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用酶联免疫吸附分析(ELISA)双抗体夹心法,研究杨树花叶病毒(PMV)的定量测定。用纯化的 PMV 免疫家兔,抗血清效价经环沉测定为1:1280。用硫酸铵沉淀 DEAE——纤维素(DE—32)离子交换层析法提纯 IgG 抗体。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采用戊二醛二步法标记抗体。在本实验条件下,抗体最适包被浓度为5—6微克/毫升,标记抗体最适浓度为4  相似文献   

2.
高粱中单宁含量的检测方法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结合国家标准GB/T15686—2008与实验室的实际情况,建立高粱中单宁含量的测定方法。对显色反应时间、酸碱性、溶液反应温度等方面进行了反复的验证。经过对单宁标准系列的测定,结果表明,显色剂与单宁反应后溶液颜色变化显著,用分光光度计在波长为525 nm处测定,单宁质量浓度在0.1~5 mg/mL范围内服从朗伯-比耳定律,回归方程为A=0.9640c+0.219 3,相关系数R2为0.995 4。经过对17个高粱品种样品单宁含量进行测定,该方法的回收率在97.3%~103.4%范围内。该方法简便快捷、灵敏度高、特异性好、结果准确,适合大批量样品分析,可应用于高粱中单宁含量的检测。  相似文献   

3.
3,5-二硝基水杨酸法测定椰子纳塔发酵液中总糖含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了椰子纳塔发酵液中总糖含量的测定方法.探索了吸收光谱、显色剂用量、显色时间、HCI浓度等测试条件.结果表明,波长550 nm处溶液的吸光度与葡萄糖含量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范围为0.2~11.0 mg/mL,R=0.9994;最佳显色剂量为2 mL.最佳显色时间为2 min,最佳水解总糖的HCI浓度为3 mol/L,样品平均回收率为100.08%(RSD=1.38%,n=5).说明该方法重复性好,可作为常规分析方法使用.  相似文献   

4.
咔唑分光光度法测定猪硫酸软骨素含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建立咔唑分光光度法测定猪硫酸软骨素含量的方法。[方法]利用咔唑分光光度法,在浓硫酸介质中,将猪硫酸软骨素的标准品和样品溶液经咔唑显色反应,在λ为518 nm处分别测定其吸光度A,按标准曲线法计算含量。[结果]猪硫酸软骨素质量浓度在0~0.25 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0.9998(n=7),加样回收率为99.48%,RSD为0.73。[结论]该测定方法简单、快速,结果准确,可用作猪硫酸软骨素含量的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5.
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酸性条件下铅离子与碘化钾及孔雀石绿三元络合物显色体系的吸光度,代入标准曲线方程得到溶液中铅离子的浓度,并用硝酸-过氧化氢湿法消化法对样品进行预处理.结果表明:该显色体系的最大吸收波长为620 nm,反应的稳定性良好,是一种简便准确的爆米花铅含量的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6.
间苯三酚法测定玉米芯水解液中木糖含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玉米芯水解液中木糖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间苯三酚比色法测定玉米芯水解液中的木糖含量,并通过试验确定最佳测定条件。[结果]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木糖与间苯三酚显色液反应后,在波长554 nm处有最大吸收峰;最佳显色时间在8min;木糖浓度在5.17~48.70μg/ml范围内与吸光度呈线性关系,其R2值为0.999 1。葡萄糖的存在对间苯三酚法测定木糖基本没有影响。最佳测定条件:将5.0 ml间苯三酚显色剂加入到1.0 ml木糖溶液中1,00℃水浴加热8 min,流水冷却至室温,立即在波长554 nm下测定吸光度(A)。该方法的检测浓度范围为5.17~48.70μg/ml,玉米芯水解液样品的木糖含量为40.69 mg/ml。[结论]该方法操作简单,精确度高,且测定木糖时不受葡萄糖干扰,可用于木质纤维素水解体系中木糖含量的快速、准确测定。  相似文献   

7.
本文根据南昌霉素A在200L不锈钢罐中发酵的测定数据在IBM/PC微机上进行数学模拟,结果表明:(1)南昌霉素A在发酵液中的累积,菌丝体DNA量的增长,糖、磷的消长变化分别与发酵时间X的函数关系为Y=a+blnX。(2)菌丝体DNA量的增长变化,糖、磷的消耗分别与南昌霉素A在发酵液中的累积y的函数关系为Y=ae~(bX)。(3)南昌霉素A的累积与还原糖的浓度X之间的函数关系为y=(a+bX)/X。(4)南昌霉素A比生产速率Q_p(在单位时间内单位菌体重量合成南昌霉素A速度)分别与发酵液中菌丝体DNA浓度、NH_3-N浓度、还原糖的浓度、总糖和溶磷消耗值之间的函数关系为Q_p=aXe~(bx)(b<0)。初步揭示了南昌霉素A发酵中间代谢物之间的内在关系。  相似文献   

8.
[目的]介绍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发酵液中卑霉素含量的方法。[方法]以乙酸乙酯为提取剂,扫描卑霉素的乙酸乙酯溶液在200~400 nm的吸收峰,准确配制出系列浓度的卑霉素乙酸乙酯溶液,绘制标准曲线,在最佳波长下进行测定,然后对发酵样品进行3次离心处理得到样品溶液,再对样品液进行重现性、稳定性的研究和回收率的计算,用抑菌圈法验证样品的抑菌效果。[结果]选择275nm波长作定量峰,卑霉素的乙酸乙酯溶液浓度在0.5~12.0 mg/L范围内、pH值为4.6的条件下,其吸收度与浓度的线性关系良好,线性回归方程y=15.968 0x+0.030 7,相关系数为0.995 5。样品溶液在室温条件下放置24 h保持仍稳定,平均回收率为102.13%。[结论]试验证明,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法检测发酵液中的卑霉素含量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采用国标铁矾显色法(GB/T 5009.128-2003)测定酯交换植物油中甾醇的含量,通过与改进的Lieberman-Burchard比色法和毛地黄皂苷测定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确定了最佳显色剂用量、显色剂组成比例及显色时间.研究结果表明国标铁矾显色法最佳显色条件为:显色剂用量2 mL,显色剂组成比例1:9,显色时间15...  相似文献   

10.
基于图像分析的土壤速效磷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基于图像分析的土壤速效磷的测定方法进行了研究.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显色后的溶液磷浓度与图像的平均蓝色度有较好的线性关系.通过设置不同的磷标准溶液浓度范围,研究了图像分析法适用的范同.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于传统比色法,图像分析法在标准溶液浓度小于0.1 mg·L-1时,溶液磷浓度与图像的平均蓝色度不呈线性关系,但在0.1~4 mg·L-1的范围内,溶液磷浓度与图像的平均蓝色度有较好的线性关系.土壤待测液的体积与图像平均蓝色度的线性关系好于它与光密度之间的线性关系.当土壤有效磷的浓度在0.31~250 mg·kg-1DW时,图像分析法可以确保分析精度.基于图像分析的土壤速效磷的测定方法是一种能现场测定,比试纸法精确度高,比传统比色法操作简单,且适应浓度高的土壤速效磷的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11.
探索农抗702及其两个单体组分对香蕉枯萎病菌尖孢镰刀菌古巴专化型1号和4号生理小种( FOC1、FOC4)的抗菌活性的毒力测定.分别以农抗702、其中两个单体组分Dzp8和Dzp9以及那他霉素为供试材料,以FOC1,FOC4为靶标菌.抗菌活性的测定方法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那他霉素对FOC1,FOC4的EC50和EC90分别为2.08,1.71,6.6,11.96 μg/mL;样品DzP9对FOC1,FOC4的EC50和EC90分别为4.67,3.41,21.54,53.09 μg/mL;农抗702对FOC1,FOC4的EC50和EC90分别为20.98,16.84,50.68,62.18 μg/mL.那他霉素、Dzp9样品和农抗702这3种抗生素对供试的靶标菌有较好的抑菌作用,而供试靶标菌对Dzp8样品不敏感.  相似文献   

12.
DNS法检测食用菌多糖含量条件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DNS法为食用菌多糖含量测定的常用方法,该法具有经济、操作简便、反应灵敏且干扰少等优点.试验以葡萄糖为显色底物,优化了DNS法的检测波长、显色温度、显色时间、pH值等测定条件.试验结果表明:DNS法检测食用菌多糖含量的最佳检测波长为520 nm,最适反应温度为90℃,最佳反应时间为6 min,最适pH值为6~7,适宜检测的糖浓度范围为≤0.16 mg/mL;试验研究了其他糖类对多糖含量测定的影响,结果表明其他糖类对DNS法检测多糖含量结果影响很大,在本试验研究的3种糖中,以麦芽糖干扰最大.本试验结果为食用菌多糖的含量测定及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的参数.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讨应用Bray-Kurtzl法测定有效磷时显色条件对磷标准曲线以及样品有效磷含量的影响,在标线溶液和样品浸提液中加入钼锑抗显色剂后,分别放置于20、25、30℃水浴或空气中显色30 min,测定其吸光度。结果表明:标准曲线溶液在20℃和25℃的空气和水浴中、30℃的空气中均无法完全显色,导致吸光度偏低;在30℃水浴中能很好地显色,得到合格的标准曲线。样品浸提液则对显色条件要求不高,各条件下均能得到相似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
南京市郊灰霉菌对苯并咪唑类杀菌剂田间抗性的检测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从大葱上分离到的B1茵株(Botrytis cinerea)对多菌灵、托布津类杀菌剂有高度耐药性。在含多菌灵1000微克/毫升的马铃薯蔗糖琼脂(PSA)培养基上,该菌株的菌丝生长很少受到抑制,难以测定最低抑制浓度(MIC)值,而野生敏感菌株在0.5微克/毫升多菌灵浓度下,菌丝则完全不能生长。B1菌株对多菌灵、托布津、苯菌灵有高度交互抗性,但对克菌丹、百菌清、二甲菌核利杀菌剂的反应与野生型菌株相似。 B1菌株在无药的PSA培养基上菌丝转移连续培养12代后测定,只表现生长速率有所减慢,而对多菌灵的抗性程度无下降。  相似文献   

15.
本文用邻二氮菲分光光度法测定以不同溶剂作提取剂对枸杞中铁的提取率的影响.摸索了显色剂浓度、显色时间、显色酸度对显色的影响.检测波长510nm,0.2μg/ml-2.0μg/ml浓度范围内符合郎伯一比耳定律,线性回归方程为A=0.3098c(μg/ml)-0.0037,相关系数R=0.9997.方法回收率为96.5%-103.1%,相对标准偏差为0.8%-2.5%.实验结果表明,分别以水、不同浓度乙醇、不同浓度盐酸作提取剂,灰化后再用水提取铁的提取率最高,达到62.34%,直接用酸、水、乙醇作溶剂,提取率依次降低.  相似文献   

16.
土壤中交换性铝含量的测定方法改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铝试剂与铝反应形成红色络合物的原理,在测定波长、反应温度、显色时间、缓冲溶液酸度、显色剂用量和掩蔽剂用量等测定条件优化的基础上,分别采用改进的分光光度法和全自动间断化学分析法测定了土壤中的交换性铝含量,并与国家标准方法比较。结果表明,优化后的分光光度法中的铝浓度在0~0.5mg·L~(-1)范围内与吸光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9 4;全自动间断化学分析法中的铝浓度在0~2.5mg·L~(-1)范围内与吸光度的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为0.999 6。两方法用于土壤样品中交换性铝测定的回收率分别为95.90%~101.16%和99.83%~104.34%,相对标准偏差平均值分别为1.913%和1.861%。所建立的两种方法均具有快速、准确的特点。其中,全自动间断化学分析法在自动化程度、分析速度和试剂消耗量等方面更优,是一种新的测定土壤中交换性铝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7.
关山樱花总黄酮含量测定及其亚硝酸盐清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利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了关山樱花总黄酮含量,研究了关山樱花总黄酮对亚硝酸盐的清除作用。结果表明:关山樱花中总黄酮含量测定的最佳显色体系为Al(NO_3)_3-NaNO_2-Na OH显色体系,该方法最佳测定时间为显色后20~45 min范围内,测定方法精密度RSD=0.49%(n=5),加标回收率为102.55%(RSD=1.13%),利用该法测得关山樱花样品总黄酮含量为11.25%(RSD=1.44%,n=5);在体外模拟胃液条件下,关山樱花总黄酮浓度在4.00~96.00μg/m L范围内,对亚硝酸盐的清除率从14.64%±0.83%增加到99.42%±0.40%,半数清除率IC50值为18.85μg/m L,清除效果强于VC。该测定方法简便准确,且获得的关山樱花总黄酮对亚硝酸盐的清除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8.
【目的】磷钼蓝分光光度法是水中磷酸盐含量的常用检测方法,但不适用于磷酸盐含量低(0.04mg/L)的水样。建立一种更准确的水中微量磷酸盐检测方法。【方法】对孔雀绿-磷钼杂多酸分光光度法中最大吸收波长、显色剂中孔雀绿和浓硫酸的比例与用量、表面活性剂聚乙烯醇(PVA)用量、显色稳定时间等指标依次优化,选择1个湖水样品和系列低浓度磷标准溶液,用优化后的测定方法进行方法回收率、精密度和检出限研究。【结果】优化后的关键点是最大吸收波长620 nm,显色剂配制比例钼酸铵溶液(176.5 g/L)/孔雀绿溶液(11.2 g/L)/浓硫酸=40/32/34(体积比),显色体积中显色剂比例占8%,显色稳定时间30 min,方法检出限为1.2 g/L,磷(P)浓度小于10.00μg/L时相对标准偏差RSD 8.3%~9.1%,P浓度大于10.00μg/L时RSD小于5%,加标回收率在97.0%~108.2%。【结论】优化后的孔雀绿-磷钼杂多酸分光光度法检测限低,灵敏度高,线性范围宽,显色溶液稳定,准确度、精密度符合水质测定需求,操作简便,适合环境中水体微量磷酸盐含量的检测。  相似文献   

19.
为了快速测定硝酸盐含量,本研究配制不同浓度的硝酸盐溶液,分别采用锌粉和镉粉作为还原剂,将硝酸盐还原为亚硝酸盐,经重氮偶合反应后生成粉红色偶氮染料,进行比色。同时,在河南农大迅捷测试技术有限公司原有方法的基础上,进行了还原剂、显色剂、显色时间等的一系列优化试验。结果表明,用镉粉作还原剂,分别加入硝态氮掩蔽剂4滴、硝态氮助掩剂10滴、硝态氮还原剂6滴、硝态氮显色剂9滴,沸水浴显色5 min的试验结果最好。同用锌粉作还原剂相比,用镉粉作还原剂的吸光度平均提高了29.8倍,且相关系数提高了0.014,解决了硝态氮测定过程中吸光度过低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饲料中越霉素A的TLC鉴别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80%乙醇溶液浸提饲料中的越霉素A,浓缩后分别用薄层色谱法对6种展开剂、3种薄层板类型和3种显色剂进行了筛选。研究结果表明,用80%乙醇溶液提取越霉素A、以氯仿:甲醇:氨水:水=1:4:2:2为展开剂、在碱性硅胶G薄层板上展开、用0.25%茚三酮乙醇溶液显色,能将越霉素A与其他活性成分在薄层板上分离,越霉素A的Rf值为0.47。该法的最低检测浓度为0.04mg/ml,最低检出限为0.2μg。该方法简单,易操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