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为了加强“数字黄河”工程建设管理。规范黄河流域水土保持数据库建设和信息编码工作,实现数据共享,黄河水利委员会水土保持局组织编写了《黄河流域水土保持数据库表结构及数据字典》和《黄河流域水土保持信息代码编制规定》,并经审查批准为“数字黄河”工程标准。为了使该标准在全流域内尽快得以实施,现将其汇编成册,由黄河水利出版社于2005年1月正式出版。  相似文献   

2.
基于"3S"技术建立黄河流域水土保持信息系统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黄河流域水土保持工作特点,对水土保持信息进行分类,确定信息采集标准,以"3S"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为基础,进行信息采集、预处理,建立数据库;按照黄河流域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发展的需求,系统总体结构设计为4个核心功能模块、8个基础应用模块、6个专业应用子系统模块.系统建成后,将大大提高黄河流域水土保持管理和生态环境建设的技术手段和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3.
青海省黄河流域生态修复适宜性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海省黄河流域不仅是黄河发源地,也是黄河流域主要产流区和水量的供给区之一,对黄河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具有决定性影响.由于地处特殊地理位置和不利自然条件,生态修复尤为重要.生态修复范围可分为黄河河源区生态建设区、东部黄土高原水蚀生态建设区,通过对分区水土保持生态修复适宜性初步分析,认为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是改善青海省黄河流域生态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4.
<正>本刊讯青海省水利部门按照"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的要求,积极推进水土保持工作,加快水土保持步伐,努力减少现有的水土流失面积,确保黄河源头安澜稳固。截至2018年底,青海省黄河流域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0 644.46 km2,但仍有6.02万km2水土流失面积亟待治理。作为黄河源头区,青海黄河流域水土流失问题一直是全省最为突出的生态问题。  相似文献   

5.
四川是长江、黄河上游重要水源涵养地、补给地和国家重要湿地生态功能区,近年来四川牢固树立黄河源区生态保护意识,高度重视黄河流域水土保持工作,坚持把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水土保持业务工作开展的首要政治任务,全省水利系统认真学习和贯彻落实习总书记关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讲话精神,分析四川黄河流域水土保持状况,厘清黄河流域水土保持工作思路,进一步将国家两区划分中的金沙江岷江上游及三江并流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细分为若尔盖丘状高原和石渠高原两个生态维护水源涵养区,分区采取水土保持生态举措,打造高原生态维护水源涵养区,以加快推进水土流失治理提质增效、改善生态,通过控制水土流失,减缓黄河下游淤积,确保河床不抬高,保障黄河安澜。  相似文献   

6.
青海省黄河流域不仅是黄河的发源地,也是黄河主要产流区之一,对黄河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具有决定性影响。在大气候条件基本不变的前提下,植被条件是维持本区域水土保持重要生态功能的最主要因子,通过分析青海省黄河流域水土保持植被的分布特征及其演替规律,提出了恢复植被的技术途径:在流域内地广人稀地区实施"自然型"植被建设,在流域内丘四区实施"集流型"植被建设,在流域内城镇(市)周边实施"灌溉型"植被建设。  相似文献   

7.
水土保持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的主要内容和黄河治理的根本措施,也是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保障。经过长期治理与保护,黄河上中游流域水土保持事业取得长足发展,实现了从贫穷到小康、从"黄"到"绿"的嬗变,但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新使命新要求相比,依然任重道远。新时代黄河上中游流域水土保持,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贯彻落实生态文明建设、乡村振兴、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国家重大战略要求,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以支流为骨架、以小流域为单元,充分调动各方力量,协同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确保黄河下游河床不抬高;坚持不懈开展还林还草,从过度干预、过度利用向自然修复、休养生息转变,改善流域生态环境,建设美丽黄河,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提出了水土保持高质量发展的具体目标,论述了水土保持高质量发展的措施布局和支撑体系。  相似文献   

8.
从新时期黄河治理国家战略对水土保持工作的需求出发,回顾了黄河流域水土保持科研进展,包括水土流失规律研究、淤地坝拦沙减蚀作用研究、土壤侵蚀预测预报技术研究、水土保持减水减沙效益分析、水土流失治理技术研究、水土保持科研平台建设等。同时,对近年来取得的重大科研成果进行了系统总结,包括黄河多沙粗沙区分布式土壤流失模型、粗泥沙集中来源区界定与水沙变化、黄河流域砒砂岩区辨识与抗蚀促生关键技术及应用等。对黄河流域水土保持科研进展及成效进行了梳理,以期为保障黄河长治久安、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宁夏新时代水土保持工作要以习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按照水利部"行业强监管、工程补短板"的水利改革发展总基调及"监管强手段、治理补短板"的水土保持工作要求,坚持保护与治理并重,助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具体措施是精心谋划,抓好顶层设计;坚持保护优先,抓好水土流失预防监督;因地制宜,抓好重点地区水土流失治理;综合施策,形成水土保持工作合力。  相似文献   

10.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保护黄河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千秋大计,抓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我们义不容辞的重大责任和历史使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的重点在陕西,减少入黄泥沙的关键在陕西,抓好陕西的水土保持工作,就抓住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点。陕西全省上下应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重点研究当前陕西黄河流域水土流失治理的薄弱环节,加强水土保持科研工作,找准水土保持攻坚点和难点,进一步研究淤地坝、旱作梯田等水土保持措施对黄河水沙调控的作用及综合影响,解决黄河流域水土保持高质量发展的制约性瓶颈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