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桑螟综合防治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桑螟是危害秋季桑叶的主要害虫之一。今年秋季,我省桑螟危害突然暴发,造成大面积的桑园受害,据了解部分重点蚕区象东台等地受害比较严重,造成桑叶减产,迫使蚕种饲养数量减少,给广大蚕农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由于我区桑螟防治比较好,因此没有发生大面积的桑螟为害,仅有少部分田块受到了为害,下面就我区对桑螟的综合防治技术作一个探讨。  相似文献   

2.
桑蟥(Rondotia meniciana Moore)是桑树的主要害虫之一,在我国大多数蚕区桑园均有分布,以幼虫取食桑叶危害。调查北京房山地区的桑蟥1年发生2代,有一化性和二化性,以二化性居多。一化性桑蟥产有盖卵块越冬,二化性桑蟥产无盖卵。第1代桑蟥幼虫为害期在6月中旬至7月下旬,第2代桑蟥幼虫为害期在7月下旬至9月上旬,造成夏秋季桑叶减产。田间桑树喷施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 500倍稀释液,桑蟥幼虫的虫口减退率可达94.7%;喷施2.5%溴氰菊酯乳油2 500倍稀释液,桑蟥幼虫的虫口减退率为94.3%。在桑蟥幼虫发生盛期7月上旬和8月上旬,采用上述药剂防治可以有效控制其危害。  相似文献   

3.
羿红 《蚕业科学》2000,26(3):182-183
桑螟是福建省桑园发生危害较严重的害虫之一 ,近年来已成为福州地区桑园的主要害虫。危害严重时泱及整片桑园 ,不仅影响桑叶的产量和质量 ,且害虫的微孢子病原与家蚕交叉传染更是严重影响了蚕作的稳定。本文采取田间观察与室内饲养相结合的方法 ,调查了桑螟的发生规律 ,并建立了综合防治措施。1 习性与发生特点1 1 研究方法1 1 1 单头饲养 :将采集幼虫或初孵幼虫置于二重皿内自然温度下饲养。皿底铺吸湿纸数层 ,滴水适量 ,以保鲜桑叶。每日给予新鲜桑叶 ,并清除粪便残叶。 4~ 6次 /d观察其生长发育情况。结茧后停止给桑 ,继续保护在…  相似文献   

4.
<正>2014年秋季浙北蚕区第4、5代桑螟暴发成灾,许多桑园绝收,导致晚秋蚕无叶可养,是当地近几十年来桑树害虫灾害最严重的损失年份之一,其程度远远超过1998年第5代桑螟的暴发为害。本文分析了2014年秋季桑螟暴发过程、为害后果和原因,总结了桑螟防控存在的问题和教训。1桑螟发生规律与秋季暴发过程1.1海宁市桑螟发生规律浙北蚕区在上世纪80年代桑螟属于次要害虫,  相似文献   

5.
周全宽 《四川蚕业》2020,48(2):43-45
<正>桑螟是荣县秋蚕期危害最严重的桑树害虫。危害严重时,株危害率达100%,枝危害率达70%,几乎无可采摘的桑叶。荣县历史上曾经发生过因桑螟危害严重造成严重损失的悲剧。当年,桑螟比当季饲养的正秋蚕先进入五龄期,桑叶被吃得只剩粗大叶脉。正秋蚕五龄时无叶可  相似文献   

6.
周林巨 《蚕业科学》1997,23(1):62-63
桑螟(DiaphaniaPyloalisWalker)是我国蚕区夏秋期的主要害虫,不少年份7月下旬桑螟第2代幼虫密度并不高,8~9月间遇多雨湿润的气候,往往暴发成灾,严重影响秋蚕的饲养。笔者于1995年夏秋期进行了桑螟不同密度为害损失率和污染率的测定,制订防治指标,为控制桑螟暴发提供依据。1调查、测定与统计方法1.1第2代桑螟幼虫密度调查1995年7月底在牌头镇马家弄村,安华镇溪北村调查了桑螟发生程度较轻(一级)、中等(二级)、严重(三级)的桑园三块,以0.67hm2为1小区,重复3区,计9小区,共6hm2。1.2损失率与污染率测定。9月底先调查各…  相似文献   

7.
桑螟是资中县危害桑叶,传播蚕病的主要害虫。根据普查,该虫危害率达50~60%。严重时可达90%。为此,我们从1983年~1990年,对该虫进行了系统研究,掌握了桑握在资中的发生规律,并制定了行之有效的测报、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8.
桑螟是我市桑园主要害虫之一,年发生5代,经过前几代虫口基数逐渐积累,秋季第5代桑螟达到一年中的虫量高峰,对秋叶的危害最为严重。由于桑螟成虫的迁飞能力较弱,因此桑螟的发生危害往往区域间差异较大,而农药防治效果也对桑螟的发生程度有非常大的影响。当桑螟发生严重,且防治措施不当时,桑叶损失极大,甚至会造成秋蚕无叶可喂。此外,桑螟与家蚕的病害存在交叉传染现象,对于种茧育饲养区,桑螟发生程度与家蚕微粒子病的发生存在正相关。由此可见,控制桑螟的发生不仅可减少桑叶损失,更有利于净化饲养环境,提高蚕种无毒率。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我省蚕桑产业迅速发展,桑树种植面积持续增加,桑树病虫害日益严重,其中以桑螟虫危害最为严重,病虫害发生影响桑园高产、桑叶优质、养蚕高效.2018年以来,省植保站与省蚕业站连续多年多地开展桑螟虫性诱技术田间试验研究,成功探索高效便捷的桑螟绿色防控技术. 1 桑螟防治四大难点 一是世代重叠,适期难把握.二是卷叶习...  相似文献   

10.
梁秀玲 《广西蚕业》2003,40(2):53-54
问:桑园出现许多两头尖(纺锤形)的淡黄色小虫,被危害桑叶呈褐色小点状,严重的地方,整片桑树枝条中上部叶片呈锈褐色,不知是什么虫害?应如何防治?答:据您提供的害虫形态特征及桑园受害症状,判断为桑蓟马。发现虫害后,应及时喷药。常用药剂有40%乐果乳油1000倍液、50%辛硫磷乳剂1000~1500倍液、60%双效磷乳剂1500倍液及80%敌敌畏乳油1000倍液。桑蓟马发生快,代数多,因此,要及早防治。如果是在养蚕期间发生桑蓟马,应选择残毒期短的农药防治,如50%辛硫磷乳剂1000~1500倍液,喷药3天后,方可采叶试喂几条蚕两餐,观察如没有农药中毒症状,便可大批…  相似文献   

11.
<正> 桑螟(Diaphania pyloaliswalker)属鳞翅目螟蛾科,近年来在秦巴山区猖獗发生,甚至把整块地桑叶食光。它不仅为害桑叶,而且携带病源微生物白僵菌、绿僵菌、黄僵菌、细菌、病毒进入蚕室,使蚕儿染病,严重地威胁着蚕桑生产。笔者从1981年开始,对桑螟的发生规律及其生活史作了系统的调查,并进  相似文献   

12.
主要桑保专用农药品种如下,详情请与我们联系。 农药名称 单箱包装规格 适用场合 主要防治对象及用法 40%桑宝乳油 4mlxlo支xI0()盒 低龄幼虫或敏感蚕区。 桑螟、野蚕、桑蜻等害虫, 安全期7天。 6nilx10支x20盒xs小箱 高龄幼虫或杭性蚕区。桑保专用农药使用技术清咨询当地市县蚕桑站~~  相似文献   

13.
微型昆虫桑蓟马在60年代是次要的桑叶害虫,但是从70年代初期,桑蓟马为害逐步加剧,70年代中期至今,在全市广大蚕区己上升为主要桑叶害虫即酿成"小虫成大灾"的局面.凡受桑蓟马为害严重的桑园,夏秋蚕饲养就困难,蚕茧就不能丰收.所以近年来,把桑蓟马列入桑园主要害虫来防治.防治桑蓟马的阈值,根据我们的体会,一般亩虫量最少在百万只以上.作为防治标准的起点如果桑蓟马亩虫量很少就进行防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的目的是测试40%丙·辛乳油(保桑灵)三个不同浓度(750倍、1000倍、1 500倍)对家蚕的安全间隔期及对杂交桑的安全性.通过试验结果表明:喷三个不同浓度药液后1天分别采药叶喂3龄第二口叶蚕至上蔟,蚕累计死亡率100%;喷药后4天采药叶喂3龄第二口叶蚕至上蔟,累计死亡率为0.40%丙·辛乳油对家蚕的毒性随着喷药后间隔时间延长,家蚕死亡率趋向变低.用该药防治桑园低龄幼虫效果较好,建议40%丙·辛乳油在桑园使用浓度为750~1 000倍液,采桑叶喂蚕的安全间隔期为5~7天.  相似文献   

15.
桑炭疽病近年来在浙江、江苏等省普遍发生,对桑苗为害较大,特别是1980年夏秋季对桑的为害更严重,据调查,发生严重的田块,株发病率为100%,叶发病率为30%左右。重症的桑树枝条中下部的桑叶枯焦脱落,造成了桑叶减产,影响了秋蚕生产。  相似文献   

16.
桑尺蠖为害损失及防治指标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桑尺蠖是杭嘉湖蚕区主要桑树害虫.一年发生4代,以第四代3~4龄幼虫越冬,翌年早春桑芽开始萌动时,食害桑芽;开叶后为害桑叶,随着龄期增长,食叶量逐渐增加.为害严重时,造成树势衰弱,桑叶大幅度减产.近年来,我们对桑尺蠖的为害损失进行了室内养虫试验、田间小区接虫测产及笼罩接虫调查桑树不同生育期受桑尺蠖为害的状况及对产量损失率等试验并对防治适期与防治指标作了探讨,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桑螟的生活习性及其天敌的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桑螟(Diaphania pyloalis Walker),俗名油虫、青虫、卷叶虫等,属鳞翅目、螟蛾科.国内蚕区都有发生,湖州地区一般9~10月份第5代为害最烈.桑螟作为一种常见桑园害虫,在发生上往往具有很强的突发性,其来势之凶猛,危害之严重令人卒不及防,尤其第5代桑螟一般正处于中秋蚕期,给桑园防治带来极大困难,往往任其危害,常暴发成灾.有鉴于此,为了探索桑螟的年生活史、习性及其天敌,了解其消长规律,用于指导桑螟的防治.笔者自1998年起进行了3年的观察调查研究,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桑螟发生规律及规范防治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正>桑螟、俗名青虫、油虫、卷叶虫等.属鳞翅目螟蛾科.桑螟是我市秋季桑园的主要害虫之一.幼虫取食桑叶叶肉组织,仅留一层白色表皮,为害严重时,整株桑树叶肉食尽,导致桑叶减产.1990年9月第5代桑螟在我市大暴发,局部田块亩虫量达10万头以上,造成秋叶大减产,千余张秋蚕因无叶而倒蚕,损失惨重.为此我市从1990年至今,一直重点调  相似文献   

19.
<正>2014年秋蚕期,浙北蚕区的嘉兴市、湖州市第4、5代桑螟大暴发,导致不少蚕农无叶养蚕,秋蚕生产损失严重,这是我们从事蚕桑技术推广工作30多年来所遇见最严重的桑螟虫灾。本文通过剖析嘉兴市秀洲区2014年秋蚕期桑螟大暴发原因,提出浙北蚕区防治桑螟的对策措施。1桑螟的形态特性与发生规律1.1桑螟的形态与特性桑螟(Diaphaniapyloalis Walker),别名桑绢野螟,  相似文献   

20.
桑瘿蚊自70年代在海阳县发生为害以来,面积逐渐蔓延扩大。全县共有4300亩成龄桑园,1988年受桑瘿袋为害面积达2700亩。被害桑园,中晚秋蚕期桑叶一般的减产30%左右,严重的高达50%,造成收蚁时无适熟叶可采,产量、质量下降,收入大减,极大地影响着蚕桑生产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