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猪繁殖—呼吸综合征病毒的形态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电子显微技术,对从上海某发病猪场分离到3株猪繁殖-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和标准美洲株(ATCC-VR2332)进行了形态特征的比较。结果表明,这4株病毒形态特征无显著差异。负染显示该病毒以球形为主,具有囊膜,囊膜上有纤突,大小为60-85nm。超薄切片可见病毒粒子大量存在于细胞浆内,有囊膜的直径为60-80nm,没有囊膜的直径为40-50nm,在细胞的线粒体,高尔基体和双基核膜内可见病毒粒子。在病毒增殖的同时,Marc-145细胞的显微结构逐渐发生破损,显示病毒的释放是通过破坏细胞膜结构的完整性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2.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 (PRRS)可导致母猪严重的繁殖障碍以及仔猪呼吸道疾病 ,最先发生于美国。荷兰的Wensvoort博士首先分离到PRRS病毒(PRRSV)。迄今 ,PRRS已经成为一种世界性疾病 ,每年给世界养猪业造成巨大损失 ,严重阻碍了世界养猪业的发展。虽然世界各地分离到的PRRSV可引起类似的症状 ,但最近越来越多的资料显示 ,PRRSV在毒力性、抗原性和遣传性方面均发生了很大变异。目前 ,PRRS在临床上可分为母猪流产与死胎综合征、非典型PRRS和急性PRRS三种形式。近来 ,美国和丹麦的部分养猪场暴发… 相似文献
3.
4.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 (Porcine reproductiveand respiratory syndrome,PRRS)是 1 987年发现的一种新的猪病 ,它主要是引起母猪的繁殖障碍 ,如流产、早产、死胎、木乃伊胎和呼吸道症状的一种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 (PRRSV)引起的接触性传染病。此病最初在美国首先被发现 ,随后相继在世界各国报道 ,我国台湾省也有疫情的报道。 1 995年我国首次从进口猪中检出 PRRS阳性猪 ,并从中分离到 PRRSV。 1 996年郭宝清等首次从国内 PRRS血清阳性猪群中分离到 PRRSV,从而证实了我国也有此病的流行[1] 。由于 PRRS主要是引起母猪的繁殖… 相似文献
5.
综述了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包括病原PRRSV病毒的病原特点、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及诊断方法和防治措施等六方面。介绍了该病的临床诊断、病理学诊断和血清诊断方法及病毒分离技术,同时提出了该病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6.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PRRSV)引起的一种严重危害养猪业的烈性传染病。1987年首次报道于美国,临床表现为母猪繁殖障碍,呈现流产、死胎、木乃伊胎及弱仔等症状,仔猪及育成猪表现为呼吸系统症状。不久此病迅速蔓延北美和欧洲,随后分离并鉴定该病病原一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并确定存在北美型和欧洲型分离株。由于PRRSV具有抗原变异的特性,并且它的主要靶细胞是具有重要免疫作用的肺泡巨噬细胞(PAM),因此PRRSV的感染常引发其它病原的继发感染,尤其是呼吸道的感染,给养猪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8.
9.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的持续感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 (Porcinereproductiveandrespiratorysyndrome,PPRS)是由PRRSV引起的以繁殖母猪的生殖障碍和仔猪的呼吸道症状为特征的病毒性传染病。该病虽然是一种新发现的传染病 ,但却已给养猪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目前 ,对该病的防制一直不尽人意 ,因为PRRSV可在猪群中持续存在并感染 ,很难彻底消灭。更有甚者 ,当猪群的群体免疫水平低下 ,还会造成PRRS的再度暴发和流行。所谓持续感染 ,是指病毒在猪体内持续存在 ,达数月甚至更长时间。但并不一定持续增殖和持续引… 相似文献
10.
11.
12.
通过对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Highly Pathogenic 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tls,Hp-PRRSV)HuN4株亲本毒及其不同代次传代毒株Nsp2(Nonstnduralprotein2)蛋白氨基酸序列比较分析,发现不同代次的Nsp2蛋白存在4处氨基酸点突变,针对每个突变点分别人工合成编码短肽的核苷酸序列,经原核表达后进行Western blot分析。结果表明表达的融合蛋白F65-11(^749KGEPvsdqpak^759)能够特异性的与HuN4-F40、HuN4-F65和HuN4-F112感染猪的血清发生反应,而与HuN4 F5感染猪的阳性血清和CH-1a株阳性血清不发生反应,证实第4个氨基酸点突变(S754)处存在一个免疫优势抗原表位。将该表位肽段由N端和C端逐步缩短继续鉴定,当N端缩短到第5个氨基酸(^754SDQPAK^759)C端缩短到第3个氨基酸(^749KGEPVSDQ^757)时,表达的融合蛋白不能与PRRSV阳性血清反应,最终推测该抗原表位必需氨基酸为^753VSDQ^756。选取GenBank中提交的部分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的Nsp2氨基酸序列,对该表位氨基酸所在位置进行序列比较,分析结果显示位于Nsp2蛋白749→759位氨基酸序列高度保守,F65—11变异位点C^754→7^754为HuN4株系列传代毒株所特有。本研究结果证实抗原表位F65—11可以作为鉴别HuN4-F112弱毒疫苗所诱导产生的特异性抗体的候选抗原。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猪繁殖与呼吸系统综合征病毒(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PRRSV)GP3蛋白糖基化位点的作用,在弱毒疫苗株HuN4-F112感染性克隆的基础上,采用点突变的方法对GP3蛋白N29、N42、N50、N131位进行单点或多点组合突变去糖基化,构建了不同糖基化位点的单点和多点突变的PRRSV全长cDNA克隆,最终成功救获N29Q、N42Q、N50Q、N131Q、N29Q/N50Q、N29Q/N195Q六株含糖基化位点突变的病毒,而其余几种糖基化位点突变组合的全长cDNA未能拯救出病毒。对拯救毒株进行滴度测定及多步生长曲线绘制等特性分析,结果显示N29Q、N42Q、N50Q、N131Q位单个糖基化位点的缺失虽不影响子代病毒的产生但会不同程度地降低PRRSV感染细胞的能力,其中N50Q突变体较亲本下降6个滴度且生长明显延迟。多个糖基化位点同时缺失则会影响病毒的拯救,推测这些糖基化位点可能是产生具有感染性病毒粒子所不可或缺的。 相似文献
14.
作为动脉炎病毒科成员之一的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PRRSV),是一种严重危害世界养猪业的传染病病原。PRRSV如何侵入宿主细胞是病毒学的一个基本但却一直悬而未决的问题,明确该过程对优化设计PRRSV疫苗有重要指导意义。本文拟就PRRSV入侵细胞过程的国内外研究进展作一概述,重点展示细胞受体和病毒结合蛋白的研究动态。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PRRSV)强、弱毒株在PAM细胞上的增殖特性,本研究在体外分离培养了健康猪肺泡巨噬细胞(porcine alveolar macrophages,PAM),然后分别用高致病性PRRSV强毒HuN4株和弱毒疫苗HuN4-F112株感染PAM细胞,细胞病变观察和间接免疫荧光检测结果显示,二者在体外均可以感染PAM细胞,其中强毒HuN4株感染PAM细胞CPE较为明显。在两个毒株感染PAM细胞后12、24、36、48、60h分别收获病毒感染的细胞,利用抗PRRSV N蛋白单抗进行Western blot分析检测病毒核蛋白在不同时间表达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强毒株在感染PAM细胞的早期,N蛋白合成表达量明显高于弱毒疫苗株,而弱毒疫苗株在感染Macr-145细胞早期,N蛋白的合成量则明显优于强毒株。比较HuN4株与HuN4-F112株在PAM细胞和Marc-145细胞的生长曲线,结果显示强、弱毒在PAM细胞和Marc-145细胞生长趋势存在明显差异,其中强毒HuN4株在PAM细胞上增殖能力明显强于弱毒株,而弱毒HuN4-F112株在Marc-145细胞上的增殖能力明显强于其在PAM细胞上的增殖能力,表明PRRSV强毒株对靶细胞PAM的感染能力较强,弱毒疫苗株对其感染能力相对较弱。本研究为深入了解PRRSV强毒株与弱毒疫苗株的致病性差异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17.
本研究参考GenBank已发表的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PRRSV)Nsp2基因序列,在高致病性病毒Nsp2基因缺失区的两端保守区设计并合成了一对引物,建立并优化了能够区分经典PRRSV和高致病性PRRSV的RT-PCR诊断方法,并利用该方法对2007~2010年间江苏地区的45份可疑临床病料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临床病料阳性率为40%,所有毒株均属于高致病性毒株。对PRRSV阳性病毒的Nsp2基因序列分析表明,所有18株PRRSV均属于美洲型毒株,与中国高致病性PRRSV代表毒株JXA1、WUH1的氨基酸同源性分别在82.2%~97.6%、80.4%~95.3%。此外,18株病毒的Nsp2共同存在不连续的30个氨基酸缺失,缺失位置与同期中国高致病性PRRSV具有相同的特征。通过本研究掌握了江苏地区2007~2010年间PRRSV流行情况及Nsp2基因变异特征,为地方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的临床诊断和防治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反向遗传系统已成为研究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virus,PRRSV)结构与功能非常重要的手段,并且在设计基因工程疫苗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因而,有效提高感染性克隆拯救病毒的效率和稳定性以及降低经济成本是一个急需解决的课题。本研究在已构建完成的高致病性PRRSV细胞传代毒株反向遗传系统(pAJXM)的基础上,做了以下三方面的工作:(1)将T7启动子换成hCMV(人类巨细胞病毒,Human cytomegalovirus)启动子,从而全长cDNA克隆不需经过体外转录成mRNA的过程,直接通过DNA转染MARC-145细胞拯救病毒;(2)研究hCMV启动子的TATA框与病毒基因组5末端之间最佳的碱基数目,使体内转染获得的病毒基因组5末端序列为病毒的真实序列;(3)在病毒基因组3末端添加丁型肝炎病毒核酶(delta hepatitis virus ribozyme,HDVr)序列,体内转染获得的病毒基因组3末端的非病毒序列通过核酶自动去除。研究发现,基于DNA转染的反向操作系统是可行的,并且hCMV启动子的TATA框与病毒基因组5末端之间的碱基数目设置为25和在病毒基因组3末端添加HDVr序列后,能够有效地提高全长感染性cDNA克隆的病毒拯救效率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19.
以两个不同基因型的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PRRSV)感染性克隆为平台进行反向遗传操作,利用SOE-PCR将I型PRRSV的ORF2~5a替换进II型PRRSV的相应区域,旨在将I型PRRSV的5a从ORF5中独立出来进而研究5a蛋白的功能,同时探讨两型PRRSV的结构蛋白结构与功能关系。研究结果表明,I型PRRSV的ORF2~5a序列能稳定存在于嵌合病毒基因组内,表达的相应蛋白能在II型PRRSV中发挥同样功能。本研究首次将PRRSV的ORF5a序列从ORF5中独立出来,为进一步研究5a蛋白的结构与功能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基础材料。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