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20 毫秒
1.
1.番茄疫病发病初期 ,可轮流用1∶5∶200~250倍液的波尔多液 ,代森锌600~800倍液 ,瑞毒铜600~800倍液 ,杀毒矾400~500倍液防治。每7~8天喷1次 ,喷3~4次 ,喷后遇雨补喷。2.辣椒病毒病用高锰酸钾100倍液 ,磷酸三钠500~800倍液或磷酸二氧钾500~1000倍液或83增抗剂5ml兑水50kg喷雾 ,每隔7~10天1次 ,连续2~3次。3.茄子黄萎病用50 %托布津500~1000倍液或多菌灵600~800倍液灌根。每株0.25kg,每7~10天灌1次 ,连灌3~4次。4.辣椒炭…  相似文献   

2.
(1)辣椒、番茄病毒病用高锰酸钾1000倍液、磷酸三钠500~800倍液或磷酸二氢钾500~1000倍液、83增抗剂5毫升对水5公斤喷雾,每隔7~10天1次,连喷2~3次。(2)茄子黄萎病用50%托布津500~1000倍液或多菌灵600~800倍液、...  相似文献   

3.
40%水胺硫磷乳油对甘蔗赭色鸟喙象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7月上旬~8月上旬用600、800、1000倍液连续防治3次,防治效果达90%。田间使用以800~1000倍为宜。  相似文献   

4.
水胺硫磷乳油防治甘蔗赭色鸟喙象是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4;安硫磷乳油对甘蔗赭色级象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7月上旬~8月上旬用600、800、1000倍液8连续防治3次,防治效果达90%。是使用以800~1000倍为宜。  相似文献   

5.
25%咪鲜胺EC于香蕉叶斑病发病初期,每隔7-10d连续3次施药防治结果表明,药后15d,100-500倍液防效可达81.0%-90.4%,药后25d药效仍可达到81.3%-90.2%,500倍液防效明显高于常规药剂70%甲基托布津WP1000倍液,对香蕉叶片和生长无不良影响。推荐使用浓度以500-800倍为宜。  相似文献   

6.
新章 《植物医生》2001,14(6):42-42
一、防病害冬春季苗床常发生猝倒、立枯等病害。除注意选用新床土、控制浇水、及时炼苗、松土之外 ,还应及时分苗 ,向苗床撒施干细土或草木灰拢干。另外经常检查 ,发现苗床点片发病 ,及时喷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 ,或75 %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 ,或70 %敌克松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 ,或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进行防治。二、防虫害冬春蔬菜育苗的虫害主要有蝼蛄、蚜虫、根蛆等。对蝼蛄可用600~800倍的敌敌畏液 ,将去掉喷头的喷雾器打足气 ,顺着蝼蛄隧道喷药液 ,防效极佳 ;也可用辛硫…  相似文献   

7.
喷克(mancozeb)80%可湿性粉剂600倍,800倍,1000倍室内对苹果轮纹(Physalosporapiricola)抑菌效果均达100%,600倍,00倍对苹果斑点落叶病菌(Alternariamali)炭疽病菌(Glomerellacingulata)亦具显著的抑制效果,人工接菌条件下,800倍液防治苹果斑点落叶病的实际保护期主10-12d,防治苹果轮纹病的有效保护期为8-10d。田  相似文献   

8.
目前黑星病已成为保护地和露地黄瓜上的重要病害之一 ,整个生育期间都可为害 ,抗病品种不多 ,化防是控制此病的重要手段。于发病初期 ( 5月 1 5日 )施第 1次药 ,5月 2 9日施第 2次药 ,6月 5日调查 ,计算病情指数的防效 ,1 0 %世高WG 60 0 0倍液为 78.1 3% ,75%百菌清WP 80 0倍液为 74 .97% ,4 0 %福星EC1 0 0 0 0倍液为 75.0 2 % ,72 %霜脲锰锌WP 50 0倍液为63.2 6% ,其余供试药剂和剂量 1 2 %绿乳铜EC 60 0倍液、50 %多菌灵WP 50 0倍液、50 %异菌脲 1 0 0 0倍液和72 %克霜氰WP 60 0倍液的防效均在 50 %以下黄瓜黑星病化学防…  相似文献   

9.
35%多菌灵磺酸盐悬浮剂(菌核光)是新研制开发出来用于防治油菜菌核病的一种高效低毒、内吸性杀菌剂。作者于1998~1999年对该药进行了防治油菜菌核病的田间药效试验研究与示范,取得了较好的防治效果。1 材料与方法试验于1998~1999年进行。1998年油菜供试品种为江油50,盛花期1次施药处理,设35%多菌灵磺酸盐悬浮剂(菌核光)(江苏新沂中凯农用化工有限公司生产)600、800、和1000倍液,50%多菌灵可溶性粉剂(市售)500倍液,及清水对照,共5个处理,4次重复,各小区随机排列,四周…  相似文献   

10.
黄伟年 《广西植保》2021,34(2):18-19
为研究柑橘溃疡病的防治效果,采用8%春雷·噻霉酮WG、46%氢氧化酮WG、47%春雷·王酮WP分别施药3次,每次间隔7 d.通过对比发现8%春雷·噻霉酮WG 750倍液、1000倍液和1500倍液对柑橘叶片溃疡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防效分别为86.3%、84.2%和84.5%,可作为柑橘溃疡病防治的选择药剂.  相似文献   

11.
兰光生 《植物医生》2016,(10):51-53
在6月2日脐橙夏梢萌发前果实易感染溃疡病时,用20%噻森铜悬浮剂300倍液和500倍液等4种药剂施第一次药,6月26日施第二次药。第二次药后15 d,4种药剂对脐橙溃疡病的防治效果较好,并对脐橙生长安全,可作为今后防治脐橙溃疡病的农药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2.
用77%绿澳铜可湿性粉剂600倍液、800倍液灌根防治樱桃番茄枯萎病防效分别达89.93%和87.32%。明显高于对照药25%络氨铜和50%多菌灵。生产上,建议使用77%绿澳铜可湿性粉剂800倍液。移栽时作为定根水第1次施用,后每隔14d左右灌施药液1次,连续2~3次,可有效地防治樱桃番茄枯萎病。  相似文献   

13.
李松  汪篪 《湖北植保》1998,(6):33-34
柑桔红蜘蛛是柑桔上的主要害虫之一,主发时期在5~7月之间。为了验证由甲氰EC与喹硫磷2种农药复配而成的混合药剂8%喹甲氰EC对其的防治效果,今年6~7月份我们用8%喹甲氰EC2000倍、3000倍、4000倍,20%甲氰EC3000倍,25%喹硫磷2...  相似文献   

14.
5%抑太保乳油防治豆荚螟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5%抑在保乳油1500倍加454杀虫菌500倍混液防治平荚螟,2次喷药,间隔4d第二次药后4d和7d的虫情指数防效分别为81.63%和74.51%,显著优于40%增效敌百虫乳油800倍液防效,与抑太保单剂1500倍液防治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5.
溃疡病是柑橘的主要病害之一,也是广西南宁区域沃柑的主要病害,严重影响沃柑品质.本试验选用47%春雷·王铜WP、20%噻唑锌SC、20%噻菌铜SC等3种杀菌剂,对2 a生沃柑溃疡病进行了防效对比试验,结果表明,47%春雷·王铜WP 500倍液对柑橘溃疡病的防治效果较好,防治效果达到84.25%,并且对柑橘安全、无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6.
对赤星病菌的药剂筛选的结果表明:扑海因1500倍,速克灵1000倍,望佳多500~800倍,菌核净500~800倍对赤星病菌的菌丝生长和分生孢子萌发有显著的抑制作用,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菌核净500倍液在施药后14d防效可达75%以上。  相似文献   

17.
试验表明15%壬菌铜水乳剂对柑桔炭疽病防效好,且耐雨水冲刷,持效期长,使用浓度600~800倍液时,1次药后防效达90%以上,2次药后防效达85%以上,与25%咪鲜胺乳油800倍液防效相当,且壬菌铜水乳剂价格低廉,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实验证明,中生菌素200倍液对水稻白叶枯病的防治效果达89%,相当于化学农药10%叶枯净150倍和25%川化018500倍药液处理。大田最佳施药时机为病株率5~10%的发病初期,连续防治2~3次可有效控制病情,千粒重提高17~18.7%。秧田于3~4叶期和移栽前5天各喷中生菌素150倍液一次,可推迟大田发病期45天,防效高达90.57%。同时节省防治成本70~80%。  相似文献   

19.
中生菌素对水稻白叶枯病的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验证明,中生菌素200倍液对水稻白叶枯病的防治效果达89%,相当于化学农药10%叶枯净150倍和25%川化018500倍药液处理。大田最佳施药时机为病株率5~10%的发病初期,连续防治2~3次可有效控制病情,千粒重提高17~18.7%。秧田于3~4叶期和移栽前5天各喷中生菌素150倍液一次,可推迟大田发病期45天,防效高达90.57%。同时节省防治成本70~80%。  相似文献   

20.
龚标勋 《植物医生》2002,15(2):30-31
1虫害1.1鸟羽蛾鳞翅目 ,鸟羽蛾科。幼虫呈红色 ,又叫“红线虫”。主要以幼虫危害 ,幼虫在杨桃花期大量发生 ,侵入小花啮食花芯 ,在酷热的天气危害最烈 ,也危害幼果。盛发于5~8月份。被害的花果全部脱落 ,往往造成绝收。防治方法 :在杨桃开花前、谢花期至幼果转蒂下垂时喷药。药剂用90 %敌百虫800~1000倍液 ,也可用40 %乐果乳油1000~1500倍液或80 %敌敌畏EC(乳油)1500倍液喷杀。1.2黑点褐卷叶蛾鳞翅目 ,小卷叶蛾科。俗称“蛀心虫” ,主要以幼虫危害 ,结果期、幼果期幼虫钻入果心蛀食果肉 ,从幼果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