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利用光学显微镜、共聚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双孢蘑菇(Agaricus bisporus)担子(basidia)、担孢子(basidiospores)在不同发育阶段的微观形态特征。担子呈近圆柱体紧密簇状生长,不同发育时期菌褶中不同类型担子的比例并非持续不变,且发育早期(孢子梗形成前)的担子顶部有膜状物(即担子顶膜,Apical Membrance of Basidia,AMB)。担子发育过程中两个细胞核在担子中部融合,融合的单细胞核向担子顶部迁移并发生减数分裂,最终在担子顶部形成4个单倍体核,第二次分裂有时存在不同步性,使担子头部出现3核现象,减数分裂后的4个单倍体核最终平均地移入担孢子中。担孢子壁为两层,担孢子内呈现大小不均的脂滴状物质。  相似文献   

2.
以赤芝Ganoderma lucidum和无柄灵芝Ganoderma resinaceum担孢子为材料,从担孢子采集方法、萌发条件及保藏时间等方面,比较两种担孢子的萌发特性。结果表明,无柄灵芝担孢子在无菌水中培养24 h即可萌发产生芽管,48 h萌发率为6.77%;而赤芝只有早期弹射的新鲜担孢子可以在麦芽汁培养基中萌发,但萌发率仅有1.13%。赤芝担孢子根据形态大小可分为3类,其中可萌发担孢子的平均长为7.38μm,宽为4.46μm,小于成熟担孢子,细胞壁颜色也比成熟担孢子浅。灵芝担孢子萌发时一般在担孢子顶端或脐状处产生一个芽管,极少数两处同时产生芽管。新生菌丝在不适宜继续生长条件下,可进一步形成厚垣孢子;且随着担孢子保藏时间的延长,其萌发率快速降低。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致幻菌黄褐裸盖伞子实体培养、担孢子萌发及生活史。结果表明,黄褐裸盖伞在土豆-葡萄糖-琼脂培养基上很容易结实;是一种单因子控制的二极性异宗结合真菌;担孢子经细胞壁裂解酶酶解处理能够萌发,但是萌发率很低,仅为0.18%。该真菌无单核结实现象,在实验条件下不产生无性孢子,为典型的单倍体-双核体生活史。  相似文献   

4.
采用振荡培养法研究了野生木耳担孢子的萌发特性。结果表明,木耳担孢子在无菌水中培养24 h不能萌发,36h时可萌发产生芽管,60 h后芽管出现分支,各分支顶端产生1个~4个分生孢子。试验发现,木耳担孢子可直接萌发产生初生菌丝或分生孢子。  相似文献   

5.
以金针菇(Flammulina velutipes)子实体、初生菌丝和次生菌丝为材料,采用荧光染色法对子实体的囊状体、担子、担孢子,初生菌丝和次生菌丝、粉孢子进行镜检、观察细胞核。结果为子实体中囊状体无细胞核,只有担子和担孢子内有细胞核,细胞核分裂不同步;细胞核变化过程为:由双核经历核融合,形成单核,经过二次减数分裂和一次有丝分裂后形成8个核,以2个为一组进入担孢子,形成双核担孢子,最后留下无核的担子。初生菌丝(由担孢子萌发的菌丝)细胞核不定,为1~5个核,次生菌丝(初生菌丝细胞质融合形成的双核菌丝)细胞核为2个,初生菌丝和次生菌丝形成的粉孢子均为1~2个核,以单核为主。  相似文献   

6.
采用盖玻片培养法研究美味扇菇担孢子的萌发特性,并通过在不同温度下对供试菌株的培养研究美味扇菇菌丝的生长特性。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美味扇菇担孢子腊肠形,大小为(4.5~5.5)μm×(1~1.64)μm;在无菌水中不易萌发,液体PDA培养基中容易萌发;培养时间达48 h时萌发产生芽管;芽管位置和数量不定,在一端、侧面或者两端产生1个或多个芽管;60 h后少数芽管出现分支,84 h芽管分化成菌丝;菌丝在10℃~30℃条件下均能生长,但超过35℃或低于5℃时停止生长;菌丝生长最适温度20℃~25℃。  相似文献   

7.
苹果锈病又称赤星病、"羊胡子",主要危害叶片,也危害嫩枝、幼果和果柄,造成果树早期落叶、苹果的外观品质和商业价值下降. 1 病原及发病规律 苹果锈病病原为山田胶锈菌,又称苹果东方胶锈菌,是柄锈菌科胶锈菌属的一种真菌,是一种转主寄生菌,在苹果树上形成性孢子和锈孢子,在桧柏上形成冬孢子,以后萌发产生担孢子.由于担孢子和锈孢...  相似文献   

8.
猴头菌担孢子形成的扫描电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猴头菌担子及担孢子形成过程进行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结果表明:随着猴头菌子实体的形成与发育,顶细胞内部核配和减数分裂的同时,担子和担孢子形成时外部形态发生一系列变化。据此可基本归纳为四个阶段;即担子分化期,担子膨大期,担孢子形成期,担子和担孢子成熟期。这四个阶段在尚未发育完全的菌刺的同一区段内可交迭并存,随着菌刺的成熟,从其基部向尖端,担子和担孢子也逐渐发育成熟。  相似文献   

9.
侧耳属真菌担孢子细胞核相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改进式海登汉氏苏木清法对侧耳属5个种17个品种的担孢子核相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这些食用菌除了以单核担孢子为主外,还都具有含2个或2个以上细胞核的担孢子,糙皮侧耳的NP品种含2-5个细胞核的担孢子的比率高达16.23%,其它品种多核担孢子的百分率均在4.18%以下。  相似文献   

10.
栽培芍药‘大富贵’品种的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基本上是正常的。但也存在某些异常现象。作者观察到花药具二型花粉,正常花粉约占75.8%,异常花粉约占24.2%。在异常花粉中,约有29.9%的细胞发生核的超额分裂,即形成具3~5核的多核花粉。花粉的人工萌发试验结果,其萌发率约为36.5%,异常花粉不能萌发。  相似文献   

11.
孢粉学在部分梨属植物分类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配合光学显微镜对杜梨、木梨、褐梨、豆梨4个野生种,白梨、砂梨、秋子梨、西洋梨、新疆梨5个栽培种的花粉、花药的大小、形状、表面纹饰和特征进行了较为细致的观察、研究,并进行了种间、品种间的比较。  相似文献   

12.
本文扼要地讨论了高等担子菌种的基本概念。拮抗线对鉴别高等担子菌的可能性。综述了从形态学、生物化学、遗传学等及三个范畴划分种的标准。  相似文献   

13.
柑桔种质的耐盐性鉴定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陈竹生  聂华堂 《园艺学报》1992,19(4):289-295
  相似文献   

14.
竹荪深层发酵产物的毒性及降血脂作用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竹荪深层发酵菌丝体的急毒、亚毒及降血脂动物实验表明,该产物对机体无毒性作用,可明显降低血清总胆固醇浓度(P<0.05)。  相似文献   

15.
用孢子分离,基内分离的方法获得纤细的银耳次生菌丝、节饱子和原基银耳次生菌丝还以白毛团,白色谷粒、基内菌丝和绒毛的形成存在。银耳菌丝体的形态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纤维的银耳次生菌丝、基内菌丝、菌龄短的原基组织和绒毛都能与伴生菌混合培养,配制成银耳母种。其中三种形态与伴生菌配制母种未见,只要正确辩识银耳菌丝体的不同形态和菌龄,掌握适宜的条件和技术,不仅简化了银耳的分离方法,而且提高了制作母种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6.
日照长度对三类唐菖蒲开花,生长的效应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张效平  高勇 《园艺学报》1992,19(4):367-370
  相似文献   

17.
菊花品种间杂交若干性状在F1代的表现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陈云志  金白谋 《园艺学报》1991,18(3):258-262
1987—1988年,以16个菊花品种配制成12个杂交组合,研究了花、茎、叶的若干性状在F_1代的表现。结果表明,1.所有被研究的性状在F_1 代都发生了广泛的分离,这意味着无性繁殖使亲本品种保持着高度的杂合性;2. F_1杂种的花色具有倾母遗传;3.花序大小、小花数目和茎粗性状,在F_1代均表现衰退。杂种的平均数降低,但因变异幅度大,仍有超亲个体存在。  相似文献   

18.
平菇基因组文库的构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采用原生质体裂解法制备高分子量平菇总DNA。通过Sau3A部分酶切和蔗糖密度梯度离心,获得15~25Kb平菇总DNA酶切片段。并以Lambda的衍生物EMBL3为载体,酶连形成重组DNA。然后将其包装,转染受体菌LE392,在TB平板上获得2.5×10~4个重纽子克隆。此重组子克隆群即构成中蔬10号平菇菌株基因组文库。  相似文献   

19.
重瓣榆叶梅的绿枝扦插繁殖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丛欣 《园艺学报》1991,18(3):278-280
重瓣榆叶梅(Prunus trilba var.plena Dipp.)是蔷薇科李亚属中的一种落叶花灌木。它具有开花早、花期长、花朵大、颜色纯正鲜艳等特点,是一种观赏价值很高的园林绿化、彩化树种。由于它雌雄蕊退化,不能正常结实,无法用种子实生繁殖,常规的扦插繁殖,成活率极低,无实用价值。在生产上,只能用分株和嫁接方法进行繁殖,但费工费时且繁殖效率很低,使重瓣榆叶梅的苗木生产受到限制。为此,作者自1984年开始进行绿枝扦插试验。 材料与方法 一、材料 插条的采剪。于6—7月,在苗圃内,剪取树龄2—4年生  相似文献   

20.
青花菜花球形态建成的研究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7  
关佩聪  梁承愈 《园艺学报》1992,19(2):147-150,T00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