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在新的时代背景和新的功能要求下,城市发展要有文化性,并发掘城市特色,使城市向人们更直接的传达城市空间视觉影像。本文着重从造型视觉形象、色彩视觉形象、人文视觉形象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了如何更好传达出城市视觉特色。  相似文献   

2.
基于夜间灯光数据,对大连市城市建成区进行提取,并对其城市空间扩张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00~2018年间,研究区城市建成区面积扩张了182.69 km2,城市扩张由加速扩张模式转变为减速扩张模式,扩张规模逐步得到控制;城市扩张以外延式为主,城市集聚性较差且形状趋于复杂。研究结果可为大连市城市规划建设及空间格局优化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对于风景区夜间景观,国内外尚无固定的模式和方法对此进行定量评价。文章提出一个基于二维尺度基础上的三要素评价方法,即建立一个二维的评价平面,根据三个不同的夜间景观要素(单体照明设计、灯光亮度、空间心理体验)形成评价体系,进行综合评价并分级,并把得出结果转绘到平面地图上,形成夜景视觉廊道图,使评价可视化。以惠州西湖风景区夜间照明景观评价为例,体现评价过程,为科学评价夜间景观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海珊 《绿色大世界》2013,(5):158-159
指出了景观视觉形象作为一种人为的直观的视觉形象,要求借助于特定的视觉思维方式,提高景观,作品的视觉艺术性。分析了视觉思维运用的重要性,探讨了视觉思维对景观设计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5.
基于GIS的城市山地公园视觉景观评价技术及实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城市山地公园不同于城市公园,也不同于森林公园,既具有原生山地植被类型,又有人为的公共空间的营造,具有一定特殊性。因此探讨基于GIS技术的城市山地公园视觉景观评价量化技术具有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以福州金鸡山城市山地公园为实例,在中小尺度下对坡度、坡向、高程因子进行模拟,最后用GIS软件分析和问卷评分结果进行叠加分析,尝试其视觉景观评价技术。研究结果表明,景点4(叠石飞瀑)、10(飞虹桥)、15(晋安台)、19(栖霞台)的视觉景观较好,景点5(森林舞台)视觉景观最差,从而验证了GIS在中小尺度下,在城市山地公园视觉景观评价中应用的可行性,为类似区域的视觉景观评价技术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6.
运用旅游心理学、情感心理学、设计心理学的情感化设计、环境心理学、旅游地理学、旅游规划与开发等相关理论,探析旅游活动中人类情感的内涵与特征,寻找旅游开发中需要激发的情感。研究结果表明,旅游者情感具有效能性、时效性、感染性、移情性四大特征,目前单项旅游开发在情感方面存在走马观花式观光旅游、车水马龙式度假旅游等问题。在情感营造中注重情感与环境的关系,从自然、人工、人际3方面进行情景营造。提出匹配情感动机,增设旅游情感体验项目,提升情感旅程等强化旅游情感体验策略。  相似文献   

7.
基于眼动的城市森林景观视觉质量评价及距离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基于注视点个数、注视频率、平均注视时间、平均眼跳幅度、平均眼跳速度、首次注视时间、注视时间比重7个眼动指标,构建景观视觉质量评价模型,选取并拍摄获取通州运河森林公园旱柳林5个样地、6个不同距离梯度下的30个样本,通过眼动实验获取指标数据进行景观视觉质量评价;再基于ANOVA分析距离对景观视觉质量的影响,并根据研究结果提出旱柳林游憩步道建设对策。研究结果表明:1)旱柳林景观视觉质量值分布在0.13~1.49范围内,90%样本处于中高等级,视觉质量较好;2)注视点个数、注视频率、平均眼跳幅度、注视时间比重对景观视觉质量构成显著影响,距离变化通过显著影响注视点个数,对注视频率、平均眼跳幅度、注视时间比重产生相关影响,从而影响景观视觉质量;3)旱柳林景观视觉质量在25 m处最低,且25 m处视线多向树冠与草坪交界面聚集,草坪对景观感知存在一定影响,在5 m和30 m处景观视觉质量呈现相对较高水平,可作为游憩路径设置参考值。  相似文献   

8.
气孔是植物生理过程中的重要器官,对植物叶片气孔行为进行分析对模拟其生理生态过程、水文循环过程具有重要意义。传统理论认为植物在夜间气孔是关闭的,而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这种关闭并不是完全关闭,夜间气孔不完全关闭的现象可能广泛存在于植物界。针对以往的理论和研究没有完整地解释夜间气孔张开现象、夜间气孔导度以及其对各环境因子的响应的科学问题,对长期以来国内外关于夜间气候导度理论和模拟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综述,包括夜间气孔导度在时间尺度上的变化特征以及驱动夜间气孔行为的因素,并对气孔导度模型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为植物蒸腾过程进行补充,有利于完整地了解植物整个水生理生态过程。今后的研究中,将侧重于时间尺度上的扩展以及相关模型模拟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9.
以湖南省森林植物园为研究对象,借鉴SBE法对视觉景观质量进行评价,借鉴SD法对景观特征进行评价。通过相关分析建立有关城市森林公园景观质量的评价模型。景观质量评价结果得出植被、水体及路面或广场对视觉景观质量影响较大;景观特征分析了形态丰富度、美感等8个因子对景观质量的影响,建立模型为SBE=-0.58+0.101X1+0.139X2+0.257X3+0.162X4+0.113X5+0.181X6-0.092X7-0.108X8,其中,对景观质量影响较大的因子有形态丰富度、美感和生命力,而空间感和变化性与景观质量呈负相关。综合分析结果得出多样化、植被覆盖度高的景观评价较高,人们更为向往自然、幽静的森林景观,森林公园中杂乱无章的植物对景观质量产生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10.
县域旅游形象的定位与设计有利于提升县域旅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也有利于提高县域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环境效益。通过对河北省保定市蠡县地脉和文脉的分析,将蠡县的旅游总体形象定位为"休闲蠡吾,商贸重镇",并运用企业识别系统对蠡县进行理念形象、行为形象以及视觉形象的设计,以期为蠡县全域旅游规划提供依据,促进蠡县旅游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城市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城市继续繁荣。本文结合我国国情的基础,提出建设生态城市的对策和设想,以期推动我国生态城市建设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12.
以南昌市八一广场改造设计为例,进行设计后评价,采用问卷调查和现场观察与访谈的方式,通过对使用者参与城市广场空间的行为方式的记录,并结合当地的气候和文化背景,总结了调研结果进而分析现有城市广场空间中人的行为心理特征,从而探讨人的行为心理对城市广场设计的指导作用。研究结论可为城市广场的新建设或改造设计提供较好的理论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13.
城市滨水区具有非常高的使用频度,其植物景观营造必须遵循生态的原则。文章介绍了城市滨水区植物群落的特征,从色彩搭配、线条变换、疏密变化以及植物群落内部视线处景观变化等几个层面上,分析了滨水区植物造景的特色。在全文的最后部分,有针对性的提出若干解决思路,期待为今后此类问题的研究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4.
城市休闲广场作为城市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带给人们身心享受,缓解人们心理压力,同时也是城市形象的展示之窗[1]。通过调研发现随着广场建设的不断增加,一系列问题暴露出来。本文基于环境及心理的背景下对城市中的休闲广场进行研究,通过现场调研的方式,以济南七贤广场为例,分析出现代休闲广场所面临的问题,并总结出解决问题的规划设计方法,为城市休闲广场规划设计贡献一份力量。  相似文献   

15.
滨水区是城市中特定的空间,是城市中人类活动与自然过程共同作用最为强烈的地带。这些空间场所需具有环境优美、绿化宜人、服务设施完善、视觉景观舒适等特点,来满足人们对水的特俗感情。本文结合牡丹江地区设计实践,针对城市滨水区绿化景观设计中人的心理需求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6.
南京雨花台烈士陵园植物景观的场所精神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国忠  蒋理 《广东园林》2008,30(1):27-29
烈士陵园作为一种纪念性园林,是城市绿地中集纪念、教育与游憩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体.文章以南京市雨花台烈士陵园为例,从视觉美感感、环境心理、文化特性等方面对其植物配置情况进行了分析,并对植物在纪念环境中所营造的场所精神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17.
国内外室内木质环境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随着木质材料在建筑行业应用比例的不断增加,对由木质材料构成的室内环境研究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对室内木质环境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木质材料对环境物理条件的影响(包括温度、湿度、声、光、色、空气质量等);木质材料对人体感觉器官的刺激效应(如触觉、视觉、听觉和嗅觉);木质材料构成的室内环境对人类居住性的综合效应(如木造住宅与人类寿命、疾病、儿童成长等关系).室内环境受着诸多因素的影响,今后的研究趋势是将基础科学与医学、生物学、心理学等结合起来综合评价室内木质环境,并将其与传统建筑材料构成的室内环境相比较,以此为开拓木质材料在建筑行业中的应用领域提供充分的实践和理论依据,促使人造板工业得到跨行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一段令人记忆深刻的道路,通常以良好的整体品质,表现在界定空间形式的街墙或路面上。道路景观之优劣影响着用路人的视觉上认知及偏好。在道路的规划设计上,不仅要对道路内各项设施进行规划设计,还应与沿道要素及远景要素融和,增进都巿文明及环境品质,带给使用人心理的舒适性,也带给地区上本身具识别性的特点,提升外来游客的观光兴趣,最终提升整体区域的生活品质。  相似文献   

19.
增强居民小区保健功能的园林绿地设计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微地形、绿化隔离带和园林芳香植物的保健功能及其设计要点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多用、巧用微地形能够遮挡小区内部不良视觉构筑物,扩大绿视率和促进植物的生命活动;灵活设置绿化隔离带能够有效阻挡小区外围的不良视觉环境,吸附粉尘废气并降低噪音;有针对性地集中栽种园林芳香植物,具有一定的保健功能;在外围设置密闭的环状绿带延缓芳香物质的消散,可以有效提高居民对芳香物质的摄入量。  相似文献   

20.
许守任 《林业调查规划》2012,37(5):91-94,99
低碳消费行为是低碳经济研究中的重要内容,现有研究多数基于消费者心理对消费行为和意愿进行研究。从感知价值视角出发,对昆明市居民进行问卷调查,通过因子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分析,验证了低碳消费感知价值包括生态价值、情感价值、社会价值和功能价值4个维度,其中除情感价值外,其余3个感知价值维度对低碳消费意愿具有正向的影响关系。并提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