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伊犁河谷水稻生产发展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伊犁河谷水稻生产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发展优质稻米的优势,结合实际提出加大优质稻新品种选育和推广力度;优化区域布局,加强优质稻米基地建设;抓好优质稻栽培技术的推广应用;加强优质种子生产和经营管理;扶持龙头企业,实现企业规模化生产,促进优质稻生产的产业化经营等发展优质稻米生产的思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2.
山东水稻生产发展优势、存在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山东省自然生态条件独特,水稻生产具有产量高、米质优等优势,但目前存在着水稻品种选育水平不高、环境气候不断恶化、优质高效栽培技术推广不力、政府重视扶持不够等诸多问题,制约了山东水稻生产发展.因此,需加快水稻新品种的选育推广,大力推行优质无公害高产高效稻作技术,加强优质稻米生产基地建设,加大政府政策扶持力度,实现企业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以推动山东水稻生产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正>盐都区既是江苏的农业大县,也是稻米生产的重要基地,优质稻米产业开发的基础好、条件优。为抓好优质食味水稻新品种示范生产工作,近几年来盐都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积极引进优质食味水稻新品种南粳9108进行示范推广,认真总结制约盐都区优质食味水稻发展的原因,并研究相应的高产栽培技术,使盐都区优质稻示范生产及产业化建设有了新的发展。1影响盐都区优质稻米发展的原因1.1收储加工企业稻米品质意识不强  相似文献   

4.
大理州水稻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本文在分析大理州水稻生产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水稻生产条件;坚持开展优质高产高效粳稻新品种选育研究,打牢基础;狠抓新良种繁育推广,突出主要当家品种,充分发挥良种的增产增效作用;重视科技培训,强化科技成果推广,依靠科技振兴水稻生产;培育和壮大稻米加工龙头企业,加快优质米产业化开发步伐等促进大理州水稻优质高产高效生产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辉粳7号是由吉林省辉南县辉南镇农业技术推广站、吉林省辉农粳稻科学技术开发有限公司选育的优质、高产水稻新品种,于2005年1月通过吉林省农作物新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同时又被鉴评为吉林省第四届优质水稻新品种。通过与其配套A级绿色稻米生产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可有效提高辉粳7号稻米的安全性和品质,提高辉粳7号稻米的商品附加值。  相似文献   

6.
辉粳7号是由吉林省辉南县辉南镇农业技术推广站、吉林省辉农粳稻科学技术开发有限公司选育的优质、高产水稻新品种,于2005年1月通过吉林省农作物新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同时又被鉴评为吉林省第四届优质水稻新品种。通过与其配套A级绿色稻米生产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可有效提高辉粳7号稻米的安全性和品质,提高辉粳7号稻米的商品附加值。  相似文献   

7.
周国峰 《中国稻米》2002,8(5):37-38
湖南省益阳市地处洞庭湖区 ,常年水稻播种面积达30万hm2,总产15亿多kg,水稻产量占粮食总产的90 %以上 ,系全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针对近年来“卖粮难”这一制约全市农村经济发展的热点、难点、重点问题 ,益阳市农科所采取“贸科农”的研究开发模式 ,与市场需求紧密结合 ,通过“品种筛选—基地生产—订单收购—专厂加工—市场营销”的方式 ,有效地促进了优质稻米的产业化开发 ,迅速提高了“粒粒晶”系列组配优质米的市场占有率。一、抓优质稻新品种的选育与引进优质高产水稻新品种的选育与引进是粒粒晶米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相似文献   

8.
信息导读     
《北方水稻》2007,(1):80-80
<正>部分科研院所2006年已完成及获奖成果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国家成果转化资金项目“寒地优质稻米品种示范与推广”省攻关项目“生物技术创新寒地早粳优异种质的应用开发研究”院科技创新项目“寒地水稻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体系建立研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项目“寒地水稻优质高效技术集成与产业化”“抗病优质丰产早熟水稻新品种龙粳13号的选育及推广”获佳木斯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相似文献   

9.
云南红河州稻米结构调整浅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加入WTO后,调整稻米结构,发展优质稻已成了云南红河州水稻发展的必然趋势。调整稻米结构应始终保持州内粮食供求平衡,注意质量结构的合理性,注重合理布局,重点发展优质杂交稻。具体措施主要有:加快新品种的选育和筛选;树品牌,扩大外销;兴办龙头企业,带动优质稻米产业化;加强领导,增加政府投入等。  相似文献   

10.
吉林省水稻生产概况及优质稻米发展前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概述了从20世纪50年代至现在,吉林省水稻面积和产量的变化,并从恢复发展时期、盲目发展时期、稳步发展时期、快速发展时期、停滞发展时期和巩固发展时期6个时期阐述了吉林水稻生产的发展历程。介绍了选育推广优良品种、改进育苗技术和插秧密度、推广小井种稻等技术经验。并提出加强组织领导,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发展多种模式的产业化基地,加强品种选育,完善优质稻米栽培技术体系等吉林省水稻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1.
宿迁市稻米产业现状和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稻米产业在宿迁市粮食生产中举足轻重,阐述了宿迁市稻米产业目前发展现状,分析了稻米产业发展中存在的制约因素,提出了加强统筹规划、加强新型稻作生产技术体系研究、加强新品种新技术的示范与推广、加强稻米产业化开发等实现宿迁市稻米产业发展新突破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论述了我国发展绿色粳稻生产,具有得天独厚的地域、自然条件等资源优势。南北方都可种植,国内、外市场前景广阔。指出在发展粳稻种植上要有新思路,在研究品种和区划种植上要有新突破,在粳稻开发内容等各项工作中要有新举措。各级政府、科研机构、企业公司等各有关部门要各负其责,研究优质品种、栽培技术、加工生产、出口创汇、共创“品牌”,使产、供、加、销“物流”良性化地流起来。  相似文献   

13.
美香占2号具有优异的食味品质,是目前唯一连续三届获得全国优质稻品种食味品质鉴评金奖的籼稻品种。先后通过了广东省和云南省品种审定,及江西、广西、海南、湖南、陕西和四川省引种许可。调查数据显示,农户种植美香占2号的经济效益普遍高于其他杂交稻和常规稻品种。为加快美香占2号的推广应用,育种单位联合种子企业和米业企业,构建了从水稻种子生产到稻米加工全产业链协同推广网络,形成了品种推广与品牌创建有机结合的产业化推广新模式,推动了美香占2号在生产上的大规模应用,截止2020年美香占2号推广面积超过140万hm2。  相似文献   

14.
紫两优737是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自主选育的籼型两系杂交紫糯稻新品种,2019年、2020年分别通过云南、福建省品种审定。2019年在宁化县进行示范种植和建立百亩高产示范片,表现杂种优势强、产量稳定性好、糙米种皮紫黑色、糯性优良、适口性好和广适应性的特点。总结了紫两优737在宁化县的种植表现及关键栽培技术,实现其良种良法相配套,促进该品种在生产上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黄海稻区的气候特点及水稻生产概况,概述了自20世纪80年代起黄海稻区水稻品种更新及栽培技术改进,针对稻区存在的病虫害发生较重、种子市场混乱、农业技术推广环节较薄弱、缺乏抗病优质主栽品种等问题,提出育种单位应确立高标准的育种目标、加大杂交水稻育种力度、进一步加强种子市场管理、加强对稻农的栽培管理技术培训、加快水稻新品种的选育、试验和推广步伐等建议  相似文献   

16.
农业“五新”技术在超级稻生产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阳市开展超级稻栽培示范与推广多年,总结了新品种、新技术、新机具、新肥料、新农药等"农业五新"技术在超级稻生产示范上的应用,发挥出良种配套良法,增产优势明显的优点。  相似文献   

17.
吉优225是江西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育成的杂交晚籼新组合,具有米质优、产量高、抗性强等特点。本文介绍了其主要特征特性,同时总结了其高产栽培及制种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8.
盘锦市水稻生产面临的问题与解决途径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盘锦市水稻生产存在的品种单一,化肥、农药用量较多,灌溉水定额较高,生产效率、生产效益较低等问题,提出了加快品种更新速度、优化品种布局,加强肥水管理促进水稻健康生长,合理使用化学农药综合防治病虫害,大力推广水稻生产机械化,发展复合稻作等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宁夏水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王兴盛 《北方水稻》2007,(1):19-22,31
从宁夏水稻的生产历史、地理生态条件、生产及科研现状、发展中存在问题、发展之展望五个方面比较全面地介绍了宁夏水稻。明确指出了宁夏水稻的发展是伴随着宁夏引黄灌区的开发而发展,宁夏水稻高产而上乘的品质是与宁夏独特的生态条件相关联。阐述了宁夏水稻品种、栽培技术演变及其成效。从宁夏种稻所具有的良好经济功能和生态功能强调了宁夏引黄灌区种稻的重要性,分析宁夏水稻生产发展中的问题,展望了宁夏未来水稻面积、区域优化布局、品种、栽培技术多样化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0.
低直链淀粉含量晚粳稻选育及食味品尝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江中下游地区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对稻米口味提出了新要求。笔者就此从品种食味品质方面做了一些探索性尝试。通过选用晚粳品种嘉33与直链淀粉含量较低的美国光叶稻Rico No.1改良后代嘉06-64、WP177与晚粳光身稻品系DC92配制2个组合,在后代中定向选育直链淀粉含量较低的品系,结合食味品尝,择优汰劣,育成嘉58、嘉66等直链淀粉含量较低(10%左右)且适口性好的新品系。经杭州市推荐,嘉58进入2011年浙江省单季晚粳稻区试,2012年生产试验与区试续试同步进行,2013年通过浙江省农作物新品种审定(审定编号:浙审稻2013011),并申请植物新品种保护。2010-2013年各地示范试种1 000多hm2,因食味好、产量高,深受长江中下游地区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喜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