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3种相思苗期耐旱性评估与选择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聚乙二醇(PEG 6000)的渗透溶液模拟水分胁迫条件,通过测定相对电导率、相对含水量等指标,对南亚热带的马占相思、大叶相思、厚荚相思的幼苗进行了耐旱性评估和选择。结果表明:3种相思幼苗的耐旱能力在树种、种源和家系3个层次上均存在极显著的差异。针对3个相思树种分别从种源/家系水平上筛选出一批耐旱材料:马占相思15678种源中的BVG00667和BVG00669家系,种源16990中的MM000978家系;大叶相思18854种源中的2913、2900、2928、2921、2925家系以及种源18924中的BVG2712、BVG2713家系;厚荚相思13681种源63、24家系,16986种源16家系,以及15646种源73家系。  相似文献   

2.
兴凯湖松种源家系苗木高生长变异规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林口县青山林场兴凯湖松1年生高生长进行变异分析的结果表明,兴凯湖松种源间存在丰富的变异,变异系数范围在22.5%~24.9%之间,平均值为23.5%;3个种源间苗高生长量差异极显著,鸡东、密山种源高生长较快,鸡西种源高生长最差,鸡东种源生长量较鸡西种源快10.4%。49个家系苗高差异极显著,生长最快的密山3号家系同生长最慢的鸡西18号家系相比快62.0%。种源内家系间苗高存在丰富的变异,变异系数在13.7%~34.3%之间,平均值为20.3%;种源内家系间苗高差异极显著。  相似文献   

3.
<正> 近两年,我们在河南省郏县林场三个地点开展了侧柏全分布区种源造林试验和种源与家系两个水平的造林试验,对侧柏种源间以及种源内家系间造林成活率的变异进行分析,为选择优良种源提供依据。一、材料与方法供试种源51个;种源与家系两个水平造林试验供试种源11个。每个种源含家系11~  相似文献   

4.
在种源试验中,要可靠评价每个种源的平均表现时,是使种源平均数标准差最小时来确定家系和子代数目的。该标准差是以参试家系间和家系内的变异来计算的。计算结果表明,在性状遗传力低时,每一种源需测200个子代数;如果性状遗传力高时,只100个就够了。每个试验点的每个种源应包括5~10个家系中的100~200个子代数。除非种源试验是为了将来选择种群,一般种源试验,很少超过10个家系的。  相似文献   

5.
油松种源/家系苗期生长遗传变异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采自4省11种源区的341个油松家系种子进行了苗期试验,结果表明:油松种源间以及种源内家系间苗高生长呈极显著的差异,山西浑源种源苗高生长量最大为9.24 cm,内蒙种源苗高生长量小。千粒重与大多数家系苗高相关紧密。油松苗高性状的家系和单株遗传力均大于0.8,呈强度遗传。在不同种源内进行家系选择,预期遗传增益均大于17%以上,增产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6.
采用小样地评选法进行硕桦优树选择,在5个种源地共选择优树150株。各种源地优树胸径、树高年平均生长量分别高于样地平均值32.39%~38.13%和5.13%~21.85%。分析了5个种源1年生秋播苗和春播苗的生长差异,秋播苗均好于春播苗,各种源间高生长差异显著。对1年生和2年生苗木苗高和地径生长量方差分析表明,各种源(家系)苗高、地径生长量间差异均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以种源进行分析,白河种源最优,其次为靖宇种源和汪清种源,敦化种源和临江种源较差,白河种源平均苗高超过所有种源苗高平均值8.15%,平均地径超过所有种源地径平均值5.34%;以家系进行分析,BH-1、BH-2、BH-3、BH-4、BH-5、BH-6、BH-7、JY-1、JY-3、WQ-1和WQ-2这11个家系的苗木长势较好,是硕桦优良家系的重点选择对象。  相似文献   

7.
马尾松3个种源,每个种源3个林分,每个林分8个半同胞家系进行三水平遗传测定。4年生树高结果初步表明:种源、林分、家系生长差异均达显著或极显著的差异水平,种源效应>家系>林分,种源的遗传力及遗传变异系数均大,说明马尾松三层次变异中,种源选择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8.
为选出适宜湖北省发展的桤木优良地理种源/家系,对桦木科桤木属的15个桤木种源124个家系和江南桤木3个种源2个家系总计18个种源126个家系进行了育苗、造林对比试验,并对苗期生长及造林后的幼林生长进行了年度生长测定调查,通过6 a的观测数据分析,结果表明:桤木各种源、家系高生长迅速,远远优于江南桤木;桤木各种源之间高生长差异不显著,仅有四川剑阁种源家系间呈现出显著差异;有金堂盐井、金堂长乐、金堂淮口、盐亭、珙县等5个种源长势较优,适宜在湖北省推广发展.  相似文献   

9.
应用25个地理种源400余个家系在广西凭祥进行西南桦种源家系联合筛选试验,对1~4年生幼林进行了生长性状遗传变异分析,结果表明:(1)不同西南桦种源间和家系间的树高和胸径生长均差异极显著;(2)各种源树高和胸径均与其产地经度极显著相关;(3)不同林龄间种源和家系的树高和胸径生长量的相关分析表明,种源选择的可靠性逐年增加;(4)以4年生时生长性状作早期评价,发现大多数优良种源、家系来自广西,可见西南桦种源选择以就近种源较好。  相似文献   

10.
应用25个地理种源400余个家系在广西凭祥进行西南桦种源家系联合筛选试验,对1~4年生幼林进行了生长性状遗传变异分析,结果表明:(1)不同西南桦种源间和家系间的树高和胸径生长均差异极显著;(2)各种源树高和胸径均与其产地经度极显著相关;(3)不同林龄间种源和家系的树高和胸径生长量的相关分析表明,种源选择的可靠性逐年增加;(4)以4年生时生长性状作早期评价,发现大多数优良种源、家系来自广西,可见西南桦种源选择以就近种源较好.  相似文献   

11.
细叶桉家系选育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8年生细叶桉10个种源112个家系的树高、胸径、树皮厚度、PIL值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以种源为评价单位时,在树高及胸径的表现上呈现出NSW种源总体表现较优,QLD次之,PNG较差的趋势。以家系作为评价单位时,具有显著差异。树皮厚度和PIL值在所有参试的家系中无显著差异,在今后的选育研究中可以不作为主要测定育种指标。综合筛选获得优良家系7个,分别为21、82、5、49、68、83、107号家系。在PNG种源中选择具有优良表现的家系作为主要育种群体材料,开展杂交选育等研究加以改良,将有较大的潜力。  相似文献   

12.
对细叶桉3个种源50个自由授粉家系的生长性状和形质性状进行种源间和家系间差异分析和家系遗传变异及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细叶桉主要性状种源间和家系间差异都极显著,种源间的差异大于家系间的差异,来自澳大利亚昆士兰州的Laura种源优于其它种源。细叶桉家系生长性状和形质性状呈中度至强度遗传;枝下高、干形和冠幅与生长性状遗传相关极显著。运用指数选择法对50个家系进行多性状综合选择,初步选出5个优良家系,可望获得22.23%的综合遗传增益。  相似文献   

13.
海南岛东部地区桉树树种/种源试验*   总被引:4,自引:7,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海南岛东部进行的桉树11个树种79个种源试验,5年的结果表明,不同树种种源间生长差异极显著,来自印度尼西亚Mt.mandiri的尾叶桉12895种源是所有参试树种/种源中表现最好的,树高、胸径和每公顷材积分别为13.82m、12.54cm和128.34m3。同一树种种源间生长差异也极显著,最佳种源的每公顷材积与最差种源相比,尾叶桉为8.46:1,细叶桉5.86:1,赤桉5.32:1和巨桉3.04:1。细叶桉、赤桉和巨桉种源树高、胸径和材积生长与原产地纬度显著负相关,尾叶桉种源与原产地海拔高极显著负相关。本文提出了适合海南岛东部地区生长的树种和种源。  相似文献   

14.
对尾叶桉11个种源174个家系2 3年生试验林的生长与抗风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尾叶桉种源间、家系间、区组间的差异以及种源与区组、家系与区组的交互作用均极显著。台风对尾叶桉的危害主要表现在造成风折,占整个试验林木的22 5%。尾叶桉种源 家系的生长性状与其抗风性能呈显著的负相关;通过对174个家系的生长和抗风性的综合指数选择,初步选出了32个适合粤西生长的既抗风、生长又快的家系。  相似文献   

15.
桉属树种与种源、家系比较试验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9个桉属树种,其中8个种泊来自原产地,7个家系和7个杂种后代来自国内次生资源进行混合比较,5年生评价结果表明:树种、种源、家系呈极显著差异;尾叶桉及其两个种源、尾巨桉杂交种细叶桉的13544种源适合本试验区戒严和格短轮伐期经营,可获得适应性和生长指标平均值超过平均水平35%的选择效应。其中最优为14534号尾叶桉种源,5年生单株材积0.050.61m^3/株(89.03m^3/hm^2)。种子采  相似文献   

16.
杉木种源-林分-家系遗传变异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运用杉木种源、林分、家系三水平联合试验6年生林分的生长性状和物候观测资料,研究其遗传变异信息。结果显示,种源间、种源内林分间、林分内单株间的胸径、树高、材积都存在极显著差异;在三水平任何层次上的生长性状选择都是有效的,但各层次变异差别很大,其方差分量排序依次为:种源>林分>家系,种源、林分、单株材积遗传力分别为0.848、0.399、0.232;选择层次依次是种源、林分、单株。种源(群体)是较稳定的遗传单位,但种源内林分间差异显著,可进一步探讨遗传学上的杉木种源单位的确切范围。种子发芽率、物候因子分析表明,种源间差异显著,林分间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分析了引自澳大利亚东部的桃金娘科伞房属4个树种或亚种在广东省德庆试验点的早期生长表现。结果表明:10年生时,4个树种或亚种生长量最大的是斑皮柠檬桉,其次是大叶斑皮桉(Corymbia henryi)、柠檬桉和斑皮桉,平均单株材积分别为0.2026、0.1748、0.1634和0.0526 m3;与8年生时比较,4个树种或亚种在10年生时仍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材积增长均在15%以上。方差分析结果表明:试验组Ⅰ内,柠檬桉和大叶斑皮桉3个生长性状在家系间差异极显著(P<0.01);种源间胸径差异达显著水平(P<0.05),树高和单株材积无显著差异;在试验组Ⅱ,斑皮柠檬桉和斑皮桉的3个生长性状在树种或亚种、种源、家系间差异极显著(P<0.01)。以单株材积高于对照为选择目标,选出柠檬桉3个种源4个家系,斑皮柠檬桉4个种源11个家系,大叶斑皮桉2个种源3个家系,共计9个种源18个家系,分别占参试种源和家系总数的50%和19.4%。  相似文献   

18.
不同种源/家系的细叶桉苗期叶脉密度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3个种源、14个家系的细叶桉苗木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其种源、家系叶脉密度的差异以及各级叶脉密度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种源间总叶脉密度和次级叶脉密度的差异极显著,2°主叶脉密度差异不显著,次级叶脉密度与总叶脉密度的比值在88.07%以上;种源地 China Dongmen 家系间的总叶脉密度、次级叶脉密度、2°主叶脉密度之间差异极显著,2°主叶脉密度与次级叶脉密度和总叶脉密度呈极显著负相关,次级叶脉密度与总叶脉密度呈极显著正相关;其他种源内家系间叶脉密度的差异较小。  相似文献   

19.
对11年生短枝木麻黄41个种源的生长性状进行方差分析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各性状生长在种源间的差异极显著;这种变异与种源所在的地理位置关系不十分密切;仅分布在南半球的种源,其树高生长与纬度呈显著负相关;种源高生长在苗期与11年生的生长关系不紧密,而树高、胸径在其他各生长期间的相关性达极显著水平。性状间的相关分析表明,树高、胸径、单株材积之间呈高度正相关。采用综合权重分析法,初步筛选出8个优良种源:广东湛江、18154(菲律宾)、18014(印度)、18157(马来西亚)、18153(巴布亚新几内亚)、18158(马来西亚)、18298(泰国)、18118(越南),这些种源均好于本地种源,可在闽南地区推广应用,为生产提供良种。  相似文献   

20.
对 13个尾叶桉×细叶桉杂种、10个尾叶桉×赤桉杂种、1个尾叶桉× (尾叶桉×细叶桉 )杂种、1个尾叶桉种内控制授粉子代、5个尾叶桉母本的自由授粉子代和 1个尾叶桉×细叶桉F1自由授粉子代的比较研究表明 ,家系间树高、胸径和材积的差异均达 0 0 1显著水平。选择出优良杂种和子代 14个以及优良单株 12株。优良单株可以作为无性系比较试验的材料 ,优良杂种的优良单株可以用于建立下一世代的育种群体。这为优良杂种单株的无性系化和进一步的桉树杂交育种提供了有效的遗传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