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邓厚群 《农家顾问》2008,(10):46-46
“EM”是有效微生物群的英文缩写。EM原露是使光合菌群、酵母菌群、放线菌群、丝状菌群和乳酸菌群等五科10属80余种有益微生物巧妙地组合在一起,让它们共生共荣,协调发展。EM原露在养殖业中用秸秆资源发酵,调制成营养丰富、适口性好的优质生物饲料,以加速畜禽和水产养殖业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2.
天意EM原露     
《农村百事通》2006,(16):81-81
EM这个符号是有效微生物群的英文缩写。该技术发明人为日本琉球大学教授比嘉照夫。EM原露是一个亲密和谐的大家庭.它是由整个生态系统都存在的五大类微生物中的80多位“优秀分子“组成EM原露通过采用适当的比例和独特的发酵工艺形成多种多样的微生物群落。而这些群落的共生增殖关系,组成了复杂而稳定的微生态系统,即EM原露。  相似文献   

3.
EM原露是世界著名生物学家、日本琉球大学比嘉照夫教授发明的一项目前世界上应用范围较大的生物工程技术EM”是有效微生物群的英文缩写。EM原露是使光合菌群、酵母菌群、放线菌群、丝状菌群和乳酸菌群等5科1属80余种有益微生物巧妙地组合在一起,让它们共生共荣协调发展。与其它  相似文献   

4.
EM原露是由江西省天意生物技术开发有限公司生产,它由光合菌群、乳酸菌群等多种有益微生物组成,施用后能够改善土壤环境,抑制有害生物生存,促进农作物健身防病,并且能够改善作物品质和提高产量。黑龙江省红五月农场2004、2005年在大豆上应用EM原露,结果表明,EM原露能够降低化肥  相似文献   

5.
EM发酵饲料的制作及在肉牛饲养中的应用与经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EM是有效微生物群(Effctive Microorgan-isms)的英文缩写,主要是由光合菌群、乳酸菌群、酵母菌群、革兰氏阳放线菌群、发酵型丝状菌群等5大类10属80余种有益菌组成,具有不同性质和作用的有效微生物复合在同一种液体中以活性状态共同存在,在培养过程中,还会产生多种多样微生物群落。利用EM菌发酵饲料饲养肉牛,对畜牧业的发展会起到积极作用。1制作方法1.1原料准备EM原液1~2kg,秸秆1000kg,糖蜜或红(白)糖1~2kg,清水若干千克。1.2 EM发酵饲料的制作a.秸秆的处理将秸秆切成2~3cm,同时准备好容器,可以采用水泥窖池、塑料袋、水缸等。b.菌液的…  相似文献   

6.
《农村科技开发》2004,(4):43-43
EM是有益微生物菌群的简称。它包括光合菌群、乳酸菌群、酵母菌群、草兰氏阳性放线菌群、发酵系的丝状菌群,核心为光合菌群。在动物或植物体内,这些有益菌多了,生长旺盛,那么就会抑制有害菌的生长。动、植物的病就会减轻,甚至消失了。EM就是利用这种原理来增强  相似文献   

7.
EM是有效微生物群的英文缩写。该技术发明人为日本琉球大学教授比嘉照夫于 80年代初研制而成的的微生态制剂,是由光合菌群、乳酸菌群、酵母菌群、革兰氏阳性放线菌群、发酵菌的丝状菌群等 80多种微生物复合培养而成的多功能真菌。这项技术在 90多个国家和地区被广泛应用于农村牧渔。 EM技术引进国内后,在农业尤其是畜牧业中的应用是全方位的,其明显功效: ( 1)提高饲料转化率、降低成本。经测算, EM原露发酵饲料中所含 17种氨基酸总量明显增加,不同饲料营养成分提高幅度在 10%- 20%之间。饲喂 EM原露饲料一般可使料肉比、料蛋比下降 10- 20%,用 EM原露不仅可发酵秸杆作饲料,还可发酵鸡粪喂猪、牛。用 EM原露,投入低,能大大减少饲养成本。 ( 2)对疫病有奇特防治效果。 ( 3)促进生长,提高日增重,缩短饲养时间。 ( 4)明显提高繁殖率,母猪产仔率可提高 30%- 50%。 (上海农业网)  相似文献   

8.
养殖专用EM适用于肉用犬、肉兔以及狐、貂、鹿、贵妃鸡、鸽及鹌鹑等特种动物。它主要是由乳酸菌群、酵母菌群、光合菌群、革兰氏阳性放线菌群、发酵系的丝状菌群等5大类微生物中的多种有益微生物组成,具有促进生长,预防疾病、  相似文献   

9.
《农村科技开发》2005,(3):48-48
EM是有益微生物菌群的简称。它包括光合菌群、乳酸菌群、酵母菌群、草兰氏阳性放线菌群、发酵系的丝状菌群,核心为光合菌群。在动物或植物体内,这些有益菌多了,生长旺盛,那么就会抑制有害菌的生长。动、植物的病就会减轻,甚至消失了。EM就是利用这种原理来增强动、植物的抗病力,改善品质,提高产量的。  相似文献   

10.
《农村科技开发》2005,(9):48-48
EM是有益微生物菌群的简称。它包括光合菌群、乳酸菌群、酵母菌群、草兰氏阳性放线菌群、发酵系的丝状菌群,核心为光合菌群。在动物或植物体内,这些有益菌多了,生长旺盛,那么就会抑制有害菌的生长。动、植物的病就会减轻,甚至消失了。EM就是利用这种原理来增强动、植物的抗病力,改善品质,提高产量的。现将其主要使用的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农村科技开发》2005,(12):48-48
EM是有益微生物菌群的简称。它包括光合菌群、乳酸菌群、酵母菌群、草兰氏阳性放线菌群、发酵系的丝状菌群,核心为光合菌群。在动物或植物体内,这些有益菌多了,生长旺盛,那么就会抑制有害菌的生长。动、植物的病就会减轻,甚至消失了。EM就是利用这种原理来增强动、植物的抗病力,改善品质,提高产量的。现将其主要使用的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农村科技开发》2005,(11):48-48
EM是有益微生物菌群的简称。它包括光合菌群、乳酸菌群、酵母菌群、草兰氏阳性放线菌群、发酵系的丝状菌群,核心为光合菌群。在动物或植物体内,这些有益菌多了,生长旺盛,那么就会抑制有害菌的生长。动、植物的病就会减轻,甚至消失了。EM就是利用这种原理来增强动、植物的抗病力,改善品质,提高产量的。现将其主要使用的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天意EM原露     
中国人民保险公司质量承保江西省消费者协会推荐产品EM这个符号是有效微生物群的英文缩写。该技术发明人为日本琉球大学教授比嘉照夫。EM原露是一个亲密和谐的大家庭,它是由整个生态系统都存在的五大类微生物中的80多位“优秀分子”组成EM原露通过采用适当的比例和独特的发酵工  相似文献   

14.
《农村科技开发》2005,(8):48-48
EM是有益微生物菌群的简称。它包括光合菌群、乳酸菌群、酵母菌群、草兰氏阳性放线菌群、发酵系的丝状菌群,核心为光合菌群。在动物或植物体内,这些有益菌多了,生长旺盛,那么就会抑制有害菌的生长。动、植物的病就会减轻,甚至消失了。EM就是利用这种原理来增强动、植物的抗病力,改善品质,提高产量的。现将其主要使用的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农村科技开发》2005,(5):47-47
EM是有益微生物菌群的简称。它包括光合菌群、乳酸菌群、酵母菌群、草兰氏阳性放线菌群、发酵系的丝状菌群,核心为光合菌群。在动物或植物体内,这些有益菌多了,生长旺盛,那么就会抑制有害菌的生长。动、植物的病就会减轻,甚至消失了。EM就是利用这种原理来增强动、植物的抗病力,改善品质,提高产量的。现将其主要使用的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农村科技开发》2004,(10):43-43
EM是有益微生物菌群的简称。它包括光合菌群、乳酸菌群、酵母菌群、革兰氏阳性放线菌群、发酵系的丝状菌群,核心为光合菌群。在动物或植物体内,这些有益菌多了,生长旺盛,那么就会抑制有害菌的生长。动、植物的病就会减轻,甚至消失了。EM就是利用这种原理来增强动、植物的抗病力,改善品质,提高产量的。现将其主要使用的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农村科技开发》2005,(6):48-48
EM是有益微生物菌群的简称。它包括光合菌群、乳酸菌群、酵母菌群、草兰氏阳性放线菌群、发酵系的丝状菌群,核心为光合菌群。在动物或植物体内,这些有益菌多了,生长旺盛,那么就会抑制有害菌的生长。动、植物的病就会减轻,甚至消失了。EM就是利用这种原理来增强动、植物的抗病力,改善品质,提高产量的。现将其主要使用的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农村科技开发》2005,(7):48-48
EM是有益微生物菌群的简称。它包括光合菌群、乳酸菌群、酵母菌群、草兰氏阳性放线菌群、发酵系的丝状菌群,核心为光合菌群。在动物或植物体内,这些有益菌多了,生长旺盛,那么就会抑制有害菌的生长。动、植物的病就会减轻,甚至消失了。EM就是利用这种原理来增强动、植物的抗病力,改善品质,提高产量的。现将其主要使用的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EM是有益微生物菌群的简称。它包括光合菌群、乳酸菌群、酵母菌群、草兰氏阳性放线菌群、发酵系的丝状菌群,核心为光合菌群。在动物或植物体内,这些有益菌多了,生长旺盛,那么就会抑制有害菌的生长。动、植物的病就会减轻,甚至消失了。EM就是利用这种原理来增强动、植物的抗病力,改善品质,提高产量的。现将其主要使用的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农村科技开发》2005,(4):47-47
EM是有益微生物菌群的简称。它包括光合菌群、乳酸菌群、酵母菌群、草兰氏阳性放线菌群,发酵系的丝状菌群,核心为光合菌群。在动物或植物体内,这些有益菌多了,生长旺盛,那么就会抑制有害菌的生长。动、植物的病就会减轻,甚至消失了。EM就是利用这种原理来增强动、植物的抗病力,改善品质,提高产量的。现将其主要使用的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