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我国桃树的栽培面积居世界第一位,产量占世界的三分之一左右。为了片面追求单果重、果实大小和产量,果农大量施用氮肥的现象十分普遍,据调查平谷果园的平均施氮量为N600kg/hm^2左右,个别农户的氮素投入甚至超过N1000kg/hm^2。桃树对氮素较为敏感,大部分桃树每年因收获带走的氮素仅为N40~100kg/hm^2,尽管氮素供应不足可能会影响到产量以及果实大小,但是过量施氮导致桃树营养生长过旺,影响树体对其它元素的吸收,果实营养品质下降。国外桃园生产非常注重桃果实的风味和着色,并非产量和大果,  相似文献   

2.
滴灌条件下水氮耦合对南疆红富士苹果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孙霞  柴仲平  蒋平安 《核农学报》2011,25(5):1042-1046
以滴灌为条件设置不同水氮处理,分析水氮耦合对南疆红富士苹果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水高氮能显著增加果品的重量,但对改善果形无益。较高的水分供应和适宜的氮素能改善果实的着色情况且以中氮配中水和高水果实着色最好。高水比中水和低水处理表现出更高的可溶性固形物;氮素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提高果实硬度,高氮不利于果实内含物的积累;果...  相似文献   

3.
以“千禧”樱桃番茄为试材,研究不同氮素供应水平及植株打顶后的修剪方式对樱桃番茄的果实发育、产量及氮素营养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传统修剪方式(Pc)相比,在氮素供应充足条件下,优化修剪方式(Po)可明显提高樱桃番茄的产量和果实单果重。其中在适宜氮素供应水平下,樱桃番茄产量提高49%,平均单果重提高20%;在氮素过量供应条件下,樱桃番茄产量提高27%,平均单果重提高25%。进一步分析表明,优化修剪能显著提高樱桃番茄果实的干物质积累比例,并通过提高植株叶片中的氮含量来促进番茄源活力,说明在适宜的氮素供应水平下,改善打顶后的樱桃番茄的库源关系可以显著提高番茄的产量。  相似文献   

4.
三江平原是黑龙江省水稻主要种植区,白浆土是主要种稻土壤,在白浆土上开展秸秆还田试验研究,明确白浆土秸秆还田效果,根据土壤肥力水平调控氮素为秸秆还田提出因地制宜的土壤、施肥等管理技术提供参考。该文以白浆土为供试土壤,比较研究不同肥力白浆土上连续秸秆还田及调控氮素对水稻产量及土壤养分变化的影响。结果得出:高肥力土壤连续秸秆还田适合减氮,减氮10%连续3年水稻不减产,增产幅度为0.1%~6.94%,减氮20%以上产量降低,秸秆连续还田增加氮素水稻产量第1年与正常施肥比增产4.47%,第2年水稻产量比对照减产4.02%~31.86%,调氮降低幅度大;中、低肥力土壤秸秆还田水稻产量第1年比对照分别增加1.48%,4.52%,第2年调氮增产幅度会下降;秸秆还田使土壤有机质、氮素含量提高,在高肥力土壤上氮素过高使水稻前期分蘖量增多,水稻有效穗数降低,产量降低,减氮后可以避免土壤氮素过剩,水稻产量提高;中、低肥力土壤秸秆还田有利于增加土壤肥力水平,适当增加氮素可使水稻产量提高。  相似文献   

5.
基于灰枣产量和品质的水氮耦合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滴灌为条件设置不同的水氮处理,通过水氮耦合模型建立与分析,研究了水、氮二因素对灰枣产量与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设计水平范围内,增加土壤含水量会降低灰枣果实的单果重,而适量增施氮肥能提高灰枣产量;土壤中水分和氮素含量过高会降低灰枣果实还原糖与Vc含量,蛋白质的含量却随着土壤中氮肥量的增加而增加;水、氮二因素对灰枣产量、糖度、Vc、蛋白质含量的作用顺序均为:施氮量〉灌水量,水氮对产量具有协同效应,对灰枣还原糖、Vc和蛋白质含量交互作用不明显;以产量和品质为目标,推荐灌水量和施氮量分别为:4 500~5 250m3/hm2和225~375kg/hm2。  相似文献   

6.
钾肥在加工型甜椒中施用效果研究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大棚栽培对不同用量的钾肥在加工型甜椒上进行小区试验,结果表明,钾肥能显著的提高产量,增加单果重、果肉厚度,但对痤果数、出品率的影响不大,能降低硝酸盐含量。提出张掖市加工型甜椒K20最佳用量为15kg/亩  相似文献   

7.
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不同控释氮肥施用量对大棚甜椒生长及硝态氮、铵态氮含量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控释氮肥处理对大棚甜椒的产量、肥料利用率、氮肥农学效率、氮肥偏生产力较常规施肥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以RF30处理最佳。各施肥处理均显著增加了土壤全氮、甜椒Vc、可溶性糖、硝酸盐的含量,降低了可滴定酸的含量。施肥处理显著增加了0-60cm土层硝态氮含量,满足了甜椒在不同时期对氮素的需求。控释氮肥处理0-60cm土层铵态氮含量差异不大,常规施肥铵态氮含量明显下降。综合考虑在农民习惯性施肥基础上施用70%控释氮肥可以保证较高的产量和较好的果实品质。  相似文献   

8.
通过不同生育时期植株各部位的氮素分析,研究了不同商品有机肥和有机无机复混肥对大田草莓(FragariaAnanassa.c.v.Dutch.)植株生长及氮素吸收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不同肥料品种均可促进植物氮素吸收,提高氮素积累速率,促进氮素向果实中分配。在施等量氮素养分条件下,草莓器官的氮素吸收状况对不同氮肥品种反应不一。尽管无机肥处理的氮素积累速率和地上部全氮含量较高,但施用商品有机肥较无机氮肥或有机无机复混肥更能促进草莓生长发育和草莓果实产量的增加,说明无机氮不宜作为草莓基肥一次性施用。结果还表明,施肥处理氮素的日均积累量平均为10.8.mg/plant,而不施肥处理仅为5.1.mg/plant。在果实采收末期,不同处理草莓各器官的氮素分配趋势为果实茎和叶柄叶片根系。施用纯有机肥(OFA和OFB),果实中吸收的氮素超过植株吸收总量的一半,分别占53.5%和51.7%,无机氮肥处理(UN)和有机无机复混肥处理(OIF)的果实氮素分配率分别只有46.1%和39.8%。  相似文献   

9.
以6年生龙泉一号枇杷为材料,研究不同留果量和结果母枝对枇杷单果重、果形指数,可食率、种子数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等品质果实的影响.结果表明,各指标处理间差异显著,根据加权平均数的综合评价,无论长结果母枝还是短结果母枝,留1~2个果的商品~率最高.只要结果母枝数量足够,产量也不会下降.  相似文献   

10.
为探究叶面喷施钙肥对金丝小枣钙素营养、果实发育及品质的影响,以20年生乐陵金丝小枣为试材,以喷清水为对照,进行叶面喷施有机钙(柠檬酸钙,0.2%)和无机钙(硝酸钙,0.2%)试验,生长期间分4次测量果实生长指标以及叶片、果实中钙含量,收获期对一些果实品质指标进行测定。研究结果表明:叶面喷施有机钙和无机钙均可提高金丝小枣果实和叶片的Ca含量、果实可溶性糖含量、单果重、果形指数。喷施两种钙肥还可显著提高叶片SPAD值,改善叶片氮素营养。喷施柠檬酸钙可显著提高果实优质果比例,并降低劣质果比例。两种钙肥均可改善金丝小枣营养状况,促进金丝小枣果实发育,并且柠檬酸钙的效果优于硝酸钙。  相似文献   

11.
该试验主要研究了南方温室中一天内不同时段遮阳降温效果及对甜椒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处理遮阳降温效果显著,最大降温幅度可达7℃,但不同时段及不同时间长度遮阳降温效果差异不大,有效降温和有效降温时间段基本是一致的.不同时段遮阳降温对甜椒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差异较大,在中午1200至下午1500时间段进行遮光降温,植株净光合速率最高,叶片叶绿素含量增加,促进生殖生长,提高坐果率,甜椒前期产量和总产量显著提高.随着遮阳降温时间的段前移和延长,植株表现徒长,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及坐果率降低,产量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2.
The effect of potassium (K+) concentration on the nutritional quality and yield of pepper fruits was evaluated. Pepper plants were grown in a controlled-environment greenhouse under hydroponic conditions with different nutrient solutions obtained by modifying the Hoagland solution to achieve different K+ concentrations. Potassium nutrition affected fruit yield parameters more than vegetative biomass in pepper plants. The maximum fruit yield was obtained with 7 mM K+ in the nutrient solution. However, it is possible to improve the bioactive compounds of pepper fruits with a higher application of K+ without reducing yield. The increase of K+ in the nutrient solution improved pepper fruit quality by increasing fruit firmness, TSS content, soluble sugars and ascorbic acid concentration. Therefore, the fruit quality improvements obtained with adequate K+ nutrition resulted in nutritionally enriched fruits, which, at little or no extra cost, benefits the consumer.  相似文献   

13.
有机物料对辣椒生长及水库淤积物的改良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水库淤积物农业资源化利用途径,采用网室盆栽试验,研究了外施不同有机物料对水库淤积物为生长基质的辣椒生长的影响及对水库淤积物化学性状的改良效应。结果表明,施用商品有机肥、花生麸、鸡粪和蘑菇渣均明显提高辣椒产量,且不同程度地促进辣椒植株对氮、钾养分吸收,增加辣椒果实可溶性糖和维生素C含量。其中,施用蘑菇渣处理辣椒产量最高。外施不同有机物料均显著增加水库淤积物的有机质、碱解氮和全氮含量,有机物料对水库淤积物速效磷、速效钾、全磷和全钾含量的影响因种类不同而存在一定差异。施用鸡粪和蘑菇渣可显著提高水库淤积物pH,商品有机肥和花生麸处理对水库淤积物pH无显著影响。不同有机物料中,以施用蘑菇渣的水库淤积物交换性钙、交换性镁和阳离子代换量最高。施用不同有机物料均提高了水库淤积物综合肥力系数,改善了淤积物肥力状况,其中施用蘑菇渣处理的水库淤积物综合肥力指数最高。综合考虑辣椒产量、养分吸收、果实品质及水库淤积物化学性状和肥力状况等指标,4种有机物料中以蘑菇渣对辣椒生长和水库淤积物的改良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4.
本文提出土垄内嵌基质的栽培方式以缓解日光温室春甜椒生长季遭受的高温影响。通过设置土垄栽培(S处理)、土垄嵌PE槽基质栽培(P处理)、土垄嵌铁丝网槽基质栽培(W处理)3种处理,以单纯PE槽基质栽培(CK)为对照,在春甜椒果实成熟采摘期(5-6月)每日气温较高时段(12:00-16:00)观测各处理根区环境温度,在甜椒不同生育时期观测各处理植株的生长指标及产量并进行比较。结果表明:S、P和W处理的根区温度分别比CK低1.50、2.17和1.47℃,说明P和W处理能够有效缓冲高温时甜椒根区环境温度的升高,且P处理的温度缓冲效果略优于W处理。S、P和W处理甜椒的株高、茎粗、叶绿素含量和地上干鲜重均显著高于CK,能显著促进甜椒生长发育,其中W处理对甜椒生长的促进作用最明显。基质栽培根系鲜重较大,但CK根区高温减少了甜椒地上部和根系干物质积累。此外,第一次采摘时土垄栽培的结实数显著低于其它3个处理,说明基质栽培相对土壤栽培能促进甜椒开花坐果,缩短生育期。W处理结实数、单果重、单株产量、果实大小及单产均显著高于其它处理,其产量为3.78kg·m-2,分别比S、P和CK处理提高80.9%、31.3%和51.8%。总之,土垄嵌铁丝网槽基质栽培能够在有效增强根区温度缓冲能力的前提下,明显提高甜椒产量,在日光温室高温环境生产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李慧敏  王瑞  石承智  施卫明  李奕林 《土壤》2021,53(6):1167-1173
以不同辣椒品种薄皮椒(Capsicum annuum)、线椒(Capsicum frutescens)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方式,通过分析同种种植或混种(交叉及同行)模式下两种辣椒的产量、生物量、氮素积累量及根际土中氮形态和含量的变化,探究同种或混种辣椒根系互作对氮吸收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辣椒混合种植的果期茎叶干物质量、产量及果实氮积累量均高于同种种植,其中果期茎叶干物质量、产量及果实氮积累量平均增加26.67%、63.65%、15.08%;且同行种植的产量及果实氮积累量均为最高,但果期不同处理之间的根系干物质量无显著差异。果期时混种种植辣椒的铵硝比显著低于同种种植,平均降低67.39%。通过两种辣椒混合种植,特别是同行种植,能够达到增加产量、提高氮素积累量的目的,在实际的生产中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16.
补光时间及光质对温室甜椒生长及产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确定LED补光调节温室甜椒(Capsium annuum L.)产量品质的最优光质及补光时长,以甜椒品种"奥黛丽"为试材,设置红光(R)和蓝光(B)组合(灯珠个数比)2∶1(2R1B)、4∶1(4R1B)、8∶1(8R1B)3种光质,2 (18:00-20:00)、4(18:00-22:00)和8 h(18:00-02:00)3个补光时间;以不补光为对照,研究补光时间及光质对甜椒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光质与补光时间对甜椒植株的影响有较大差异,且两者交互作用显著。2R1B光质补光2 h,冠层宽、可溶性蛋白含量、可溶性糖含量、维生素C含量最大,显著高于对照;补光4 h茎粗最大,显著高于对照;补光8 h,硝酸盐含量最低,比对照降低19.4%。4R1B光质补光2 h,株高、根鲜质量、地上部、根及全株干质量最高,显著高于对照;补光8 h,叶面积、单株果实数及单株产量最高,显著高于对照。8R1B光质补光2 h,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soil and plant analyzer development)值及糖酸比最高,显著高于对照;补光8 h,地上部及全株鲜质量最高,显著高于对照。利用隶属函数法对所有补光处理的产量品质指标及用电量等进行综合评价,由综合得分排序得出,最有利于甜椒栽培的前3种补光组合依次为光质8R1B补光2 h、光质4R1B补光8 h和光质8R1B补光8 h。因此,光质8R1B补光2 h可以作为最适宜当地甜椒栽培的补光组合,该研究结果为日光温室甜椒种植的光调控技术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7.
该试验主要研究了南方温室中一天内不同时段遮阳降温效果及对甜椒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处理遮阳降温效果显著,最大降温幅度可达7℃,但不同时段及不同时间长度遮阳降温效果差异不大,有效降温和有效降温时间段基本是一致的。不同时段遮阳降温对甜椒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差异较大,在中午12:00至下午15:00时间段进行遮光降温,植株净光合速率最高,叶片叶绿素含量增加,促进生殖生长,提高坐果率,甜椒前期产量和总产量显著提高。随着遮阳降温时间的段前移和延长,植株表现徒长,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及坐果率降低,产量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8.
为了优化土垄内嵌式基质栽培(SSC)的垄高参数,于2018年在冬季日光温室内进行甜椒栽培试验。试验设置土垄(SR)、标准垄(NR)、矮标准垄(NRs)和土壤沟嵌(SE)共4个处理,以探究栽培垄高度对根区温热特性、垄侧土壤缓冲能力以及甜椒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白天高温时段,起垄高度越高则根区温度越高,相同垄高的NR处理比SR处理白天平均温度高1.07℃;夜间低温时段,NRs处理根区温度最高,比SR处理根区温度高1.77℃;12月27−31日连续5 d观测表明,各处理根区昼夜平均温度在17.03~18.55℃。起垄高度对甜椒的株高和茎粗有显著影响,起垄越高,甜椒植株生物量越高,NR处理的地上和地下干鲜重均为最优。但是,NRs处理的甜椒产量更高。与SR处理相比,NR和NRs处理甜椒产量分别提高43.0%和50.9%。综上所述,在相同水肥条件下,起垄高度对根区温度的改变在1.52℃范围内,NRs处理能够提高夜间根区温度;虽然高垄(NR)能够促进甜椒植株生物量,但适量降低垄高(NRs)更有利于甜椒产量的提高。因此,垄高10cm的SSC可通过提高根区夜间温度,从而提高SSC的生产性能,更适宜应用于日光温室甜椒生产。  相似文献   

19.
甜椒对不同形态氮素的吸收和分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徐坤  赵青春 《核农学报》1999,13(6):339-342
甜椒对不同形态氮素的吸收利用有显著差异。幼苗期及发棵期NH +4 N 对生长有利,而盛果期则以NO-3 N 有利。同种形态氮素因施用时期不同而氮素利用率差异很大,以盛果期追肥利用率最高,为418 % ~458 % ; 基肥利用率为336 % ~367 % 。不同时期施肥的肥料氮在各器官的分配不同,基肥及初花期施肥氮素主要流向茎叶,占总吸收量的75 % 左右;盛果期追肥以果实分配较多,占总吸收量的60 %以上。对植株氮素来源的分析表明,仅400 % ~415 % 的氮素来自于肥料,而近60 % 的氮素来自于土壤。  相似文献   

20.
Potassium (K) is a major nutrient element that has effects on growth, yield, and quality production of agricultural crops. In the present study, the effects of various K concentrations in a nutrient solution including 150, 235, 300, 400, or 500 mg K L?1 were evaluated on two pepper cultivars; chili pepper (Capsicum annuum Avicolare) and bell pepper (California Wonder) under greenhouse conditions. Hoagland's formula was used for preparation of nutrient solutions. The vegetative growth parameters including plant height, leaf area, SPAD value, and shoot fresh weight wer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by 300 mg L?1 K in both cultivars. The highest yield and fruit quality parameters including fruit length/diameter ratio, fruit dry matter percentage, fruit vitamin C, total soluble solids, and titratable acidity in chili pepper and bell pepper were obtained under application of 300 and 400 mg K L?1 in nutrient solution, respectively. In either cultivar there was increase in leaf K, nitrogen, and zinc concentrations, while in bell pepper calcium was reduced by higher K levels in the nutrient solution.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for better growth and quality production of pepper, higher levels of K in nutrient solutions can be beneficia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