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紫孢侧耳子实体组织的TTC─脱氢酶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紫孢侧耳(Pleurotussopidus)子实体发育过程中,菌褶组织中的TTC─脱氢酶活性随着成熟度的增加逐渐增强,其它各结构组织中的TTC─脱氢酶活性逐渐降低。在子实体发育的幼小阶段,菌柄、菌柄与菌盖之间组织的脱氢酶活性高于菌褶和菌肉组织中的酶活。子实体的周边和表皮组织(菌盖直径在5cm以上)中的脱氢酶活性均高于其内部各结构组织中的酶活。  相似文献   

2.
美味侧耳子实体组织的细胞活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依据子实体组织中的细胞活力与TTC-脱氢酶活性的正相关性,对生长发育的美味侧耳(Pleurotus sapidus)子实体各结构组织进行了TTC-脱氢酶的活性测定。结果是:随着侧耳子实体的生长发育菌龄 的增加,菌褶组织中的细胞活力逐渐增强,其它各结构组织中的细胞活力逐渐下降。菌柄和菌柄与菌盖之间的组织细胞活力以幼龄时期的最强,周边和表皮组织中的细胞活力,除幼龄时期的菌柄组织外,均高于同发育时期的其内部各结构组织中的细胞活力。  相似文献   

3.
运用改良石蜡切片法制备了金针菇(Flammulina filiformis)子实体不同发育时期的切片,观察其菌褶和菌柄的细胞结构。结果表明,以柠檬烯为透明剂,金针菇子实体组织结构清晰、完整、无皱缩。观察不同发育时期的金针菇子实体组织切片发现,金针菇原基内部有呈菌丝无规则扭结状态的菌盖结构,随着子实体不断发育,菌盖下端有菌褶结构分化,随后菌柄结构随菌盖发育而进一步分化,菌柄组织细胞状纵向紧密排列,横切面有维管束状细胞呈外紧密内疏松状排列且其间有孔洞出现,菌褶菌髓部呈菌丝与球泡状细胞共同存在的异型分布结构。  相似文献   

4.
通过袋栽实验比较野生型、Pofst3过表达型和Pofst3反义沉默型糙皮侧耳(Pleurotus ostreatus)菌株(分别记为Ⅰ、Ⅱ、Ⅲ)的菌丝生长速度、原基数量、子实体数量、菌柄直径、菌盖直径等农艺性状;测定其漆酶、木聚糖酶、纤维素酶活性。结果表明:Ⅰ、Ⅱ、Ⅲ菌丝生长速度差异不显著;与Ⅰ相比,Ⅲ的原基和子实体数量多,菌柄直径大,菌盖直径小,原基和子实体中Pofst3的相对表达量低;与Ⅰ、Ⅱ相比,Ⅲ的漆酶、木聚糖酶及纤维素酶活性较高;Pofst3对糙皮侧耳发育的影响可能与其胞外酶活性相关。  相似文献   

5.
初始原基球形至卵球形,内部菌丝交织、致密,边缘菌丝凝结或胶化。随着原基膨大,顶端边缘内凹出现菌盖原基,此时未发现菌柄原基分化,之后菌盖原基侧面的裂缝中出现栅栏状菌丝细胞并逐渐发育形成菌褶腔,子实层原基分化开始,同时菌柄原基也开始分化。在菌褶腔形成过程中,可观察到Y型菌褶。双孢蘑菇是半被果型发育中的副菌幕发育型,从发育顺序观察是菌盖发育型。  相似文献   

6.
美味侧耳五种酶的同工酶 不同菌体组织中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比较了美味侧耳不同菌体组织中5种酶的同工酶谱变化。酯酶(EST)和苹果酸脱氢酶(MDH)在子实体中的酶带数和活性均高于液培菌丝,过氧化物酶(POD)的情况则正好相反,乙醇脱氢酶(ADH)的山梨醇脱氢酶(SODH)的酶带只在子实体中发现,酶谱随子实体培位而变异的程度同酶种类有关,POD变化较大,EST和MDH较不明显,ADH和SODH没有变化,本实验结果为今后以这5种酶为生化遗传标记研究美味侧耳提供了基础依据。  相似文献   

7.
陈新杰 《食用菌》2001,23(5):37-37
近年来随着屯河木垒阿魏菇产业有限责任公司的发展,新疆木垒阿魏菇栽培规模不断扩大,但子实体病害已成为影响阿魏蘑优质、高产的重要因素,现将阿魏蘑主要病害及防治方法介绍如下。1 红菇病 引起阿魏蘑子实体变色、僵化腐烂的细菌性病害。病原为荧光假单胞杆菌(Pseudomonassp.),病害发生时,往往从菌褶开始,然后僵染菌柄、菌盖,最后导致整菇呈粉红色状,菇农称此病害为“红蘑菇病”。一旦菇房有红菇出现,若不及时处理,大棚内气温又高于20 C以上时,一个星期之内,全菇棚大面积感染,导致大量等外菇或绝收,并且…  相似文献   

8.
美味侧耳五种酶的同工酶谱在不同菌体组织中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比较了美味侧耳不同菌体组织中5种酶的同工酶谱变化。酯酶(E5T)和苹果酸脱氢酶(MDH)在子实体中的酶带数和活性均高于液培菌丝。过氧化物酶(POD)的情况则正好相反。乙醇脱氢酶(ADH)和山梨醇脱氢酶(SODH)的酶带只在子实体中发现。酶谱随子实体部位而变异的进度同酶种类有关,POD变化较大,EST和MDH较不明显,ADH和SODH没有变化。本实验结果为今后以这5种酶为生化遗传标记研究美味侧耳提供了基础依据。  相似文献   

9.
(六)担子果分化的内源控制:早期的许多实验证明,当一种因素阻止菌盖发育时,即出现菌柄的过份伸长。Hagimoto等研究证明,在子实层部位合成的一种或更多的生长物质可能控制着菌柄的伸长,所以从幼子实体一边去掉部分菌褶,会引起保留菌褶的一边伸长、变形或弯曲。在毛柄金钱菌和密生鬼伞中也得到类似结果。这种活性物质到目前  相似文献   

10.
对香菇(Lentinula edodes)航天搭载菌株(Cr-O4-DZ、H7-DZ)与对照菌株(Cr-04、H7)的同工酶酶谱和子实体农艺性状进行了比较研究。酯酶同工酶分析表明,H7-DZ的酶带数少于对照H7,而C4-04-DZ的酶带数多于对照Cr-04;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分析表明,H7-DZ的酶带数少于对照H7,而Cr-04-DZ的酶带数与对照Cr-04相同。栽培试验表明,太空环境对香菇子实体产量、菌盖真径、菌盖厚度、菌柄直径、菌柄长度等农艺性状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虎奶菇引种栽培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虎奶菇又名核耳菇、菌核侧耳、茯苓侧耳、南洋茯苓,拉丁学名 Pleurotus tuber-regium(Fr.)Sing.,隶属担子菌纲,伞菌目,口蘑科,侧耳属,为木腐生菌,子实体单生或群生。菌盖浅褐色,皮革质,呈漏斗状或喇叭状,直径8~20cm,表面有散生、翘起的小鳞片,近中央部分常有白色绒毛。菌褶白色、内卷延生。菌柄偏生或侧生、实心、粗壮、纤维质,近菌褶处表面覆盖白色绒毛。虎奶菇可形成菌核,菌核坚硬,表皮褐色,内部白色:直径8~15cm,球形或卵圆形。1 菌种 从福建省食用菌学会引进。2 菌丝培…  相似文献   

12.
为了更好地了解大杯蕈白色变异菌株的形态特征和菌丝生长条件,比较大杯蕈和大杯蕈白色变异菌株的子实体形态、部分营养成分,并研究白色变异菌株菌丝的生长条件。结果表明,大杯蕈白色变异菌株主要特征是子实体菌盖白色,盖半球形或伞帽形,后期表面不光滑,有肉质瘤状凸起,菌盖肉质肥厚;菌柄灰白色或黄白色,菌柄短,粗壮;菌褶不等长,分叉;菌盖、菌柄的半纤维素、粗纤维、纤维素的含量低。大杯蕈白色变异菌株菌丝生长适宜碳源为可溶性淀粉、果糖、蔗糖、麦芽糖;最适宜氮源为蛋白胨、麸皮;最适宜培养温度为27~30℃;最适pH为7。  相似文献   

13.
大白菜干烧心病发生过程中Ca^2+—ATPase活性的变化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缪颖  曹家树 《园艺学报》1998,25(1):51-55
人为诱导大白菜干烧心病发生,通过超速离心制备心叶组织细胞膜微囊,测定各细胞器膜的Ca2+-ATPase活性变化。结果表明,随缺钙天数增加,细胞膜总Ca2+-ATPase、PM-Ca2+-ATPase和TN-Ca2+-ATPase活性迅速上升,在处理后第3天达到高峰,随后逐渐下降,而潜在性Ca2+-ATPase活性却呈逐渐上升趋势。同时,细胞膜透性和丙二醛含量逐渐增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则逐渐下降。推测该病的发生与细胞膜钙泵活性变化诱导的钙的第二信使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14.
锌等矿质元素在草菇子实体内富集和分布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当废棉培养料中的Zn含量为29(10^-6,下同)和47时,草菇子实体富集的Zn量最大,分别为8.5和13.8,呈正相关,当废棉培养料的Zn含量增至268、482和2122时,富集的Zn量分别只有6.9、5.6和3.6,呈负相关,当废棉培养料Zn含量达到4350时,草菇不产生或很少产生子实体,菌盖Zn含量(25.1)一般高于菌托和菌柄(8.2和7.9)。用^65Zn作示踪剂,通过测量放射性活度(c  相似文献   

15.
笔者于1993年10月上旬在新疆哈密地区采集到野生鸡腿菇,经分离培养获得纯菌丝,通过多次栽培试验于1995年5月栽培成功。现简报如下: (一)形态特征 野生鸡腿菇接种在试管培养基上,生长快,菌丝体白色、细密,呈绒毛状。在棉子壳培养基上,菌丝洁白,粗壮,旺盛,且菌丝体有很浓的蘑菇味。子实体由菌盖、菌褶、菌柄和菌环四部分组成,初期里乳头状,顶端较光滑,菌盖白色,是伞形或长卵圆形,有近似环状排列的鳞片,成熟时鳞片增大反卷,最顶端初期较硬而光滑,鳞片不反卷。菌褶稠密、等长,初期白色后逐渐变成粉色,开伞后变黑色。菌柄较长,白色,中空,与菌盖离生,上部较细、下部粗壮。菌环白色,膜质,开伞后与菌柄分离。  相似文献   

16.
野生松口蘑菌丝的分离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松口蘑菌丝体分离困难,分离成活率低问题,采用4种培养基配方,对长白山区3个子实体的不同部位(菌盖内菌肉、菌褶、菌柄上中下5个部位)进行组织分离。结果表明,菌褶为最佳分离部位,都获得慢生型菌丝体分离菌株,从菌柄基部仅获得2支快生型菌丝体分离菌株。山楂-黑木耳菌丝麦麸浸汁培养基为最佳分离培养基。此培养基组成比较简单,容易操作,培养基上分离成活率和菌丝生长速度比其他培养基好。对所获得的菌丝体形态特征进行显微观察发现,慢生型菌丝是由有隔膜的丝状菌丝组成,而快生型菌丝有很多孢子囊。  相似文献   

17.
灰盖鬼伞(Coprinopsis cinerea)是一种嗜粪模式食用菌,可在实验室条件下快速生长并结实。子实体发育从黑暗环境下形成初级菌丝结开始,随后在光照刺激下初级菌丝结紧密聚集形成二级菌丝结,然后二级菌丝结继续分化出菌柄和菌盖。在子实体形成培养条件下,前5天(P1-P5)为原基发育期,第6天担子及担孢子中发生核融合及减数分裂,伴随菌柄伸长和菌盖形成,子实体发育成熟。成熟的子实体在第7天自溶,含有孢子的液滴落地并释放出孢子。本文运用不同的组织染色技术观察原基组织切片,从而发现灰盖鬼伞子实体发育过程中不同的组织和细胞类型。前担子比其他组织更容易被乳酚蓝、迈尔士苏木精明矾、孔雀绿、曙红染色。菌盖皮最容易被孔雀绿和乳酚蓝染色。过碘酸雪夫氏染色(periodic acid Schiff, PAS)的菌盖皮和子实基层颜色比其他组织深,其中菌盖皮颜色很深,子实基层颜色稍深。所有切片还尝试了各种可能组合的双染。在PAS和苏木精明矾先后双染色下,子实基层和前胆子可以获得最佳区分。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分析了驯化栽培的大杯蕈子实体的主要化学成分及氨基酸的种类与组成。结果表明,(1)大杯罩菌盖中粗蛋白含量高达26.4%,纯蛋白含量高达18.5%,高于木耳、香菇、松口蘑等木腐菌,而低于粪草生菌的蘑菇与草菇。(2)菌柄中也有较高的蛋白质含量,其粗蛋自和纯蛋白分别为19.5%和13.7%。(3)菌盖的营养价值及食用价值高于菌柄,菌盖中粗蛋白含量高于菌柄7%,而粗纤维的含量低于菌柄约5%,菌柄中因纤维化程度高降低了其食用价值。(4)菌盖及菌柄均含有测试的15种氨基酸,菌盖中氨基酸总含量达21%,比香菇菌盖高3%以上,菌柄中的氨基酸总量也近14%。(5)大杯蕈的氨基酸组成中,必需氨基酸的含量较高,达40%以上,比香菇高近2%,具作为一般食用菌的第一限制氨基酸蛋氨酸,占其氨基酸组成的3.0%,高于香菇近1倍。  相似文献   

19.
金针菇原生质体优良菌株的选育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金针菇原生质体优良菌株的选育(中国农业科学院植保所微生物室北京100094)周宗俊,吕和平,武艳霞,张学敏实验以本组辐射及再生后的金针菇(Fla-mmulinauelutipes)原生质体菌株为材料,根据各菌株子实体外观差异,设计了菌柄颜色浅淡,菌盖...  相似文献   

20.
重力同子实体对光的正反应相比,子实体对重力的生长反应是负反应。 Plunkett(1976)对冬生多孔菌的研究表明,向地性在担子果发育的菌盖前期和菌盖期发生作用。但这种向地性反应可以被子实体的向光性消除。随着菌盖扩展的开始(由单侧光诱导),菌柄逐渐被遮盖起来,向光反应区域不再受单侧光的作用,子实体则以负向地性生长。但是如果将光源改变方向使其不被遮挡而照在菌柄上,那么正的向光性生长就又发生了。这就证实了在冬生多孔菌中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