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008和2009年在福建省邵武市共制种嘉糯1优6号(嘉农wxA1/嘉糯恢6号)72.3hm2,平均产量3.375t/hm2。根据制种实践及父母本的特征特性,总结了该组合的高产制种技术。  相似文献   

2.
高产优质杂交糯稻新组合嘉糯1优6号的选育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嘉糯1优6号是用糯稻不育系嘉农聊A1与恢复系嘉糯恢6号配组育成的杂交糯稻新组合,具有高产稳产、米质优、生育期合适、适应性广、制种产量高等特点,于2009年3月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介绍了该组合的选育经过、产量表现、特征特性、高产栽培及高产制种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3.
杂交糯稻糯优1号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杂交糯稻糯优1号Nuoyou1,aglutinoushybridrice邓达胜,广华容,邓文敏(四川省原子核应用技术研究所,成都610066)糯优1号是用糯性不育系NA与糯稻恢复系糯恢1号配组而成的籼型杂交糯稻组合。1995年通过四川省品种审定。不育...  相似文献   

4.
嘉糯1优2号是福建农林大学作物遗传育种研究所选育的优质、高产杂交糯稻新品种,2009年7月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根据嘉糯1优2号亲本的特征特性,结合制种生产实践,提出了嘉糯1优2号高产制种技术。  相似文献   

5.
优质高产杂交糯稻新组合嘉糯1优2号的选育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嘉糯1优2号是福建农林大学作物科学学院采用60Co-γ射线辐照诱变的方法育成糯稻不育系嘉农wxA1与糯稻恢复系嘉糯恢2号后再用其配组育成的杂交糯稻新组合.具有高产稳产、米质优、生育期适宜、适应性广等特点,于2009年7月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介绍了该组合的选育经过、产量表现、特征特性、高产栽培及高产制种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6.
嘉糯2优2号是福建农林大学作物科学学院用嘉农wx2A作母本、嘉糯恢2号作父本配组育成的杂交糯稻新品种,2018年7月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表现优质、丰产稳产等特点。就嘉糯2优2号品种的选育流程、产量表现、特征特性、栽培及制种高产技术作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7.
嘉糯Ⅰ优6号是采用核辐射诱变技术育成的三系籼糯稻,产量高,适应性较广。根据嘉糯Ⅰ优6号双亲的特征特性和2a当地高产制种经验,总结了该组合高产制种技术。  相似文献   

8.
9.
《杂交水稻》2016,(5):89-90
嘉糯Ⅰ优721是信阳市农业科学院利用嘉农wx A1与恢复系信糯恢721配组育成的籼型三系杂交糯稻新组合,具有产量高、米质优、抗性好等特点,2013年通过河南省审定。  相似文献   

10.
嘉糯1优2号是福建农林大学作物遗传育种研究所选育的杂交糯稻新品种,2009年7月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根据嘉糯1优2号的特征特性,结合生产实践,建立了嘉糯1优2号高产栽培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3种施肥水平对2个杂交水稻品种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粤优589收割产量与分蘖数、有效穗之间存在着正相关系,红泰优996收割产量与有效穗、结实率之间存在正相关系,两品种收割产量均与每穗粒数存在一定的负相关系;3种施肥水平之间的产量无显著差异,随着施肥量的增加,粤优589收割产量均有增加的趋势,而红泰优996收割产量开始下降,然后升高。  相似文献   

12.
嘉糯Ⅰ优6号是福建农林大学作物遗传育种研究所用嘉农wxA1与嘉糯恢6号配组而成的杂交糯稻新品种,具有丰产性好、再生力强、熟期适中等特点。2010年长汀县引进作中稻—再生稻种植,表现头季稻与再生稻产量高、抗性好的特点,总结了其丰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3.
通过不同氮肥施用法对杂交水稻群体、穗粒结构及产量的效应分析,表明重前施肥法能获得较多 的有效穗,但每穗粒数较少、粒重软低.适当降低前期用肥量,增加保花肥、粒肥的施用,可提高成穗率,增加千 粒重,从而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14.
施氮量对超级杂交稻产量和稻米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鹏  刘茂  秦俭  熊洪  徐富贤 《中国稻米》2017,(4):102-106
为探明超级杂交稻在成都平原的适宜施氮量,达到高产与优质协同,以超级杂交稻德优4727、普通杂交稻川优6203和常规稻五山丝苗为材料,于2016年在四川德阳进行大田试验,设置4个施氮量(0、120、165、210 kg/hm~2,分别记作N0、N120、N165、N210),研究施氮量对水稻产量和稻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超级杂交稻产量随施氮量的增加呈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以N165处理最高;普通杂交稻和常规稻产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以N210处理最高,但与N165处理差异不显著。糙米率、整精米率、蛋白质含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提高;垩白粒率、垩白度对氮肥的响应因品种而异。除普通杂交稻胶稠度外,施氮量对胶稠度和直链淀粉含量的影响不显著。品种间产量和品质均存在显著差异。与普通杂交稻和常规稻相比,超级杂交稻产量显著增加,增产优势主要表现在粒重上。超级杂交稻糙米率、垩白粒率、垩白度、胶稠度显著高于常规稻,直链淀粉含量和蛋白质含量低于常规稻;超级杂交稻整精米率显著高于普通杂交稻,但与常规稻相当。考虑产量和品质两因素,本试验条件下超级杂交稻选择纯N用量165 kg/hm~2,可实现产量和品质的协同提高。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究不同产量水平超级杂交稻产量形成特征及其对施肥量的响应,以超级杂交稻两优培九、Y两优1号、Y两优2号、Y两优900和超优千号为供试材料,研究不同施肥水平(纯N用量分别为0、210、300和390 kg/hm~2,N∶P_2O_5∶K_2O=2∶1∶2,以F0、F1、F2、F3表示)对各品种产量及群体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施肥水平为F0和F1时,Y两优2号的产量比两优培九和Y两优1号高,主要表现在其具有较高的有效穗数,以及茎蘖成穗率、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积累量和收获指数;在施肥水平为F2和F3时,Y两优900和超优千号产量较高,主要表现在其具有较高的每穗粒数,以及粒叶比和收获指数。在不同施肥水平下,随着施肥量的增加各品种的每穗粒数、粒叶比和收获指数呈先增后降的趋势,有效穗数和叶面积指数呈增加的趋势(两优培九除外)。由上可知,在相对较低的施肥水平下,Y两优2号相比于两优培九和Y两优1号能获得更高产量,主要依靠的是其具有较高的有效穗数;而在较高的施肥水平下,Y两优900和超优千号更具有获得高产的潜力,且主要依靠较高的每穗粒数,较低的有效穗数是限制其获得更高产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前氮后移对杂交中稻及其再生稻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20个杂交中稻组合为材料,在前氮后移与重底早追两种施氮方式下,研究了前氮后移对头季稻及再生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前氮后移有助于提高杂交中稻组合头季稻及再生稻产量,且高于重底早追施氮方式,但各杂交组合间表现各异。其中,内5优306、蓉18优447、德香4103、内5优317和川谷优7329这5个组合前氮后移处理头季稻比重底早追处理显著或极显著增产,乐优198、宜香优800、蓉优1808、冈比优99、冈优725、德香4103、炳优900、F优498、内5优317这9个组合的再生稻产量前氮后移处理比重底早追处理高。综合考虑头季稻产量和再生力,两季总产较高的组合为宜香优800、内5优317和蓉18优447。  相似文献   

17.
不同施氮条件下超级杂交稻的产量形成特点与氮肥利用   总被引:51,自引:4,他引:51  
为了明确不同施氮条件对超级杂交稻产量形成和氮肥利用的影响,2001年在湖南长沙进行了氮肥试验。结果表明,施氮量的影响十分明显。在0-240kg/hm^2纯氮范围内,施氮量与产量呈单峰曲线,以180kg/hm^2的施氮处理的产量最高(10.7t/hm^2),在120—180kg/hm^2的施氮区间内增产效应员明显。氮肥处理之间产量差异的主要原因一是施氮量与每穗粒数呈极显著正相关(r=0.9204^**),二是在低氮水平下(0—120kg/hm^2)施氮量对穗数有明显影响。超级杂交稻对抽穗期源器官有特殊的要求,施氮明显影响后期光合产物的积累。较高的施氮量,能保证超级杂交稻达到较高的叶面积指数(LAI),在抽穗期维持较高的叶片干物质分配比例和单茎叶片重,有利于后期植株光合能力的提高,同时也有利于防止早衰,促进光合产物的完全彻底转运,发挥超级杂交稻的增产潜力。氮肥农学利用率(AE)在施肥量之间的变幅较大,其中180kg/hm^2施氮量处理的最高,达16.10,而240kg/hm^2施氮量处理的最低.仅为7.4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