增加发生明显变化。在高密度、高氮肥条件下不同品系的抗病性存在较大差异,分为两种反应:一种对白粉病抗性基本无影响,另一种对白粉病抗性反应较敏感。  相似文献   

10.
2个早稻品种最佳氮肥施用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2个早稻品种在江汉平原的最佳氮肥施用量。[方法]对两优9168和华两优103进行225、150和75kg/hm23个不同氮肥施用量试验,筛选2个早稻品种的最佳氮肥施用量。[结果]供试品种间生育期差异未达显著水平,氮肥施用量对生育期影响极显著,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减少,水稻全生育期有延长趋势;氮肥施用量对产量影响显著,随着氮肥施肥量的减少,产量呈递减趋势;氮肥施用量对经济系数影响显著,且均在150kg/hm2水平下经济系数最大。[结论]该研究为水稻生产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在降低氮肥施用量的前提下,为确保江苏省江阴市小麦产量和种植效益,现从品种筛选、播种方式、氮肥运筹等方面,对江阴市小麦绿色高效栽培技术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扬麦25"的理论产量高、抗病性好,可作为江阴市高产、抗病小麦品种进行推广种植;通过耕翻后机条播再开沟覆泥的播种方式,能提高小麦播种质量,从而显著提高其理论产量;在小麦全生育期施用纯氮240 kg/hm2(即比常规施肥降低纯氮用量30 kg/hm2)的基础上,采取基肥∶苗肥∶拔节肥∶孕穗肥=7∶0∶0∶3的氮肥运筹方式,理论产量与常规施肥(施用纯氮270 kg/hm2)相近。  相似文献   

12.
濮麦087是濮阳市农业科学院于2011年利用改良系谱法以浚k8-4为母本、濮麦9号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自主选育的半冬性、绿色、高产、高效、抗病性好、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的小麦新品种。该品种经多年多点试验及抗病性接种鉴定,表现为氮肥高效利用、综合抗病性好、高产稳产、抗逆性强。2020年4月通过国家审定。  相似文献   

13.
对20个玉米品种分别对小斑病和弯孢霉叶斑病的抗病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玉米品种对小斑病和弯孢霉叶斑病存在着一定的抗病性差异,其中玉米小斑病的发病程度为中偏重,并将这20个玉米品种划分为高感、中感和中抗三种抗病类型;弯孢霉叶斑病为轻发生,并将20个玉米品种划分为中感和中抗两种抗病类型。此外,还利用柱形图对小斑病和弯孢霉叶斑病的发病程度进行了对比。并分析了影响其发生的因素主要是品种的抗病性。  相似文献   

14.
主要油茶品种对炭疽病的抗性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来源于中国8省(区)17个油茶品种与炭疽病的抗性关系进行了林间调查,并在室内对其中8个主要油茶品种的果实进行了抗病性研究.结果表明:(1)17个油茶品种在林间自然状态下,对炭疽病的抗病性以攸县油茶、茶梨油茶、徽州小红和徽州大红的抗性较强;舒城大红、浙江红花、罗汉果和软枝油茶抗性中等;其余均为易感病品种.(2)8个不同油茶品种的果皮汁液和果皮培养基所培养的病菌孢子萌发率和菌落生长量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15.
"甬优12号"具有根系发达、茎秆健壮、熟相清秀、抗倒性强、穗粒结构协调、产量潜力大、米质优等特点。诸暨市于2008年引入该品种并进行试验示范,2010年该品种成为全市水稻高产创建示范方的主要品种。为进一步挖掘"甬优12号"的良种优势,2016年进行了其氮肥适宜施用量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甬优12号"采用依据当地攻关方土壤地力水平和斯坦福方程计算出的氮肥总用量,更有利于科学协调生育期、苗情及穗粒重三者关系,从而获得更高产量;氮肥总用量的增加和减少均不利于其获得高产。  相似文献   

16.
不同氮肥施用时期对大麦籽粒蛋白质及其组分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选取了10个大麦品种种植在三种氮肥施用时期下,研究氮肥施用时期对大麦籽粒蛋白质及其组分含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不同氮肥施用时期对大麦籽粒蛋白质含量影响显著;品种间蛋白质及其三种组分含量差异均极显著;谷蛋白含量的氮肥施用时期与品种的互作效应极显著,蛋白质含量其二者互作效应也显著。同时,大麦籽粒蛋白质含量与醇溶蛋白含量和谷蛋白含量分别存在极显著和显著正相关;盐溶蛋白含量与谷蛋白含量也呈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7.
氮肥用量对芸豆氮肥利用率和产量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品芸2号、英国红、龙芸6号和龙芸4号为试验材料,研究了氮肥用量对芸豆氮肥利用率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四个芸豆品种的产量均在N30处理时最高,由回归拟合方程可知,氮肥用量与产量关系密切。四个品种的最佳施氮量分别为:品芸2号39.01kg/hm2,英国红29.82kg/hm2,龙芸6号33.72kg/hm2,龙芸4号32.15kg/hm2。四个品种芸豆各处理植株的吸氮量随着干物质的积累而增加,处理间的差异则因品种的不同而异。四个品种氮肥吸收利用率均在N30处理最高;而低氮处理有利于芸豆农学利用率的提高;氮肥偏生产力均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增加而降低;品芸2号和英国红的生理利用率N15处理最高,而龙芸6号和龙芸4号两个品种分别在N60和N30处理下达到最高值。  相似文献   

18.
河南省近期小麦新品种(系)抗病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9~2004年,对河南省育成的460份小麦推广品种、优良品系等材料,在河南省漯河市进行了田间综合抗病性鉴定,分析病害对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病害与产量的关系成负相关,其中纹枯病对产量的影响最明显。另外,从参试的小麦品种(系)中选出了如郑农16、郑麦9023、豫麦57号、偃师4110等41份综合抗病性及产量性状表现较好的材料,可用于育种材料及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19.
氮肥对小麦不同品种籽粒微量元素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22个小麦品种(系)为材料,分析了氮肥对小麦籽粒Zn、Fe、Mn、Cu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麦籽粒Zn、Fe、Mn、Cu的含量和积累量存在极显著的品种间差异.氮肥施用提高了籽粒Zn、Cu的含量和积累量,抑制了Mn的含量.氮肥与品种的互作对籽粒微量元素的含量和积累量具有显著的影响作用.除Fe之外,籽粒Zn、Mn、Cu含量和积累量均以氮肥的影响作用最大,其次是品种因素和品种与氮肥二者的互作.用K-means聚类分析,将参试样品按照籽粒微量元素的含量聚为3类,施氮处理下,多数品种籽粒微量元素的含量处于中等水平;而不施氮处理下,多数品种的微量元素含量处于中等和较低水平.籽粒微量元素的含量对氮肥的反应存在品种间差异.  相似文献   

20.
通过调查研究,掌握广西玉米青枯病在生产上的发生情况及不同发病时期对玉米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为防控该病害提供理论指导依据。研究方法:在广西玉米主产区定点进行病害发生情况调查,计算各地的平均发病率;对不同发病时期的玉米在成熟后收获考种测产,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玉米青枯病在广西玉米主产区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秋玉米发病较重,发病率3.5%~10.3%,春玉米发病较轻,发病率0.4%~9.8%;品种间抗病性存在差异性,抗病性最好品种是兆丰688,抗病性最差的品种是蠡玉16号,但同一品种在不同地方发病情况也不一样;发病时期对玉米产量构成因子影响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研究结论:广西玉米青枯病普遍存在,该病害发生流行规律是秋玉米病重于春玉米、南方玉米品种比北方玉米品种抗病;发病时期越早,对玉米产量构成因子影响越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