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税粳亚种间杂交产生的强大杂种优势是杂交水稻育种继品种间杂种优势利用之后提高产量的重要手段。通过舢粳交选育广亲和基因的不育系或恢复系是实现舢粳亚种间杂种优势的主要途径。经过10余年的努力,用轮回422与选10-19杂交选育成的广亲和舢粳中间型恢复系465与印水型不育系优IA配组而成的杂交晚稻优1465,初步实现了亚种间的杂种优势利用。多年多点多组区试和生产试验结果表明,优1465是一个高产稳产、抗稻瘟病、米质较优的杂交稻新组合。该组合已于1998年3月通过江西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产量表现1995年优1465首次参加江西…  相似文献   

2.
 通过籼粳杂交、广亲和特性鉴定以及育性恢复能力测定等手段,选育出CH58、CH59、C18和C84四个籼粳中间型广亲和恢复系。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CH58、CH59、C18和C84的程氏指数分别为11、13、13和15,其中CH58、CH59和C18的籼粳属性为偏籼,C84为偏粳。广亲和特性鉴定和育性恢复能力测定结果表明,四个恢复系具有良好的广亲和性,且都能恢复滇型、BT型、矮败型等粳稻不育系以及野败型、印水型等籼稻不育系的育性,恢复谱广。花时特性研究表明,籼粳中间型广亲和恢复系的开花高峰要明显早于粳稻不育系春江16A。粳不籼恢亚种间杂交稻在单株产量、每穗粒数、二次枝梗数、株高、一次枝梗数和剑叶宽等性状上表现出明显的中亲优势和竞争优势。利用CH58等四个籼粳中间型广亲和恢复系与粳稻不育系配组,已选育出春优58、春优658、春优59、春优618等粳不籼恢亚种间杂交稻,已通过国家、浙江省等品种审定。CH58等四个籼粳中间型广亲和恢复系广亲和性好,恢复谱广,在三系法籼粳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籼粳交恢复系T914的选育及利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用广亲和籼粳交恢复系 T986 与 T28(密阳 46 系选)杂交选育而成的籼粳交恢复系 T914,具有恢复度高、杂种优势强、抗病性好、米质优、花粉量足等特点,是一个对籼型不育系恢复较广的优良恢复系。用其与协青早 A 配组育成的协优 914 于 1997 年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4.
水稻广亲和广谱恢复系T136的选育及其利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利用同质恢逐步增加恢复系粳性成份来扩大与籼型不育系遗传差异的方法,选育出偏籼型广亲和广谱强恢复系T136。经与籼型三系不育系配组鉴定,其组合杂种优势强、丰产性好,穗大粒多,结实率高,抗倒性强。配制的汕优136已通过省区试,在1996年生产示范中,出现了许多高产田块,最高产量达11.025t/hm2。  相似文献   

5.
安徽省农科院水稻所用籼稻恢复系与广亲和粳稻品种杂交,利用广亲和基因克服籼粳交不亲和的技术障碍,育成强优恢复系9019,拓宽了我国恢复系的遗传背景,继而配组育成杂交中籼组合协优9019,2005年通过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现已大面积应用,取得了较好的社会、经济效益。多年区试及旱作、耐低氮等试验结果表明,协优9019具有高产稳产、适应性强等特点,深受农民欢迎。  相似文献   

6.
高配合力早籼恢复系明恢2155的选育与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明恢2155是三明市农科所用大穗型籼粳中间材料K59与多系1号杂交选育而成的早籼恢复系,具有株叶形态好、恢复力强、配合力高、穗大粒多、花粉量足、制种产量高等特点。用明恢2155所配系列组合表现产量高、稳产性好、适应性广,其中金优2155已通过广西区、福建和陕西省品种审定,T78优2155已通过广东梅州市、广西区和福建省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7.
浙优21是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利用自主选育的三系晚粳稻不育系浙04A与偏籼型广亲和恢复系浙恢F1121配组而成的籼粳亚种间偏粳型杂交水稻新组合,具有长势繁茂、丰产性好、株型优异、穗大粒多、耐肥抗倒、后期青秆黄熟、米饭口味佳等特点。2016年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8.
浙优812是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选育的高产籼粳杂交稻新组合,母本是三系晚粳稻不育系浙08A,父本是广亲和籼稻恢复系浙恢制812。该组合2021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于浙江省和上海市、江苏省南部、安徽省和湖北省沿江粳稻区种植。  相似文献   

9.
粳恢35是用"人工制恢"法选育的能恢复野败型粳稻不育系的粳型新恢复系,与野败型粳稻三系不育系热粳1A配组育成具有米质优、中抗稻瘟病、花粉量大等特点,于2012年通过重庆市品种审定委员会技术鉴定。杂交粳稻组合热粳优35(热粳1A/粳恢35),在区试中表现高产、抗病、米质优,于2014年2月通过重庆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0.
粳不籼恢亚种间杂交水稻新组合春优59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春优59是用早花时矮秆晚粳不育系春江16A与偏籼型广亲和恢复系CH59配组育成的粳不籼恢亚种间杂交稻组合,具有杂种优势强、茎秆粗壮、抗倒性好、穗形大、耐寒性好、产量高、适应性广等特点,2009年3月通过江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介绍了该组合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栽培及制种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1.
水稻广亲和恢复系的选育及其利用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选用具有广亲和基因的粳稻品种与籼稻恢复系杂交,成功地将两个基因重组于一体,育成了籼粳中间型的广亲和恢复系,经与三系不育系配组鉴定,杂种优势强、抗性好,已进入扩大示范并展示出应用的前景。同时,也对广亲和恢复系选育提出若干问题,供共同讨论。  相似文献   

12.
《杂交水稻》2015,(6):83-84
五优84是利用优质籼型不育系五丰A与籼粳中间型广亲和恢复系C84配组育成的籼不粳恢亚种间杂交稻组合。该组合具有增产潜力大、制种产量高、综合农艺性状优良、适应性广等优点。2014年6月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介绍了该组合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栽培及制种技术要点等。  相似文献   

13.
D0 91是四川省原子核应用技术研究所用广亲和中粳株系 0 2 42 8作母本 ,含育性恢复基因的籼型中间材料作父本杂交而成的籼粳交恢复系。该恢复系株型好 ,穗大 ,杂种优势强 ,米质优 ,花粉量足 ,与不育系N2 A配组育成的糯优 2号于 1999年通过四川省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14.
籼粳亚种间杂交水稻新组合春优84的选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春优84是利用早花时晚粳不育系春江16A与籼粳中间型广亲和恢复系C84配组育成的粳不籼恢亚种间杂交稻新组合。该组合具有产量潜力大、制种产量高、综合农艺性状优良、抗瘟性较好、适应性广等优点,2013年3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介绍了该组合的选育过程、主要特征特性、栽培技术及制种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5.
R640是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用带广亲和基因的热带粳稻b13作母本与常规早稻竹青进行有性杂交,经多代定向选育而成的含粳稻亲缘的偏籼型新恢复系。该恢复系具有配合力高、恢复力强、抗高温和耐低温性强、米质较优、后期落色好等特点,所配组合高产稳产,其中Ⅱ优640、T优640、金优640和新香优640先后于2004和2005年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6.
利用籼粳交选育广亲和基因的恢复系是实现籼粳亚种间杂种优势在生产上直接应用的主要途径。经过多年努力,利用明恢76与Warylowa杂交选育成的广亲和籼粳中间型恢复系亚恢420与龙特甫A配组而成的特优420,已通过宁德地区品审委员会评审,表现出高产高抗的优势,受到农民的欢迎,在生产上获得较大面积的推广。恢复系亚恢420具有粳稻的某些特性,在制种上与汕×汕型制种相比有其自身的特点。现就福建连江、福鼎、福安等地连续4a制种实践谈点看法。1 选择大田良好小气候由于龙特甫A花时,盛花在9∶00~12∶00,…  相似文献   

17.
浙优19是利用早花时晚粳稻不育系浙04A与偏籼型广亲和恢复系浙恢F1015配组育成的籼粳亚种间杂交稻新组合。该组合具有综合农艺性状优良、高产稳产、中抗稻瘟病、生长清秀、后期转色好、米饭口感佳等优点,2016年5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介绍了该组合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栽培技术及制种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8.
利用籼粳交偏籼强恢复系明恢76与爪哇型广亲和品种Waylowa杂交,选育出广亲和恢复系亚恢420,与三系、二系不育系配组表现大穗多粒,结实率高,籽粒充实度好,具有很强的营养优势和经济优势,但所配组合生育特性表现感光和基本营养型两种特性,亚恢复420与龙特甫A配组的组合特优420属基本营养型,经多年的试验示范,于1998年4月通过了宁德地区农作物品种委员会的审定。  相似文献   

19.
《杂交水稻》2017,(5):16-18
万恢56是重庆三峡农业科学院以广亲和材料02428与籼粳交恢复系万恢88杂交后,再先后与万恢86、江恢151和广亲和恢复系成恢448复交选育而成的籼型水稻新恢复系,具有恢复力强、配合力高、中抗稻瘟病、耐热性强和米质较优等特点,于2016年7月通过重庆市品种审定委员会田间技术鉴定,所配组合万优956(万9A/万恢56)和万优56(万73A/万恢56)于2017年5月通过重庆市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20.
继育成广亲和恢复系中413、9308、2070等并以此为父本配制杂交组合投入生产应用以后,中国水稻研究所的科技人员又育成了广亲和不育系064A。该不育系于1996年9月17日通过了浙江省科委组织的鉴定。鉴定委员会认为,“这是我国通过常规育种技术与生物技术相结合的方法,首先育成的广亲和不育系。它的育成,为水稻税粳亚种间杂种优势的利用提供了新材料和新途径。”064A是“02428(粳型广亲和系)X培矮64(偏籼型广杂和系)”F1经花药培养纯合加倍的株系,以珍汕97A测交、连续回交育成的,为野政型。其不育性稳定,开花习性好。千株以上的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