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影响水稻产量的气象因子主要有:光照、温度、降水、风速等,简述了影响水稻产量的主要气象因子并分析了这些气象因子影响水稻产量的原因,提出了各地应因地制宜探索出适合本地条件的生产之路.  相似文献   

2.
浑善达克沙地处于中国陆地生态系统对全球变化响应的一级敏感区,植被对气候变化敏感.基于1998-2010年SPOT/VEGETATION VGT-S10逐旬NDVI数据,研究区域典型植被的旬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动态变化及其与温度、降水的相关性以及气象因子影响的滞后效应.结果表明,长时间旬NDVI序列较好地反映了主要植被类型随着季节变化的生长发育状况;生长季节内植被旬NDVI和气温的相关性高于其与降水的相关性,气温、降水对不同植被的影响具有滞后效应,滞后期均在40d以内,滞后期长短因植被而异;年际间旬NDVI与降雨量、温度的相关分析表明在植被快速生长期降雨量对植被生长有重要促进作用,而温度在植被生长初期和成熟期则是植被旬NDVI提高的重要原因;由于春、冬季旬NDVI与温度、降水变化的高度一致性,全年旬NDVI与气象因子相关分析的可靠性降低;而生长季节内植被旬NDVI与降水、温度的相关性分析可以很好地揭示气象因子与植被生长发育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闽西北烟草普通花叶病与气象因子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气象条件对闽西北烟草TMV发生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湿度、降水及日照等气象因子对TMV发生发展均有明显的影响作用,但影响程度和关键时段不相同,影响最大的是湿度和降水,温度次之,日照最小;TMV始发时温度起主要影响,其中最低气温起最主要的作用,流行时起主要作用为湿度和降水,日照起明显的负效应。建立了闽西北地区烟草TMV发生程度的中期预测模式。  相似文献   

4.
张丽华  孟令久  张兵兵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1598+1664-1598,1664
通过观测北镇鸭梨各生长发育阶段的生长量与主要气象因子温度、降水、日照的相关变化,分析出鸭梨品质优良的气象因子,并对北镇鸭梨栽培的气候资源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5.
在大豆生育期内常因降水、温度、日照等气象因子的变化而影响大豆的生长发育及产量,从而出现较大的起伏.为摸清其变化规律,尽量避免不利气象因子的影响,充分利用当地自然资源.我们根据八年的气象资料和大豆生育期各时期观测,调查研究,为大豆高产稳产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利用2010—2019年英吉沙县气象局地面观测资料和巴旦木花期物候资料,对影响巴旦木花期的气象因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近10a来,由于气候变化的影响,巴旦木花期有明显的提前趋势,花期提前了6~13d;气温、降水、日照时数对巴旦木花期都有明显影响。初春温度是影响巴旦木开花期早晚的主要气象因子。  相似文献   

7.
气象条件对河蟹生态养殖的影响及气象服务要点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胡安霞  张岭 《农技服务》2009,26(2):122-123
河蟹生长发育与气象条件有紧密联系,气象条件的利与弊直接影响到河蟹养殖的产量和经济效益,通过分析温度、气压、日照、风、降水等气象因子对河蟹生态养殖的影响,进而提出对河蟹养殖的气象服务要点,旨在趋利避害,达到增产增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玉米秃尖的气象条件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通过对影响玉米秃尖长度的气象条件进行分析,找出了影响吉林省中部地区玉米秃尖的主要时期和主要气象因子:抽雄至8月上旬子粒发育期的降水;建立了各主要时期降水与玉米秃尖长短的定量模式。同时,确定了玉米秃尖与温度、降水、湿度匹配指标。  相似文献   

9.
《现代农业科技》2019,(21):195-196
大连市旅顺口区降雨分布不均,经常发生春旱,影响了农业生产。本文选取2013—2019年气象资料进行分析,探讨温度、降水等气象因子对土壤湿度的影响。分析表明,平均温度是影响土壤湿度的重要因子,降雨量以及降雨时段也有重要影响;测墒点的位置等其他因素也对土壤湿度变化产生影响。分析结果可以为掌握当地春旱发生规律及减轻旱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作物气候评价的定量化是农业气象业务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运用模糊数学理论,分别建立了气温、降水量和日照时数对昆明蚕豆生长发育适宜程度的隶属函数模型,据此模型分别计算蚕豆不同生育阶段的温度、降水、日照及光温水综合因子对蚕豆生长发育的隶属度,达到定量评价蚕豆生育期气象条件的目的。对2007年度和2008年度各气象因子进行计算,得出:温度和日照的隶属度较高,而降水隶属度较低且变化幅度较大,说明温度和日照条件能够满足蚕豆生长发育的需要,自然降水偏少是蚕豆产量形成的限制因子。  相似文献   

11.
采用平均差值分析、相符率分析等方法,对即墨市国家一般气象站旧站1985~2014年气象要素进行纵向变化分析,对2014年台站搬迁过程中新、旧站的同期气象资料进行横向对比,查找要素差异,系统分析探测环境变化对主要气象要素的影响。结果表明,1985~2014年探测环境改变,引起旧站气温升高,风速显著减小,主导风向存在年际突变,年降水量比新站明显偏少。在各要素变化过程中,城镇化引起的探测环境改变是造成气温、风向、风速等要素改变的主要因素,站址变迁引起的探测环境改变与降水量的变化密切相关。因此加强气象探测环境保护,保持台站长期稳定,对保证气象要素的连续性、代表性、准确性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2.
采用最新的HYSPLIT污染物扩散模式,通过本地化的WRFV3.1模式数值预报场为背景场及GIS软件建立了气象核应急保障系统。该系统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利用面向对象的TatukGIS作为开发平台,并采用Delphi语言作为主要的开发工具。通过该系统的建立为省、市应急指挥中心提供连云港及其周边地区风向、风速、降水和温度等探测资料,进一步完善各核电站运行和应急期间的气象信息采集、分析、处理平台,并为事故提供应急指挥、危害评估、公众保护等决策服务的气象核应急保障系统。  相似文献   

13.
赵建彪 《北京农业》2012,(3):188-189
温度、湿度、风速以及日照时间等对日蒸发量都有影响,利用视觉直观的散点图和定量化的相关系数对嵩山站与蒸发有关的这4个气象要素进行分析,得出对于嵩山站湿度和日照对蒸发量影响最大,温度次之,而风速无影响。其中只有湿度与蒸发量成负相关。  相似文献   

14.
通过在瓜州电厂区域建立60m测风塔与瓜州气象站展开为期1a的同步观测,利用两地同步气象资料对比分析,重建电厂厂址近10a气象资料,揭示电厂所在地气候特点。同时利用瓜州1971-2010年40a气象资料,采用相关分析法,订正得到电厂地面历年气象要素值的特征。通过对比分析,解决了空冷电厂环境气象条件分析中气象资料重建、典型年选取、风温分析等关键技术,满足了电厂空冷机组气象条件分析的需要,为该地风电场的空冷系统的安装、设计、运行提供更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5.
于伟娟  姜万涛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5):8648-8649,8672
气象探测环境是整个气象探测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气象探测环境的破坏,严重影响气象资料的代表性和准确性。对汤阴县气象局1964~2008年的温度、风速、日照、降水、相对湿度等气象资料进行分析,分析探测环境变化对气象要素的影响。结果表明,测站环境变化导致年平均气温增加,且随时间序数增加明显,年平均风速、日照时数、相对湿度减少,对年降水量变化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6.
对影响锡林郭勒盟6个一般气象站20cm直径小型蒸发皿蒸发量相关气象因子进行分析。选取锡林郭勒盟6个一般气象站30年(1981—2010年)日平均气温、日平均风速、日照时数、日平均相对湿度,运用相关分析、逐步回归等数理统计方法,建立一般气象站蒸发量计算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方程。结果表明,日蒸发量与日均气温、日均风速和日照时数呈显著正相关,与日均相对湿度呈负相关。采用6个一般气象站2011—2012年逐日观测数据回代蒸发经验公式,得出日平均蒸发估算值是实际蒸发量的0.9倍,说明此经验公式配上适当的修正系数,适用于锡林郭勒盟一般气象站停止小型蒸发观测后蒸发量的理论估算值计算,为地方气象服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7.
次央  洛桑平措  罗布 《农学学报》2020,36(7):99-104
为了分析全球气候变化下藏北高原主要气象要素的变化特征,采用趋势分析、小波分析、突变点分析等研究方法利用逐月站点气象数据分析了1973-2017年藏北高原地区的主要气象要素的多尺度时间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在全球气候变化下藏北高寒牧区的各主要气象要素变化显著,其中气温以0.45 ℃/10 a速率显著的升高,风速以-0.27 m/(s·10 a)速率呈极显著的减小趋势,降水以6.48 mm/10 a速率呈不显著的增加趋势;从季节变化来看春季较为特殊,表现为增温缓慢、风速减幅最大、降水增加最为显著等特点,其它季节在各要素上变化较为均匀;周期变化上在去除显著的全球变暖的线性趋势后气温和降水都存在显著的准3年周期变化,且在发生时域上有互补特征。  相似文献   

18.
张超  王鹏云  黎成超 《安徽农业科学》2018,46(3):171-172,193
围绕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以及气象为高原特色农业服务需求,在食用玫瑰生产基地建立农业气象自动监测站以及食用玫瑰的低温、干旱等农业气象灾害监测指标,形成面向产业的气象服务模式,将气象数据信息、农业气象灾害监测产品传递到食用玫瑰生产种植全程,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农业气象灾害的危害,为"三农"气象服务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9.
李宏伟  田竹君  杨伟  李贤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0):4493-4496,4525
[目的]研究近50年三江平原农业气象条件的空间分布特征。[方法]利用三江平原不同气象站点的气象观测资料,并使用这些数据计算各个站点的积温、潜在蒸散量等;采用克里金插值方法,生成了近50年三江平原多种气象要素的空间插值图,并对这些气象要素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三江平原年平均气温为2.5~4.5℃,气温随着纬度和海拔高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且呈带状分布;降水空间分异明显,多年平均降水为500~600 mm,降水基本以西北-东南方向左右对称;多年平均风速为3.0~3.6 m/s,其空间分布与地形地貌的空间格局十分吻合;夏半年空气相对湿度较大,都在65%以上;;一年中该地区最大光照时数的分布与太阳赤纬的周年变化曲线类似,均呈正态分布,同时呈现出地理纬度差异性;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0℃的持续日数为135~146 d,呈现明显的纬向分布趋势。[结论]该研究为三江平原农业生产的合组安排与气象灾害的有效防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呼和浩特市春季气象要素与空气质量指数的灰色关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环保部门互联网公布的呼和浩特市2014年春季(3-5月)空气质量指数,及气象部门同步观测的有关气象要素数据,采用灰色关联方法分析探讨日平均风速、日平均地面温度、日平均水汽压、日平均气温、日平均相对湿度对呼和浩特市春季空气质量指数影响程度,从而为进一步做好空气污染气象条件预报及空气质量预报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呼和浩特市2014年春季,各气象因素对空气质量指数影响程度从大到小排序依次为日平均风速、日平均相对湿度、日平均水汽压、日平均气温、日平均地面温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