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五种中药对仔猪白痢大肠杆菌的体外抑制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仔猪大肠杆菌病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主要表现为仔猪黄白痢和水肿病.其中,仔猪白痢多发生于10~30日龄,病猪主要表现为排乳白色或灰白色腥臭糊状粪便[1].  相似文献   

2.
在目前的仔猪疾病中,仔猪腹泻是最为严重一种,也是导致仔猪夭折的一项重要因素[1].仔猪腹泻的病原相对较为复杂,且病原之间相互关联和影响,在临床上有着并不相同的表现.本文从断奶仔猪的腹泻原因出发,研究了其预防及保健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杨金宝  陈波  王捷 《猪业科学》2009,26(1):56-58
仔猪早期隔离断奶是在大规模集约化养猪生产中发展起来的一项全新的饲养管理技术.仔猪实行早期断奶能提高母猪的繁殖率,减少疾病由母体向仔猪的传播,提高母猪产房的利用率,并能提高仔猪的生产性能、改善胴体品质[1].但早期断奶的仔猪由于受心理、环境及营养应激的影响,同时也出现了仔猪断奶应激综合症,导致断奶仔猪食欲下降、消化功能紊乱、腹泻、生长缓慢至死亡.从而严重影响了养猪业的经济效益[2].  相似文献   

4.
杜洛克母猪的泌乳性能在外来血缘瘦肉型猪种中是较差的.一般营养条件下,其它品种母猪的泌乳高峰期可维持到产后28~30天,仔猪断奶个体重达6.5~7.5kg;而杜洛克母猪泌乳高峰期仅至产后15~18天,此时的仔猪个体重只有4.0~4.5kg,由于缺乏母乳,仔猪死亡率可高达20%~30%.普利菌作为一类微生态制剂,引入国内的早期主要应用于奶牛饲养业,能提高奶牛产奶量5%和提高乳脂率0.6%[1].如能应用到养猪业上能提高杜洛克母猪泌乳量和延长泌乳高峰期,对减少断奶仔猪的死亡率很有价值.本次试验在广西桂宁种猪有限公司种猪场进行.  相似文献   

5.
引起仔猪腹泻的常见病毒有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和猪轮状病毒(RV),三者均为RNA病毒[1].笔者多次采取腹泻哺乳仔猪小肠病料送浙江农林大学动物健康监测中心做病原检测,结果表明造成浙江省这几年产房哺乳仔猪严重腹泻的病原主要是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其次是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还有几次送检腹泻哺乳仔猪的同时挤该窝哺乳母猪奶水2 mL送检腹泻病原,发现多数所产哺乳猪发生腹泻的母猪奶水里面含有与腹泻乳猪一致的腹泻病原,说明导致乳猪腹泻的病原很可能是通过母猪奶水感染.本文对哺乳仔猪病毒性腹泻的流行趋势和防治提出以下观点.  相似文献   

6.
仔猪白痢 ,又称仔猪大肠杆菌病,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哺乳仔猪传染病[1].临床以下痢为主,排出灰白色糊状稀粪,有些含有未消化的乳块,有特异腥臭味.其发病诱因通常是在饲养管理不良、环境潮湿以及天气突变等外界因素影响下,仔猪抵抗力降低时,引起整窝发病.笔者在广西华侨投资区民涵猪场为了验证由盐酸多西环素配成的注射剂,商品名为"珍神"对仔猪白痢的治疗效果,进行了临床疗效对比试验,获得了良好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仔猪腹泻的综合防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仔猪腹泻是一种典型的多因素性疾病.该病是目前最严重的仔猪疾病之一,也是引起仔猪死亡的重要原因,据调查,仔猪因腹泻死亡占仔猪死亡总数的39.8%.近年来,我国仔猪腹泻十分普遍,据报道,30千克以下的仔猪,全年平均发病率46.5%,死亡率10.3%.在养猪业较发达的国家如美国,仔猪断奶前死亡率约15.5%,荷兰11.5%~14.2%.仔猪腹泻在养猪业危害中居首位,严重威胁着养猪业的健康发展,导致饲料报酬率较低、仔猪成活率下降、生长缓慢、生长发育停滞(即所谓的僵猪),甚至死亡.由于引起该病发生的病因复杂,常表现为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呈交叉混合感染,导致临床诊断与防制困难,引起仔猪大量死亡,给养猪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如何采取有效的措施预防和控制仔猪腹泻、提高仔猪成活率已成为养猪业生产的一项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8.
据全国畜禽健康监测系统统计数字表明,2001年,我国断奶前仔猪死亡率高达11%[1].仔猪断奶前死亡是影响整个养猪生产猪成活率的主要原因,因此提高仔猪成活率是提高养猪效益的关键措施之一.但处于哺乳期的仔猪,由于自身生理条件的限制及环境因素的影响等,常常出现大量死亡现象,给养猪业带来了极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9.
冯元璋 《养猪》2006,(4):41-42
新生仔猪腹泻是引起刚出生仔猪死亡的常见原因,也是养猪场较难控制的疾病之一。引起新生仔猪腹泻的原因很多,而由产肠毒素大肠杆菌(ETEC)所引起的新生仔猪(尤其是初产母猪所产的仔猪)大肠杆菌病(也称新生仔猪肠毒素中毒病,或仔猪黄痢)是最为常见的腹泻病之一。新生仔猪大肠杆菌病是由ETEC特定血清型感染所引起1周龄内仔猪的一种急性、高度致死性肠道传染病,临床以腹泻、排黄色稀粪、急性死亡为特征,常伴有肠炎和败血症病变。以1~3日龄仔猪最为常见,发病率和死亡率极高,发病率一般为40%~50%,甚至高达100%,死亡率可高达70%~80%。耐过及…  相似文献   

10.
大肠杆菌病是仔猪常见的消化道疾病,也是导致仔猪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据资料报道,仔猪大肠杆菌病引起的仔猪死亡约占仔猪死亡的90%以上,对该病的防治,主要包括疫苗的免疫、抗生素和化学药物治疗几个方面.其中疫苗免疫,因肠道微生物种类与抗原决定簇复杂性,免疫效果常不理想;抗生素与化学药物的大量应用,易产生耐药菌株,导致仔猪肠道菌群失调;抗生素与化药的排出和残留,造成环境污染并危害人、畜健康.乳酸菌作为动物肠道的优势菌群之一,其对生物体的有益作用已被许多研究结果所证实[1].实验室或临床实践研究表明,乳酸菌对肠道细菌如大肠杆菌、沙门菌等引起的疾病有治疗和保健作用.乳酸菌通过生长繁殖产生乳酸、乙酸等有机酸和抑菌素等,降低肠道的pH值,改善内部微环境,抑制有害菌的生长,其代谢产物对动物体本身还具有较强的营养作用.因而乳酸菌成为微生态制剂的主要原料之一.因此,为了开发以乳酸菌为主的针对防治仔猪肠道疾病尤其是大肠杆菌病的微生态制剂,进行了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保育仔猪腹泻原因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现代规模化养猪生产中,因诸多应激因素的影响,断奶后保育仔猪腹泻的发病率高达到30%,病死率达到10%~15%.发病后仔猪生长迟缓、死亡,给养猪生产带来了很大的经济损失.为降低断奶后保育仔猪的发病率,提高仔猪日增重和饲料报酬,本文就仔猪断奶后保育期间腹泻的发生原因、预防和治疗作一浅析,供同仁们参考.  相似文献   

12.
仔猪渗出性皮炎是由金黄葡萄球菌引发的疾病,该菌能产生大量凝固酶,这种凝固酶能引起皮肤炎症为主征的组织溶解性变化.该病多发于温暖潮湿的季节.7~30日龄哺乳仔猪多发,发病率为5%~13%,死亡率为20%~50%.发病时往往是同窝仔猪相继发病,同时有可能波及全群.该病对哺乳仔猪危害较大,病情严重的仔猪,治愈后通常发育不良.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以Φ2mm轧花钢丝网为笼底材料 ,制作半网和全网床面仔猪保育笼的方法 ,并系统地比较了两种床面饲养 1 80头 36~ 70日龄约花F1 代断奶仔猪的效果。结果表明 :半网床面和全网床面饲养断奶仔猪的平均日增重分别为(354 .0± 31 ) g、(2 82 .9± 41 )g ,前者比后者高 71 .1 g(P <0 .0 1 ) ;饲料利用率分别为 1 .77% ,2 .0 2 % ,前者比后者高 0 .2 5 % ;半网床饲养的仔猪成活率为 93 .3 % ,比全网床 85 .6 %提高 7.7% (P <0 .0 5)。在半网床饲养条件下 ,每头仔猪销售收入增加 2 2 .1 8元。这两种笼的制造成本仅为 75 .0 0元 /笼 ,而现在广泛使用的钢筋床面仔猪保育笼成本为 760 .0 0元 /笼 ,即每只网笼的成本仅为钢筋笼的 1 0 %左右 ,可大幅度降低保育舍设备投资  相似文献   

14.
以青海省民和县小规模养殖的哺乳仔猪为材料,从仔猪初生重、仔猪死亡时间、母猪产仔胎次3个方面对仔猪断奶前死亡原因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初生重对仔猪死亡有一定的影响;出生后7d内是仔猪死亡的高峰期;初产母猪产仔死亡率高达15.42%.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在日粮中添加葡萄糖氧化酶和植物血凝素防治仔猪早期断奶腹泻症的效果,探讨其对仔猪生产性能和肠道健康等方面所产生的作用。[方法]选用120头断奶仔猪,随机分为对照组、试验组Ⅰ和试验组Ⅱ3组,分别饲喂常规断奶仔猪基础日粮、添加0.5%的葡萄糖氧化酶日粮以及添加0.5%的葡萄糖氧化酶和0.1%植物血凝素日粮,采用统一的饲养管理模式。记录每日腹泻次数、采食量、死亡数以及试验开始和结束时每头仔猪空腹体重;计算平均日增重、腹泻率、平均日采食量、饲料转化率及死亡率。[结果]试验期内仔猪平均日增重,试验组Ⅰ和试验组Ⅱ分别比对照组提高25.0%和26.8%,差异极显著(P<0.01);仔猪料肉比,试验组Ⅰ和试验组Ⅱ分别比对照组下降17.2%和18.7%,差异极显著(P<0.01);仔猪腹泻率,试验组Ⅰ和试验组Ⅱ分别比对照组下降56.0%和65.5%,差异极显著(P<0.01);仔猪成活率,试验组Ⅰ比对照组提高7.4%,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组Ⅱ比对照组提高13%,差异极显著(P<0.01)。[结论]在日粮中添加葡萄糖氧化酶和植物血凝素可明显提高饲料转化效率和仔猪成活率,明显降低仔猪腹泻率。  相似文献   

16.
早期断奶仔猪消化道酶系发育尚未健全,胃内pH值升高,易发腹泻.低蛋白氨基酸平衡日粮可显著降低仔猪断奶后腹泻和提高仔猪的生长速度,第一限制性氨基酸、赖氨酸在日粮中的含量以1.65%~1.80%为最佳,日粮中的蛋白质原料以动物性蛋白质为主,添加饲用酸化剂、脂肪、酶制剂和抑菌促生长剂都能提高仔猪对蛋白质的消化率和减少腹泻发生.日粮中钙水平控制在0.58%~0.80%之间.高铜日粮能提高仔猪的日增重和饲料效率.高锌和含砷制剂日粮能促进仔猪食欲,减少腹泻发生.  相似文献   

17.
曲向阳  姚火春 《养猪》2012,(3):100-101
哺乳仔猪先天性震颤是一种以哺乳仔猪特别是新生仔猪头部、躯干、四肢肌肉与骨骼痉挛、震颤为主要特征的先天性疾病。其发生概率较低,但某些发病猪场先天性震颤的发病率高达100%,死亡率达到50%[1],故可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其致病原因较多,  相似文献   

18.
<正>仔猪腹泻是引起仔猪死亡的重要因素之一。据报道,仔猪腹泻发生率高达30%,死亡率达30%~50%[1]。自2011年下半年至2012年春季,各猪场仔猪腹泻疾病发生严重,感染腹泻病的仔猪死亡率  相似文献   

19.
仔猪黄白痢病的病原体是大肠杆菌.因此又称仔猪大肠杆菌病.本病是仔猪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其特征是仔猪发生下痢.感染率极高,若防治不及时,常导致仔猪大批死亡.曾用链霉素、氯霉素、痢特灵等灌服或肌肉注射硫酸庆大霉素、氯霉素等,结果患黄痢的仔猪死亡率为73%,白痢病猪死亡率为17%.1998年以来,我采用民间验方鸡蛋清后海穴位注射法在茅栗镇治疗仔猪黄白痢病,除有个别仔猪死亡外,绝大部分病猪在1~2天内治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提高仔猪成活率是每个养猪场共同追求的目标.通过几年的科学研究与生产实践,摸索出提高仔猪成活率的有效方法:从窝活7头,提高到9头提高了29%,仔猪成活已达到了95%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