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2 毫秒
1.
白桦种源区划及优良种源的初步选择 总被引:15,自引:4,他引:15
以4个试验点7年生白桦种源试验林的树高、胸(地)径、保存率、采用方差分析及多点种源试验联合分析方法,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结果表明:各试验点不同种源间生长性状、保存差异显著,种源与立地的交互作用达显著水平。用Tai法进行种源稳定性分析,得出栾川、黑河、帽儿山种源为稳定型种源。利用各种源的生长性状、保存率与各种源的地理气候因子做聚类分析,进行种源区划,初步划分为10个种源区。综合各种源的生长量和适应性,初步为4个试验点选择出各自的优良种源。 相似文献
2.
收集云南、湖北5个产地17个家系种子进行育苗、造林试验,经过23年的试验观测,结果表明,所有秃杉种源树高和胸径在不同立地质量间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其中吉山工区2~3小班(Ⅱ类地)秃杉的树高和胸径生长均大于其他3个小班(Ⅲ、Ⅳ类地)。因此,立地质量等级高的林地更适合秃杉种植。针对不同立地秃杉生长情况,初步确定L2、L4、云龙、C2、C8等5个种源为秃杉优良种源,可以作为今后引种秃杉种源选择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秃杉苗期生长分析及不同种源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章健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2,29(1):87-89
秃杉(Taiwania flousiana Gaussen)种源育苗试验,共收集贵州剑河,云南龙陵、昌宁、腾冲以及湖北利川5个种源,在东至县播种育苗.对各种源苗高、地径、冠幅以及生物量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1)秃杉各种源的生长物候与生态适应性无明显差异,具有良好的生态适应性;(2)苗期生长出现两个高峰,分别在8月中旬和10月中旬;(3)秃杉种源内各生长性状存在显著差异,其苗高、地径、冠幅、鲜重、干重变幅分别为11.0~13.8 cm、0.23~0.28 cm、4.8~12.3 cm、1.39~3.22 g、0.63~1.47 g.经综合评定,表现较好的种源依次为:贵州剑河、云南龙陵、云南昌宁. 相似文献
4.
秃杉种源-家系遗传变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4年生秃杉种源-家系试验表明,秃杉种源间、种源内家系生长性状差异显著。在遗传方差中,种源所占比例大于家系遗传方差,秃杉选择应优先选择种源,在此基础上选择家系。用主成分遗传指数得分值综合树高、胸径、材积性状评价种源,优良种源有贵州格、贵州交、贵州昂、云南龙陵、贵州丹,单株材积遗传增益为26.33%,实际增益为30.75%。秃杉种源没有明显的地理变异规律。 相似文献
5.
6.
以带岭试验点内25个种源的12年生蒙古栎种源林的生长性状为试验材料,通过综合分析,揭示蒙古栎生长性状的地理变异规律,选出适宜当地生长的优良种源及优良家系。结果显示:12年生蒙古栎25个种源间生长性状变异幅度较大,树高的变异幅度在4.45~6.75 m,平均值为5.68 m,超过平均值的有11个种源。胸径的变异幅度在30.60~63.27 mm,平均值为51.94 mm,超过平均值的有12个种源;种源间生长性状的方差分析显示蒙古栎种源间树高、胸径、材积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区组间差异不显著,说明这种差异主要是由遗传因素引起的;综合树高、胸径、材积生长指标,评选出盘石、集安、弯甸子、沾河、白石山、绥棱、松花湖7个种源为伊春地区的优良种源,树高大于种源群体平均值7.0%~19.0%以上,胸径大于种源群体平均值18.0%~22.0%以上,材积大于种源群体平均值39.0%~54.0%以上。其中盘石为最优种源,其树高大于群体平均值19.0%,胸径大于群体平均值22.0%,材积大于群体平均值54.0%;在优良种源中进一步选择优良个体,其树高平均值超过优良种源平均值的11.80%,超过种源群体平均值的22.2%;胸径平均值超过优良种源平均值的17.3%,超过种源群体平均值的39.4%。 相似文献
7.
融水县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北部,是全国杉木优良种源区。本文介绍了优良林分的选择方法,根据调查结果分析出优良杉木林分的特征,并得出结论。 相似文献
8.
本文针对文冠果地理种源变异特性和优良种源分选建立相关试验.试验中采用10个地区不同文冠果种源进行技术对比,实现文冠果种源变异特性及优良选种研究. 相似文献
9.
以凉水林场11个种源的31年生的长白落叶松为研究对象,测定树高、胸径、材积、基本密度、顺纹抗压强度、抗弯强度、弹性模量、弦面硬度、径面硬度、端面硬度共10个指标,分析估算了各性状的变异系数和相关系数,以此为依据,进行优良种源选择。结果表明:树高、胸径的变异系数较小,分别为4.90%和7.64%;其他性状的变异系数均超过10%,其中,径面硬度的变异系数最大,达23.59%;树高、胸径和材积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基本密度和多数力学性状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多数力学性状间互为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关系;结合主成分分析的结果,最终选择穆棱、小北湖、鸡西长白落叶松作为凉水林场的优良种源。 相似文献
10.
大花序桉材性优良是我国重要的实木利用树种,在我国南方的发展空间较大,广西是其最适宜分布区之一,仍处于引种实验的阶段,尚未开展大规模种植。本文以派阳山林场引种的大花序桉1212、1203、1204三个优良种源试验林为研究对象,研究该种源号在我国桂西南地区引种生长情况,对比分析三个种源间生长差异,为大花序桉优良种源的推广造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舟山海岛秃杉引种试验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70年代末,舟山海岛引入秃杉。15a来,秃杉生长迅速,其生长量超过杉木。迄今尚未发现病虫危害,抗风,抗病虫害,抗盐碱等性均比杉木强。引种试验结果表明,秃杉在舟山海岛引种是成功的,它具有较经济价值,是适宜在舟山海岛推广的优良造林及园林绿化树种。 相似文献
12.
秃杉优树自由授粉子代测定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24个秃杉Taiwania flousiana优树自由授粉子代、台湾杉T.cryptomerioides和香杉Cunninghamia kon-ishii的苗期及田间造林试验,观测分析了3树种场圃发芽率及高生长节律特征,用Marquardt方法拟合了Logistic苗高生长曲线,利用6年生秃杉自由授粉家系和台湾杉生长性状数据,采用方差分析法分析树种间差异显著性,以及秃杉自由授粉家系间差异显著性,并估算秃杉生长性状遗传参数,初步选择了6个优良的秃杉优树自由授粉家系.结果表明:秃杉、台湾杉和香杉3树种的平均场圃发芽率分别为9.1%、11.3%和1.3%,一年生平均苗高为25.1、22.9和24.4 cm,3树种苗高生长速生期开始及结束日期依次推后;秃杉与台湾杉的生长性状树种间差异显著,秃杉的生长性状家系间差异显著;秃杉自由授粉家系的胸径、树高和单株材积的遗传力分别为0.88、0.87和0.91,从19个家系中选择6个优良家系,单株材积遗传增益为52.6%,现实增益为58.1%. 相似文献
13.
对福建省连城邱家山国有林场9年生秃杉人工林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生物量及其分配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9年生秃杉人工林平均胸径、平均树高及总生物量均表现为下坡位〉中坡位〉上坡位;就各器官生物量而言,不同坡位平均木叶和干生物量表现为下坡位〉中坡位〉上坡位,枝生物量表现为中坡位〉上坡位〉下坡位,骨骼根、大根、中根生物量表现为下坡位〉中坡位〉上坡位,小根和细根生物量为上坡位〉中坡位〉下坡位。就各器官生物量分配率而言,不同坡位秃杉人工林各器官生物量分配率表现为干〉叶〉枝,上坡位和下坡位均表现为骨骼根〉大根〉中根〉粗根〉小根〉细根;中坡位则表现为骨骼根〉大根〉粗根〉中根〉小根〉细根。 相似文献
14.
15.
秃杉人工林生物量与生产力的变化规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广西南丹山口林场秃杉人工林的生物量和生产力及其随林分年龄(8、14和28年生)增长的变化趋势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林分平均木和各器官(除树叶和枯枝外)生物量随林分年龄增加而增加,平均木和林分以14~28年生的增加量最大。林木各器官比例与林分年龄相关,林分年龄增加,干材和干皮生物量组成比例随之增加,而树叶和活枝则呈下降趋势。8和14年生各器官所占百分比由大到小依次为:干>枝>叶或根>皮,28年生则为:干>根>枝>皮>叶。林分生物量随林分年龄的增大而逐渐积累,8、14和28年生的林分乔木层生物量分别为60.17、112.98和247.61t·hm-2,其中经济生物量(干材)分别为26.92、60.27和155.72t·hm-2,林分乔木层净生产力分别为7.52、8.07和8.84t·hm-2·a-1,林下植被生物量也有相似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6.
研究低海拔地区引种秃杉的主要经营技术。试验结果表明,在低海拔地区引种秃杉的关键技术,一是选择适宜的林地,营造混交林;二是造林早期要适当密植;三是进行合理的整地施肥等管理措施。根据秃杉的生物学特性,采取必要的保护性措施,做到顺应性和保护性的有机结合,在低海拔地区引种秃杉可以成功。在低海拔地区引种秃杉,对改善林分结构,可持续经营林地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7.
安徽省秃杉引种栽培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秃杉 (TaiwainiaflousianaGaussen)是我国南方山地营造用材林、风景林、水源涵养林的优良树种。从 80年代开始 ,安徽省开展了引种、驯化、栽培 ,并对其地理分布、生物学生态学特性以及栽培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秃杉是喜温暖湿润的浅根性树种 ,繁殖容易、适应性强、病虫害少。在安徽省的生态环境和营林水平条件下 ,表现出良好的生态适应性 ,显示出较高的引种潜力。 13a生林分平均高变幅 7.5~ 10 .7m ,平均胸径变幅 11.2~ 17.5cm。在安徽省造林使用秃杉应提倡采用秃、阔混交林的形式 ;栽培应注重其种质资源的搜集 相似文献
18.
不同林龄秃杉人工林凋落物储量及其持水特性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对广西南丹山口林场不同林龄(8、14和28年生)秃杉(Taiwania flousiana)人工林凋落物的储量及其最大持水量、持水率和吸水速率等水分特征参数进行了测定研究。结果表明,秃杉人工林凋落物储量为1.31—7.39t·hm^-2,随林龄的增长而增大。各林分凋落物的最大持水量大小依次为28年生(22.35t·hm^-2)〉14年生(11.83t·hm^-2)〉8年生(3.54t·hm^-2)。8、14和28年生秃杉人工林凋落物的最大持水率分别为270.2%、292.8%和302.4%。3个林分凋落物的吸水速率均随浸泡时间的增长按方程WA=a+b·t^-1下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