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白茶是我国六大茶类之一,是福建省的特有茶类(台湾亦有少量生产),被誉为茶中珍品。其中以白毫银针、白牡丹最为著名,尤其是白毫银针至今仍为世界上价值较高的  相似文献   

2.
花生种子人工接种黄曲霉菌(Aspergillus flavus Link)侵染的生化测试结果表明,接种前后花生种子的过氧化物酶(POX),多酚氧化酶(PPO)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以及木质素含量等均发生显著变化。接种前POX活性与侵染率呈极显著负相关,接种后POX活性随感染天数增加而增加,感病品种比抗病品种POX活性增幅大。接种后1-3d抗病品种PPO和PAL活性达峰值,而感病品种3-6d达峰值,接种后第7d木质素含量与感染率呈显著负相关(r=-0.7406),木质素含量的变化与POX活性变化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3.
茶的氨基酸与糖的加热反应的香气成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了探明茶叶加热香气的生成机理,以模拟实验研究了茶叶中所富含的游离氨基酸与糖的加热反应而生成的香气成份。方法:各取 L—谷氨酸、L—天冬氨酸、L—丝氨酸、L—茶氨酸、L—丙氨酸0.02M 分别与 D—葡萄糖0.02M 混和之,置于150—  相似文献   

4.
在7世纪中国唐代陆羽的《茶经》中提到神农,从那以后人们一直把神农称为茶之始祖。神农还被视为中草药之鼻祖,在各类本草经中把茶作为草药加以介绍。  相似文献   

5.
6.
制茶发酵的生化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发酵作用是红茶生产的基础,实质上是儿茶素的酶促氧化聚合、缩合及其次生与随伴反应的过程。有人证实KCN、NaN_3能强烈地抑制制茶发酵作用,阻止变红。笔者也证实,用铜酶抑制剂如0.04摩尔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能抑制多酚氧化酶活性30—40%,从而部分地抑制了茶叶发酵,特别是抑制了茶黄素的形成。与此相关,一些作者认为,多酚氧化酶是茶鲜叶呼吸链主要的末端氧化酶:由于基质亏缺而使呼吸链断裂,导致基质进行无氧生物氧化和儿茶素的氧化聚合作用。然而,这些将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一、前言绿茶属不发酵的茶类。在制造过程中,利用高温破坏酶的活性,制止发酵。因此,杀青是形成绿茶品质关键性的工序。然而,在破坏酶的活性的前提下,使其他内含物质均衡协调地变化,对绿茶品质的形成,同样非常重要。如果杀青适当,奠定了优  相似文献   

8.
茶文化是我国民族文化的重要内容,与音乐自古便有着不解之缘。本文首先分析了茶文化与音乐的历史渊源,而后从传达方式、内在韵律和精神追求上探讨了两者的共通之处,最后指出将茶文化融入到音乐教育之中,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并帮助培养健全的人格。现代音乐教育工作者应当充分认识到茶文化的重要作用,积极探索茶文化与音乐教育相互结合的有效途径,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9.
王素云 《福建茶叶》2016,(2):239-240
茶文化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历经几千年,是我国优秀文化的重要文化组成部分,随着我国加大文创领域建设力度,茶道文化将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绘画则是我国自古以来也是一种重要的文化,主要展示的是人们的审美观,对美好事物的热爱,以及通过绘画培养人们高尚的品德情操及专注的精神,茶道文化与绘画的相结合,则成为当前人们更好的修身养性的方式,因此加大对茶与绘画的关系的相关问题研究,有着积极意义。本文将主要以茶道文化及绘画集大成时期的宋代绘画的基本情况进行分析,并进行详细阐述,在此基础上,对茶文化与绘画的关系进行详细的探讨。  相似文献   

10.
众所周知,茶叶中的化学成分是决定茶叶丰产优质的物质基础,对提高茶叶的产量和品质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试图对钾与茶的关系作一肤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云南普洱茶渥堆过程中主要生化成分及水浸出物等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茶叶中的主要生化成分均随渥堆时间延长而剧烈变化。至渥难结束时,茶多酚、此茶素、TF、TR、氨基酸及组分、可溶性精含量均剧烈地下降;TB和水不溶性条多酚则明显增加;但水浸出物含量并未明显下降,说明茶叶内含物通过氧化、降解、缩会等反应已产生新的生成物,从而形成了新的色香味品质。这种品质成分的剧烈变化,除了在特殊条件下的湿热作用外,微生物的参与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文中还对普洱茶品质的形成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2.
张德平 《福建茶叶》2016,(10):147-148
在人们消费模式发生转型、升级背景下,健康和养生、休闲等等新理念逐渐发展成为人们大众的新追求。与此相关的茶叶已经越来越受人们喜爱。同时,发展旅游产业,壮大旅游产业是当前社会发展的客观需求。面对人们庞大的旅游消费需求,茶企业是否具备体系化开发,且充分满足人们旅游需求的能力,就值得我们深入研究,但从发展趋势和方向上看,开发茶旅游前景远大。本文拟从茶旅游产业开发的背景及意义入手,结合分析影响茶旅游发展的因素,从而辩证分析茶旅游发展与茶企业能力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周崴 《福建茶叶》2016,(5):150-151
近年来,伴随社会经济的进步和旅游产业的发展,茶产业地区的旅游业发展迅速。在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情况下,我国茶产业的经营活动受到国内外市场的限制和影响,这一现象的发生也取决于我国茶产业发展的自身优势和弊端。本文研究和分析我国产茶旅游发展的实际意义,探索茶旅游业与茶企业能力的发展关系,并构建合理的茶旅游发展体系,以达到茶旅游产业的实际价值和顺利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三级营养关系中茶树间接防御茶尺蠖危害的生化机制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以茶树—茶尺蠖—单白绵绒茧蜂三级营养关系为模式,从寄主选择行为和茶树—条尺蠖交互作用的角度,探讨了茶树借助天敌绒茧蜂间接防御条尺蠖危害的机制。结果表明,茶尺蠖取食茶树,其口腔分泌物作用于损伤部位,致使茶树释放出与完整新梢完全不同的挥发性化合物(互利素),强化了天敌昆虫(单白绵绒茧蜂)的寄生效率,减轻了茶树的受害程度。其间,茶尺蠖幼虫口腔分泌物中的β-D-葡萄糖甘酶为一使茶树释放挥发性互利素的启动子。初步分析表明,茶树释放挥发性互利素所消耗的光合产物仅占茶树全部光合量的极少部分。  相似文献   

15.
红茶属发酵茶类,制茶发酵通常是指从揉切(揉捻)开始的发酵过程。制茶发酵生化机制的研究在19世纪末就开始了。1902年Bam-ber和Wright认为鲜叶制成红茶是在酶的催化下发生的,而不是以前所认为的微生物的作用。其后曼斯卡亚(Maнckaя,1935),波库恰瓦(Бокуuавa,1947—48),Lamb  相似文献   

16.
本文测定了福建省几个主要茶树品种的茶壳(果壳、种壳)、种仁的主要成分,初步调查了这几个品种的结籽量性,提出茶籽综合利用的途径,为茶籽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赵学仁  潘根生 《茶叶》1989,(4):20-22
刚采收的不同茶树品种的成熟茶籽含水量是否相近?为达到茶籽贮藏的适宜含水量,不同品种茶籽所需的摊放时间是否一致?以及经贮藏至翌春播种的茶籽,因贮藏条件的不同,其含水量是否有明显差异,对发芽率的影响如何?为探明这些问题,我们于1981~1986年进行了观测,现将初步结果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18.
古丈毛尖茶主要生化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测定和对比分析了古丈毛尖茶和湖南省其它25只具代表性的特种绿茶的主要生化成分。结果表明,古丈毛尖茶的主要生化成分丰富,与其它名优茶无显著差异,表现为高氨基酸含量的情况下,酚/氨比值和儿/氨比值也相应较高,具有高山茶的特征。古丈毛尖茶的生化品质可与我省著名的山地名优茶相媲美。  相似文献   

19.
茶氨酸生化特性及由其鉴别假茶化学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20.
当前,随着人们越发重视饮茶和品茶,对茶文化的起源和发展进行研究十分重要。但研究中发现,我国茶文化与古代绘画艺术二者之间有密切的关系,在茶元素与绘画元素融合的过程中,我们能够体验到其独一无二的文化魅力。基于此,本文浅谈了绘画艺术和茶文化之间的联系,这对于促使我们更深程度地了解和掌握我国传统文化艺术精髓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