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葛藤主要节肢动物种群种间协变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葛藤节肢动物中10个主要种群的相互关系。采用Pearson积矩相关分析的结果表明:有9个种对呈极显著相关,有3个种对呈显著相关。以叶蝉类和豆突眼长蝽种对间的关联程度最高,为-0.781,二者均取食叶片,存在着激烈的竞争关系;隐翅虫类和叶甲类种对,其相关系数为0.737,两者之间为极显著的正协变,即随着一个种群的数量上升另一个种群的数量也会跟着上升,二者之间表现为捕食关系。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的结果表明:有7个种对问呈极显著相关,2个种对呈显著相关。以叶蝉类和豆突眼长蝽种对间的接相关系数最高,为-0.728,积矩相关分析的结论一致;豆突眼长蝽和筛豆龟蝽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协变,相关系数为0.408,二者具有某种程度上的依存关系。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葛藤节肢动物中10个主要类群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10个类群呈总体正关联,由10个类群组成的45个种对中。有26个种对为正关联,其中14个种对存在有显著关联,其中蚂蚁类和豆突眼长蝽种对关联最强,其χ^2值为23.96,相应的关联指数OI、DI、JI和YI分别为0.2925、0.9855.0.9714和0.1716;有19个种对呈负关联趋势,但均未达到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3.
为明确泰安市丹参田节肢动物的物种组成、种群动态和群落特征,于2017年对丹参害虫及天敌种类和数量进行系统调查.结果表明,泰安地区丹参主要害虫及天敌共59种,隶属于2纲10目35科.主要害虫有棉蚜(Aphis gossypii)、叶蝉类、微小跳盲蝽(Halticus minutus)、烟粉虱(Bemisia tabaci...  相似文献   

4.
复合生态枣园节肢动物群落结构与动态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控制枣树害虫,作者采用系统调查方法,对太谷地区复合生态枣园的节肢动物群落的时序动态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枣粮复合生态园的各类节肢动物共有15目82科217种(一些种类只鉴定到科),其中植食性类群129种,捕食性类群54种,寄生性类群24种,其他类群(包括腐生性种类)10种;不同的复合生态枣园,节肢动物群落的时序动态有明显差异。(1)有杂草的枣园,逐月的多样性、均匀性和种类丰富度指数均大于无杂草的枣园;(2)未喷药的枣麦间作区的个体数与优势度指数均小于喷过药的枣麦间作区;(3)喷过药的枣麦与枣豆间作区的指标无明显差异;可见,化学农药对枣园节肢动物群落的时序动态有明显的干扰作用,而枣园的间作物与杂草能促进枣园节肢动物种群的建立或者增加节肢动物群落的种群数量和活力。  相似文献   

5.
棉田害虫及捕食性天敌种群消长动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2—1994年我们对棉田害虫和天敌种群动态进行了详细的调查,结果表明,田间害虫主要有10种,捕食性天故有四大类,各种害虫及天故的消长动态均不相同,相关分析表明,瓢虫类、草蛉类和棉蚜相关性显著,而蜘蛛类、食虫蝽类与棉蚜的相关性不显著,主要与棉田的盲蝽、叶蝉、棉铃虫、叶螨等害虫种群数量及消长动态有关。  相似文献   

6.
捕食性蝽类在转Bt基因抗虫棉田的消长动态与分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以常规棉品种为对照 ,通过对江苏沿海地区转Bt基因抗虫棉田内捕食性蝽类种群消长动态的调查分析 ,明确了小花蝽、大眼蝉长蝽和华姬猎蝽为当地棉田蝽类的优势种群 ,其中小花蝽占种群比例的 5 6 .0 0 %~76 .19% ;两类棉田内三种捕食性蝽的分布数量均表现为小花蝽 >大眼蝉长蝽 >华姬猎蝽 ;但田间每种捕食性蝽各自所占蝽类总量的比例有一定的差异 ,Bt棉田的小花蝽比常规棉田少 2 2 .34个百分点 ,大眼蝉长蝽和华姬猎蝽分别比常规棉田高 5 .95个和 16 .39个百分点 ;在虫量方面 ,与常规棉田比较 ,Bt棉田的小花蝽、大眼蝉长蝽、华姬猎蝽和捕食性蝽类总量分别比常规棉田增加 81.2 5 %、2 2 5 .0 0 %、90 0 .0 0 %和 14 7.6 2 % ,经t检验 ,差异均达到了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7.
普洱市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区蝽类昆虫多样性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采用样地调查及生物多样性分析方法研究了云南省普洱市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区刺栲+泥柯(华南石栎)+西南木荷群落(Ⅰ)、思茅松+小果栲+西南木荷群落(Ⅱ)、披针叶楠+耳叶柯(粗穗石栎)+刺栲群落(Ⅲ)、西桦+西南木荷+飞机草群落(Ⅳ)和人工植被(Ⅴ)的蝽类昆虫群落多样性。共采集标本807头,隶属于18科82种。蝽科、缘蝽科、长蝽科和猎蝽科种类丰富,占全部种类的56%,长蝽科和蝽科个体占个体总数的69%。研究表明,捕食性蝽类在自然植被中占据优势,植食性蝽类在人工植被中占据优势。5个样地灌草层蝽类昆虫群落物种丰富度的排序为:Ⅴ>Ⅳ>Ⅲ>Ⅱ>Ⅰ,群落多样性表现为:Ⅳ>Ⅰ>Ⅱ>Ⅲ>Ⅴ。5个样地蝽类昆虫群落Jaccard相似性系数为0.217~0.488,任意2个样地蝽类昆虫群落为中等不相似或极不相似水平。蝽类对于植物多样性和植被性质具有一定的指示作用。  相似文献   

8.
《现代种业》2004,(2):50-50
应用:本品属硫尿类杀虫杀螨剂。是防冶棉花等多种田间作物,果树,观赏植物和蔬菜上植食性螨类(叶螨科、跗线螨科)、粉虱、蚜虫和叶蝉等害虫的特效杀虫剂和杀螨剂。也可以防治甘蓝的菜蛾,大豆上的梨豆夜蛾和棉花上的棉夜蛾等害虫。对所有益虫(花蝽科、瓢虫科、盲蝽科)的成虫和食性螨、蜘蛛、普通草玲的成虫和处于成熟阶段的幼虫均安全,对未成熟阶段的半翅目昆虫无选择性。  相似文献   

9.
引黄稻区节肢动物群落的季节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郑州引黄灌溉稻区的系统调查发现,1992和1993年稻田节肢动物群落分别由174和182种(类)组成,其季节特征根据水稻的生长期的不同可分为3个阶段。捕食性天敌在数量上构成了控制水稻害虫的优势类群。多样性分析显示,前期较低而后期增加,均匀度则呈相反的变化趋势。狼蛛科和微蛛科的种类,在水稻生长后期一直维持较高的种群水平,对控制飞虱和叶蝉类等同翅目害虫起着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0.
对郑州引黄灌溉稻区的系统调查发现,1992和1993年稻田节肢动物群落分别由174和182种(类)组成,其季节特征根据水稻的生长期的不同可分为3个阶段。捕食性天敌在数量上构成了控制水稻害虫的优热类群。多样性分析显示,前期较低而后期增加,均匀度则呈相反的变化趋势。狼蛛科和微蛛科的种类,在水稻生长后期一直维持较高的种群水平,对控制飞虱和叶蝉类等同翅目害虫起着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1.
筛豆龟蝽及其2种卵寄生蜂若干生物学特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筛豆龟蝽(M egacopta cribraria)是福建福州菜用大豆的主要害虫,该虫1 a发生3代,以成虫越冬,3月中下旬越冬成虫出来活动.以成虫、若虫吸食为害菜用大豆茎秆、叶片和豆荚,为害高峰期分别是:5-6月份为害春种菜用大豆,9-10月份为害夏种菜用大豆.筛豆龟蝽有2种卵寄生蜂:黑蝽卵跳小蜂(Ooencyrtus nezaraeIsh ii)和蝽小缘腹细蜂[Asolcus m inor(W atanabe)](中国新记录).其中黑蝽卵跳小蜂是优势种,对筛豆龟蝽种群的控制起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鸡骨草害虫和天敌的组成及变化规律,是鸡骨草害虫生物防治的基础及理论依据。通过定期随机调查表明:鸡骨草生长期,田间节肢动物涉及10目25科36种,主要害虫为稻绿蝽、稻棘缘蝽、斑腿蝗、中华稻蝗、棉蚜;优势天敌是小步甲、丽草蛉、异色瓢虫、天幕毛虫黑卵蜂、绒茧蜂;5至7月上旬是群落的建立阶段,7月上旬至9月上旬为群落发展阶段,9月下旬至11月底为群落消解阶段;6月下旬至7月上旬是主要害虫的发生高峰期;7月初至8月是优势天敌发生高峰;鸡骨草生长中后期,田间天敌发生稳定,基本能控制害虫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贵州喀斯特区野生葛藤群落主要种群生态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喀斯特区葛藤Pueraria lobata群落野外样地调查,分析其组成类型中16个优势种的生态位宽度、生态位相似性比例及生态位重叠.结果表明:①生态位宽度排在前6位的分别是葛藤,香叶树Lindera communis,竹叶椒Zanthoxylum planispinum,异叶鼠李Rhamnus heterophylla,粉枝莓Rubus bifioru,火棘Pyracantha fortuneana;②葛藤在喀斯特石漠化生境中的适应能力较强;③各种对的生态位相似比例为0~1不等,物种利用资源的相似程度差异较大;④16个种群间并未表现出显著的生态位完全重叠,各种群间利用资源的差异性显著,表明种群对资源的共享趋势并不明显,显示葛藤群落不稳定;⑤群落主要树种生态位重叠基本上是种群的生态位宽度越大,与其他种群的生态位重叠的机会越大,反之则越小.但在本研究发现,具有较大生态位宽度种群之间的生态位重叠值未必高.在喀斯特石漠化区,发展葛藤做饲料具有较大前景,但必须加大刈割等人工干扰措施,方能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关洲斑潜绳(Liriomyza Sativae Blanchard),1997年传入山西忻州市忻定盆地,以后相继分布于全市所辖县(市)。据3年观察年生7~8代,4月下旬至5月上旬由温室迁出露地,9月下旬至1O月上旬从露地进入温室,温室繁殖代数为2~3代,露地为5代。危害高峰期3个,1~2月温室高峰期;5月上旬至6月上旬为露地第一高峰期;7月下旬至8月下旬为第二高峰期。这3个高峰期危害的主要作物有5科18种,且豆类>瓜类>茄科>十字花科。为控制其危害提出一道防线、二期控制的策略。一道防线是加强植物检疫,二期控制是越冬期控制温室虫源,高峰期统防统治,压低虫量,减少损失。  相似文献   

15.
胡麻茎蜂对胡麻的正常生长为害严重,因此开展了胡麻茎蜂种群动态研究。结果表明,胡麻茎蜂在当地每年发生1~2代,胡麻茎蜂成虫分别于6月上中旬、7月末至8月上旬在田间为害达到高峰,胡麻茎蜂幼虫分别于6月中旬和7月中旬在田间为害达到高峰。根据胡麻茎蜂发生特点和规律,5月中旬末至5月下旬初,在冬麦田药剂防治成虫,可最大程度地控制虫口基数。  相似文献   

16.
皱鞘双条杉天牛生物学特性及防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皱鞘双条杉天牛(Semanotus sinoauster Gressitt)是杉木的主要蛀干害虫之一,在镇雄县1年发生1代,少数为2年1代,以成虫在蛹室内越冬。翌年3月中旬开始外出活动并寻偶进行交尾,;平均产卵量为44粒。3月中旬至9月下旬为幼虫期,8月上旬和9月上旬为蛹期,8月中旬至9月下旬为成虫羽化时期并滞留于蛹室内越冬。成虫主要产卵于衰弱木或频死木的粗皮下或树缝内,单产,少数2~4粒,生命表资料表明,天敌捕食、树脂淹死、病原菌侵染等是其自然种群的主要控制因子。调查得知:林龄、坡位、营林措施等对该虫发生有影响,适时进行透光间伐及虫害木的清理,能有效控制其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7.
胡小三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1):5034-5036
[目的]为了解柑橘黑点蚧与柑橘糠片蚧在湘南的发生情况。[方法]对柑橘黑点蚧与柑橘糠片蚧进行越冬观察、田间若虫消长情况观察、世代史及虫态历期观察、天敌调查和防治试验。[结果]柑橘黑点蚧和柑橘糠片蚧在湘南普遍发生,且各龄虫态均可在活枝、叶上越冬,其习性为:柑橘糠片蚧主要固定于叶片正面中脉附近或凹陷处,柑橘黑点蚧固定于叶片正反面的比例相差不大。第一代初孵若虫分别于3月下旬、4月中旬开始发生,以后各月不断出现,发生很不整齐。两蚧在田间活动大致出现3个高峰期:第一个在5月中旬至6月上旬;第二个在7月中旬至8月中旬;第三个出现在9月至10月下旬。其中,9月份为全年的最高峰,占总虫数的37.08%,以后逐月下降。[结论]该研究可为了解柑橘黑点蚧与柑橘糠片蚧的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梨园梨小食心虫的发生规律及其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石家庄梨园,调查了梨园梨小食心虫成虫和卵的发生规律,并进行了化学药剂防治试验。结果表明:成虫1 a出现5个高峰期,分别为4月中旬、5月底~6月初、6月底~7月上旬、7月底~8月初和8月底~9月初,以最后2个峰值较高;梨果从6月底7月初开始着卵,到梨采收时仍有卵发生。用48%乐斯本2 000~2 500倍液、4.5%高效氯氰菊酯乳剂2 000倍液、2.5%溴氰菊酯2 000~2 500倍液喷施,防治效果均较好,虫果率控制在1.31%~4.13%。并对梨小食心虫的综合防治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9.
张鹤山  刘洋  田宏  蔡化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1):4399-4400
[目的]研究不同处理对野葛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探讨可有效提高野葛种子萌发率的措施。[方法]采用擦破种皮、浓硫酸浸泡、温水浸泡、热水浸泡、不同浓度硝酸钾溶液浸种和高锰酸钾溶液浸种来处理野葛种子,在25℃恒温培养箱内催芽,每处理3次重复。[结果]30 mmol/L的硝酸钾溶液浸泡野葛种子芽率最高,其次为温水浸种和20 mmol/L的硝酸钾溶液浸种处理;温水浸种处理能有效提高种子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增加种子活力;与对照相比,各处理均降低了野葛种子的硬实率,但以摩擦种皮和浓硫酸浸种处理为佳。[结论]适宜浓度的硝酸钾溶液浸种是提高野葛种子萌发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0.
假眼小绿叶蝉种群消长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77~1996年笔者对江西各茶区茶树的头号吸汁害虫-假眼小绿叶蝉Empoasca (Empoasca) vitis (Gothe)的种群消长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平地、低丘茶园,该虫除个别年份虫口只有一个高峰外,一般每年均呈现两个高峰,第一高峰发生在5月下旬~6月上中旬,第二高峰多发生在8月下旬~9月上旬,虫量以第一高峰较多.第一虫口高峰出现的时间变化不大,变化较大的是第二虫口高峰.第二虫峰的变化主要受温、湿度的影响.根据第二虫峰发生时间的变化,可划分为:早双峰、中双峰、晚双峰等峰型.高山茶园每年则只有一个虫峰.在不施农药的茶园,大多数年份虫量不会超出防治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